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549字,閱讀約4分鐘
文章分類|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564,閱讀約4分鐘
木乃伊是古埃及文明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為了讓死者的靈魂永存,古埃及人將法老的遺骸製成木乃伊,埋葬在金字塔內的墓穴中。與簡單的墓穴相比,木乃伊顯然可以長期保存屍體,而不會變成一堆白骨。
古埃及人認為法老被製成木乃伊後,他的靈魂仍能在陰間統治國家,從而阻止他的臣民作亂。否則,他死後,難逃法老的審判和懲罰。
製作木乃伊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起初只有法老才能享受這種待遇。後來這項技術越來越成熟,推廣到有功大臣和法老喜歡的獅子,貓,狗等動物身上。這與中國古代用於埋葬的人畜有幾分相似。
在中國夏商周時期的墓葬中,經常埋葬奴隸和動物。有的是在陰間陪伴墓主人,有的是繼續服侍墓主人。興盛朝代墓葬年代越久遠,殉葬品越多。春秋戰國時期,陶俑開始流行,而不是實物。秦始皇兵馬俑充分體現了這種氛圍。
古埃及人製作了至少數萬隻動物的木乃伊。根據考古發現,牛排,鴨,鵝等食物也會被製成木乃伊埋葬在墳墓中,這與今天的紙祭品頗為相似。
不僅是古埃及人,遠在南美洲的印加人也製造了木乃伊。他們甚至比古埃及人更早製作木乃伊。不過,印加人並沒有用布把木乃伊裹得嚴嚴實實。他們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把人和動物做成天然木乃伊。
中國著名的樓蘭女屍也是一具自然形成的木乃伊,距今已有3800年歷史。對研究西域古代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由此可見,只要環境適宜,形成木乃伊並不是很難。
從科學角度看,乾燥缺氧對遺體保存有很大幫助。氧氣和微生物是導致屍體腐爛的罪魁禍首。如果把這兩樣東西隔離起來,屍體就能保持很長時間的完整。體內水分蒸發乾淨後,自然會變成木乃伊般的木乃伊。
事實證明,除了乾燥的沙漠,極寒對屍體的保存也非常有利。在秘魯雪山之巔,發現了1000多年前的兒童木乃伊。更令人震驚的是,遠古動物木乃伊經常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被挖掘出來。
在西伯利亞的雅庫特地區,在洞穴中挖出了1萬年前的動物幼崽木乃伊,保存相當完好。經鑑定,它應該是一頭類似獅子的食肉動物,可能是由於洞穴塌陷或母親去世,無法覓食,眼睛還沒睜開就死在冰冷的洞穴裡。
到目前為止,西伯利亞已經出土了野牛,犀牛,山貓,馬等動物的木乃伊。它們在某種程度上不同於現代動物,或者說它們是現代動物的祖先。通過它們,人類可以研究動物的進化軌跡。它們體內的寄生蟲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價值。
畢竟,大自然木乃伊的價值似乎集中在科學研究上,與普通人無關。但西伯利亞也有一種自然形成的木乃伊,它給一些人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那就是猛獁象。
猛獁象是地球上最大的陸生生物之一,生活在一萬多年的冰河時代。由於毛皮特別厚,猛獁象非常耐寒,活躍在西伯利亞。因此,他們的屍體往往被埋在永久凍土或冰層中,萬年不腐,形成巨大的木乃伊。
猛獁象木乃伊上最值錢的東西是象牙。由於時間不夠長,這些象牙尚未形成化石,仍可加工。而且猛獁象牙顏色鮮豔,多為棕藍色,藝術觀賞性高,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猛獁象早已滅絕,自然不能列入保護動物。因此,猛獁象牙的搶奪行為無法直接受到法律保護,導致近年來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了盜取象牙,猛獁象的血肉遭到破壞,這對科學研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這是另一種盜墓,盜掘的是生物進化的墳墓。盜墓者只看重金玉,青銅器,字畫等珍寶,對陶器,木器則隨意破壞。殊不知,有時正是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用具,卻能折射出古代生活的蛛絲馬跡,或驗證古代文獻的可靠性。它們才是真正的寶藏。
不過,挖掘動物木乃伊也是有風險的。西伯利亞已經出現了這樣的例子。木乃伊中的古老病菌復活後,感染導致2000多頭馴鹿死亡,十幾個人患病。這是電影中類似情節的基礎。看來,在挖掘動物木乃伊時,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這裡是《奮發筆跡》,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