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1日(世界唐氏症候群日)或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似乎才有一個「隧道」架在地球和「星星」們之間,讓人們和來自星星的孩子互相走進彼此。在剩下的363天裡,如何讓心智障礙孩子更進一步地融進社會?4月初,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市律協未保委主任鄭子殷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表示,特殊教育資源教室是推進殘障兒童少年在普通學校融合教育工作的關鍵支撐,對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前,在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支持下,2019年7~12月,廣東省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成年心智障礙者人士就業需要跟蹤調研」的相關工作,對比7年前的「成年心智障礙人士現狀及安置就業的需求研究」的改善情況。
相關負責人曾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從調研情況看,可喜的是,與7年前一樣,此次調研發現,接近一半的心智障礙人士接受過正式教育,63%的人具備初中畢業及以上學歷,而在2012年該比例僅為30%,另外在16-25歲心智障礙人群中,高中及以上學歷達到59%,該比例在2012年僅為6%;這些變化有賴於自2013年廣州市教育局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以超前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氣,做出了在中職學校開設特殊教育啟能班的決定;這一舉措彌補了廣州地區中職特殊教育體系缺失的一環,開啟了廣州市中職特殊教育尤其是心智障礙者高中學歷教育的新篇章。」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很多殘障兒童少年家長並不清楚戶籍所在地學校是否配備資源教室或特教班。上述的信息不對等,一方面導致殘障兒童少年家長找不到適合孩子入學的學校;另一方面導致具備上述資源的學校招不到殘障兒童入學,資源和設備閒置。記者走訪亦了解到,有部分家長是直至孩子中學畢業後才了解到廣州配備相關資源,「之前可能在普通學校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適應問題,因為同學和老師都不太了解情況。」
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市律協未保委主任鄭子殷建議道,根據2010年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2019年《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的相關規定,廣州市教育局應在官方網站公開數據統計欄目公開配備資源教室獲特教班的學校名單目錄,充分展現廣州市在提升特殊教育質量方面的舉措與成績,披露專項教育財政資金的投入使用情況;同時,廣州市教育局應統籌全市中小學以及幼兒園在招生簡章中明確列明學校是否配備資源教室或特教班,便於殘障兒童少年家長清楚了解戶籍所在地學校是否配備資源教室或特教班。
此外,他認為,具備特殊教育資源教室或特教班的學校除在招生簡章中明確列明相關信息外,還應在每年招生開放日活動中向片區適齡殘障學生家長介紹資源教室或特教班的使用情況,幫助殘障學生家長充分了解學校信息,為殘障兒童選擇適合的學校,提高資源教室或特教班使用率。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