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可怕?

2020-12-20 騰訊網

新傳染病,對一些人來說,是一個可怕的詞彙,因為它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互相傳染,所以使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而我看來,傳染病並不可怕,關鍵是你用怎樣的心態去看待它。人類社會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一直飽受傳染病的困擾,可以說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與傳染病作鬥爭的歷史。

雖然,隨著醫療水平和防疫手段的大幅提升,很多昔日令人聞風色變的傳染病,如天花、小兒麻痺症,都已被徹底消滅。即便是鼠疫這樣的冷血殺手,我們也已將感染後的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

在古代,它們可以威脅人們的生命,然而我們的祖先並沒有屈服,而是嘗遍了百草,最終用普通的草藥徵服了它。自從人類發明了化學藥劑,雖然它有時還光顧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完全有能力制服它,它再不能逞兇了。但在人類歷史上,卻出現過數次死亡人數以「百萬」「千萬」計的瘟疫。

傳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發生和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源:患傳染病或攜帶病原體的人和動物。患傳染病的病人是重要的傳染源,其體內有大量的病原體。多數傳染病病人在有臨床症狀時能排出大量病原體,威脅周圍人群,是重要的傳染源。

當然,有些病人不同,在卡他期排出病原體較多,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而在症狀期排出病原體的數量明顯減少,傳染性也逐漸減退。又如,B型肝炎病人在潛伏期末才具有傳染性。一般說來,病人在恢復期不再是傳染源,但某些傳染病(傷寒、白喉)的恢復期病人仍可在一定時間內排出病原體,繼續起傳染源的作用。病原攜帶者指已無任何臨床症狀,但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患病動物也是人類傳染病的傳染源。人被患病動物(如狂犬病、鼠咬熱病)咬傷或接觸病動物的排洩物、分泌物而被感染。人和動物可患同一種病,如患狂犬病的狗可出現攻擊人和其他動物的行為,成為該病的傳染源之一,而人患此病後臨床表現為恐水症,不再成為該病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指病原體自傳染源排出後,在傳染給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環境中所行經的途徑。一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多個的。傳播途徑可分為水平傳播(人群)和垂直傳播(母嬰)兩類。

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病原體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新生兒等等。

空氣傳播:病原體在空氣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徑通常為5微米,能夠長時間浮遊於空氣中,做長距離的移動,主要藉由呼吸系統感染,有時亦與飛沫傳染混稱。

飛沫傳播:是許多感染原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溼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等。由於飛沫質、量均小,難以承載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蟲感染幾乎不由此途徑傳染其它個體。

糞口途徑:常見於發展中國家衛生系統尚未健全、教育倡導不周的情況下,未處理之廢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於環境中,可能汙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為病毒、細菌、寄生蟲,如霍亂、A型肝炎、小兒麻痺、輪狀病毒、弓型蟲感染症,於已開發國家也可能發生。

接觸傳播:經由直接碰觸而傳染的方式稱為接觸傳染,這類疾病除了直接觸摸、親吻患者,也可以透過共享牙刷、毛巾、刮鬍刀、餐具、衣物等貼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觸後,在環境留下病原達到傳播的目的。

垂直傳播:垂直傳染專指胎兒由母體得到的疾病。通常透過此種傳染方式感染胎兒之疾病病原體,多以病毒、和活動力高的小型寄生蟲為主,可以經由血液輸送,或是具備穿過組織或細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胎盤在母子體內傳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雖較罕見於垂直感染,但是梅毒螺旋體可在分娩過程,由於胎兒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觸到母體陰道受感染之黏膜組織而染病;且有少數情況則是在哺乳時透過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兒。

血液傳播:主要透過血液、傷口的感染方式,將疾病傳遞至另一個個體身上的過程即血液傳染。常見於醫療使用注射器材、輸血技術之疏失,因此許多醫療院所要求相關醫療程序之施行,必須經過多重、多人的確認以免傷害患者,於捐血、輸血時,也針對捐贈者和接受者進一步檢驗相關生理狀況,減低此類感染的風險,但由於毒品的使用,共享針頭的情況可造成難以預防的感染,尤其對於愛滋病的防範更加困難。

