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發展需要擺脫門票限制,講好「故事」

2020-12-24 篤行篤言

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狀況,不過是我國自然博物館面臨的普遍困境的一個縮影。據了解,目前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運營經費不足、觀念理念保守、文旅產品貧乏等因素都制約了自然科學博物館做強做活。  

現在各地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如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共有1436萬人次在陝西文博部門體驗傳統文化;成都各大博物館參觀總人數突破100萬人次;蘇州博物館採取實名制預約參觀,每小時800名額,8天長假天天爆滿;南京市博物總館「黃金周」首開夜遊模式,吸引並接待遊客共計22.7萬人次……但可能少有人知道,在20年前,歷史文化博物館和現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一樣,遊客稀少,影響力較弱。

自然科學博物館今日的困境與20年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很像,都缺少運行經費支持,展示手段落後等等。自然科學博物館要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歷史文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有值得借鑑之處。  

要擺脫「門票經濟」依賴,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靠收取門票支撐場館運行,國家要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建設、運營、更新等。現在不少自然科學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事業編制,有的是市場招聘,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沒能形成「專業的人做專業事」的用人導向,所以,要能引進專業人才,形成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自然科學類博物館要像現在的一些「網紅」歷史文化博物館一樣,講好自己的故事,如故宮文創做得好,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要能提供增值服務、衍生產品,比如通過3D電影、AR虛擬等高科技手段來幫助觀眾了解科學知識,寓教於樂,開闢體驗場地引人入勝,讓觀眾尤其是孩子們感受科學奧妙……

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現在各地的歷史文化博物館人氣漸高,「活了」起來,自然科學博物館不能成了被「遺忘的角落」,要能盤活收藏在自然科學博物館裡的寶貴資源,助其走出運營困境,讓其發揮出更好作用。關鍵也需要自然科學博物館能夠講好「自己的故事」,地球億萬年的歷史演變,有多少豐富而精彩的素材,能否講出精彩故事,就看「講故事的人」如何發掘與發揮了。

