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訂單急增,手握有創呼吸機的邁瑞醫療市值已破三千億

2020-12-20 新京報

4月1日晚間,自稱「國內最大醫療器械生產商」的邁瑞醫療發布了2019 年年度報告。2019年,邁瑞醫療實現營業收入約165.56億元,同比增長20.38%;淨利潤約46.81億元,同比增長25.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46.15億元,同比增長25.04%。股價與業績齊飛,2019年,邁瑞醫療的總市值增長約883.56億元。截至2020年4月1日收盤,邁瑞醫療股價為254.83元,對應的總市值約為3098億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邁瑞醫療陸續收到包括歐洲、亞太、中東等地區為應對疫情而產生的採購需求,「尤其是歐洲疫情暴發,歐洲各國政府、醫療機構提出大量且急劇增加的訂單需求。」

受疫情影響,面臨生產交付壓力較大邁瑞醫療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其總部設在中國深圳,在北美、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超過30個國家設有 40家境外子公司;在國內設有17家子公司,超過40家分支機構。具體觀察邁瑞醫療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行業來看,醫療器械行業佔比達99.78%。分產品來看,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營收佔全年38.3%、體外診斷類產品營收佔全年35.12%、醫學影像類產品營收佔全年24.4%,同比均增長。分地區來看,境內營業收入約為95.34億元,佔全年營收57.59%;境外營業收入約為70.22億元,佔全年營收42.41%。「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球既有的發展節奏,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邁瑞也不例外。」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坦言。據了解,在疫情影響下,國內市場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移動DR以及體外診斷的血液細胞分析儀以及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等在短時間內需求增長較快,於是,作為防疫關鍵物資的供應方,邁瑞醫療表示,「生產交付壓力較大。」「面對產能需要大幅釋放的情況,若公司無法按需協調原材料供應、物流網絡無法順利開展、生產人力不足等,公司供應有延遲或中斷的風險,供應能力將成為主要瓶頸。」邁瑞醫療解釋道,「另一方面,隨著疫情在海外加速暴發,全球避險情緒升溫,海外加深對人口入境限制、貨物物流運輸限制,或將對公司海外銷售業務、海外採購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邁瑞醫療也提到,會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採購為契機,「大範圍拓展海外高端醫院客戶,迅速加強客戶關係,加速提升邁瑞品牌影響力」。據了解,「日前,歐洲疫情重區義大利已緊急向邁瑞醫療採購首批近萬臺抗疫設備,包括呼吸機、監護儀等設備,公司將分批有序交付。」呼吸機產能提升中,目前日產近百臺「未來,在產品線布局方面,公司將集中主要資源聚焦於主營業務,進一步鞏固在生命信息與支持產品領域的 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體外診斷及醫學影像業務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同時培育新的快速增長點。」邁瑞醫療稱。那麼,新的快速增長點具體是什麼呢?邁瑞醫療稱:在生命信息與支持產品線的呼吸機、輸注泵、 AED、體外診斷產品線的化學發光免疫診斷及凝血、醫學影像產品線的POC超聲、微創外科業務的硬鏡系統和內窺鏡手術器械、獸用業務等成長性業務領域加大投入,培育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談到呼吸機,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國外對醫療裝備的需求急劇增長,尤其是對有創呼吸機的需求量特別大。3月30日,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公開表示:「呼吸機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最關鍵的醫療設備。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呼吸機主要生產企業第一時間都恢復生產。如,深圳邁瑞大年初二緊急召回放假回家的技術骨幹,全力復工復產。我們組織多地工信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很快實現其上遊853家全國配套商中794家復工復產,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零部件短缺、物流運輸不暢等問題。截至3月29日,主要呼吸機企業累計向全國供應呼吸機2.7萬多臺,其中有創呼吸機3000多臺。」據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介紹,「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發、生產門檻相對較高,想要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為了最大程度支持抗疫設備的供應,爭取滿足最緊急迫切的疫情治療需求,公司一直在加緊組織生產、擴大產能,目前有創呼吸機每日產能近百臺。」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近期邁瑞製造中心已啟動招聘新員工,以期進一步擴大產能,最大程度支持抗疫設備供應。部分募投項目終止、延期邁瑞醫療於2017年5月便遞交上市申請,其間曾撤回,時隔一年再度申請,不久過會,並在同年10月登陸A股。上市之後,邁瑞醫療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1216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593408萬元,扣除發行費用18228.05萬元,募集資金淨額為575179.95萬元。4月1日晚間,邁瑞醫療宣告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終止、延期。此前,邁瑞醫療在招股書中聲稱,募集到的資金將用於以下七個項目:

在最新的公告中,邁瑞醫療坦言「邁瑞南京生物試劑製造中心建設項目的投資進度為0%」,並打算將其終止,「終止後,將原計劃投入該項目的募集資金及其利息繼續存放於募集資金專戶進行管理。」南京邁瑞外科產品製造中心建設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公司子公司南京邁瑞生物醫療電子有限公司,建設期24個月,該項目預計在2020年10月31日前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這個項目雖然沒有終止,但是邁瑞醫療宣告其將延期。一方面,在項目具體實施前期,邁瑞醫療對設計方案進行了詳細論證,設計過程以及前期的外部審批環節耗時較長,導致整體進度有所延遲;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導致該項目不能按預定時間達到可使用狀態。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呼吸機出口火爆,海外訂單越多越要保品質
    據媒體報導,全世界的呼吸機製造商都已超負荷運轉,但產量仍然不能滿足需求,全球總需求可能超過100萬臺。在此背景下,中國醫療器械生產和出口企業獲得了大量的海外採購單,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4月初發文,要求醫療器械產品需要符合進口國要求。
  • 邁瑞醫療李西廷:有創呼吸機研發生產門檻高 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發、生產門檻相對較高,想要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研發門檻高有創呼吸機在治療新冠危重症患者中舉足輕重,但國內能生產獲得歐盟認證的有創呼吸機廠商並不多。
  • 為何有創呼吸機僅3千多臺?邁瑞醫療:研發生產門檻高
    「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發、生產門檻相對較高,想要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邁瑞醫 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公司生產在銷的呼吸機是有創呼吸機,產量已大幅提升,每日產能近百臺。」  為何有創呼吸機僅3千多臺?
