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寧:構建特色創業文化 引領創新發展潮流

2020-12-11 中國文明網

  三年來,長寧區始終注重文化引領,大力弘揚了「充滿活力、自強不息、敢於創新、公平競爭、開放包容」的創業文化。文化聚力,匯聚社會各界參與創業;文化聚智,集聚遠見卓識關注創業;文化聚才,凝聚青年才俊投身創業。

 

  文化主題不斷提升

  積極整合全區資源,連續三年策劃發起創業文化活動,文化主題不斷拓展,內容不斷豐富。從「創意改變生活,創業成就人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文化周活動,拓展到「激情創業,演繹人生華彩;展翅長寧,鑄就青春夢想」為主題的文化月活動,升華到「創建豐碩成果,城區盡顯創業」為主題的文化季活動,長寧每年創新推出的文化活動不僅成為了充分展示創業成果、發掘創業新秀的重要舞臺,也成為了營造創業氛圍、凝聚創業者的交流平臺。三屆活動,累計舉辦各類創業主題活動60餘場,涉及全區全部高校、園區和街鎮社區,吸引2萬餘名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

  2012年,第一屆「創業文化周」活動覆蓋區內高校、各街鎮、創業園區及區政府相關部門,活動以「創意改變生活,創業成就人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以「四季物語,創業人生」為主線,描繪創業者的四季人生。活動重點聚焦青年創業群體,培育青年創業意識、傳授創業技能、提供創業服務、促進創業交流,加快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形成全社會關注創業、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的良好氛圍。

  2013年,第二屆「創業文化月」主題活動宣布正式開幕。長寧「創業一號店」的正式上線和首批創業孵化項目入駐周橋「追夢·創業坊」,成為開幕式上的兩項「重頭戲」。為創業者們量身定做各項活動。為解決創業者有關創業政策和創業服務方面的困惑,網上「創業一號店」可謂煞費苦心。這個網店將為創業者們免費售賣各種有關創業的政策、服務、活動,只要你登錄長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點擊創業一號店,各種創業信息就會被「打包」贈送。更值得一提的是,「創業一號店」設立網下實體店,分布在長寧有關高校和創業孵化基地內,有意創業的可以到實體店去取閱和深入了解,甚至可以去觀摩成功創業者們的項目和產品展示,與創業者們面對面的交流。

  2014年,第三屆「創業文化季」活動圍繞「長寧,創業的熱土」主題開展,做到全區季季有創業文化活動,各街鎮、園區(基地)、高校主動融入「東中西」三大板塊,以組合的形式開展創業文化宣傳。各板塊要圍繞創業主題,挖掘自身資源,突出地域特色,不斷拓展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形成各板塊聯手、聯動、聯創的創業文化氛圍,將創建創業型城區工作不斷推向高潮。

  ①評選出創業之星上臺領獎

  ②創業青年走進臨空,感受現代物流產業發展

  ③創業者將代表夢想的金蘋果貼上孵化夢想之樹

  ④創業青年通過ERP企業經營沙盤模擬提升創業能力

  文化活動不斷豐富

  構建創業競賽、評選平臺。通過「創業之星」評選、「黑馬大賽」、「青年精英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成就了青年才俊的創業夢想,在展示創業者昂揚鬥志的同時,將創新和創業的種子播種到了更多人的心中。打造創業實踐舞臺。通過創業實戰演練等模式,幫助廣大青年大學生開拓視野、更新觀念、樹立信心,增強創業創新意識,造就了一批具備理論基礎和實戰能力的青年創業預備人才。搭建創業成果展臺。

  評選創業之星,培育創業典型。連續三年舉辦長寧區創業之星評選,推出30位創業之星,一批創業典型孕育而出。如:年僅23歲的陳士良,他所創辦的上海欣濤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注於將乾餾技術應用於廢物及汙染物的回收處理並再次利用,用實際行動為節能減排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黃中魁,憑藉著自己導演專業的背景知識,創辦了上海三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荒誕喜劇的表演形式來提煉出目前社會上的種種問題及現象,將生活融於藝術,展現出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價值觀,用青年的智慧,渲染著這個時代的精神內涵。

