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經濟學包含兩種立場

2021-01-08 法制網

  喻中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法律經濟學在中國法學界日漸興起。相關學者在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時,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法律經濟學」的字樣。法律經濟學似乎已成為中國法學領域內一個新興的分支學科。那麼,法律經濟學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法學分支學科呢?人們最容易想到的回答是:法律經濟學是法學與經濟學交叉融合形成的學科。法律經濟學既與法律有關,也與經濟有關。某些問題,倘若既涉及到法律,也涉及到經濟,研究這樣的問題似乎就可以歸屬於法律經濟學的領域。這種關於法律經濟學的理解顯然失之寬泛。

  理解法律經濟學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把它當作是一種研究方法。具體地說,就是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去研究法律問題,由此形成的理論學說就是法律經濟學。這恐怕是很多法律經濟學研究者所理解的法律經濟學。波斯納所著《法律的經濟分析》提供了如此理解法律經濟學的典型「學案」,這本書的標題已經揭示了法律經濟學的方法論性質。從這個角度來說,法律經濟學並不是一個實體性的分支學科,甚至也不是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而是一種研究法律問題的方法,因而,法律經濟學只是一種關於法律的方法論。當然,這種關於法律經濟學的理解方式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它主要是法學家立場的產物。一些法學家為了研究法律問題,選取了經濟學的方法,由此促成了法律經濟學的興起。但是,這種理解法律經濟學的方式,可能會受到經濟學家的反對。

  在經濟學家的視野中,法律只是經濟的一個變量。經濟受制於各種各樣的約束條件,譬如科學技術、勞動力等等,都會影響到經濟發展的水平。在諸多約束條件中,就包括法律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安排將會影響到經濟的走勢。因而,從法律制度的角度研究經濟問題,就成為一些經濟學家的選擇,法律經濟學也因此而興起。譬如科斯,就是這樣的法律經濟學家,這樣的法律經濟學家也可以稱為制度經濟學家。由此可見,法律經濟學其實包含了兩種立場:法學家的法律經濟學,經濟學家的法律經濟學。

  法學家的法律經濟學雖然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學術姿態,但是,抽取其中的最大公約數,可以發現,它們普遍呈現出一個共同的特徵:習慣於以解釋者的角色面對法律問題。更具體地說,就是喜歡以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解釋法律制度背後的經濟根源。為什麼會形成某種特定的法律原則與法律制度?原來,這樣的法律制度具有某種經濟學上的依據,能夠通過經濟學理論予以解釋與說明。特別是某些歷史悠久、比較定型的法律原則與法律制度,其背後的經濟學理據就顯得更堅實。因此,法學家拓展的法律經濟學,較多地體現為「解釋者的法律經濟學」,雖然例外的情形也是有的。

  相比之下,經濟學家的法律經濟學更加注重經濟效果:不同的法律安排與制度設計,將會導致不同的經濟效果。在其他條件相對確定的情況下,某種法律安排能夠產生更好的經濟效果,另一種法律安排產生的經濟效果可能就會差一些。因而,制定什麼樣的法律、設定什麼樣的制度,對於經濟發展來說,將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這種旨趣的法律經濟學,雖然也有「解釋」的作用與功能,但它更加明顯的特徵是指示法律制度的走向。這樣的法律經濟學,我們可以稱為「立法者的法律經濟學」。這裡的所謂「立法者」,並非實指研究者就是國家立法權的享有者,而是想標示出研究者的角色與立場:他們旨在告訴讀者,下一步該怎麼辦——他們就是這個意義上的「立法者」。

  把法律經濟學分為解釋者的法律經濟學與立法者的法律經濟學,這樣的劃分方式借用了齊格蒙·鮑曼在《立法者與闡釋者》一書中關於知識分子角色的劃分。這樣的二元劃分提醒我們,關於法律經濟學,既要從法學家的角度來理解,也要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理解。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法律經濟學作為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又被稱為「法與經濟學」。正是這個連接詞「與」,既反映了法律經濟學的兩種立場,同時也反映了法律經濟學的本質特徵:它既是法學的,也是經濟學的。

