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我對抗焦慮的辦法

2020-10-24 HoneyReiki

焦慮嗎?

據非官方調查數據顯示,96%的人都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

這其中包括我自己,我很焦慮,每天都在為不同的事情焦慮。

在我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大把大把地掉頭髮,一整晚都睡不著,輾轉反側,腦子裡像是有一個永動機,不停地旋轉,怎麼都停不下來。

我甚至一度以為自己快要得抑鬱症了。

於是我開始焦慮得了抑鬱症之後會怎麼樣?

會自殺嗎?會在什麼時間自殺?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自殺……

越想越覺得恐怖,於是我決定擺脫這種焦慮。

我看過關於焦慮的書籍,也在網上查詢如何擺脫焦慮?

有一本書的作者說:焦慮其實是一種情緒狀態,特徵包含了憂慮、緊張和不安。我們大部分人所焦慮的事情都是一些未知的的、還未發生的事情。

比如:在開始做某些事情之前,總是想很多;

對自己的某些表現總是做出負面評價或者自我否定;

擔心會發生更糟糕的情況;

……

其實具有焦慮的情緒並不可怕,有一些人天生就很容易焦慮,有時候焦慮也是一種對生活的反思,它能幫助我們尋找潛在的威脅。

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也第一次讓我有信心去擺脫焦慮。

在擺脫焦慮的道路上,我嘗試了很多方法,參加活動、旅行、寫日記、看書、練瑜伽、畫畫……但並不是每一種方法對我都有用。

參加活動,與人交流


說實話,我是一個不太喜歡參加聚會的人,特別是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那樣會讓我無所適從。

當我強迫自己去參加一場聚會(天知道我有多麼地不想去參加)後,我才明白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去做某些你不願意去嘗試的事情。

在那次活動之後我更焦慮了。

與身邊人相比,我好像一無所有,一無是處,有深深地挫敗感。

當他們知道我最近很焦慮的時候,都安慰我說:不要想太多,要開心一些,不要擔心,不要有壓力……

這些看似安慰的話,給我的心理壓力又加了一個砝碼。我在他們的眼裡看到憐憫與嘆息,好像我真是一個病入膏肓、心理有毛病的人。

旅行


旅行真的是一個克服焦慮比較好的辦法,每當我出去旅行時,就會忘記焦慮是什麼?但這不是一個長久的辦法。

當旅行結束後,那種焦慮的感覺又會重新回來。

甚至旅行還沒有結束,我就開始焦慮。

為給家人買什麼禮物而焦慮,為家人會不會喜歡我買的禮物而焦慮……

看書


對我來說用看書來擺脫焦慮,其實和用旅行來擺脫焦慮是一樣的效果。

我本身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打開書本以及到合上書本的時間段,確實沒有焦慮的感覺。

遇到喜歡的故事和場景,還會讓我很開心。

但是當合上書本或者一個故事結束後,從故事中回到現實生活中,我還是會焦慮,為想到的第一件事情而焦慮,為看書浪費了做其他事情的時間而焦慮。甚至還會為故事裡的人物焦慮。

練瑜伽、冥想


最近幾年,我一直都有健身的習慣,我在一個連鎖健身房辦了會員卡,只要有時間就會上一下瑜伽課,或者做一起其他的有氧運動。

只不過時間不固定,有時候一周一次,有時候一周兩次,當然,也有一兩個月都沒有一次的時候。

也有人推薦我用KEEP 這個APP,說是在家也可以練瑜伽,雖然我下載了這個軟體,卻很少使用。

其實運動這件事,也是需要有人陪伴和督促的。

很多時候,我寧願把時間用來胡思亂想都不會用來運動。因為很多焦慮的時候,我根本不想做任何運動。

人生來就有惰性!這一點上,我非常認同。

我接觸冥想比瑜伽要早很多,相比練習瑜伽,我也更喜歡冥想。

但是當我焦慮的時候,我很難去集中精力去冥想。

在我不焦慮的時候,練瑜伽和冥想,對於我來說,只會讓我的身體狀態更好一點,讓我心情更平和一點。

在對於對抗焦慮這件事情上,還是效果甚微。

寫日記、畫思維導圖

我看到網上有人說,寫日記對於擺脫焦慮很有幫助,我在文具店買了一個非常好看,非常喜歡,又非常昂貴的筆記本用來寫日記。

我把每天焦慮的事情,焦慮時的感覺都寫下來。

在寫了一段時間之後,對我來說確實有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我並不是一個喜歡寫字的人,所以並不是每一次寫日記都是順利的。

有時候焦慮感比較強烈時,會寫著寫著就會出現撕日記本和摔筆的行為。

一次偶然機會,我接觸到了思維導圖。

這是一個很簡單,也很喜歡的一個工具,我開始試著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來代替寫日記。

