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天與海洋強國的重要學府—上海交通大學

2020-12-14 雙滋傳媒官方媒體部

上海交通大學是全球頂尖的科技學府、中國綜合實力最強學府之一、中國第四大名校,1936至1953年,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專業共培養出16屆249名畢業生。其中,以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為代表的國家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6位出自上海交通大學,他們是錢學森吳自良楊嘉墀王希季陳能寬姚桐斌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畢業於交通大學,他為中國科技和航天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是全球公認的知名航空科學家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知名的潛艇科學家、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大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總設計師朱英富院士,中國第一臺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 總設計師徐芑南院士,中國第一個海防飛彈固體發動機總設計師王禮恆院士,「港珠澳大橋」專業護航、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專家孫鈞院士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均畢業上海交大,上海交大的海洋專業位居全球領先水平

1963年,龍樂豪從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專業畢業,龍樂豪從技術員成長為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首任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他的領導下長三甲系列火箭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實現了從高軌衛星轉移軌道到工作軌道發射,從地球軌道到地月軌道發射等多個跨越;達成了我國運載火箭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實現了高軌衛星一箭雙星、高密度發射;火箭運載能力、年發射數量、發射成功率及發射入軌精度等航天核心技術指標均居世界一流水平。

上海交大為祖國培養大批航空、海洋領域頂級人才,推動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空和海洋強國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總部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超北京:海洋工程、航空、醫學專業世界一流
    上海是中國經濟、工業、貿易、金融、航運中心,也是中國重要的教育中心,上海為國家的科技、經濟、金融培養了大批人才2020年6月10日QS全球高校排名中上海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三所上海名校同時進入全國十強。
  • 上交大復旦同濟同時進入中國十大名校:上海成為世界一流教育城市
    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港口城市,隨著上海經濟的崛起,上海的教育也正在突飛猛進崛起#中國上海上海擁有14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世界知名高等學府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均在上海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頂級知名學府、全球頂級學府,最新一次國際排名上海交通大學進入全球五十強,上海交大的航空製造、醫學、金融、海洋工程與船舶製造、電子工程等專業位居全球領先地位這次同濟大學是近年來首次挺進中國十大名校,也是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次超越了北京,成為唯一一座擁有三所中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為何超北京?因為航空、海洋、建築實力強
    最近百年來北京的教育長期位居中國第一,因為北京的211和985高校數量長期位居中國第一,但是最新的一次國際權威QS排名中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超過了北京,上海成為了中國十大名校最多的城市,說明上海的教育實力已經達到國內最頂尖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深化科研及人才...
    為推動集團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戰略合作協議落地,12月9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與上海交通大學在滬籤署深化科研及人才合作協議。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副校長奚立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孟光,三院院長王長青、黨委副書記崔玉平、科技委副主任朱坤總師等雙方有關領導及專家出席籤約儀式。
  •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強勢進入全球百強:上海成為世界教育高地
    上海雙滋傳媒原創發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教育、文化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實力逼近百萬億,中國也從教育薄弱發展成為世界一流教育大國,培養了一批世界頂尖學府。上海和北京一樣都擁有了兩所世界百強名校,代表著上海市已經成為世界一流教育城市。
  • 情系海洋強國夢 建功立業新時代——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目光轉向深藍,中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近3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國土,是世界上海島最多的國家之一。向海圖強,向洋圖興,遠海島礁建設是維護國家權益、民族利益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國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更好地履行國際義務的積極行動。
  • 上海海洋大學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水產學科「一流」
    近日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科榜上有名。這個在坊間被戲稱為「養魚養蝦」的專業,其實除了水產養殖外,更在遠洋漁業、漁業資源、水域保護等諸多領域為國家乃至世界的水產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這一次,它憑藉什麼優勢入選「雙一流」?未來,水產學科還將在學科建設中如何更進一步?
  • 中國十大名校數量上海全國第一:醫學、海洋、航空製造世界一流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教育的中心,長期擁有中國最多的十大名校和中國最多的211大學,但是今年一次國際高校排名中上海擁有3所中國十大名校,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首超北京,成為中國擁有最多全國十大名校的城市。
  • 上海交通大學新增一個本科專業:海洋科學!
    上海交通大學新增備案一個本科專業:海洋科學。海洋被稱為「生命的搖籃」,全球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裡,約佔地表總面積71%,相當於陸地面積的2.5倍。研究領域包括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海洋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等的相應研究等等,是認知氣候變化、安全保障、資源保護利用、國家權益、及經濟社會可持續性發展開發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中國作為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正穩步向世界海洋強國邁進。
  • 上海交通大學:為海洋重器培養築夢之師—新聞—科學網
    而許許多多船舶科研人與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以下簡稱上海交大船海系)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值得一提的是,黃旭華作為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1949屆造船系畢業生,與今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都來自同一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
  • 工業強國!這些「雙一流」高校又有新動作,需要重點關注
    從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到海洋船舶,無一不是涉足國之重器的重要領域,中國高校展現了強大的力量。下海:海洋船舶7月28日,西北工業大學和中國船舶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8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 建校百年後,這些大學將成為世界一流
    百年名校,世界一流新百年時刻,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上,黑龍江省委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一代代哈工大人堅守科教報國初心,立足黑龍江、紮根黑土地,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在美麗的松花江畔創造了理工強校、航天名校的輝煌業績,為國家建設和黑龍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上海這所大學是中國水產界最高學府,這就是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原名上海水產大學,為中國第一所本科建制的高等水產學府。1972年,更名為廈門水產學院,後停辦,1979年,學校在上海復校,1985年11月,經農牧漁業部批准,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隸屬農牧漁業部。2008年,上海水產大學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交大師生認真學習《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楊啟: 綱要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規劃和推進交通行業的發展。這是國家的又一戰略決策。交通是經濟命脈的關鍵基礎,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交通行業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次又從國家戰略上系統性的進行規劃,引導行業發展的方向,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交通建設的飛速發展。
  • 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
    近日,教育部發文正式批覆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立項建設,成為繼第一批七個中心之後,教育部第二批立項的七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也是山東省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第二批其他6個前沿科學中心的依託高校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所高校。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第二屆「國家海洋戰略與創新能力建設」高峰論壇
    為貫徹落實「海洋強國」國家戰略,推動國家海洋戰略實施,構建海洋發展創新能力,12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大國家戰略研究院、上海交大海洋學院、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承辦,遠望智庫、上海高校智庫國家海洋戰略與權益研究基地協辦的第二屆「國家海洋戰略與創新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
  • 這些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最頂尖!未來靠他們建設海洋強國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防特色骨幹學科: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中國第一艘實驗潛艇、第一搜水翼艇、第一臺艦載計算機等是學校的重大科研成果。雙拱型潛艇、氣墊船、梯度聲速儀曾位列世界第一。校園環境優美,古樸大方,學習氛圍好,學校管理嚴格。學校以三海一核為主體,科研實力雄厚,基礎設施齊全,生源優秀。
  • 中國2020年將力爭超越歐盟 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原標題:在軌太空飛行器逾兩百顆、年發射三十次 我國二○二○年成為世界航天強國科技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付毅飛)十九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18日在京透露,到2020年,我國力爭實現在軌太空飛行器數量超過200顆,年發射30次左右,超越歐盟,基本到達世界航天強國水平
  • 上海大學:賡續紅色基因 邁向卓越一流
    上海大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推動主題教育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引導全校教師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事業中守初心、擔使命。
  • 上海交通大學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人民網上海1月10日電 今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院士,是上海交通大學1949屆造船系的校友,與今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都來自同一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