  • 呼吸機出貨量大增 魚躍醫療一季度淨利潤預增超五成
    同一時間,國內另一家呼吸機生產商邁瑞醫療(300760.SZ)發布2019年一季度業績預報,報告期營收預計為44.92億元-48.82億元,同比增長15%-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計為12.57億元-13.58億元,同比增長超25%-35%。對於業績增長原因,上述公司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疫情相關產品熱賣。
  • 邁瑞醫療日產有創呼吸機近百臺 出口佔比達60%以上
    「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發、生產門檻相對較高,想要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公司生產在銷的呼吸機是有創呼吸機,產量已大幅提升,每日產能近百臺。」根據邁瑞醫療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此次疫情中發揮巨大作用的SV300呼吸機雖然是有創呼吸機,但是同時具備無創模式,並且自帶氧療功能,內置壓縮機在僅有氧氣瓶的情況下即可正常使用,極大緩解了新冠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和血氧飽和度下降的情況,提升危重症、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率。
  • 探訪呼吸機生產線!訂單排到6月,24小時開工,高管上陣擰螺絲,員工...
    日前,記者來到亞洲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基地——邁瑞醫療深圳光明製造中心。高管上陣擰螺絲 24小時火力全開3月31日下午,100餘臺有創呼吸機在邁瑞醫療深圳光明製造中心完成裝車。這是邁瑞醫療近期發往義大利的第二批醫療設備訂單。
  • 國產呼吸機的海外之旅,請不要給中國丟臉!
    在全球搶購中國呼吸機的當口,一些人開始趁機做起了炒手,從中加價牟利。緊俏之下,呼吸機的價格已大幅飆漲。「有款呼吸機正常價格2萬美元,但是一家經銷商給我的報價已經達到了36800美元/臺。」一位呼吸機買家告訴記者。
  • 又一富豪被曝外國籍,控制著中國最大呼吸機廠家,身價1200億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邁瑞李西廷曾表示,邁瑞醫療在中國院用有創呼吸機出口佔比達 60% 以上,而排名第二的國產品牌出口佔比僅有不到 2%。由此可見,真正有出海能力、有海外本地化運營能力的中國呼吸機企業其實屈指可數。
  • 國產呼吸機定價「一天一個樣」 生產商訂單「爆棚」
    另一家華北地區的呼吸機生產商也表示已經沒有現貨,下遊顧客要貨的話需要排期。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呼吸機需求暴漲,國產呼吸機成為「搶手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呼吸機價格一路飆升,各路「倒爺們」隨即出沒。目前,國內頭部有創呼吸機廠商主要是誼安醫療和邁瑞醫療,據了解,兩家所生產的有創呼吸機同時具備無創功能。魚躍醫療則是無創呼吸機龍頭企業。
  • 這一次,我們扒開了呼吸機供應鏈的真相
    截至4月8日,我國主要呼吸機企業累積供應2.7萬多臺,其中向湖北供應近1.8萬臺,含有創呼吸機3000臺,同時還緊急向國外提供各類呼吸機近1.8萬臺,含有創呼吸機4000多臺。當前國外求購以有創呼吸機為主,邁瑞醫療和誼安醫療是國內有創呼吸機的頭部玩家。
  • 邁瑞醫療市值3000億營收利潤增速放緩 能否匹配60倍PE
    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規模,公司均是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商。進入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邁瑞醫療的呼吸機、監護儀等產品需求旺盛,投資者預期這將帶動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高增長。這一預期下,截至2020年4月3日收盤,邁瑞醫療股價年內已累計上漲41.22%,公司市值突破3000億元。
  • 救命呼吸機缺口難補!一文扒開供應鏈真相
    ▲2019 年中國呼吸機銷售數量排名由於我國防控得力,國產呼吸機廠商早已有序復工復產,海外訂單如雪花般撲面而來,有些國產廠商的訂單已經排到下半年。截至4月8日,我國主要呼吸機企業累積供應2.7萬多臺,其中向湖北供應近1.8萬臺,含有創呼吸機3000臺,同時還緊急向國外提供各類呼吸機近1.8萬臺,含有創呼吸機4000多臺。當前國外求購以有創呼吸機為主,邁瑞醫療和誼安醫療是國內有創呼吸機的頭部玩家。
  • 難產的呼吸機