在畫完第一張思維導圖之後,我發現這比單純寫日記有效果多了。

首先,它不需要寫很多的字。其次,我隨時隨地都可以畫,無論在家還是在辦公室,無論在電腦上還是在廢紙上,我都能很快地整理自己焦慮的情緒。

最主要的是,在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我慢慢轉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

而這種轉變讓我對生活有了反思,也能為潛在的問題尋找一些解決的辦法。

相關焦點

  • 答讀者問:我是如何對抗婚育焦慮的?
    但是很明顯現階段並沒有遇到讓她滿意的另一半,否則不會焦慮成這樣。 那怎麼辦呢?其實也只有兩條路走:積極相親,降低要求,火速生育;明年等到疫情平緩了,抓緊出國凍卵。我為什麼沒有提還可以放棄婚育這條路?因為很顯然她不夠有勇氣和力量走這條少有人走的路,所以我根本不可能這樣建議她。
  • 應對預期性焦慮:這6種方法形成的「焦慮對抗鏈」能幫你對抗焦慮
    舉例來說,當你沒有按時完成報告,你可以這麼去想:我的技能水平有限,給定的時間很少,我還有其它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要處理,沒能完成報告是意料之中的(死板,不帶任何情感);而不是去想:我沒能完成工作,這說明我的工作技能很糟糕,我太失敗了。
  • 4個法寶教你對抗焦慮
    美國心理學家塔瑪·瓊斯基在她的《內在成長:心智成熟的四個思維習慣》(後面簡稱《內在成長》)這本書就通過分析焦慮的本質、理性應對、強化內在、終身成長四個維度,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對抗焦慮,恢復內心的平靜,獲得自身的成長。塔瑪·瓊斯基是專注於負面情緒治療的美國心理學家,致力於幫助青少年和成年人克服心理焦慮症狀。
  • 在這個焦慮的時代,你是如何對抗焦慮的?
    我想除了因為焦慮所帶來的種種生理反應之外,更重要的是,焦慮產生時,我們的全部注意力都會放在那個讓我們感到威脅的事物上,你的心仿佛被無形的大石壓住,除了把這件事解決,否則你就不得喘息,這當然令人不快了。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會更容易焦慮,這是為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焦慮的分類,焦慮一般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狀態性焦慮,一個是特質性焦慮。
  • 你是否也經常感到焦慮?我也是。這裡有3條克服焦慮的辦法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開始焦慮,以前上班的時候還好,忙了一天沒有多少時間去想別的,但自從開始了我的自由職業生涯後,幾乎每天都是在焦慮中度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焦慮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日常生活了,晚上睡不好覺,做事集中不了精神,時刻懷疑自己。好在我是個喜歡思考的人,我終於找到了克服自己焦慮的辦法,今天就和大家做個分享。
  • 焦慮的最好解決辦法
    本人 男 26歲 說到這個焦慮呀 本人也比較焦慮 為什麼焦慮呢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原因 我個人原因是因為缺錢 你們呢 為什麼焦慮呢 因為工作比較輕鬆 嗯 經濟實力不是很好 然後就容易亂想瞎想 解決的最好辦法 那就是充實自己 讓生活忙碌起來 給家庭 孩子父母
  • 育兒焦慮,侵害寶媽身心健康?對抗焦慮,這些方法親試有效
    有很多寶媽有多少個晚上難以入眠,輾轉反側,這是她們焦慮的表現,她們也不知道自己焦慮的內容是什麼,但總是放心不下,自己覺得不合適那也覺得不確定,這讓她們心裡越想越多,越想越難睡,嚴重的已經影響到了她們的睡眠和她們的精神。
  • 「心理課堂」"我每天都很焦慮,我應該怎麼辦?"
    在各大社交軟體上"我很焦慮"被頻繁提起,有報告指出,現代社會每10人就會有6人被焦慮困擾著,當被問及原因時,工作,健康,家庭,社交是焦慮的主要來源。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大腦有空閒時間,那麼它會被焦慮填滿。
  • 六種實用方法教你對抗焦慮。收藏起來,一定有用
    焦慮也「你」 心靈的一部分,不可能抹除或者消滅,只有找到根源、和焦慮共處,,才有機會和自己真誠和解。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同時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當它是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時又知道這件事根本無關緊要。這或許是我們能對抗焦慮的最本質的方法。六種實用方法教你對抗焦慮。收藏起來,一定有用!
  • 活在當下,是對抗「年齡焦慮」的唯一方法
    所有的焦慮,不過是因為你的一事無成經常會聽到一個人說:我好焦慮啊,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就在這種焦慮的情緒中不斷的墮落,猛然的清醒,發現自己又荒廢了歲月,於是又越發地焦慮起來。成年人的焦慮源頭很簡單,不過就是因為那個一事無成的自己而感到慚愧不恥。在自己的歲月年紀裡,但凡是有一些些令自己滿意的成就,也不至於自我否定到焦慮。事業沒有起色,存款不見分毫,感情不見波瀾。
  •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對抗焦慮
