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劃金融科技之槳,揚服務實體經濟之帆

2020-12-19 第一財經

如果將銀行比作一艘在金融海域裡航行的大船,那麼對於浦發銀行而言,金融科技無疑是其動力之槳。今年以來,浦發銀行化「疫」為「翼」,在挑戰中抓住機遇,藉助金融科技,積極服務實體經濟,進而實現了資產規模的穩健增長。

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9月末,浦發銀行資產規模達到7.6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54%;實現營業收入1487.31億元,同比增長1.6%;稅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7.42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環比增加41.93億元,增長36.17%。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稱,未來將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永葆 「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聚焦數位化、集團化、國際化、市場化、精細化,跑出「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加速度。

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自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在政策引導下,銀行不斷傾斜信貸資源,加大支持力度。作為上海的「金融旗艦」,浦發銀行紮根當地,輻射全國,主動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一方面,在重點服務的製造業領域,浦發銀行大力為行業內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金融服務支持。比如,為加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浦發銀行全面摸排全國各省市級重點產業類項目,逐個跟蹤,提供針對性的項目貸款;加強行業研究,梳理細分行業龍頭客戶名單,逐戶對接。

另一方面,浦發銀行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尤其是提升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敢貸、願貸、能貸」。比如,加大推廣商票在線貼現業務, 讓企業在疫情下依然能獲得快速融資,加快資金周轉;積極推進供應鏈票據與上海票交所的系統直連建設,結合票據可拆分優勢,為供應鏈票據平臺企業提供更為便捷的貼現融資服務。

截至2020年9月末,浦發銀行累計為超過5000戶民營企業辦理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累計貼現金額近2500億元,佔總貼現量的六成。通過「直貼+轉賣」業務模式鎖定貼現利率風險,為企業提供相當於銀行間市場的貼現價格,同時為符合央行再貼現要求的票據提供優惠利率,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浦發銀行依靠自身跨境金融優勢,還率先落地境內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結合上海自貿新片區政策,以較境內福費廷市場更低價格受讓資產,降低客戶融資成本, 緩解自貿區新片區內註冊的貿易企業資金鍊 緊張問題。

在普惠金融方面,浦發銀行則多措並舉加強數字普惠金融建設,賦能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包括持續完善普惠金融綜合服務機制、加大資源配置、優化內部考核激勵、優化業務辦理流程、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執行應延盡延、著力提升信用貸款佔比等。

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浦發銀行信貸業務仍然實現明顯增長。截至2020年9月末,該行本外幣貸款總額近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1%;對公貸款總額近2.2萬億元。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幅超90%。普惠貸款方面,普惠兩增口徑貸款增速高於全行平均水平,計劃完成率超過220%。

數位化轉型步伐加快

浦發銀行業績增長的背後,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加持。面對疫情影響,憑藉近年來加快推動金融科技及線上化運營能力,浦發銀行對公和零售業務均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零售業務方面,通過迭代優化各類 APP,豐富產品加載,浦發銀行線上獲客提升效果可觀。僅今年三季度,API新增連接客戶數近3200戶;個人手機銀行月活數超1100萬,月交易量突破萬億元。

與此同時,浦發銀行今年發布了「開放銀行2.0」——全景銀行系列藍皮書,從客戶體驗、賦能增信、價值共創等維度重新定義開放銀行,創新業務模式、拓展服務邊界、重塑服務能力。成立開放金融聯盟,聚合12家金融機構,在業務共享、科技賦能、生態共建等領域深度合作。

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全景銀行為目標,持續升級數字金融服務能級。一是構建產業數字金融模式,加快金融與產業的融合發展;二是加快智能數字中樞建設,快速推動外部平臺對接,通過數據中臺、應用中臺、智能中臺的建設,構建敏捷、開放、智能的服務平臺;三是加快開放金融聯盟建設,促進行業建立「開放共享、共建共贏」的生態;四是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的科技基礎設施,通過融合AI、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區塊鏈等前沿信息技術,增強平臺的應用支撐能力。

