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家長,一定要養成5個好習慣,關係孩子一生幸福

2020-10-08 育兒媽寶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責無旁貸。家庭教育,重結果,更重過程。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像是一面鏡子,怎樣的父母就會有怎樣的孩子。

高情商家長,一定要養成5個好習慣,關係孩子一生幸福,看看你做到了幾點?

1、終身學習與孩子一道成長習慣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由於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的機會也沒有,連補償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父母需要學習,孩子也需要學習。親子之間需要共同學習,相互學習。因此,要積極參加家長學校,訂閱一些家教刊物和書籍,不斷學習,終身學習。

2、不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較的習慣

經常和別人的孩子比較,首先會讓自己出現心理落差,在教育上對孩子過分嚴苛,其次讓孩子容易受外界影響,沒有信心,自卑。

好家長絕對不會用別人孩子的標準衡量自己孩子,而是讓孩子順其自然發展!只要孩子沒出現滯後、遲緩的情形,我們就

沒必要過於擔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和不足。做父母的應該幫助孩子,和他一起分析他自己的優缺點。讓他在生活中發揚自己的優點,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讓他和以前相比,一直都取得進步。

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一保持顆平常的心態,相信孩子在自己的教導下,會變得越來越優秀,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3、言教、身教相結合的習慣

教與身教兩者是統一的,是相輔相成的。

言教就是通過有根有據有情的道理對孩子進行教育,包括適當的批評。身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我們說「言傳身教」,說「身教」重於「言教」,就是說要將「言教」和「身教」重視起來,要重視身教,但不能忽視言教。孩子犯錯時,該批評就批評,絕不心慈手軟;孩子在為人處世上迷惘時,要在「言教」的基礎上還要「身教」,這樣,對孩子的教育就會相得益彰。

所以,家教中,我們要「言教」,更要「身教」。

4、誠實守信習慣

做父母的該如何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答應過孩子的事就應該努力做到,而不是整天開空頭支票、信口承諾。讓孩子有了不切實際的預期,結果卻無法實現,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也逐漸學會了失信,更失去了天真可愛的童心。

父母對孩子的誠信,就是將來孩子對社會的誠信。現在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總是輕易承諾:「只要你考到前幾名,我就給你買……」然而事後,總是接口自己沒有空或認為自己的承諾對孩子根本無關緊要而違反承諾,從而失去孩子的信任。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其他人,信守承諾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愛孩子就從認真對待給他的承諾開始,做誠信父母,養誠信孩子。

5、樂觀和快樂習慣

快樂的孩子,源於樂觀的父母。

意思是說,要想自己的孩子擁有一顆健康快樂的心態,那麼父母必定是一個樂觀積極正能量的人,並且父母的父母也是,也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

當我們因為孩子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優秀而對她咆哮時,當我們處心積慮地想要把自己未經的夢想在孩子身上實現時,當我們心懷巨大的付出感和犧牲感時,當我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而你卻不能盡如我意時,我們又何嘗是快樂的?我們的這些不快樂,到底又會帶給孩子多大的傷害呢?

別忘了,一個父母的快樂,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放下焦慮和埋怨才能輕裝前行,或許,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做好自己,做一個快樂向上的爸爸媽媽。

在孩子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時,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好好地與孩子溝通交流,有空就多陪陪孩子,真正地學會傾聽、包容與理解孩子。