  推薦創業典型,參加國家、省市級創業競賽。在開展創業之星評選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還積極推薦優秀創業者參加各類國家、省市級創業競賽,並取得了豐碩成果,共推薦參賽選手百餘名,闖入國家、省市級各類創業競賽決賽圈的有30餘名。如:優秀創業者秦大力取得了2014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決賽第1名,全國總決賽第5名的好成績,他的創業事跡被解放日報於2014年11月8日專版報導,並在浦江論壇上領獎。秦大力創業的成功也是長寧幫扶創業工作的具體體現:從免費入駐孵化基地培育項目成長,到享受企業集中註冊、科創基金資助、房租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措施,再到推薦參賽,打響知名度,走向創業成功。

  搭建競賽平臺,培育創業新苗。依託企業搭建各類高規格的競賽平臺。如2012年聯合長寧德必易園創業園、《創業家》雜誌社舉辦的黑馬大賽選拔賽,吸引30多家上海本土創業精英企業參與角逐,對促進創業和激發創業熱情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開展長寧區青年精英創新創業大賽,吸引了近300名創業青年參加比賽,經過海選、初賽、複賽和決賽四輪角逐,從中選樹表彰了一批創業新苗。大賽還得到了上海市大學生科創基金會的支持,給予170萬創業扶持資金資助,營造創新創造濃厚氛圍,為創業者樹立榜樣,激發創業熱情。

  開展創業訓練營活動。依託虹橋街道的資源優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師資力量、上海眾泉創業孵化基地的場地條件,開展創業訓練營活動4期,培訓社區意向創業青年和大學生創業者930名。同時,積極組織社區意向創業者參加創業培訓,培訓從創業基本理論、開辦企業須知、法律法規知識等方面普及創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激發有創業願望和失業人員投身創業,提升社區自主創業水平。

  ①情景劇演繹創業者創業故事

  ②青年大學生了解創業扶持政策

  ③舉辦論壇活動,促進創業者與導師的溝通交流

  ④社區居民觀看創業工作圖文宣傳板

  ⑤弘揚長寧「充滿活力、自強不息、敢於創新、公平競爭、開放包容」的創業文化

  ⑥舉辦「創智贏家」活動

  文化宣傳不斷創新

  宣傳制度不斷完善。制定創業宣傳計劃,多渠道、全方位推動創業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基地、進樓宇」,營造創業氛圍。宣傳手段日趨多樣。從紙質媒體到電子媒體,從平面媒體到網絡媒體,以創業者喜聞樂見、符合大都市信息交互特點為引領,不斷豐富宣傳手段。宣傳理念日益創新。從理論灌輸到引發思考,從空洞說教到引導啟發,從概念介紹到激發共鳴,促使全區上下了解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

  促進新聞媒體宣傳呈現新氣象。依託市區兩級媒體,結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各自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展示創業工作的成效和力度。解放日報、文匯報、青年報、上海廣播電視臺和上海廣播電臺等滬上十餘家主流媒體以及長寧時報、長寧有線臺等區級媒體,報導了我區創業工作情況,市、區兩級媒體共錄用關於長寧區創業工作的信息稿件183篇,其中市委、市府動態錄用6篇。同時,我們先後建立並推出「大學生創業聯盟」微博和「創業1號店」公眾微信號,及時發布創業政策措施、活動開展以及載體建設等信息681條,吸引1832名創業者以及創業工作者關注。除此之外,我們每月編發一期創建創業型城區的專刊,製作12333網創建創業型城區長寧區專題報導,及時總結和宣傳創業工作。

  促進基層創業宣傳呈現新面貌。依靠街鎮居民區開展創業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創業政策,發布創業信息。製作創業宣傳袋,在社區內營造「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的氛圍。將創業政策製作成宣傳展板,通過電子大屏幕在社區開展巡展,並通過創業服務指導站、兩新組織「六個便利進社區」,創業專家進社區、法律服務進園區、創業服務在社區等活動,形成街鎮宣傳特色,覆蓋全區近200個居民區,為有需求的創業者提供服務。

