王震將軍挺進新疆:這次堪稱奇蹟的急行軍,被銘記在共和國史上!

2020-12-11 一起來看劇鴨

1949年6月,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部成立,王震將軍被任命為軍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協助彭德懷元帥指揮了扶眉戰役,之後又率軍殲滅了胡宗南的主力部隊。隨後,王震將軍穿過黃河大峽谷,全殲了據守在蘭州的馬步芳,馬鴻逵的頑抗勢力,解放了陝甘寧青四省的廣大地區。

到了1949年的9月,王震將軍率領的一兵團第二軍,翻越祁連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酒泉,兵鋒直指新疆。由於當時已經是9月份了,海拔4000多米的祁連山,氣候多變。而戰士們大多穿著單衣,打著赤腳。這是一次艱難的行軍,前後有30名士兵被凍死,有數百名士兵被凍傷。

駐守在新疆的是負隅頑抗的國民黨部隊,他們分為兩派:第一派是以新疆警備司令部的陶峙嶽和新疆政府主席包爾漢為首的主和派,另一派則是國民黨騎兵第五軍,整編第78師以及第179旅,他們是主戰派。在當時,主戰派實力並不小,他們佔據了國民黨駐疆軍隊的一半,而且態度堅決,發誓要奮戰到底。

在北平談判期間,毛主席就和張治中商談了如何和平解放新疆的問題,並表示希望由張治中出面,爭取到陶峙嶽的起義。陶峙嶽向來對張志忠都很尊敬,在張治中的爭取下,陶峙嶽與包爾漢終於下決心和平起義。而當時第5軍軍長馬呈祥,78師師長葉成以及179旅旅長羅樹仁,三人見狀不妙,先逃到了印度,然後轉到香港,完全忘記了曾經的誓言。

之後陶峙嶽與包爾漢聯名給毛主席和朱德元帥發出起義通電,宣布新疆已被和平解放,並且請求解放軍儘快入疆。

雖然新疆已經和平解放了,但是具體的形勢其實非常混亂,一方面這裡面有一些民族問題,另一方面國民黨有將近十萬的部隊殘留在這裡,這些部隊魚龍混雜,有胡宗南的,也有西北軍的,所以王震將軍能否快速進入新疆就成為重中之重。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五天,也就是10月5日,王震將軍在第一兵團召開誓師大會,一聲令下,發起了對新疆的行軍。這是一次連續的大規模行軍,途中很少有休整的機會,在六個月的艱苦行軍之後,他們終於到達夢寐已久的新疆,並且迅速佔據了新疆各個軍事要地和重要部門,完全從國民黨的手中接管過了新疆的千裡邊防。而他們一路上所經歷的艱難困苦完全可以些幾部小說和回憶錄了,這是一次堪稱奇蹟的急行軍,將被永遠地銘記在共和國的歷史上。

在到達新疆之後,中央任命王震為中共新疆分局書記,並且兼任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以及政委。王震將軍從此開始擔負起了保衛新疆,建設新疆的神聖職責。

