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三年級上《贈劉景文》《夜書所見》學習筆記

2020-09-12 純糖主

《贈劉景文》是宋代詩人的一首七言絕句,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勉勵詩。

前兩句寫景,「荷盡」 「菊殘」描繪了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詩人面對「荷盡已無擎雨蓋」時,並無傷秋悲秋之感,筆鋒一轉,轉到了「菊殘猶有傲霜枝」。「已無」和「猶有」形成強烈的對比,後面兩句議景,揭示了贈送劉景文這首詩的目的,在蘇軾看來,一年中風景最好的時節莫過於「橙黃橘綠」的豐收時節。勉勵好友:樂觀向上。

詞語解釋:

【劉景文】詩人蘇軾的好朋友。

【擎】舉,向上託著。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於「您」。

【殘】殘敗,枯萎。

【猶】還。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詩意:荷花凋謝了,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殘敗了的菊花的花枝還傲雪鬥霜。 (寫景)

「已無」———「猶有」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雪的形象,用「傲霜枝」來比喻劉景文,頌揚他高潔的品質。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詩意: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橙黃橘綠的秋天呀。(詩人藉此景象比喻人到壯年是大有作為的黃金時節,勉勵好友劉景文,要珍惜這大好的時光,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詞語解釋:

【書】書寫。

【蕭蕭】形容風吹梧桐葉發出的聲音。

【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弄。

【促織】蟋蟀,蛐蛐兒。

【知】知道,明了。

【籬落】籬笆。

【送寒聲】送來陣陣寒意。

【動客情】使人產生了思念家鄉之情。

詩人葉紹翁,南宋詩人,代表作有《遊園不值》《嘉興界》《夜書所見》等,《夜書所見》這首詩,詩人借景抒情。通過對「蕭蕭梧葉」 「兒童挑促織」 「籬落一燈明」等畫面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在秋夜思念故鄉、親人的感情。

課後拓展:

含有秋字的成語 秋收冬藏、春華秋實 、平分秋色 、一葉知秋 、秋高氣爽

課後習題

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些地方發現的?

這三首詩寫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山行》裡「寒山」 「霜葉」,《贈劉景文》中「荷盡」 「菊殘」 「傲霜」,《夜書所見》中「蕭蕭梧葉」「秋風」可以發現寫的是秋天的景色。