  (作者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法律沒有立場,具體事務才有
    在知乎網專欄今年改版之前,知乎網企業法律顧問專欄是由我註冊並獨家主編的,內容基本都是站在企業的立場來分析法律問題的。比如:《用人單位起草修訂勞動合同時應注意增加的條款》(2016年11月4日發表於知乎網)《職工利用職務之便侵佔企業財物的防範與應對》(2016年9月23日發表於知乎網)《民營企業職工經濟犯罪預防教育手冊》(2019年5月29日發表於知乎網)
  • 扶人被訛:法律立場重於金錢賠償
    受訴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本著互諒互讓、誠信友善的精神,妥善處理雙方之間的民事糾紛,符合社會的公序良俗,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故應予以肯定;雙方為此達成的協議並不違反法律之規定,故應予以確認。二人之初,性本善。
  • 除法的兩種情景關係:平均除和包含除
    除法的概念在學校裡並沒有講的很透徹,大約數學老師都認為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因此理所當然覺得只需要把平均分講清楚就行了,雖然課本上兩種情景關係的題都有,甚至也有教材是讓孩子去區分「平均除」和「包含除」的,但似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是這麼教的。
  • 法治政府建設目標包含系列複合型要素
    在前一種表述中,法治政府建設是與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相併列的,之前在相關學界或者政府工作實踐中也有過「法治型、服務型、效能型、廉潔型」或者「法治型、責任型、廉潔型、服務型」「四型政府」的類似並列表述。
  • 站在時代立場解釋法律格言
    法律格言雖難以溯本究源,但是法律格言顯示出強大生命力,是法律文化的集中體現,更成為立法緣由依據。法律格言諸如「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遲來的正義非正義」等等,早已嵌入法律制度之中。誠然,這些被廣為人知的法律格言不乏拉丁語和英國法的智慧。
  • 《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書評
    《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書評 2005-06-27 14:43:00來源: 財新網作者:柯嵐
  • 第二講 法律實證主義——立場與方法
    這個問題一樣,持續不斷地被問著,同時也由嚴肅的思想家以多元的、奇怪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方式作出解答。 ——哈特【閱讀指引】法律實證主義是一種什麼理論?法律實證主義的理論目標與方法是什麼?
  • 學術前沿 | 郭棟:法律社會科學的研究範式、問題與出路
    法律現象其中包含著主體價值取向、實踐背景,包含著語言本身的局限和對既有概念框架的依賴性,因此並不具有純粹客觀性。法律主體得以行為的前提是對於規範的理解,而理解又是以前理解為前提的。換言之,對事實的法律理解包含著對一個法律世界的前理解,而這一前理解又是以社會事實為前提的。
  • 【法治嶗山】學深圳趕上海,嶗山區法律服務業招商碩果纍纍
    近日,上海金茂凱德律師事務所、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北京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等全國前三十強律師事務所相繼入駐嶗山設立分所,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整體遷入嶗山,嶗山區法律服務業收入同比增速50%……嶗山區法律服務業學深圳
  • 「修訂草案」與「修正案草案」兩種法律修改形式的異同
    修訂草案形式與修正案草案形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法律修改的前提條件不同  修訂草案形式的使用通常是基於法律的調整對象發生重大變化,或者人們對法律的認識和要求有明顯轉變,需要通過全面修改來適應變化較大的新情況;而修正案草案形式的使用前提則是在法律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條款基本適應需要,法律的表現形式和內部結構基本合理的前提下,對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部分法律條款
  •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實踐
    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觀察和解決我國乃至世界經濟問題最銳利的思想武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今天的實踐。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真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建立在剩餘價值理論基礎上的科學的理論體系,它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真理。
