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36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胎兒和媽媽是『拴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孕媽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懷胎十月漫長又艱辛,進入孕晚期後,多數媽媽感覺到如釋負重, 可越是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越是不能放鬆警惕,儘管胎兒已經發育得相對成熟且穩定,可是害怕的東西依舊有很多,要是孕媽稍不注意,可能會讓娃陷入險境。
案例
萍萍自從懷孕後特別謹慎小心,她平時沒事兒就會摸摸肚子和腹中的小寶寶互動,當受到驚嚇時會摸肚子安撫,胎教時喜歡摸肚子交流,跟人談起寶寶時,也會不自覺地摸肚……長此以來形成的習慣,到孕晚期時依舊沒有「住手」。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可是上周卻遭遇羊水早破,被送往醫院緊急實施剖腹產手術,被迫誕下不滿37周的早產寶寶,看著保溫箱裡的孩子瘦弱不堪,靠著供氧勉強生存,她心如刀絞。
醫生稱,萍萍本身有點胎盤早剝的跡象,可是又有頻繁摸肚子的習慣,很容易刺激宮縮,導致腹中躁動不安,引起早產。
諸多媽咪覺得摸肚子是表達愛意的方式,其實,孕晚期頻繁摸肚子並不好,如果手法或者頻率不當,很可能引發和萍萍一樣的悲劇。
進入孕晚期後,距離「卸貨」的日子越來越近,孕媽們的身體不適越來越明顯,情緒波動大,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可能會覺得度日如年,可是不管再難,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做如下幾種讓胎兒害怕的事情。
孕晚期的胎兒最怕媽媽做的事情
1、怕媽媽勞累
孕晚期的媽媽最好是多休息,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此時大肚便便、行為不便,如果身體過於勞累,活動幅度過大,可能牽拉腹部肌肉,刺激宮縮,導致胎兒早產。
2、怕媽媽情緒不佳
越是臨近分娩,孕媽的心情越是變幻莫測,時而焦慮,時而緊張,時而激動,時而害怕……情緒波動大對妊娠並無好處,消極的心理容易「傳染」給胎兒,使其出生後情緒不穩定、愛哭鬧。
如果孕媽情緒起伏大,可能影響身體內分泌,限制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嚴重的可能導致寶寶早產。
3、怕媽媽熬夜
熬夜是多數孕媽的「通病」,如果準媽媽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佳,可能會導致新生兒體重偏低,因為長期熬夜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影響到機體的正常運作,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
4、怕媽媽暴飲暴食
孕晚期的寶寶一天一個樣,孕7個月後,寶寶進入正式「長肉期」,此時媽媽進補營養過剩,可能導致寶寶發育成「巨大兒」,給分娩增加難度。
如果將漫長的孕期比作一場馬拉松,那麼孕晚期就是最後的衝刺階段,此時萬不可掉以輕心,進入孕晚期的媽咪們,一定要做好如下兩件事。
孕晚期必做的兩件事
1、堅持數胎動
因為醫生對胎兒健康的評估是間斷性的,可是胎兒每天都不一樣,媽媽想要保障娃的安危,就必須付出努力,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數胎動,它是寶寶的晴雨表,可是感知胎兒在宮內是否存在異常。
一般而言,胎動在孕32~34周達到高峰,孕38周後胎兒受子宮空間的限制,胎動次數逐漸減少,可是不會消失,正常胎動不少於每小時3~5次,12小時不少於30~40次,如果胎動突然變得劇烈或者某一時間頻繁動,亦或是消失,則是異常,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宮內缺氧的問題。
2、定時監測胎心
正常的胎心跳動節奏整齊、強弱適中,孕媽可以在家使用胎心儀自行監測,一般從孕32周開始做,高危妊娠的孕媽可以從孕28周開始。胎心率的正常範圍是120~160次/分,若胎心率持續10分鐘以上都小於120/分或大於160分,則是異常。(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