只有用關愛去溫暖孩子幼小的心靈,才能化解矛盾,讓孩子接受父母、理解父母。愛是相互的,這是我們都需要懂得的道理。

相關焦點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作為家長肯定也是沒少操心,但更多的還是要反省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沒有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加上平時的嬌慣,讓孩子做什麼都隨心所欲的為什麼孩子在學校相對來說,就很聽話,那是因為老師的要求。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家也給制定一些規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那麼將來也會很省心。作為家長,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才的,因此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也為了減輕我們的教育負擔,必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 養成這些好習慣 讓孩子受益一生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自立自強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再給孩子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
  • 孩子長大前,助孩子養成的5個好習慣,是家長重要的責任
    根據英國哲學家普德曼所說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習慣是有多麼重要,好習慣能夠成就大人才。所以家長的重任就是當孩子長大前,一定要培養孩子這5個好習慣。聽大爺的話語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在面對這個簡單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懂得物歸原處,比如,扔垃圾,大家都知道垃圾應該扔在垃圾桶裡把,那為什麼道路上還會出現那麼多垃圾,這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
  • 高情商的父母,一定要傳授孩子6個好習慣,會讓他受用一生
    所以說,只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使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先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學習不該是一個階段的事,而是貫穿一生的事。想讓孩子從小好好學習,不用父母操心,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看到父母每天都在學習。父母要熱愛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或是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段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到這些,有利於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也有利於父母自身的學習。
  • 這6個小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家長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一個好的習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習慣如此強大,可以把一個人送上天堂,也可以把一個人拖下地獄。壞習慣會驅使孩子偏離正道,好習慣會驅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奮進。古人說:「性相近,習相遠。」
  • 家長必讀!小學所養成的好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可以說,一個孩子的習慣決定了他的命運,不論孩子今後的生活如何,多少都與他的習慣有關。思想家培根也這樣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求得好習慣。可見,一個孩子的習慣對他的影響有多大了。有人曾經這樣概括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應該把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作為重要的責任。
  • 家庭教育的成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家長能否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孩子的嬰幼兒階段,我會養成好的習慣,真的非常重要。那麼既然習慣如此重要,家長應該具體去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呢?這裡給大家舉三個重要的習慣,父母要用心去培養。因此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家長需要明白,孩子是做事情的主體,引出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充分地動手、動腦。其次,教會孩子有效的質疑方式。家長引導孩子對問題的求真態度,在求真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從而縮短自己產生創造性問題的時間。
  • 9個學習好習慣,孩子開學一定要養成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壞習慣足以毀了孩子的一生,而好的習慣,卻會能讓他受益終生。關於培養孩子的習慣,這裡有套「9+3」理論,即9個好習慣+培養所需的3個步驟,開學了,每位家長都值得一看。9個學習習慣,可以分成4個課堂習慣和5個作業習慣。
  • 孩子3歲前,一定要養成的7個好習慣,這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文/育兒全明白習慣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可能一個好習慣能夠成就孩子的一輩子,但是一個壞習慣卻能毀掉孩子的一生。3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出生之後孩子能夠如何成長全靠父母的引導。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3歲前給孩子養成這7個好習慣,才是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孩子3歲前,一定要養成的7個好習慣,這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文/鵬爸育兒經習慣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可能一個好習慣能夠成就孩子的一輩子,但是一個壞習慣卻能毀掉孩子的一生。3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出生之後孩子能夠如何成長全靠父母的引導。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3歲前給孩子養成這7個好習慣,才是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家長必讀!新學期,請幫助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
    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能夠對孩子學習新的知識有一定的幫助。課後複習對於孩子掌握新的知識同樣重要。有一句話說,每天課後用半小時複習,效果要勝過做兩個小時習題。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醒孩子及時複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複習好,決對不能拖拉。
  • 這5個好習慣,孩子長大前一定要教給他,父母的必修課
    根據英國哲學家普德曼所說可以看出來,一個人的習慣是有多麼重要,好習慣能夠成就大人才。所以家長的重任就是當孩子長大前,一定要培養孩子這5個好習慣。聽大爺的話語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在面對這個簡單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懂得物歸原處,比如,扔垃圾,大家都知道垃圾應該扔在垃圾桶裡把,那為什麼道路上還會出現那麼多垃圾,這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
  • 15歲前,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3個一生受益的好習慣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孩子的「習慣養成」。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我們的習慣和命運緊密相連。
  • 5個說話小技巧,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的"育兒寶典"
    現如今,最流行的人設一定是&34;,客觀的解釋高情商,就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力,也就是人類在情緒、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質,並且這種品質與遺傳的關係並不大,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同時,英國的一項實驗證明,從小就表現出高情商的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擁有幸福的生活以及順心的事業。可是,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擁有高情商呢?
  • 孩子好習慣難養成,那是家長作祟,你還在旁邊沾沾自喜
    到底是什麼邪魔作祟,導致孩子無法養成好習慣?別去懷疑各種事情,孩子無法養成好習慣,跟家長離不開關係,一切都是你自己作祟!為什麼我會這樣說?今天我們就去扒一扒,孩子難以養成好習慣的五大真相,或許你自己都沒想到。真相1 父母的認知錯誤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之前,你必須要知道一個現實:習慣的養成並沒有那麼簡單。
  • 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只有從小就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即使他長大後沒有成才,至少也不會成為作奸犯科的那種人。那麼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呢?,內心也總像個巨嬰,事事總要依賴他人。
  • 這7個好習慣,父母要幫孩子養成!家長再忙也要重視
    7個好習慣,家長再忙也要重視!尤其是到別人家做客或者在班級等公共場合時,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既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發現有人動自己的東西時也要及時阻止,幫孩子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家長應該從2、3歲的時候,就引導孩子養成將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這不僅能讓家長輕鬆不少,更是讓孩子從小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的道理,幫助孩子形成責任心。
  • 孩子6歲前一定要避免5個壞習慣,關係孩子未來一生
    現在的孩子,被父母老師要求更多的可能是學習、興趣特長方面,而習慣養成教育常常被忽略。其實,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隨著成長逐步養成的各種好習慣。有些壞習慣,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就會「汙染」孩子的內心,抑制孩子潛能的表達,成為孩子性格中的弱點,對他整個人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 12歲前,請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你能不能擔重任,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這些都跟你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但是習慣並不是靠一天兩天養成的。孩子12歲之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 暑假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老師提醒家長別錯過好時機
    上半年,許多孩子的學習都有了些許鬆懈。暑假是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良機,如果家長們能利用這個假期,讓孩子養成以下7個好習慣,這個假期後,孩子將會大不同!老師快把這些建議轉發給家長吧~好習慣1:廣泛閱讀如果孩子語文不好,那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假期,讓孩子廣泛閱讀。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拓展詞彙量,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