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中國的十位開國大將,絕對繞不過粟裕將軍。粟裕將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粟裕將軍自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以來,先後參加了南昌起義、歷次反「會剿」、五次反「圍剿」戰鬥、紅軍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解放全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於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榮獲三枚一級勳章。
作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粟裕將軍對孩子是十分嚴格的,粟戎生就在其影響下,走上了從軍的道路,並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
粟戎生作為粟裕大將的長子,自然被寄予厚望,他也沒有辜負父親的一片苦心,一生兢兢業業,奉公守法,曾於1985年率部參與了老山防禦作戰,56歲出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那麼,粟戎生究竟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
1942年,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粟裕將軍的長子粟戎生出生了。當時,粟裕將軍已經是新四軍第一師的師長了,正率部在外執行反「掃蕩」的作戰任務。為了粟戎生的安全,粟裕決定將其送到江蘇揚州的公婆家。
粟戎生的名字就是他的外公給起的,意為讚賞粟裕將軍的戎馬一生。
粟戎生的童年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戰亂中度過的,戰鬥打到哪,他就跟隨家人往反方向躲。當時粟裕將軍重任在身,很少回家看望他,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與粟裕將軍之間的感情,他知道自己的父親是一位英雄。
上海解放後,粟戎生的生活才算穩定了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粟戎生越來越嚮往軍營生活。1961年,時年19歲的粟戎生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粟裕將軍常常教導他:「年輕人不要貪戀家庭,只想著坐機關。」
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粟戎生先後經歷了艱苦的鍛鍊,並逐漸成長為一名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解放軍戰士。
粟戎生儘管身為大將之子,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有多優越,他和戰士們一同吃喝、訓練,就算是當上了連長,也喜歡和戰士們在一起聊天,絲毫沒有官架子。
1983年,粟戎生進入總參炮兵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在此期間,粟戎生深入了解了步炮協同作戰的戰略思想,並深刻認識到了炮兵對戰爭局勢走向和結果的影響是多麼的重要。
1985年,已出任67軍參謀長的粟戎生踏上了老山防禦作戰的戰場。老山前線地形複雜、山路崎嶇,並不適合大型裝甲兵團集團作戰。粟戎生在到達戰場後,深入前線了解敵情,並深入貫徹步炮協同的作戰方針,制定了一系列戰鬥計劃,並取得了十分不俗的成績。
戰鬥結束後,恰逢中蘇關係緊張,粟戎生再次奔赴到了前線。這一次,粟裕將軍親自送別了粟戎生,並將自己的一首詩送給了兒子:「半世生涯戎馬間,徵騎倥傯未下鞍。爆炸轟鳴如擊鼓,槍彈呼嘯若琴彈。」
在北方執行戰備任務時,條件十分艱苦,很多時候,後方物資都供應不足,可粟戎生仍舊辛勤工作,認真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1993年,粟戎生被任命為24集團軍軍長,躋身正軍級。1998年,時年56歲的粟戎生再次扛起大旗,出任了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並於次年晉升中將軍銜。
2006年,粟戎生將軍正式退休。
如今的粟戎生將軍已經78歲高齡了,但他在日常生活中仍舊保持著軍人的作風,做事利索,從不拖泥帶水。值得一提的是,著名電視連續劇《沙場點兵》中的軍區副司令員,其原型就是粟戎生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