    其實,讓成年人崩潰的,不是勞累,而是焦慮。《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一書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易變、模糊而不確定的VUCA後微信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既能獨立思考,又具有國際視野和跨界學習能力。如此嚴峻的職場環境,著實令人焦慮。這樣的焦慮使我們的心理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壓力過大而沒有時間思考、信息過載而無法辨析真偽,什麼都想做卻什麼也做不好。然而,在世界頂級戰略諮詢公司麥肯錫,卻存在著一群與焦慮絕緣的斜槓大神,他們不僅是行業翹楚,還身兼數職,輕鬆跨界。
  • 焦慮困惑,學齡焦慮,工作焦慮,世界這麼大,我怎麼能輸?
    伴隨身體逐漸垮掉的我,另外一部分是日復一日的焦慮,自我感覺,焦慮這種東西真的是:與生俱來。走過小半輩子的我總是在心底問自己一句,起跑線不遠,我又怎麼能輸,只能儘可能夠好。今天這篇文章,我會結合自己的焦慮情緒,來闡述自己過往經歷,以及正在經歷,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小辦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夥伴。
  • 與焦慮為敵還是做朋友?如何理解焦慮?怎樣轉化焦慮呢
    我們需要和焦慮對抗嗎?你戰勝了嗎?如何理解焦慮、轉化焦慮呢寫這樣的一篇文字,也是因為最近也在錄製關於緩解焦慮方法的節目,覺得有必要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我對於焦慮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當你看到這篇文字,我也邀請你和我一起來探索下自己的內在,帶著好奇心,來看一下到底什麼是焦慮,我們如何理解和轉化焦慮,也會有一些練習,讓我們學習到如何轉化我們的焦慮為行動,你願意嗎?
  • 為什麼我晚上的焦慮更嚴重?
    當我的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它常常伴隨著我甚至進入我的夢境。黑暗,扭曲的圖像,似乎縈繞在心頭,而且一切都太真實了,導致不安的睡眠和盜汗,進一步證明了我的恐慌。這一切都不好玩,但也不是完全陌生。從我這幾年開始,我就一直在面對焦慮,晚上的焦慮總是最糟糕的。
  • 「焦慮」我不怕你
    頭髮在禿,錢包在癟,不管是頭痛牙痛都感覺要大病一場,感覺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了……我想你有可能進入了一個焦慮的狀態了。焦慮是區別與壓力的一種狀態,相比較壓力,焦慮是一種無力感,沒有安全感,對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充滿了種種擔憂,而壓力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 當媽媽以後,我總結出3個停止焦慮的辦法,簡單好用
    於是,我只能向外求助,找來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相關的書籍,看了一堆,最後才發現,我所有的焦慮其實都來自一種狀態——迷霧。只有走出迷霧,才能緩解焦慮,獲得成長。想想這些,或許能停止焦慮成為媽媽的這兩年,我總結了一些對抗焦慮的技巧,有時候想想這些,情緒很快就會消退
  • 焦慮是現代人的通病,如何看透焦慮本質,讓你一生不受其擾
    焦慮就像是一個惡魔,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方式來對抗他,會讓你心力交瘁,狼狽不堪。焦慮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想要對抗焦慮,首先要知道產生焦慮的原因。我們會焦慮,是因為對未來失去了掌控感。無法把握事情將來會如何發展,不知道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影響。
  • 我有焦慮情緒,是這三方面原因引起焦慮:別被焦慮打趴下
    人的情緒經常會出現焦慮的症狀,一種焦慮容易引發另外一種焦慮,那麼焦慮就會遍布全身。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獨立的個體當中,有時候難免會出現孤獨,出現寂寞。在孤獨和寂寞中如何去平衡兩者的關係,這是一個平衡問題。
  • 普通人應該如何學會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
    在這個社會裡,焦慮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吧。不只是這種狀態,還有這個詞。一天不聽到個幾遍都不算是過了一天。當焦慮被掛在嘴邊,在說處理之前,我想先來談談到底什麼是焦慮。我的感覺,焦慮從表面看,是一種彌散性的擔心、緊張和焦躁的情緒。它經常跟另一個叫做「壓力」的好兄弟結伴同行。每個人的具體表現不太一樣:有的人,在焦慮的狀態裡容易喪失行動力。
  • 我好焦慮,焦慮的緩解之道 | 1分鐘心理課
    大家好,今天的話題是在全民焦慮的時代怎樣才能撫慰我們不安的靈魂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帶給我們最常見的情緒就是焦慮。焦慮,本質上是我們感覺不可控,是針對還沒發生的事情產生的一種失控感。你覺得可能處理不好這些事情,於是焦慮就產生了。放鬆訓練、轉移注意力或者找朋友傾訴,都可以緩解焦慮,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