相關焦點

  • 王震將軍一席話,嚇得新疆民族軍軍長,蘇聯人列肯斯癱倒在地
    王震是開國上將,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是打起仗來可謂是有勇有謀,他一生功勞赫赫,是我黨的大功臣。王震將軍的脾氣特別硬,對於新疆在生產建設和主權歸屬的問題寸步不讓,曾經把新疆民族軍軍長,蘇聯人列肯斯嚇得癱倒在地,最後還暈著被人架了出去。
  • 王震:曾和王洛賓共同創作一首戰歌,卻一直不承認詞作者是他本人
    我們還要說的是,在這條峽谷內,還上演了現代戰爭史上奇蹟般的一幕。1949年9月18日,王震將軍率領數萬大軍「明月出天山」,勢如破竹,擊潰馬家匪幫,一舉解放了河西諸域,為挺進新疆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青山不老,幽谷為證,那些浴血奮戰而長眠於峽內的烈士們必將與扁都峽萬古長存。與他們始終相伴,並讓我們今人不斷追憶的還有一首歌,一首戰歌——《凱歌進新疆》。
  • 王震將軍與塔裡木大學
    其教學基礎設施僅有幾頂帳篷、6個地窩子、5間土平房和已開墾出的500畝耕地,以及師生們在邊學習邊建校中製作的一些簡易課桌;其教學和管理骨幹,就是當年王震在揮師挺進新疆前,親自前往陝西武功從西北農學院招收的上百名學生兵中的一部分;學校僅辦有農業經濟、農學、水利、農機、會計統計5個班;首批370名學員來自農一師各單位選送的基層幹部、轉業軍人和勞動積極分子,學生實行半耕半讀。
  • 徒步行軍2000公裡犧牲63人,他們將紅旗插上藏北高原
    戰旗方隊中的「進藏先遣英雄連」(新華社) 1950年,為了解放西藏,新疆軍區挑選精兵強將,組建了一支先遣連隊,從新疆于田出發,經過6個多月的艱難跋涉,徒步行軍2000多公裡,解放了藏北阿里地區。在挺進和駐守藏北的一年時間裡,全連共有63名官兵光榮犧牲。
  • 王震將軍為國效力、鞠躬盡瘁,但他弟弟卻在鄉下,當起了土豪劣紳
    王震將軍的弟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知道王震當了上將後,便開始四處炫耀,追求奢侈生活。若不是王震將軍教育及時,他可能就會害了一家人......02弟弟索要生活費,竟是要蓋「豪宅別墅」1955年王震將軍因戰功赫赫,被軍委最終評定為上將,成為了我軍軍中的大首長。
  • 湖南省瀏陽市北盛鎮馬戰村――傳奇將軍王震故居!
    王震(1908~1993年),湖南瀏陽北鄉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湘贛蘇區主要創始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共和國開國上將。王震故居外景。王震故居位於瀏陽市北盛鎮馬戰村,坐南朝北,門前一口水塘,四周稻田環繞,不遠處山巒綿延起伏。
  • 【漣源往事】「一門兩將軍」:傳奇將軍曾震五|劉秋階
    震五將軍由迪化日夜兼程趕往蘭州,沿途指示各地部隊穩定局面、維護地方治安、保護玉門油礦等重要設施。 9月22日,至張掖晤解放軍第1兵團司令王震,匯報河西新疆起義準備情況。王司令員立即命令第二軍停止次日凌晨攻擊高臺的行動。並高度評價陶、曾等將軍的愛國行動。稱讚曾震五將軍是國民黨軍隊中口碑甚好的進步將領,是共產黨的老朋友。
  • 一個「疆二代」眼中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歲看不懂,30歲看完沉默,40歲看完流淚…
    這一代人,被人稱之為「疆二代」。接下來就要跟大家講一講我從父親那裡聽到和我眼裡看到的真實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樣的地窩子我剛參加工作時還真住過,還別說,剛住進地窩子時感覺挺好玩的,遠遠的看上去,光禿禿的沒人,開飯的鐘聲一響,那才叫壯觀呢,跟耍魔術似的,一下子從地底下冒出那麼多人,打完飯各自又回到"洞"裡,地面又回復了平靜。
  • 王震這一生的五個「最」
    第二天,毛澤東又找王震談話,講了中央的戰略考慮,鞏固華北、華中,發展華南。南下支隊的任務是:挺進華南,會合東江縱隊,開闢五嶺抗日根據地,把華中和華南聯繫起來。這樣,在日軍退卻時,可以配合全國大反攻,收復失地;在抗戰勝利後,如果蔣介石打內戰,我們也能進退有據,牽制其南方一翼,配合各解放區的自衛戰爭。
  • 開國將軍是怎樣煉成的
    徐海東將軍病中臥床,見一傳單言林彪「出身貧農」。將軍以掌拍床沿曰:「放屁!」「胡說!」周東屏急勸之:「林彪現在是副主席,可不能亂說。」將軍繼以掌拍床沿,曰:「當了副主席,也不能改變成分。」又拍床沿曰:「紅軍時期,我打過林彪家的土豪,四五間新瓦房,十幾臺織布機,怎麼會是貧農?」
  •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薩斜塔其實是比薩大教堂(Cathedral of Pisa)的一座獨立鐘樓,位於比薩的中央廣場——奇蹟廣場。
