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又被卡住了」:為什麼有的縫隙進去容易出來難?

2020-10-12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之遙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獨特的熊孩子,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什麼都想親自上手試一試。普通的熊孩子是破壞身邊的事物,而這種熊孩子最後往往是傷害了自己。

最近有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故事的主角就是一名這樣的熊孩子。他趁大人不注意,把腦袋塞到了痰盂裡,結果卻拔不出來了。最後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到消防站,將痰盂切開,這才將孩子救出。

△2020年8月,熊孩子卡在了華為體驗店(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生活中,不僅是孩子,很多大人都信奉這樣一個觀點:能進去,就一定能出來。但層出不窮的各種新聞表明,有些縫隙進去容易,出來難。

為什麼有些縫隙進得去卻出不來?這個鍋,還得人體自身來背。

為什麼有些縫隙進去容易出來難?

人本身的身體構造,決定了很多地方進去容易出來難。以人的腦袋為例,當腦袋伸進一些孔洞、縫隙時,上部的腦殼是較為光滑的,摩擦阻力較小,更容易進入。而且圓形的構造更類似一個楔子,會將障礙物向兩邊擠,更容易擠入縫隙之中。而當我們的腦袋想要退出這些縫隙時,就需要先將方形的下巴探出去。方形的結構相比圓形的來說,很容易被障礙卡住,因此也更難擠出欄杆。

另一個和身體構造類似的情況就是「吞電燈泡」。本著「能進就能出」的原則,很多人覺得,燈泡能吞進去,就一定能取出來。但其實大家嘗試張大嘴巴就會發現:嘴巴張到最大時,舌頭會向上頂起,下頜會向前滑動。而當電燈泡被吞入後,燈泡會阻礙舌頭頂起。就像是原本的軌道滑輪被塞入了一片木板一樣,燈泡塞入以後,嘴巴張開的過程就會受阻,反而無法將嘴巴張到最大、取出燈泡。

△吞電燈泡的人。危險動作,請勿模仿(圖片來源:百度新聞)

嘴巴小的人,吞完電燈泡之後,就只能前往醫院,通過打碎電燈泡的方式取出。破碎的燈泡玻璃有劃傷嘴巴的可能性,即使嘴巴沒受傷,也可能會導致嘴巴腫脹幾天,所以千萬不要做吞電燈泡的嘗試!

此外,體表皮膚的彈性,也是導致「進去容易出來難」的原因之一。有的人可能會產生疑惑:「有彈性,不是該更容易進出嗎?」。但其實並不是如此。

以手指戴戒指為例,當我們戴上戒指的時候,指尖皮膚是被我們拉緊的,這就導致戴上戒指時,指尖部分的手指會變得更細,戒指也就容易戴上。而當我們嘗試把戒指拔下來時,戒指就會拉動這些肉,堆積到戒指前進的路上,阻礙戒指拔出。對於身材比較豐腴的人而言,皮下脂肪更多,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戴上戒指拔不下來」的情況。

△戒指戴上去很輕鬆,取下來可能會很困難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除了人體自身結構和體表皮膚彈性,血液循環導致的肢體末端腫脹,也是導致「進去容易出來難」的一大元兇。人的血液循環都是從心臟出發,到達肢體末端,然後再從靜脈返回心臟。當身體的一部分被異物卡住時,血液循環受阻,靜脈血液堆積,就會導致肢體末端腫大。剛進入縫隙時,充血還不明顯。但是隨著進入縫隙的時間變長,這種充血腫脹現象會越來越嚴重,進而導致被卡住的部分更難取出。

與上面兩種情況相比,這種情況會更為危險。一方面,肢體的腫脹會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嚴重,導致被卡住的部分愈加難取出;另一方面,過長時間的充血腫脹還可能會導致部分肢體壞死,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

我被卡住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根據前文的介紹,可以看出有時候肢體卡住還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出現這種問題的大部分是年少貪玩的孩子,缺乏應急避險知識。那麼,當自己或者親人朋友遇到這種肢體卡住的危機時,該怎麼辦呢?