  • 陳輝:從詮釋學立場對考夫曼推理體系的分析和完善(下)
    然而,站在詮釋學立場進行實質推理與黑格爾的辯證推理體系在目的和標準的設定上顯然是不同的,因此拉倫茨發展的的辯證推理在詮釋學體系下是不可接受的。於是通過歸納進行實質推理就成了堅持和維護詮釋學立場的唯一出路。如此我們就必須進入對歸納邏輯的考察,看看歸納邏輯究竟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有益幫助。 歸納邏輯雖然不能提供像演繹邏輯那樣的確定性與真理,然而其價值仍然是不可忽略的。
  • 辯護律師的立場
    ……此事非小事,它關乎辯護律師的立場問題,是必須要釐清的原則問題。《刑事訴訟法》第37條規定,「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律師法》第31條規定與此相同。法律身份確定,法律責任清晰,辯護律師只能站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邊,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而不能相反。這就是辯護律師的立場。
  • 法律學:誰將成為下一個律政新秀【CSSC劍橋學術營】
    Law(法律)主題是備受孩子們喜愛的一個科目,劍橋導師為不同年齡水平的孩子們制定了不同課題,讓他們增強法律素養,從而學會用法學嚴謹邏輯的思維,輕鬆紓解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種難題!劍橋導師透析法律學法學緒論讓公平正義激蕩人心英國是Common Law(英美法系或普通法系)的發源地,具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研究價值。
  • 中國抗擊疫情白皮書的語用立場分析
    可以說,個人的語用立場是表達個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方式,而白皮書的語用立場則是傳播國家情感、國家態度、國家價值觀的路徑。杜布瓦認為,人類使用語言進行言語交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構立場。作為「經濟人」的國家,在國際交往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建構代表國家利益的國家立場。
  • 宗教學是一種人文科學,包含著學術性,宗教現象具有藝術性
    而我們今天就看一下宗教學。宗教學是以客觀的理性的態度和方法研究各種宗教現象及其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人文科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門科學。宗教是人類最古老的現象,也是迄今最普遍的人文現象。人類的文化各個民族的文化其最初的形式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宗教現象,並以宗教的方式存在著。宗教學是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研究各種宗教現象及其本質和規律,是一門科學。
  • 四川省經濟法律研究會會長司馬向林被授予「2020中國經濟十大創新...
    【文/攝影王海珠】12月20日,以「新科技、新動力、新模式」為主題的2020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頒獎典禮上,四川省經濟法律研究會會長、四川工商業投資事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司馬向林被授予「2020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人物」稱號。四川工商業投資事務有限公司獲得「2020新時代中國經濟創新企業」獎項。
  • 學法律不僅僅是背法條
    有人認為:法律是文科裡各個專業最好學的,背背法條就行。這個觀點就像傳統相聲《釣魚》裡那位二哥他爸:一件事看著簡單,但真著手去做,未必是那麼回事。學法律當然要背法條。將來你作為一個法官、檢察官或律師出庭,關鍵時刻你總不能說:大家等等,我先翻翻書,看看法律這塊是怎麼規定的。法律專業好學嗎?
  • 法律實務 | 美國的經濟制裁製度簡介(一)
    什麼是經濟制裁、長臂管轄、《愛國者法案》?各國(尤其是美國)有些制裁法律和政策?作為企業,該如何應對國際制裁?本期國際法務「法律實務」專欄以分期連載形式對上述問題全面系統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首先,我們簡要介紹美國國際經濟制裁製度。
  • 嚴益州|| 論行政合同上的情勢變更——基於控權論立場
    若要讓契約精神真正在行政活動領域得以實現,令私人一方真正信賴行政機關的合同承諾,那麼行政合同應以控權論為立場,通過公法上的特殊處理,約束行政權力,讓行政機關與私人一方不僅維持法律地位平等,而且實質地位趨近平等。事實上,行政合同控權論並非學理層面的主觀臆造,其在域外法制中已經得以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