  • 史上最小英雄的紀錄片,已在央視開播!讓我們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他的爸爸因為當時是楊虎城將軍的政治秘書在1936年楊將軍和張學良一起在西安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當時作為楊將軍秘書的宋綺雲也是積極參與其中的,這個事件稱為西安事變。那麼在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蔣介石就開始了對於參與和製造西安事變的相關人士進行一一的報復。就在1941年蔣介石下令派出特務將小蘿蔔頭的爸爸宋綺雲實施了逮捕。
  • 法蘭西共和國的世界遺產
    法蘭西共和國的世界遺產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對於這裡的世界遺產你又了解多少呢,一起來長知識吧!
  • 當年王震將軍親自創辦併兼任第一任校長的大學,如今搬遷到這裡
    學校建於1958年十萬轉業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的歷史大潮中,由原國家副主席、時任農墾部部長的王震將軍親自創辦併兼任第一任校長1959年,時任農墾部部長兼八一農校校長的王震將軍,給姜瑞元等在校領導來信:「決定在虎林新建農大校址。」但由於自然、資金等原因遷校計劃停止。建校之初,校名為黑龍江鐵道兵農墾局農業大學,期間還掛過密山農墾局農業大學。
  • 草根「將軍」胸懷軍旅夢 創建將軍文化博物館
    國防文化館對面則是園中主館——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  該園區有兩大景觀:其一是「龍騰盛世」,是為紀念建軍85周年,創意長200米龍字雕長巻,共雕有218位共和國將軍揮毫飛龍書寫的「龍」字,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革命和重大戰役歷史長卷浮雕融為一體,令人目不暇接。其二:「中華龍亭」,王軍手指亭內神龜——「中華龍」雕塑說,這座「中華龍」堪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的「鎮園之寶」。
  • 南山牧場與王震竟有如此淵源?
    半個多世紀來,它的輝煌發展,離不開歷代南山人的堅守創業,更傾注了開國上將王震的殷切期望和巨大關懷。 初上南山許宏願。1934年秋,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開始長徵。奉中央軍委命令,王震率領工農紅軍第六軍團8000多人作為長徵探路先遣隊,鏖戰湘贛,轉戰粵桂,從廣西資源進入湖南城步。
  • 伍晉南挺進軍中急先鋒 縱橫燕趙傳奇多
    為配合戰時對內鼓動、對外宣傳的需要,挺進軍政治部十分重視戲劇和民間歌曲對軍隊的教育作用,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支優秀的文藝團體——挺進劇社。這支隊伍成立於紅軍時代,隨宋時輪支隊從山西呂梁山北一路挺進冀東的宣傳隊,有30多位能歌善舞、一專多能的宣傳骨幹。
  • 共和國元帥朱德:被譽「紅軍之父」 毛澤東稱讚「度量大如海意志堅...
    編者按:2016年7月6日是共和國元帥朱德逝世40周年紀念日。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儀隴一貧苦佃農家庭,1911年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五四運動」前後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到上海、北京尋找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到德國留學,11月在柏林加入中國共產黨。
  • 紅色旅遊,這次親臨四渡赤水之土城渡
    當時紅軍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次戰鬥啊!黨的兩代核心領導人(毛澤東,鄧小平),共和國的三任國家主席(毛澤東,劉少奇,楊尚昆),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五任國防部長(彭德懷,林彪,葉劍英,耿彪,張愛萍)十大元帥中的七位(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
  • 左宗棠抬棺收伊犁,新疆建省,劉錦棠任新疆第一任巡撫
    他指出沙將得寸進尺,「此後蠶食不已,新疆全境將有日蹙百裡之勢,而秦隴燕晉邊防,且將因之益急,彼時徐議籌邊,正恐勞費不可彈言,大局已難覆按也」。為了挽回局勢,左宗棠提出「先之以議論」,「決之以戰陣」的方針,並希望拼力一戰,從俄手中收復全部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