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僅為個人隨筆,多有不足。
順應「道」的方法,是用不爭的方式來利益整體,簡單來說就是要行善。我們一直在對外產生各種的影響,包括了念頭、言語和行為,而且它們是相統一的。因此,可以來具體地來看怎麼樣是美好的情況。
在念頭的方面,很美好的一個念頭是能夠有正確的世界觀,具體來說就是看到現實的無限可能性,以及看到現實的因果循環。還有一個美好的念頭是能夠為別人的美好而開心,還有一個適合的念頭是能夠為別人的痛苦而同情。
在言語的方面,比如說誠實的言語,說有意義的言語,說友善的言語,說促進和諧的言語,這四個都是美好的情況。我們的言語,都是從念頭所生出來的。在上面所說有三種美好的念頭,分別是正確的世界觀、為別人感到開心、為別人感到同情,這樣這三種具體的情況都可以產生對應的言語。
在行為的方面,比如說尊重別人的財物,尊重別人的關係,讓別人意識平靜,還有愛護生命,這些都是美好的行為。行為的源頭也是我們的心念,所以從正確的世界觀出發,可以去產生美好的心念,產生符合於「道」的行為。在這些行為中,愛護生命是很重要的,因為行為上包括尊重財物、尊重關係、讓意識平靜,還有言語上包括有意義的言語、友善的言語、誠實的言語、促進和諧的言語,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去愛護生命。在「道」的作用下,愛護別人的生命也是在愛護我們自己的生命,傷害別人的生命也是在傷害我們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們想要美好的人生,那麼就是要先對外產生美好的念頭、言語和行為。如何能夠讓我們始終地保持在美好的狀態呢?這也正是需要修行精進的地方。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樣是美好的情況,然後就是要能夠實際地產生美好的念頭、言語和行為,還有就是對於不美好的情況也要能夠有所改正。雖然實際上美好的、不好的情況是存在著非常多的,但也不需要覺得很複雜,因為只要能夠守住本源的「道」,人生就會變得簡單起來。
從當下開始,可以保持一份覺知,關於美好的念頭、言語和行為,這些美好的事情會幫助呈現出美好的人生。此外,對於並非美好的事情,也要能夠儘量去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