  促進服務機構宣傳呈現新面貌。將創業政策宣傳關口前移,在區行政審批中心受理窗口設置宣傳服務點,提供一門式服務,進一步擴大政策宣傳面。在區政府大樓和10個街鎮的創業服務機構等場所放置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圖文展示板,充分展示創建經驗、創建成果、創業優秀項目和創業成就等。在區域內主要路段,懸掛道旗宣傳創建口號,播放創建工作視頻,實現覆蓋範圍和社會效果的最大化。

相關焦點

  • 加碼年輕潮流文化、引領新經濟浪潮,得物App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14日報導:今天,第三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特色活動」頒獎活動在上海舉辦。得物App(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在潮流文化及年輕消費領域的持續探索和顯著成果,榮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稱號。
  • 上海長寧發布重要規劃公示 揭曉最新空間規劃
    新一輪單元規劃以「上海2035」為指引,根據規劃,2035年的長寧,將傳承歷版規劃中「虹橋品牌、國際特色、智慧創新、時尚活力、綠色品質」等特點,在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標指引下,發揚長寧區在區位、歷史、生態等方面的先天優勢,強化國際貿易、現代服務、時尚創意等產業的發展基礎,打造國際貿易核心承載區、服務經濟品牌示範區、智能智慧創新集聚地、時尚文化創意策源地。
  • 上海大學構建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體系
    上海大學構建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體系 2018-03-06來源: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改革發展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校長任院長的創新創業學院,引導學校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匯聚、融合與共享,推進相關部門統籌協調開展創新創業工作。
  •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關於制定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
    五年來,我們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考察長寧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團結帶領全區人民砥礪前行,奮力克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影響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積極應對長寧深度轉型面臨的一系列困難挑戰,在主動服務大局中彰顯長寧特長,在銳意改革創新中加快轉型發展,在創新社會治理中持續改善民生。
  • 激活市中心空間 長寧打造上海時尚創意產業核心承載區
    原標題:長寧打造上海時尚創意產業核心承載區  5月15日,2019上海國際創意城市設計創新論壇將在長寧區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文創賦能——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依託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長寧近年來也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以時尚活動展示城區活力,以城市更新提升城區品質,逐漸彰顯了上海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示範效應和品牌效應。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作為徐州地區唯一一所以工業命名、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培養製造業緊需的大國工匠和創新型技術人才,應具有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和兼收並蓄的融合能力,為此,學校凝練出了「崇德尚技、守正出新」的核心文化理念,構建起了從樹立質量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到發展融合能力一體化的工業文化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立本、創新樹魂、融合賦能」的育人模式,貫穿價值觀培育、思維方式培養到行為能力養成全過程
  • 上海長寧創新傳承節氣文化 撥動中國人的「文化時鐘」
    光明日報上海9月26日電(記者顏維琦)「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宋代江西撫州詩人謝逸筆下的《秋分詞》,道盡江南人心中秋景。「節氣中國 詩意江南——二十四節氣非遺傳承創新系列活動」日前在上海長寧啟動。
  • 李家華:新時代中國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原副院長李家華做主題發言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原副院長李家華在2017中國教育家年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分論壇做了主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2017-11-02《教育部黨組關於教育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的通知》指出: "打好教育改革攻堅戰" "要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
  • 長寧聚焦「上海文化」品牌 推進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
    根據上海市和長寧區「十三五」規劃,以及關於加快建設上海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總體要求,虹橋時尚創意產業聯盟將打造以時尚創意產業為主題的政府、企業、社區共建平臺和發展樞紐,形成黨建共建、發展共建、治理共建於一體的聯盟生態。  長寧區區長顧洪輝表示,長寧將充分培育產業發展的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加快推動重點產業發展、提升消費品牌集聚度和商圈能級。
  • 推動「公共文化+」,上海長寧模式怎麼做?
