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馬雲說:要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你需要有EQ、IQ和LQ

2020-12-11 三分鐘學經營

9月20日,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兼執行主席馬雲在紐約紐約舉行的彭博社執行長暨政府領導人會議上,馬雲說: 「要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您需要EQ,IQ和LQ。「

那麼什麼叫EQ呢?老式的含義就是情商,這個概念在過去幾年的管理界變得流行起來。是個體識別自己和其他人情緒的能力,高EI的人具有較高的精神健康,工作表現和領導能力,

IQ就是智商,是通過將個人的智力測驗獲得的智力年齡分數除以個人年齡的年齡和年齡來表示的得分。將得到的分數乘以100以獲得IQ分數。

LQ是什麼?這應該是馬雲創造的名詞,馬雲說是愛商,如果你想受到尊重,你需要LQ。

在論壇上,各國受邀的著名企業CEO以及政府領導人在柯林頓全球倡議年度會議上暢所欲言。

臺灣領導人馬英九說,他相信人類會找到解決方案,面向全球發展的今天,包括貧困,氣候變化和疾病,他認為最可怕的問題在於想像力和能力超群的機器人。

但馬雲說,答案不會來自50歲以上的人,主要是因為老年人過多擔心。他指出要注意年輕人,他呼籲觀眾,因為他們不用擔心未來。

曾任老師的馬說,他總是警告政府領導人也要「注重教育」,因為現在我們教孩子錯了:機器比人類好。他認為,這種心態將會導致未來以AI和計算為主的未來青年工作。

他建議,不要鼓勵人類變得更像機器,我們應該建立更像人類的機器。

馬運說,機器沒有心臟,機器沒有靈魂,機器沒有信心。人有靈魂,有信仰,有價值; 我們有創意,我們正在展示我們可以控制機器,這些才能使人們能夠追求人性化的全球化。

相關焦點

  • 馬雲:想要獲得成功,除了IQ和EQ還要有LQ
    馬雲:當然了。這屬於硬體設施。而我比較關注軟體設施,如教育、企業家精神以及電子商務。如果政府不懂電子,那就不夠明智。讓政府實現電子化,政府就透明了,不會再有腐敗。開放到把所有人都聯繫起來,這就是我們的想法。我也在推進這一點。至於公路,當然需要了,要想富,必然要有路。
  • 要成為優秀領導者,你缺的不是IQ和EQ,而是CQ
    在他看來,領導力是情境式的,也就是隨著情境的不同,領導方式也需要隨之發生改變。比如當社會環境發生變化,傳統企業領導者也需要從原來的領導力象徵著等級和權力的思維向領導力象徵著責任和改變的思維轉變,否則將無法在新環境中繼續獲得成功。以下內容根據《中歐商業評論》對霍華德教授的採訪整理而成。
  • 馬雲說:EQ決定成功,IQ防止失敗,你怎麼認為?
    情商較高的人通常情緒健康,婚姻家庭較好,人際關係良好,容易成為某個部門的領導,具有較高的領導和管理能力。情商是幸福的基礎,一個幸福的家庭,一段穩定的關係,一個像樣的女兒,如何讓每個人在家庭中感到自在,如何教育後代,都需要情商。此外,擁有情商高的人往往有廣泛的聯繫,俗話說,情商高人更容易成功。
  • 馬雲再投母校5000萬,他說阿里巴巴商學院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最好的商學院
    「那麼多角色,我其實只有一個角色,就是當老師」,籤約儀式後,馬雲與母校的近千名師生交流互動。他說,今天阿里巴巴商學院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最好的商學院,是最好的,而不是之一。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正是2008年在馬雲直接支持下創立。時值杭師大百年校慶,在國外出差的馬雲專程趕回來參加活動,並由此合作建起阿里巴巴商學院。
  • 馬雲和阿里巴巴為什麼能夠成功?讀懂阿里日,就讀懂了阿里和馬雲
    2003年5月,阿里一名剛從廣州參加廣交會的員工疑似感染非典,阿里緊急決定全公司「隔離」,要保障業務的繼續,大家只能在家辦公。非典的自我隔離,在家辦公,只是家庭與公司的一個故事,馬雲和張勇反覆說過,阿里的成功是因為阿里人,阿里人離不開背後一個個家庭的支撐。阿里土話說,快樂工作,認真生活。阿里日感恩阿里人家庭,或許與它最初基因有關,阿里創業的十八羅漢,有同學,有師生,有夫妻,阿里合伙人裡也是如此。當然,馬雲也是一個家庭觀念很深的人。
  • 阿里巴巴馬雲創業故事
    創辦海博翻譯社馬雲之所以要辦翻譯社,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1.當時杭州很多的外貿公司,需要大量專職或兼職的外語翻譯人才;2.他自己這方面的訂單太多,實在忙不過來;3.當時杭州還沒有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很多人光有想法,從來都不會有行動。但是馬雲一有想法,卻是馬上行動。
  • 傳奇人物: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帝國
    見到馬雲時,他覺得馬雲很特別,平易近人,很有魅力。他非常欣賞他,覺得他可以把這些人聚在一起,共同發展事業。當他說想加入阿里巴巴,跟隨馬雲創業時,他們划船,馬雲差點掉進湖裡。馬雲說:「你在想,我付不起這麼高的工資。我一個月只能付給你500元。後來,儘管他的家人反對,蔡崇欣毅然辭職並加入了阿里巴巴。
  • 你知道阿里巴巴是馬雲創辦的,但你未必知道馬雲靈感來自哪裡
    你知道阿里巴巴是馬雲創辦的,但你未必知道馬雲靈感來自哪裡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的靈感是來自這裡5月18日,阿里巴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辦公司正式啟動,包括阿里雲、菜鳥、Lazada等多個業務板塊的員工入駐
  • 馬雲退休一年,都幹了什麼?阿里巴巴又過得怎麼樣?
    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向150個國家和地區及世衛組織捐贈物資,馬雲捐贈了1億元來支持科學家們加快疫苗研發行動,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公司加上馬雲已經總共捐款達到了21.5億。作為實控人的馬雲,屆時身價肯定大漲,超過鍾睒睒和馬化騰,再次問鼎首富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上,截至今年的3月10日,馬雲就曾以445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亞洲首富,而目前他的身家已為513億美元。也就是說,在短短半年,馬雲又賺了68億美元。