相關焦點

  • 浦發銀行以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能級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在當前雙循環經濟發展格局下,銀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提升服務能力,成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北京分行不斷探索金融科技新模式,助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更好地服務北京地區企業平穩發展。
  • 浦發銀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劉長江:商業銀行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服務將...
    浦發銀行來以「浦銀避險」品牌為先導、依託金融科技為各類大宗商品產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避險、保值、增值服務。 劉長江介紹到,今年面對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浦發銀行通過線上金融服務等手段,為產業客戶提供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方案規避了市場大幅震蕩帶來的市場風險,助力大宗商品行業的復工復產。
  • 銀行科技|中信銀行方合英: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心,開展金融科技創新
    導讀: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事關發展全局。近年來,中信銀行始終緊跟國家戰略,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心,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由於規劃和措施比較到位,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開放銀行等各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 微眾銀行微業貸:以科技創新為槳,揚踐行小微普惠金融之帆遠航
    回望2020年,除了與小微企業共克時艱之外,微眾銀行還為實體小微注入了更多發展的動能,不僅在金融與非金融領域擴展了金融服務的具體實踐,還在探索和布局供應鏈金融領域實現巨大跨越,並始終秉持著科技驅動創新的理念,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持續加碼。
  • 深化滬新金融合作,浦發銀行與星展銀行籤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
    12月11日,浦發銀行和星展銀行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簽署《金融科技合作備忘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潘衛東、星展集團中國區總裁葛甘牛分別代表雙方集團籤署協議。這是雙方在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以及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背景下,繼2019年雙方籤訂首個聚焦國際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後,聚焦於金融科技領域的又一次深度合作。近年來,金融科技的運用不僅推動金融行業的變革,同時也為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浦發銀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
    》雜誌「世界500強」第220位,國際三大機構持續給予「投資級以上」評級,連續多年獲得「中國上市公司百強」稱號……作為誕生於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和浦東開發開放時代洪流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浦發銀行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貢獻社會為己任。
  • 深圳FINTECH再添利刃:浦發銀行構築「金融+科技+消費」生態服務圈
    直面這樣的時代契機,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重點打造這次科技金融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多方優勢資源,為科技園區企業員工提供多場景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務,也讓品牌美譽度「潤物細無聲」。    珠聯璧合    為科技園區帶來金融創新福利    在活動現場,浦發銀行利用科技園區開放式園區的優勢,走進園區科創型企業,通過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簡化企業員工申請信用卡流程及材料,為企業員工帶來獨創金融福利。
  • 金融賦能自貿擴區浦發銀行推出《浙江自貿區金融服務方案2.0》
    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則指出,金融在服務浙江自貿區油氣全產業鏈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跨境人民幣業務、大宗商品期現市場聯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浦發銀行杭州分行自成立以來,積極對接省內重大戰略,與區域經濟同頻共振。
  • 浦發銀行小微金融平臺發布會
    大家已經看到,本次發布會的主題是——小微金融顛覆性變革。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一直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 傳統金融行業如何啟動網際網路思維,以更有效的方式服務小微企業?傳統金融服務如何破繭重生,從依靠線下實體網點到進軍網際網路線上金融?今天,浦發銀行「網貸通」平臺發布會,將對此給出答案。