知識點: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非典型肺炎等(空氣傳播);消化道傳染病:蛔蟲病,細菌性痢疾,A型肝炎等(水,飲食傳播);血液傳染病:B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生物媒介等傳播);體表傳染病:血吸蟲病,沙眼,狂犬病,破傷風等(接觸傳播);性傳染病:淋病、梅毒、愛滋病等。

分類管理:

甲類傳染病(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對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乙類傳染病(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愛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其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雖被納入乙類,但可直接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知識點:破麻布,百鉤懸:(破傷風、麻疹、布魯氏菌病、百日咳、鉤端螺旋體);飛禽集合(結核)吸腦肝:(非典、禽流感、流腦脊髓膜炎、結核、血吸蟲、乙腦、B肝);灰犬熱,紅梅寒:(脊髓灰質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梅毒、傷寒、副傷寒);白米登臨(淋)愛滋壇(炭):(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細菌性痢疾、登革熱、淋病、AIDS、炭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丙類傳染病(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人畜共通傳染病:指任何可以經由動物傳染給人類或由人類傳染給動物的傳染病,透過人畜之間直接傳播,或是藉由病媒傳播(例如蚊子),將病原體帶入另外一個生物體上,而這些病原體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這類情況發生在如狂犬病、炭疽、兔熱症、西尼羅河病毒等等疾病。

許多疾病,甚至包括流行病,都起於人畜共通的特性,要分別哪些疾病從動物傳演化成可以感染人類並不簡單,但有證據顯示麻疹、天花、流行性感冒、白喉等皆是如此。愛滋病、感冒和結核也都來自人類以外的物種。今日人畜通病已在國際間引起密切關注,因為它們通常是過去未被發現的疾病,或是毒力在演化過程中增強,或偶然傳入不具對抗該疾病之免疫力的族群或物種,主要產生感染物種範圍變化的因素為人與野生物種的接觸。