相關焦點

  • 自然博物館「突圍」要講好「自己的故事」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門可羅雀,不過是我國自然博物館面臨普遍困境的一個縮影。
  • 為孩子講好博物館故事
    一名博物館志願者成了榮譽館員,這在陝西文博領域還是新鮮事。我從小就喜歡歷史,來西安上大學後,看到博物館招募志願者的信息,馬上報名並通過考核,成為了一名志願講解員。為深入了解西安歷史文化,讓講解更有知識含量,我走遍了西安每一處歷史遺址和每一家博物館,翻爛了5張西安地圖。為補充專業知識,我經常擠公交車去「蹭課」,旁聽西北大學的《考古學通論》、陝西師範大學的《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 消費- 上海博物館門票多少錢參觀上海博物館需要買票嗎
    在國內的旅遊城市中,上海以其繁華的特點,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遊玩,而上海博物館也是大家必去的一個地方。喜歡參觀博物館的人,一定就會馬上詢問上海博物館門票需要多少錢。而在有經驗的人印象中,多數博物館都是免費的。那麼上海博物館需要買票嗎?如果要,上海博物館門票價格又是多少?
  • 為孩子講好博物館故事講述人:西安博物院榮譽館員張和鑫
    原標題:為孩子講好博物館故事講述人:西安博物院榮譽館員張和鑫【奮鬥足跡】我在西安博物院志願者隊伍裡年齡不算最大的,資歷卻是很「老」,從2010年到現在,從事義務講解已有10多年。2019年,我被授予「西安博物院榮譽館員」稱號。一名博物館志願者成了榮譽館員,這在陝西文博領域還是新鮮事。
  • 自然博物館「突圍」 要講好「自己的故事」
    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
  • 講好韶關故事丨我市積極開展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講好韶關故事丨我市積極開展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2020-05-19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間「奇妙博物館」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比如在電影院動手打架結果變成玩偶的兩個男子,網絡上不斷重拳出擊卻發現面具已經摘不下來的鍵盤俠,不斷模仿閨蜜的穿衣打扮髮型結果弄丟了自己的女生,錘爆PUA男套路的真閨蜜……講了 50 個故事之後,「奇妙博物館」在抖音的粉絲數達到 1054 萬。
  • 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阮華端:以創新的方式講好嶺南故事
    數字博物館突破了藏品展陳的時空限制,豐富了展陳的方式,使得展陳的內容可以更生動地被擴展延伸。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博物館的服務將延伸到網際網路虛擬環境中,這對於博物館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空間,有許多文章可做。挑戰是對博物館的要求越來越高,網友期待博物館出品的文化產品質量越來越高。
  •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雪梨海事博物館門票在哪買 海事博物館門票預訂。雪梨海事博物館也叫作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這個令人驚奇的主題博物館,從土著人的獨木舟和捕鯨歷史到第一艦隊和衝浪文化,向人們講述了澳大利亞人和海洋的關係。  雪梨海事博物館很多經歷了大風大浪,收藏了頗具歷史價值的船隻!
  • 專家談民辦博物館:把故事講精彩觀眾才喜聞樂見
    原標題:專家談民辦博物館:把故事講精彩觀眾才喜聞樂見  應市民辦博物館協會之邀來甬的著名博物館專家、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文物及博物館系主任嚴建強教授,前天在寧波博物館舉行「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展示」講座後接受了記者採訪。
  • 陝西歷史博物館給你講故事
    近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唐美麗講故事》第二季,館內講解員化身「美麗姐姐」,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動人的國寶故事。陝歷博官方微信同步推出《唐美麗講故事》圖文音頻版,獲得網友點讚。「錦囊妙計」重點介紹唐代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從荷包和香囊的聯繫講起,通過一個個引人思考的小問題,講述了香囊的有關知識和這件傳奇文物的故事。課程中設計了小遊戲「做香囊」,讓孩子們在拼裝銀香囊的過程中了解它的構造。課程最後還留了作業,學生可以從系列課程的重點文物中挑選一件錄製講解視頻,投稿發布。「陝歷博的課太棒啦」「非常精彩,每期都看」「我們一起攜手並肩努力學習,共同進步!」
  • 民族和民族地區博物館的「公眾連接」:走進生活 講好文化故事
    通過「超級連接的新方法」鑑賞文物的人文內涵,豐富受眾的精神生活,推動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鑑,已經成為當今博物館界的共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民族和民族地區博物館面臨著更為重要的使命和時代挑戰。據悉,當前我國已有民族類博物館近400座,20多個少數民族已經擁有自己的博物館,少數民族聚居的西部12個省區,擁有各類博物館500餘座;30個民族自治州、120個自治縣大部分都已建有民族博物館。
  • 《書聲》走進上海博物館:如何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
    SMG上海電視臺《書聲》文化大講堂第五期近期在上海博物館開啟直播時刻,這是《書聲》從上一期的西安回到江南上海,並由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進行了主講。在現場嘉賓對話環節,來自大克鼎、大盂鼎捐獻家族後人的潘裕翼、澎湃新聞藝術主編顧村言與楊志剛一起,直面熱點,探討了文博與當下生活的關係等話題及如何用文物與展覽講好「中國故事」。
  • 擺脫「門票依賴症」,不只景區要轉型
    如今,利潤下降可倒逼景區擺脫「門票依賴症」,去探索新的可持續發展方式,既可以通過提升服務盈利,也可以研發文創產品去盈利。以故宮為例,2017年其文創產品營收達15億元,超過1500家上市公司收入。  除了景區需要轉型外,地方政府對文化旅遊產業的管理思維也需要轉變。過去,景區門票收入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提款機」,一些政府部門以資源使用費、基礎建設費等名義分走相當比例的門票收入。
  • 工業旅遊:講好工業故事,讓遊客化感動為行動
    而工業旅遊也一樣,整個項目的主線是什麼,中間的小故事是什麼,設置了什麼樣好玩的項目,講述了什麼感人的故事。說到底,工業旅遊就是講好品牌故事。「好的品牌故事」讓許多傳統產業成功轉型觀光工廠,也成為知名企業的核心目標;避免讓觀光工廠成為「拍照景點」,背景故事與自身理念非常重要,用創新的方式帶入歷史文化,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就能讓遊客的感動進而轉為行動支持。
  • 講好工業故事,將品牌打入人心
    「好的品牌故事」讓許多傳統產業成功轉型觀光工廠,也成為知名企業的核心目標;避免讓觀光工廠成為一次性「網紅拍照打卡點」,背景故事與自身理念非常重要,用創新的方式帶入歷史文化,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就能讓遊客的感動進而轉為行動支持。
  • 上海玻璃博物館門票價格上海玻璃博物館好玩嗎
    我們耳熟能詳的北上廣,乃是國家的一線城市,不管是論經濟或是文化的發展方面, 都毋庸置疑地排列前緣,而作為一線城市之一的上海,有一些什麼樣的地方值得我們一去的呢?據說上海除了迪士尼樂園還有一大著名建築,那便是上海玻璃博物館,一聽名字就知道不簡單,那麼上海玻璃博物館門票價格多少?
  • 觀察|門票與捐贈,超級博物館何去何從
    澎湃新聞特此刊發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左奇志所撰一文,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為例,探討超級博物館的門票與捐贈問題,談及博物館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一、為何重啟強制性門票?在所有公共機構中,藝術博物館是投入成本最高的:藏品徵集、新展策展、新場館的建設及更新維護、日常運行等無不需要巨額投入,現如今的網站維護與數位化建設更是燒錢。在世界博物館中,如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的國家撥款都超過50%,但美國私立博物館的政府撥款普遍低於佔2%-3%,大都會的政府撥款略高,但每年都不固定,最高也不會超過10%。一年約3億美元的預算,絕大部分經費靠自籌。錢從哪裡來?
  • 西安105家博物館將減免門票,鐘鼓樓博物館、半坡博物館還可以這樣...
    傳留至今這不,緊接著就有一波好消息要來了!5月18日,西安105家博物館將減免門票5月18日???這是啥日子能讓西安105家博物館齊齊減免門票?16日記者從西安市文物局獲悉,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西安市共有105個博物館將減免門票。
  • 如果世界上沒有博物館,人類究竟要錯過多少好故事?
    終於,曾經只把注意力放在展品身上的博物館們意識到,自己需要開始講故事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參觀者的所有感官,或是講好一個簡單卻動人的故事——故事怎麼講沒有定式,就如同人類發展過程中從未給自己設限一樣,我們都是未來種種可能中的一份子。不會講好故事的博物館,不是"優秀"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