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是宋代詩人的一首七言絕句,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勉勵詩。
前兩句寫景,「荷盡」 「菊殘」描繪了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詩人面對「荷盡已無擎雨蓋」時,並無傷秋悲秋之感,筆鋒一轉,轉到了「菊殘猶有傲霜枝」。「已無」和「猶有」形成強烈的對比,後面兩句議景,揭示了贈送劉景文這首詩的目的,在蘇軾看來,一年中風景最好的時節莫過於「橙黃橘綠」的豐收時節。勉勵好友:樂觀向上。
詞語解釋:
【劉景文】詩人蘇軾的好朋友。
【擎】舉,向上託著。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於「您」。
【殘】殘敗,枯萎。
【猶】還。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詩意:荷花凋謝了,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殘敗了的菊花的花枝還傲雪鬥霜。 (寫景)
「已無」———「猶有」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雪的形象,用「傲霜枝」來比喻劉景文,頌揚他高潔的品質。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詩意: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橙黃橘綠的秋天呀。(詩人藉此景象比喻人到壯年是大有作為的黃金時節,勉勵好友劉景文,要珍惜這大好的時光,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詞語解釋:
【書】書寫。
【蕭蕭】形容風吹梧桐葉發出的聲音。
【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弄。
【促織】蟋蟀,蛐蛐兒。
【知】知道,明了。
【籬落】籬笆。
【送寒聲】送來陣陣寒意。
【動客情】使人產生了思念家鄉之情。
詩人葉紹翁,南宋詩人,代表作有《遊園不值》《嘉興界》《夜書所見》等,《夜書所見》這首詩,詩人借景抒情。通過對「蕭蕭梧葉」 「兒童挑促織」 「籬落一燈明」等畫面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在秋夜思念故鄉、親人的感情。
課後拓展:
含有秋字的成語 秋收冬藏、春華秋實 、平分秋色 、一葉知秋 、秋高氣爽
課後習題
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些地方發現的?
這三首詩寫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山行》裡「寒山」 「霜葉」,《贈劉景文》中「荷盡」 「菊殘」 「傲霜」,《夜書所見》中「蕭蕭梧葉」「秋風」可以發現寫的是秋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