  • 淺談馬雲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儘管馬雲前段時間已經宣布退休,但其產生的影響力還在繼續,這必將成為商業上的一段傳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是阿拉伯名著《天方夜譚》中的一個故事。在阿拉伯文學中,《天方夜譚》絕對是最璀璨閃亮的一顆明珠。這本書中的故事,在8世紀、9世紀的時候就在阿拉伯地區流行,但直到16世紀時才編纂成書,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作品。
  • 鄧肯·克拉克:我眼中的馬雲與阿里巴巴
    但是馬雲顯得不一樣,首先他有團隊,而且他有雄心和幽默感。團隊領導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幽默感和好口才都是溝通能力的體現。但不得不說,雄心是馬雲的優點,(某種程度上)也是缺點,相比更加謹慎、專注的騰訊,阿里巴巴有時候太過有野心了。Q:你說馬雲「自稱愚笨只不過是一種偽裝」?A:是的。
  • 馬雲和阿里巴巴:對世界喊出"芝麻開門"
    成功   為何叫阿里巴巴?成名之後,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馬雲再次被問到這個問題。他用英語嫻熟地回答說,創業之初,在舊金山一家餐館,他問一個服務員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對方回答知道,至於原因,則是「芝麻開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中的開門咒語。遂定此名。
  • 20年後,馬雲的雲谷學校能否成為教育界的阿里巴巴?
    「我們合伙人出資辦雲谷學校,不是要辦貴族學校,今天中國不需要貴族學校;我們也不追求物質上的貴族學校,但是雲谷的學生要有貴族的素養和氣質。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們用這一創紀錄的投資打造出中國未來學校的一種樣板。 這所充滿未來感的學校一直吸引著外界的關注:2017年,雲谷學校開始招收第一屆學生,招生會異常火爆,入學申請收到手軟。 一年後,馬雲宣布「來年徹底告別阿里巴巴,回到教師身份」,更是讓我們對這所未來學校充滿好奇。
  • 馬雲:從英語老師到阿里巴巴
    不能實際地看到,朋友懷疑馬雲在編故事。馬雲說:「你可以給法國的朋友打電話,給德國的朋友打電話,或者給美國的朋友打電話,電話費我出,如果他說沒有,那就算了;如果他說有,證明有了,你要付我們一點點錢。」 中國黃頁當時的收費標準是,一個homepage 3000字外加一張照片,收費2萬元,其中1.2萬給美國公司。
  • 李嘉誠、馬雲交流成功秘訣 馬雲:有錢不是李嘉誠成功的原因
    對於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中國,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李嘉誠是一個成功的人,而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阿里巴巴的馬雲絕對也算是一個成功的人。而他們對於成功又有怎樣的看法呢?大家都知道,李嘉誠作為老一輩子的商界領袖,早早就取得了成功,而馬雲則是在最近十年逐漸成為了新時代的商界領袖。在阿里巴巴正在成長起來之前,李嘉誠與馬雲也有過交集。當時的馬雲,名聲不顯,在拜訪李嘉誠之前,還需要通過別人的介紹說:這是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李嘉誠的回應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非常出名。兩人後來相互交流了自己的經商秘訣。
  • 進阿里巴巴工作需要什麼學歷?聽完馬雲的回答,網友:沒騙人吧?
    馬雲是大家最熟悉的企業家之一,他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推出了行動支付、電商,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雖然馬雲自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正式退休了,但是他依舊活躍在大眾的視線當中,同時也成為了很多創業者的偶像。
  • 阿里巴巴為什麼會成功?因為馬雲勤勞,且敢於挑戰未知
    今天你領紅包了嗎?支付寶所推出的每天掃碼領紅包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可是現在總有人抱怨說,馬雲大大發的紅包越來越小了,有的只有幾分錢。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支付寶的用戶有多少?如果每人每天幾分錢的話,那麼算下來,他每年要支出多少錢呢?
  • 馬雲:別相信有「長期投資者」的存在,企業家一定要讓團隊和顧客信服
    Maurice Lévy:什麼讓你成為了今天的你?馬雲:(作為企業家),有兩類人需要信服你。第一個是你的團隊,第二類是你的顧客。投資人其實還好。不要相信有「長期投資者」的存在。他們會在投資的時候和你說自己是「長期投資者」,而當你遇到困難時,他們跑的很快。所以,應該在團隊和顧客身上投入時間。
  • 馬雲:「近視」的人永遠做不大
    什麼時候你要講好,什麼時候你要講壞,這是一種眼光、一種遠見。就像一名優秀的船長,他要能告訴大家,什麼時候有風暴要來了。這是他的遠見。我覺得在不同的角度上,你都要比別人看得更遠、更寬、更長、更獨特。這才是最關鍵的。
  • 馬雲談阿里裁員|阿里巴巴|人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盤點|馬雲
    新浪科技訊 1月7日下午消息,馬雲在鄉村教育《重回課堂》上開講,他回應了「阿里裁員」的傳言。「這兩天跟我講的最多的是:別人裁員都是直接裁,阿里巴巴裁員是每年向社會輸送1000人。如果你沒有獨特的思考能力,你會認為這是對的」,馬雲說,員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難的,熬到10年都是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