△腦袋被欄杆卡住的狗(圖片來源:搜狐新聞)

首先要記住的是:保持冷靜,不要強行大力生拉硬拽。當縫隙卡得比較緊的時候,使用蠻力會導致肢體磨損腫脹,更難從縫隙中取出。當冷靜下來之後,就要根據自身狀況判斷自救的可能性。如果身體存在部分懸空、接觸地面較為困難,或者被卡住的部分感受到明顯的血液循環受阻,一定要大聲呼救。同時儘快撥打119消防電話求助。尤其是對於存在部分懸空狀態的人,需要周圍的人幫忙撐住肢體,避免身體被「吊住」。

當身體還未出現明顯問題時,可以先嘗試自救。進去之後取不出來的縫隙,一般是寬度和肢體極為接近。這時候就需要冷靜回憶自己進入的姿勢,儘量按照進入縫隙的姿勢,嘗試倒著退出縫隙。

這一過程中,如果存在前面說的皮膚褶皺堆積導致退出困難,就需要儘量減慢退出的速度,理平接觸部分的皮膚,並使用油或者口水進行潤滑,減小摩擦力。

如果是腦袋卡住的話,在嘗試退出時需要注意耳朵的位置。耳朵是向後生長的,這就導致進去的時候容易,倒退出來困難。這種時候自己用手調節耳朵的位置,儘量減小耳朵處的寬度,對退出縫隙可能會起到一定幫助。

