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有林城、築城之稱,國家森林城市,也是我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有避暑之都的美稱。
貴陽是個多民族城市,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在此居住。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的多樣化。貴陽的民族節日內容豐富多樣,各具特色。像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等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節日。
貴陽的美食文化也是豐富多彩,有許多的老字號美食讓人流連忘返。腸旺面、絲娃娃、牛肉粉、宮保雞、糟辣脆皮魚、糕粑稀飯等等都是全國聞名的美食。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道老字號的美食,看看有沒有你吃過的,覺得哪道最有特色。
紅油米豆腐
紅油米豆腐是貴陽少數民族的傳統特色美食。米豆腐並不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大豆做的豆腐,而是大米磨成米漿做成的,只是看起來像豆腐。紅油的做法多種多樣,秘制方法不一,所以拌出來的米豆腐味道也不一樣。製作時將做好的米豆腐切成小塊,再配上花生碎、綠豆芽、黃豆酥等輔料,最後再澆上香辣紅油既成。吃起來米豆腐細嫩爽滑,味道鮮辣可口,令人讚不絕口。
糟辣脆皮魚
糟辣脆皮魚是貴陽地區的老字號名菜。這道美食色澤紅潤油亮,皮脆肉嫩,鮮香美味,味道酸甜辣鹹四種味道混合在一起風味獨特。製作時將鯉魚處理乾淨,在魚兩面改刀抹上鹽醃製會,再入油鍋炸制兩面金黃,最後再澆上用糟辣椒製作的湯汁既成。
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是貴陽地區的傳統特色美食。花溪牛肉粉製作時非常嚴謹講究,牛肉要選用上等的黃牛牛肉和精製的米粉,用多骨髓的牛骨頭熬製成的老湯。食用時把煮好的米粉醬好的牛肉放入碗中,在澆上老湯一碗熱氣騰騰牛肉粉就做成了,香氣撲鼻,色澤誘人,牛肉軟爛不柴,米粉細嫩爽滑,湯鮮味美,吃完滿口餘香,回味無窮。
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陽地區的老字號美食,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在晚清時期,貴陽的北門橋橋頭有兩家麵館,這兩家麵館都用豬大腸和豬血做麵條,兩家麵館為了提高銷量,都在不斷的提高質量。長期以往兩家做的麵條就越來越有名,將麵條的名字改成了腸旺面,寓意著常旺吉祥。腸旺面豬場軟爛可口,豬血鮮嫩爽滑,麵條勁道清香。
絲娃娃
絲娃娃是貴陽地區的傳統特色美食。之所以叫做絲娃娃,是因為這道美食看起來像用被子裹著嬰兒一樣。絲娃娃是用大米磨成粉烙成的薄餅,餅非常薄像紙一樣,在捲入蘿蔔絲、蔥絲、辣椒絲,海帶絲等等輔料製作而成。食用時蘸著醬料吃。絲娃娃造型美觀漂亮,口感青菜爽脆,蘸料酸辣鮮美,吃起來非常開胃。
宮保雞
宮保雞是貴陽地區的老字號特色名菜。宮保雞製作時將宰殺好的雞處理乾淨,去骨把肉切成小塊,放入盆中加入鹽、料酒、生抽、澱粉攪拌均勻醃製一會。鍋內放油大火爆炒雞塊至斷生,在放入滋粑辣椒炒香,勾入芡汁出鍋裝盤此菜既成。宮保雞的特色是紅潤油亮,肉質細嫩,香辣可口,香而不膩,老少皆宜。
豆腐圓子
豆腐圓子是貴陽地區的傳統名餚。豆腐圓子製作時把豆腐放入盆內將豆腐捏碎,再加入五香粉、鹽、花椒粉,胡椒粉等調味料攪拌均勻,在做成小餅狀,放入油鍋中炸製成金黃色。吃的時候用刀從中間劃開,夾上蔥花、香菜、辣椒油等輔料食用,也可以做湯食用。豆腐圓子特點外酥裡嫩,鮮香可口,久吃不膩。
這些老字號美食有沒有你吃過的,覺得哪道最正宗,最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