相關焦點

  • 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練習題
    下面學習古詩三首,《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生字如下:詩人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觀察的,如「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遠」字點明詩人是從遠處觀察;「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停車」一詞足以說明詩人描寫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處。5、《贈劉景文》前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詩人以「荷盡」「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徵,「已無」與「猶有」形成對比,歌頌了菊花傲視風霜的氣節,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的敬佩、讚美之情。
  • 三年級語文上冊三首寫秋的詩,《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借秋抒懷,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就是其中的三首。一、作者簡介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三年級語文《古詩三首》預習筆記+知識點總結+課後習題 全面預習
    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編排了《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三首古詩。《山行》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古詩。詩歌通過描繪寒山、石徑、白雲、楓林構成了一幅濃鬱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 三年級上冊古詩《贈劉景文》知識要點及難點探究
    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一、了解作者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 部編人教版三上語文作業本第二單元《4古詩三首》答案參考
    第二單元《4古詩三首》1.把下面的字寫正確,寫端正。(老版本上的內容)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這三首詩都寫了(晚秋)的景色,「(霜葉)」「(菊殘)」「(梧葉)」等詞語可以發現。(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的「坐」字的意思是(因為)。
  •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預習全解
    此時劉景文已五十八歲,難免有遲暮之感,故蘇軾作此詩贈之以作勉勵。【課文主題】:《贈劉景文》詩人通過對」荷枯、菊敗」的描寫,突出了菊花傲雪鬥寒的氣概。夜書所見>【詩意】: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的葉子,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的秋風讓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高清電子版教材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高清電子版教材!文末附下載方式!目錄大青樹下的小學花的學校不懂就要問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去年的樹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裡旅行
  • 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很重要,這份教學筆記幫孩子學習!
    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很重要,這份教學筆記幫孩子學習!今天我們為三年級的同學來講一講第4課《古詩三首》的知識點,同學們要學習到《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三首古詩,同學們要學會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其中《山行》這首詩還要求同學們要正確默寫。
  •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4課《古詩三首》 音頻朗讀+知識點+...
    詩人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觀察的,如「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遠」字點明詩人是從遠處觀察;「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停車」一詞足以說明詩人描寫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處。 5、《贈劉景文》前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 三年級語文上第2單元知識梳理,複習鞏固有條理,夯實基礎無障礙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2單元知識梳理,複習鞏固有條理,夯實基礎無障礙小學階段低年級語文的學習重點部分仍然是重視基礎,適當穿插閱讀,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為輔,以夯實基礎為主。在本節知識點梳理,為大家總結歸納了三年級語文第2單元的基礎知識中常考的一些內容,主要內容有易讀,錯的字易寫錯的字重點必會詞語,多音字形近字,近反義詞,動詞形容詞和數量詞的搭配,詞語歸類,這些字詞都是來自本單元的課文,其中《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這三首是古詩,需要同學們背誦並學會默寫,其餘課文有要求背誦的同學們也要學會背誦即可。
  • 古詩《贈劉景文》教案
    《贈劉景文》教案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會寫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中「擎、殘」的意思。教學難點: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本詩深刻的哲理。三、謎語導入出示秋天美景圖,學生談感受。教師總結:秋天是一個迷人的、豐收的季節,進而導入今天的古詩《贈劉景文》。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及日積月累,新學期必備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書本古詩匯總山 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夜書所見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課件及同步練習
    後兩句議景,揭示了贈詩的目的。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秋景。詩人一反常情,以」橙黃橘綠」寫出了秋天碩果纍纍的豐收景象,顯露了勃勃生機,給人以昂揚之感,也給了好友劉景文以勉勵。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 統編語文教材1-6年級112首古詩詞來了|微言夜讀 · 經典
    統編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數量,囊括了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的大量詩文。這使孩子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薰陶。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號推出了1—6年級統編語文教材中的112首古詩詞,跟隨教育小微一起欣賞吧↓↓↓一一年級上冊01
  • 【清清的手寫筆記】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
    《古詩三首》所選取的三首古詩都是描寫秋天景色的。大家在學習時可以嘗試藉助注釋理解詩歌的大致意思,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藉助課本中的插圖,自主地進行學習。《山行》中的深秋景致,在詩人眼中充滿生機,特別是末句「霜葉紅於二月花」用鮮明的色彩驅散了首句「寒山」帶來的清冷,反而讓人感受到秋天的生機盎然。
  • 部編版三(上)第4課《古詩三首》
    贈劉景文  詩意: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你必須記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黃桔綠的時節啊!
  • 統編版語文1-3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重點知識盤點丨可列印
    部)編版三至六年級語文上下冊1-8單元作文指導課匯總☞ ——賀知章《詠柳》3三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贈送(zèng  zèn) 蓋住(gài一路上金桂飄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來到田野裡,舉目遠眺,層林盡染;近處的果園裡,果實纍纍,真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山行》描寫了深秋時節,作者在山中行走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之情。 《贈劉景文》通過對「荷枯、菊敗、橙黃、橘綠」的描寫,突出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間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敬佩之情。
  • 三年級上冊古詩《夜書所見》知識要點及難點探究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一、了解詩人作家名片: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南宋詩人。主要作品:《遊園不值》《嘉興界》《四朝聞見錄》等。二、句段解析1.題目:夜書所見書:書寫題目意思:在夜晚寫下自己看見的東西2.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蕭蕭:風吹梧桐葉發出的聲音。動:打動。客情:旅客思鄉之情。詩意:蕭蕭秋風吹動梧葉,發出陣陣的聲音,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的秋風使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 統編新教材1~6年級必背古詩詞朗讀音頻+電子版(可下載)
    1~6年級必背古詩詞朗讀音頻+電子版」統編新教材1-6年級必背古詩詞彙總 統編版一年級 1詠鵝〔唐〕駱賓王 6風 〔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7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8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贈劉景文 優質課公開課配套課件教案
    贈劉景文【教材分析】   《贈劉景文》的作者是蘇軾。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三首》中的其二,《贈劉景文》。1、「贈」是本課的生字,仔細觀察字的結構,想一想,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師範寫。學生描紅、臨寫。2、贈也就是送的意思,類似的贈寫詩你知道哪首?《贈汪倫》李白寫給汪倫的,那麼我們今天學習的《贈劉景文》又是誰送給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