當然,儘量克制住自己熊孩子一般的好奇心,不亂鑽,才是遠離卡住危險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媽!我又被卡住了」 為什麼有的縫隙進去容易出來難?
    他趁大人不注意,把腦袋塞到了痰盂裡,結果卻拔不出來了。最後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到消防站,將痰盂切開,這才將孩子救出。2020年8月,熊孩子卡在了華為體驗店(圖片來源:網易新聞)生活中,不僅是孩子,很多大人都信奉這樣一個觀點:能進去
  • 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媽媽肚臍是凹進去,有的卻是凸出來?
    她老公趕忙帶她去醫院做檢查,醫生看到她的症狀,讓她不要自己嚇自己,說孕中後期肚臍眼凸出來是很多孕媽都有的現象,還有的媽媽可能是凹進去的,不用大驚小怪!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媽媽肚臍是凹進去,有的卻是凸出來?
  • 小熊貓的頭被卡住,折騰了好久才弄出來,臉都被擠成了「表情包」
    小熊貓的頭被卡住,折騰了好久才弄出來,臉都被擠成了「表情包」其實說起我們國寶大熊貓,很多人都不陌生,這種動物不僅長相呆萌,而且性格也十分的討喜,有撒嬌粘人的,也有頑皮搗蛋的,但是小編給你們說的可不是大熊貓,而是小熊貓,雖然兩者的名字很相似,但是兩者在外型上沒有地方相似的
  • 寶寶「被卡住」可不是小事!
    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了解得知,小男孩大約6歲,因為好奇,想從牆縫中穿過,但是頭被卡住無法移動。現場兩堵牆之間的縫隙十分狹窄,前寬後窄呈梯形狀,卡住小男孩頭部的地方是兩堵牆體最窄的地方。當時小男孩因為疼痛,情緒十分不穩定。 經過15分鐘的救援,小男孩被安全救出,頭部有輕微擦傷。
  • 孩子又又又被卡住了!這些安全知識家長需要知道
    消防員發現男孩的下嘴唇被卡在杯底縫隙裡,立即使用電動擴張鉗,最終將杯子成功取下。家裡的木門、防盜門,酒店、廣場等公共場合的玻璃門、旋轉門,最容易卡住小孩的手。主要是指那些有孔洞或柵欄的鐵質、木質凳、椅,小孩若是手指伸進去拔不出來,不僅會帶來疼痛,還會對手指造成傷害。長條狀的鐵質柵欄,有的孩子將手臂伸進去,或者腳踩下去,甚至把頭伸進去,被卡住後的情況都非常危險。兒童玩具也容易卡孩子。家長在選購時應購買一些安全性較高的玩具!
  • 同樣是懷孕,有的孕媽肚臍鼓出來,有的卻凹進去?多半是3個原因
    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孕婦肚臍鼓出來,有的卻凹進去呢?這3個原因了解下,肚臍是我們人體身上比較特別的一個地方,平時最明顯得作用好像除了藏汙納垢就再沒有別的用處了,但為什麼偏偏這個看起來沒有什麼用的器官,卻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呢?那就讓我們從剛出生的時候開始說起吧!
  • 懷孕後有的孕媽肚臍凹下去,有的卻鼓出來,這是為什麼?
    懷孕後有的孕媽肚臍凹下去,有的卻鼓出來,這是為什麼?十月懷胎,實屬不易。許多女人,知道自己要做媽媽的時候,多是欣喜的。在孕期,也有些趣事。有些人會特別關注自己的腹部,特別是自己的肚臍。但是觀察仔細的孕媽就會發現,有的人的肚臍是凹下去的,但是有的人的肚臍確實鼓出來的。這是為什麼呢?肚臍鼓出來有幾個原因,第一就是肚子隆起過快,皮膚拉的太緊。以前的小蠻腰,突然就變成大肚子,皮膚的彈性與張力還不夠支撐這樣的變化,所以肚臍長的肉就被明顯拉伸開,這也是為了讓胎兒有足夠的空間成長發育。其次就是胎兒太大頂出來的。
  • 12355自護學堂 | 孩子又被卡住了?這些安全知識家長要知道!
    消防員發現男孩的下嘴唇被卡在杯底縫隙裡,立即使用電動擴張鉗,最終將杯子成功取下。據了解,男孩是因發現杯底破了一個小洞,好奇用嘴巴吸水,結果不料被杯底「咬」住嘴唇。網友紛紛感慨:好奇害死貓。其實,孩子被卡並不是個例,家長稍有不注意,他們就可能被千奇百怪的東西卡住。
  • 昨天上午,靖江8個月大的嬰兒手指被卡住,情急之下……
    所以,儘量不要讓孩子玩一些有縫隙或者有小孔的玩具。稍不留神就會卡住手指,孩子被卡得藍瘦香菇,父母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10處小孩最容易被卡的地方,家長們看過來:1、門縫家裡的木門、防盜門,酒店、廣場等公共場合的玻璃門、旋轉門,最容易卡住小孩的手。
  • 孩子又又又被卡住了!這些安全知識家長需要知道丨特別關注
    消防員發現男孩的下嘴唇被卡在杯底縫隙裡,立即使用電動擴張鉗,最終將杯子成功取下。據了解,男孩是因發現杯底破了一個小洞,好奇用嘴巴吸水,結果不料被杯底「咬」住嘴唇。網友紛紛感慨:好奇害死貓。其實,孩子被卡並不是個例,家長稍有不注意,他們就可能被千奇百怪的東西卡住。
  • 貓吃魚為什麼不容易被魚刺卡住?而人卻容易被卡?
