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虛擬頭盔助力 心理治療)
撰文 科琳 · 約齊歐(Corinne Iozzio) 翻譯 馬驍驍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阿爾伯特·裡佐三世(Albert 「Skip」 Rizzo)從1993年開始,在研究中將虛擬實境技術作為心理治療的一種手段。從那以後,包括他的研究在內的很多研究都表明,這項技術可以用於治療各種心理病症,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焦慮、恐懼、成癮等。但由於硬體問題,該技術一直未能廣泛應用於臨床。其實,虛擬實境技術需要的硬體設施並不複雜,只需要一個具有高解析度和時間靈敏度的顯示器,並且擁有足夠寬的視野可以讓病人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後價格合適即可。然而,這樣的產品一直沒有出現。裡佐表示:「這是令人沮喪的20年。」
2013年,虛擬實境技術以遊戲外設的形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一款叫作Oculus Rift的頭戴式顯示器亮相了。這款虛擬頭盔是發明者帕爾默·勒基(Palmer Luckey)為沉浸式遊戲設計的,但來自醫學、航空、旅遊等領域的開發者們都被它迷住了。這款產品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Oculus公司(現已被Facebook收購)專門在2014年9月為開發者召開了一次發布會。
Oculus Rift預計將於2015年發售,不過它使用的部件基本都是現成的,例如屏幕就和智慧型手機一樣。它配有一個多軸運動傳感器,可以隨著使用者的頭部運動實時調整畫面。最吸引人們眼球的還是它的價格,僅為350美元(通常,實驗室中此類設備的價格至少為20 000美元)。
裡佐是最早在心理治療中使用虛擬技術的人之一。他的研究關注的是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士兵。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他讓受試者體驗到了可控的創傷情景。那項研究模擬的是戰場的情景,這樣患者可以再次感受到當時的情緒,並直面它。20位受試者在裡佐搭設的虛擬實境環境中經歷了10個療程後,有16位的症狀(如喜怒無常、抑鬱等)得到了緩解,並且在三個月後沒有復發。2014年8月,Oculus公司開始將接近成品的Rift虛擬頭盔發放給研究人員。這樣,裡佐就可以用該設備進行研究了。
其他研究人員則用Rift虛擬頭盔進行焦慮和恐懼症的治療。在一項未發表的幽閉恐懼症的研究中,虛擬實境公司PsyTech的創立者、心理學家費爾南多·M·塔爾諾戈爾(Fernando M. Tarnogol)讓受試者進入虛擬的壁櫥。通過比對受試者的生理數據,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幾乎完全重現了真實情景。他們想在Rift虛擬頭盔正式面世前後發布自己的虛擬壁櫥系統。不過, Rift虛擬頭盔並不是提供給一般用戶讓他們為自己治療的,而是提供給專業醫師的便捷工具。而在此前的幾十年中,虛擬實境技術都只能在實驗室中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