    在國內,誼安是醫用呼吸機的龍頭企業之一,另外一家則是邁瑞醫療,在國內呼吸機行業素有「北誼安和南邁瑞」的說法。邁瑞醫療同樣也處於滿負荷運轉的狀態,海外呼吸機訂單量高達上萬臺,訂單目前約排至6月份。實際上,海外向來是邁瑞醫療的重要市場。
  • 海外高端客戶群突破加速全球擴張 邁瑞醫療中期實現淨利潤34.54億元
    融合了智能化、提前預警、轉運模塊的高端N系列監護儀,同時具備有創和無創模式、以及自帶氧療功能的SV系列呼吸機,提供更安全、精準、高效的輸註解決方案的BeneFusion系列輸注泵,可進行遠程監護並有效減少醫護人員感染風險的瑞智聯IT解決方案,這些都成為了助力各國醫療機構戰勝疫情的強力科技武器。同時,公司在全球範圍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 時代投研|呼吸機行業報告:外資品牌仍主導,疫情推動國產出口暴增5倍
    三、核心企業1.邁瑞醫療:訂單已排至6月邁瑞醫療(300760.SZ)成立於1991年,總部位於深圳,是中國領先的高科技醫療設備研發製造廠商,公司的主營業務覆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自2008年以來,邁瑞醫療通過併購整合,成功地打開海外的銷售市場。
  • 救命的呼吸機,邁瑞醫療年報解讀
    醫療物資,其中最最奇缺的,是口罩和呼吸機。都一個N95口罩,醫護人員就多一分安全,多一臺呼吸機,就可以多挽救一個生命。4月1日,邁瑞醫療公布年報,而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裡,恰好有呼吸機。年報顯示,截止 3 月末,公司已累計向湖北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捐贈總額 3300 萬餘元的醫療設備,在全國範圍內緊急交付超過 8 萬臺醫療設備,成為抗擊疫情有力的科技武器。在中國派醫療隊援助義大利的時候,表哥就認為,即便是無償援助,後面其實也是有條件的:我們援助的呼吸機物美價廉,用的習慣了,後續不接著多採購幾臺嗎?
  • 美國確診超16萬,呼吸機嚴重緊缺,全球瘋搶!口罩+呼吸機概念股業績...
    中外醫療物資對比:海外急缺口罩呼吸機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全球健康安全指數的排名中並不靠前,前者的千人床位數及千人醫生數都要超過中國,本次傳染性疾病預防、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目前呼吸機訂單供不應求。比如邁瑞醫療,在國外疫情爆發後,公司陸續收到海外包括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為應對疫情而產生的採購需求。目前義大利開始出現集中且大量的訂單需求,包括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
  • 全球搶購中國呼吸機 哪些A股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目前,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患者數量的攀升令呼吸機的需求急劇上升。如波音、通用等美國大公司均被要求生產呼吸機以緩解全美物資短缺的窘況。疫情發展嚴重的多國在滿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情況下,轉而向中國採購,全球對中國呼吸機的需求量正在急劇上升。3月30日,工信部介紹稱,我國呼吸機產能約佔全球產能五分之一。已籤訂訂單2萬臺,且每天還有大量的國際意向訂單在洽談。
  • 呼吸機不緊俏了 魚躍醫療的好業績還能持續多久?
    記者 | 範嘉智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呼吸器等抗疫產品供求失衡一度達到史無前例的水平,這也帶動一批公司業績突增。受旗下呼吸機、額溫儀等產品收入及毛利雙雙高增的推動,魚躍醫療(002223.SZ)今年前三季度收入48.48億元,同比增加36.33%;歸母淨利潤15.10億元,同比增加111.84%。
  • 中國呼吸機廠商闖關海外市場 這個...
    中國的抗疫經歷顯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約13%的重症患者幾乎都會用到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如果病情惡化,還會用到有創呼吸機控制性通氣,呼吸機的配備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病死率。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從3月20日開始,魚躍醫療的呼吸機訂單主要來自國外,「至4月,我們的無創呼吸機日產量差不多700臺一天,這已經是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