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作為三禁之一,是無數小鎮市民的消遣。有麻將、有棋牌,他們將一兩毛錢作為抵押,以此消遣。
不止大爺大媽,不少高校裡也有用麻將壓錢的玩法,筆者就曾見識過有舍友輸掉了自己一個月飯錢。
問我參沒參加?當然不參加!筆者這個財迷從不做有概率失敗的事情!
那些說著「小賭怡情大賭傷身」的人,不過是沒機會玩大的而已。
賭徒的話,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兒化音都不能信!沾賭必輸!
餘華所寫小說《活著》的主人公,便是因此輸了個傾家蕩產,逼得家珍失去了耐心,落了個人財兩空的局面,甚至開玩笑管孩子叫不賭。
為什麼富貴輸?因為賭場讓富貴輸!為什麼富貴贏?因為這樣魚才好上鉤!
更何況,如今的場子,都已經大數據化,沒能力、沒知識、沒背景,只有一片貪心想賺錢的賭徒,不輸個傾家蕩產才怪!
當然,如果是大司馬一樣的「慈善賭神」、「歡樂豆送葬者」,那就沒什麼了。
可如果發下「你能17張牌秒我?我就把這個顯示器吃下去」的毒誓,那最好遠離。
因為這一切都是凱利公式在作怪。
凱利,是一名物理學家,在研究某個電視節目的時候,根據延遲性計算出來了每次投注資金比例的凱利公式,這結果顯示,期望大於0(不虧損)的條件是不賭。
所以根據凱利公式,不賭就已經是贏家了,而對於收取佣金的賭場來說,它無論如何都是賺的。
但是「賭」這個東西,隨著上世紀的港臺賭系列電影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進而讓很多貪婪、自負的人沾上了一夜暴富的夢。
當然,夢這東西,在睡著的時候做做就好,現實裡找夢跟找死沒什麼區別。所以那些賭徒傾家蕩產都是輕的,有的也陪進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十分沒有責任感,更沒有男性的自覺。
實讓無數單身好男人一把鼻涕一把淚:連那種玩意都有對象,我們卻沒有!
葉漢也曾說過:一次賭徒,一世賭徒。
奈何很多人不聽,總以為自己主角光環加身,以為下次就能贏回來。可這些人以為的運氣,不過是池塘裡有人投的魚食罷了。
是不是有人覺得這種賭法和現在的戀愛也很像?的確非常像!
無數渣男渣女在釣著那些對愛情懵懂無知的少男少女,或是圖財或是圖身體,可謂令人憤恨。
那些無知的少男少女,倘若只是看電視劇、電影、小說、某音某手,沒有長輩教過如何分辨是愛情和魚鉤,沒被教過如何相處,那麼很容易被騙。
這其實和賭博類似,賭那個自己的天命真子,可賭來的卻是天冥貞子!
無論愛情還是財路,遠離賭,調查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對方的隱藏目的,並且不能以偏概全,一棒子打翻一船人。教給孩子這些讓他免於吃虧,這是長輩的責任。
無論戀愛還是賭場,在賭徒眼中,自己沒的是運氣,可在行家眼中,自己「顧客」沒的是腦子。
吃一次虧,可以理解,改正就行。但出門就上當,噹噹來一趟,那就是智力問題,或者說,他想釀成家破人亡的後果。
至於賭徒,最好就不要理,老話說得明明白白:奸盡殺,賭盡盜。
賭到了盡頭就是賊,不能借錢不能接觸,否則就引火燒身了。
他們眼中的耀眼寶箱,不過是一個寶箱怪,一旦靠近就會露出它那血噴大口,鮮少有人能生還。
謹記:遠離賭博,不賭就是贏,久賭無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