    那麼,貓吃魚為什麼很少會被魚刺卡到呢?我們簡單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進食方式貓吃魚大都以大一些的魚為主,因為大一點的魚容易被貓發現並且捕捉。這個問題確實也存在,而我們人經常被魚刺卡住,確實也是小刺居多。那麼,為什麼貓不會被卡呢?這與貓的進食有很大的關係,貓科動物的用來磨碎食物的臼齒不發達,這也是它們在進食時,為什麼要將食物切割成能夠吞下大小的原因。
  • 孕媽肚臍是凸出來還是凹進去,多半跟這3個點有關,你知道嗎
    前不久小蘭去上胎教課,發現自己的肚臍和有的媽媽不一樣,自己是往外突出的,而大部分媽媽都是凹進去的。小蘭因為害怕胎兒出現什麼問題,就去醫院做了檢查。那為什麼有的孕媽肚臍是凸出來,有的則是凹進去,一般來說,都離不開這3個原因。看看你猜對了嗎?
  • 當地人:進去容易,想出來就難了
    詢問了當地人之後,他們給出的回答是「進去容易出來難」。西藏路邊的白色帳篷是一種風俗文化。在西藏草原上,住著非常多的牧民,他們沒有固定住所,所以只能是靠著帳篷四處遷徙,從而適應季節。也正因為這樣,西藏地區的交際圈都比較小,新生兒的存活率也比較低。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家裡人就會給找尋對象,從而儘快繁衍後代。
  • 導遊:進去容易出來難
    去俄羅斯旅遊一定要記住一點,不要太好奇,遇到了小木屋千萬不要靠近,不要覺得小木屋精緻好看,好奇心驅使下進去看一看,這是危險的,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有其根據的,如果你真的進去了,那麼我想你會真的後悔的。俄羅斯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和它並列,然後這些礦石被開採出來就會留下很多的礦坑,礦坑是非常危險的,而為了隱藏這些巨大的風險,俄羅斯人就會建造小木屋來掩蓋這些礦坑。
  • 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孕媽胖十幾斤,有的孕媽卻能胖三十幾斤
    這個疑問想必很多孕媽也會好奇,同樣是懷孕,為什麼有的孕媽胖十幾斤,有的孕媽卻能胖三十幾斤?道理其實很簡單。孕媽飲食無忌,高脂高糖攝入過多很多孕媽在懷孕後都自覺擔負起了「兩個人」的食量,胃口大開,唯恐會餓到胎兒。卻不知胎兒從母體吸收的只有營養,而非垃圾食物,更不是高脂高糖。
  • 每個夏威夷果上的「縫隙」,是切出來的還是本來就有呢?長見識了
    這幾年以來湧現了不少的新的堅果種類,尤其是從外國進口了不少,而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夏威夷果了,夏威夷果圓圓的,有厚厚的殼,外表是成熟的深灰色,裡面的果肉還不少,吃起來特別香,成為現在很受大家歡迎的堅果,而夏威夷果與其他的堅果的區別,就在於每個夏威夷果的外殼上都有一道裂口或者縫隙,正是因為這些縫隙的存在,使得我們能輕鬆的打開果殼,那麼這些「縫隙」,是切出來的還是本來就有呢
  • 裸身坐在有縫隙的凳子上,結果「蛋」卡進去了……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更多電影信息,請關注電影小芮 給各位男士一個友情提示:不要裸身坐在有縫隙的凳子上! 法國一個大哥最近這樣坐就被「卡蛋」了
  • 為什麼有些孕婦順產會「卡住」,有些卻和上廁所一樣容易?別害羞
    導讀:為什麼有些孕婦順產會「卡住」,有些卻和上廁所一樣容易?別害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有些孕婦順產會「卡住」,有些卻和上廁所一樣容易?別害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婦肚臍「凹進去」和「凸出來」有啥區別?預示什麼?快看看
    有些細心的孕媽媽會發現,孕中晚期的時候自己原本凹陷的肚臍凸出來了,而身邊同樣月份的孕婦,肚臍依然是凹進去的,為什麼有的肚臍是凸出來的,有的是凹進去的呢? 只不過是老人們見得多了,有的孕婦肚臍凸出生出了男孩,所以讓老人認為,懷孕肚臍凸出生出的是男孩,反之生出的是女孩,是口口相傳的一種謠言而已,孕媽們,別輕信!
  • 小名片掉進車玻璃縫隙?聽聽修了10年車的老師傅怎麼說
    名片掉進車窗縫隙這應該不是個例,很多司機朋友都遇見過。現在生意不好做,大街上到處都是髮小廣告的,直接發給行人會遭到很多人反感,所以很多發小廣告的都把目標盯向了汽車。要麼夾在汽車雨刮下面;要麼插在玻璃縫隙裡;要麼塞在門把手裡。出去買個東西,回來車上已經插了好幾張門片,現在天熱了,很多人上車後的第一習慣就是降玻璃,一不注意名片就會被車玻璃帶進去了。要麼就是車上被塞上名片,下雨了,等你發現時名片已經泡爛了,手一撕就爛掉了,拿也拿不出來,只好任由他掉進去。車窗縫隙掉進名片怎麼辦?影不影響車窗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