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農村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一場廁所革命。長久以來,農村老百姓一直沿用傳統旱廁,「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每到夏天,廁所裡蒼蠅亂飛,臭氣燻天,尤其是下雨天簡陋的農村廁所更是汙水橫流。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提升,政府在農村投入上也越來越大手筆,中央財政專門安排70億元資金用來改善農村的廁所。旱廁改成跟城市一樣的衝水廁所,改善農村環境, 提升百姓幸福質量,村裡不僅免費提供衝水設施還安排專人給予工程改造。
起初,老百姓高高興興的配合改造衝水廁所,用過之後感覺真的整潔乾淨多了,可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感覺還有一些不足。到底哪裡還有問題呢?
一,衝水問題
城市居民都是集中居住,樓房集中供水,廁所汙水直接排入汙水管道。可是農村都是獨門獨院,廁所一般安放院子角落,改造後的衝水廁所需要人工上水、同時衝水設施面臨壓力不足衝不掉、衝不走的現象。
二,糞液清理問題
以前農村旱廁很久時間清理一次,坑裡糞便覆蓋上草木灰上拉到地裡還能作肥料。現在旱廁改造成衝水廁所後,糞便變糞液集中儲存在黑色塑料大罐裡,用不了多久就滿了。需要專門找人抽糞,每次50元費用對於不怎麼富裕的農民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而且有些村裡宣傳不到位村民都不知道該去聯繫誰來抽糞。
三,冬天衝水上凍問題
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寒冬數九氣溫能下降到零度以下。衝水廁所的水桶在室外每天都會上凍凍住根本沒法使用,衝水用不了旱廁又沒有真是難受。
四,安裝質量不合格
有些村裡找人安裝的儲存糞液的黑色大罐,只是簡單的放在坑中用土覆蓋,並沒有進行加固處理。夏天一場大雨過後,大罐直接漂了上來,面對個別豆腐渣工程農民有苦說不出。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越來越好,農村旱廁確實已經不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國家的政策是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提升老百姓幸福感,可是有些有些基層在執行過程中片面追求政績、形式化、一刀切沒有切實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
廁所革命」看是小事,卻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未來,希望在廁所建設質量、配套設施上下功夫真正讓乾淨、整潔、衛生的新廁所成為新農村建設道路上一道新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