本期就到這裡,下一期來講一講這些病原體的顯微結構,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新型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五招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潘之望 攝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丨什麼是傳染病的聚集性發病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丨什麼是傳染病的聚集性發病 2020-02-29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國|日本腦炎|伊波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麻疹|足癬|英語|傳染病
    首發於WX:超級預測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這種病毒本身則被稱呼為SARS-CoV-2。而取這般佶屈聱牙的名字,是為了避免傳染病給具體某一個地區造成汙名化。在確認了病原體為一種新出現的冠狀病毒後,1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病毒暫命名為2019-nCov,即「2019年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大陸媒體也隨之改變了稱呼,使用「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等簡稱。不過,在香港、臺灣等其他華語地區,「武漢肺炎」這一名稱依然經常被使用。
  • 韓媒:韓國修法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甲級傳染病管理
    【環球網綜合報導】韓聯社援引韓國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29日的消息稱,韓國衛生部門本月已修訂法律,將此前依據疾病特徵按「群」劃分傳染病的做法變更為依據病情輕重、傳播性強弱、隔離水平、申報時限等按「級」劃分傳染病。同時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列入甲級傳染病。
  • 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1號公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
    點擊查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2020年第1號經國務院批准,現公告如下:一、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武漢出現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究竟有哪些?
    近日,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的新聞,引起了公眾極大關注和討論。【緊急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噁心嘔吐腹瀉症狀為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2月4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舉行第二場例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通氣會,會上有記者提問,「請問專家對我們的衣食住行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建議?
  • 貓狗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別再造謠了!
    許多養寵物的家庭也被這種恐慌所影響,不禁擔心起自己家的小動物會不會傳染這可怕的新冠病毒。目前已經有不少的新聞報導,如主人無法回家結果寵物貓被活埋,或是狗狗被活活打死等令人心寒的例子。不少家庭因為受關於寵物會傳染病毒的造謠的影響,便只能狠心拋棄寵物。最近幾周,流浪動物的數量也大大增加,看著這些毛茸茸可愛的小生命只能瑟瑟發抖地顫抖著蜷縮在街道的角落,真是讓人感到心疼。那麼寵物究竟是否會感染新冠病毒呢?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自愈嗎?
    人故不能百毒不侵、天下無敵,當一種新型病毒出現時,我們普遍易感,一時間也難以研製出特效藥。 但截止至2月16日21點,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癒病例已達9715例。話說,他們到底是怎麼被治好的,難不成和感冒自愈一樣,全靠免疫力?
  •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徐州在行動!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徐州在行動!>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武漢發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初步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為此次疫情的病原
  •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我們能從非典中汲取什麼經驗?
    2020年1月9日,以中國疾控中心徐建國院士為首的團隊向公眾發布消息稱,在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並檢測到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發稿時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22時,武漢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其中治癒25例,死亡3例。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的人對冠狀病毒不會陌生。那場可怕傳染病的病原體正是一種冠狀病毒。
  • 【收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手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手冊》以增進大眾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和理解、指導個人預防、降低傳播風險為目的,以簡潔的問答形式幫助大眾了解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問題與疑惑,從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感染、個人衛生防護及傳染病相關知識三個方面進行解答,希望能為提高社會預防能力有效控制疫情發揮作用。
  • 只要做好預防,保養好身體元氣,2019新型冠狀病毒就不可怕
    目前在中國,大家最關心的一個話題之一,應該是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它的具體情況現在怎麼樣呢?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介紹,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新增3例,全部為湖北病例。從報導來看,不管是感染的人數還是因此致命的人數都並不高,但是為什麼人們比較害怕呢?這是因為這個病可以傳染,而且目前沒有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致死率相對比較高。
  • 重塑健康「禮儀」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編者按: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 周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讀書筆記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傳染病防治專家、病原生物與免疫專業研究學者,以及三甲醫院臨床一線專家,緊急策劃編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一書。本書內容包括大眾最為關心的病毒的傳播、症狀、隔離、消毒、戴口罩、心理、診療等方面的問題,集聚了當前最新的防控知識,具有權威專家解讀、科學防控指導、圖文通俗易懂的特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主要表現 新型肺炎致死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主要表現 新型肺炎致死嗎  截至20201月20日20時,我國境內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18例(武漢198例,北京5例,廣東14例,上海1例),死亡4例。(央視新聞)  在目前這樣的情況,市民群眾該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非典、伊波拉及甲型H1N1流感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啟示
    2003 年引發全球關注的非典疫情暴發後,世衛組織更新了《國際衛生條例》,要求 各國報告危險的疫情,使世界各國免受傳染病的侵害。非典 SARS 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及其所造成的疫情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有較好的參考價值,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此次武漢疫情: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首個病例2002年11月中旬出現在中國廣東。
  • 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區別
    導讀:1月26日上午,北京市衛健委邀請市疾控中心負責人和醫院專家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行科普提示。  1月26日上午,北京市衛健委邀請市疾控中心負責人和醫院專家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行科普提示。
  •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支招,最好的辦法是這個
    19日,針對近期武漢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雷春亮介紹,經過2002年SARS後,我們有了非常豐富的防控傳染病的經驗,檢測水平和防治水平都非常高,面對重大傳染病我們有非常完善的措施。
  • 故意隱瞞疫區行程,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涉嫌構成刑事犯罪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2020年第11號公告,明確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西寧市湟中縣李家山鎮漢水溝村村民苟某,長期在武漢務工,近日返寧後,拒不執行西寧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關於「重點地區人員需向社區(村)登記備案,並主動居家隔離」的要求,故意隱瞞真實行程和活動,編造虛假歸寧日期信息,對自己已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刻意隱瞞,欺騙調查走訪人員
  •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引!
    一、日常預防控制工作(一)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部署,制定本單位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建立領導責任制。並將責任分解到部門、單位和個人。(二)每學年開學後應即組織校醫、園醫或負責學校和託幼機構衛生工作的人員學習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