  • 主題演講|讓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今天,我想以一位科技「老兵」的身份,分享一些我的觀察和思考,與大家一同探討科技如何更好地賦能普惠金融,服務好實體產業。當前,中國實體經濟處於轉型發展期,階段性任務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載體,只有不斷迸發活力,提升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運行。
  • 「浦」惠及民生,金融助發展 浦發信用卡 「樂活魔都,小浦惠花」
    11月23日,由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舉辦的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強勢登陸上海市徐匯綠地繽紛城,各類精彩活動吸引市民駐足參與。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通過這場創意快閃活動,融合線上線下服務場景,有效提升服務體驗,「重塑生態,科技匯融」,在消費者群體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應。
  • 攜手浦發銀行首推聯名卡,度小滿加速金融科技生態升級
    首張浦發銀行度小滿金融聯名電子借記卡來了!據了解,該卡實現數位化申領電子卡,還可通過浦發銀行APP快速領取實體卡,通過數位化服務,打通了持卡人消費、存取、轉帳、支付、理財、信貸的全面需求。  此次合作不僅是金融機構與科技平臺的深度結合,也是借記卡業務的一次創新性嘗試,不同於以往其他科技公司與銀行發行聯名卡多僅限於信用卡的合作範圍。
  • 知止常新:浦發銀行第三年發布《浦銀避險2021年市場展望》藍皮書
    來源:金融界網2021新年伊始,1月8日,浦發銀行主辦的「取勢:知止常新」《浦銀避險2021年市場展望》藍皮書發布會在鄭州舉行。活動得到了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證監會河南監管局、鄭州商品交易所等單位支持。
  • 青島第8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以金融之力賦能實體經濟
    原標題:青島第8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以金融之力賦能實體經濟   今年以來,青島市金融業運用市場的邏輯和資本的力量,加快聚集各類資本要素,充分發揮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
  • 浦發銀行「科共體」擴容至30家 推動「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金融+科技+產業的融合推動傳統金融業務革新,並帶動產業升級。12月10日,浦發銀行在上海舉行第三批科技合作共同體籤約儀式及金融科技基金投資籤約儀式,並與北京明朝萬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得意音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企業完成科技合作共同體成員籤約。
  • 全力支持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實施 ——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力促地方...
    如何服務實體經濟,成為客戶信賴的首選銀行?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將目標聚焦在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重點戰略、更好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更好服務江蘇升級經濟方面。 為南京「四新」行動推出了浦科貸等15款專屬金融產品。   5月20日,浦發銀行南京分行舉辦「再出發!再創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介會」,包括公司業務部、零售業務部、運營管理部等在內的11個部門聯手開展宣講推介,介紹南京分行最新的政策、產品及服務,推動浦發銀行三年行動計劃在江蘇增速生效。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用心服務廿一載打造「大眾滿意銀行」
    作為首都銀行業的一員,浦發銀行北京分行成立21年來,始終遵循「勇闖新路,服務首都」的辦行宗旨,秉承「新思維,心服務」的經營理念,圍繞「服務大眾、造福民生」主題,以「大眾滿意」為出發點,以線上電子渠道和線下實體渠道相結合,從創富、安家、行天下三個維度發力,傾力打造「靠浦生活」系列金融服務鏈,無論是在硬體設施配置、溫馨環境營造,還是貼心服務提供等方面均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在社區和百姓心中,樹立起了「靠浦一生
  • 浦發銀行推出手機銀行對公開戶預約服務
    近日,隨著公司手機銀行對公開戶預約服務的推出,浦發銀行移動金融實現了移動金融對公服務全渠道、全覆蓋,奠定了國內企業移動金融領先銀行地位。打造全渠道對公移動金融服務在企業移動金融服務領域,浦發銀行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 二十四載懷抱初心 服務首都續寫華章——浦發銀行北京分行高質量...
    從那時起,「趕考精神」就成為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特有的動力之基、力量之源。進入新時代,北京分行時刻保持「趕考永遠在路上」的進取意識,用行動力踐初心,交出了一份不同尋常的答卷。黨建工作碩果纍纍。「作為首都分行、責任大行,我們『趕考』的初心,就是站穩北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首都發展助力。」浦發銀行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夏雲平說。
  • 矩陣元籤約成為浦發銀行科技合作共同體成員 共建數字金融新生態
    2020年12月10日,浦發銀行在上海舉行第三批科技合作共同體籤約儀式及金融科技基金投資籤約儀式,矩陣元出席儀式並完成科技合作共同體成員籤約。至此,浦發銀行「科技合作共同體」成員已增加至30家。2018年,浦發銀行發起成立「科技合作共同體」,由銀行、科技公司、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多方機構共同組成的「開放共享、共建共贏」的生態平臺,旨在選拔具有商業成長價值的高質量科技企業,進行全方位交流合作、研究賦能、投資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