    長寧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西部,面積37.19平方公裡,2019年常住人口69.36萬人,處於滬寧、滬杭發展軸的核心區位,緊鄰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上海服務長三角的重要功能區。長寧國際化程度較高,歷史人文薈萃,文化機構雲集,曾三次蟬聯「全國文明城區」和「全國文化先進區」。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大學文化集中體現了一所大學的個性、辦學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建設文化強國的動力源泉、是創新思想文化的發展高地,不但服務於社會,也可以引領社會。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朝陽將建設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 構建「一廊五區多基地」新發展格局
    強化科技賦能,著力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大力培育網絡新視聽、數字廣告、數字出版、網路遊戲、電子競技、互動娛樂等數字文化新業態,全力建設全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示範區;深入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需求側管理,大力培育文化消費新模式、新場景,提升中國國際時裝周、798藝術節等國際性品牌展會活動影響力,全力打造國際時尚文化消費活力區;大力促進文化金融融合發展,提升線上線下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功能,建設首都文化金融創新發展引領區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大學文化集中體現了一所大學的個性、辦學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載體、建設文化強國的動力源泉、是創新思想文化的發展高地,不但服務於社會,也可以引領社會。  上海交通大學在124年發展中,始終秉承「國強催生名校,名校服務強國」的理念,堅持「文化引領」,不斷豐潤「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和「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建設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和載體,積極發揮文化的凝聚、引領、輻射作用,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動力和思想保證。
  • 上海長寧:東華大學成立上海首個高校眾創空間
    上海長寧:東華大學成立上海首個高校眾創空間 2015-05-27 14:25:00 導讀:無論有什麼奇思妙想,都可以在眾創空間內的各工作檯上設計創作,付諸實踐。日前,上海首個高校眾創空間——東華大學眾創空間正式掛牌成立。
  • 深刻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引領作用
    在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為了促進就業的「應景」之舉,也不能簡單地處理成增加幾門與創業有關的課程,在當前應該深刻認識創新創業教育對國家發展和高等教育的引領作用。  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大學生精神層面的引領。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年輕一代吃苦耐勞精神、艱苦奮鬥精神的淡化是一種社會趨勢。
  • 眾創時代:花果園「創新基因」構建「文化創業生態圈」
    創新、創業有著天然的風險,相比其他領域,文化產業領域創新創業的投資周期更長,長期以來,社會資本在這一領域投資的熱情並不高。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除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外,還需要一個完善的創業生態圈,需要一種鼓勵成功、包容失敗的良好環境,才能激發創業活力、拓展創新形式,讓民間創新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
  • 上海臨空虹橋第五大道漸成型 長寧六大商圈貼身肉搏
    在這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之上,商業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幾乎三倍於人民廣場)的長寧來福士廣場將建造一座先鋒時尚的城中之城。全球一流的來福士商場,從潮流購物、珍品超市、高端影院到明星廚師餐廳、國際時尚品牌應有盡有,使這裡成為消費新高地;各具風情的歷史建築群將引入國際時尚精品店及國際型格餐廳,在重新演繹的文化輪廓中感受優雅經典。
  • 以唯物史觀引領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科學運用唯物史觀研究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同馬克思一樣,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廣泛運用和深刻闡釋,使唯物史觀的原則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恩格斯強調,唯物史觀絕不是一些抽象的教條或公式,而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指南。現實本身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以把握現實為主旨的唯物史觀,必然因應現實發展在理論上不斷得到推進和創新。
  • ​BEEPLUS 戴健進:構建「新辦公生態」,賦能大灣區創新創業發展
    目前,BEEPLUS已將在深圳市場取得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杭州、成都等全國最具活力的一、二線城市,並與多地政府、地產開發商深度合作,探索將「新辦公」的理念應用於產業園區、產業社區的再造和升級。
  • 上海市高校創業指導站風採——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經過近幾年的運作實踐,院校創業指導站功能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體系日趨成熟,各院校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創新創業工作模式,幫扶創業「一校一品」良好格局已顯雛形,在此過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導師。今天,小海將繼續為大家介紹48家院校中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創業指導站特色和服務以及創業指導站優秀導師的風採,快跟著小海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