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篇2018年7月海南萬寧的報導,發生了這樣一幕悲劇。一位父親抱著奄奄一息的女兒衝進市人民醫院,儘管醫生們立即實施了搶救,但女孩仍舊傷重離世。救治時,由於女孩遍體鱗傷,加上女孩父親的反常表現,院方選擇了報警。很快,這位父親就交代了實情:女兒身上的傷是被他打出來的.。
被父親活活打死的女孩僅僅6歲,事發時,她在出租屋裡寫作業。父親蔣某一直在責罵她,女孩實在沒忍住,頂了嘴,沒想到激怒了蔣某,怒火中燒的蔣某拿起手邊的一切物品,皮帶、衣架、掃把等等,狠狠地打了女兒一個半小時。等到他終於打累了,看到女兒還躺在地上,便帶著怒氣罵道:「別裝了,快起來!」可是,此時躺在地上的女兒拼盡全力才發出最後那微弱至極的聲音:「爸爸,我起不來了,你拉我一下.」蔣某是來海南打零工的,之前曾因為搶劫入獄5年,妻子也早已離他而去。
之前看到過另一則報導:一個9歲的男孩出門玩耍時把手機弄丟了,母親知道後異常憤怒,竟然用膠帶把孩子綁起來,然後用木棍足足抽打了孩子將近5個小時。次日一早,這個孩子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看到這些報導時非常心痛,說實話之前我也打過孩子屁股,有時還很用力,嫌孩子太淘氣,不聽話。後來我漸漸明白我的思維錯了,孩子就是孩子,怎麼能用評判大人的標準去評判孩子的對錯,怎麼能用對大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這本身就是不對的,不管對錯大多數時候孩子都是無意識的,這就是為什麼6歲的女孩已經被被打的奄奄一息,還對父親說,你拉我一下。孩子把你當父親,然而這一聲爸爸,你有資格答應嗎?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有時候總說孩子在父母不在的場合相對會比較聽話,而在父母面前就比較任性.是因為有父母在,孩子覺得有依靠,有給「撐腰」的,那作為被依靠的人和「撐腰」的人,你是否懂的和體會到這也是一種幸福,是一種父母與孩子之間無法被替代的的情感.所以真心愛我們的孩子,不辜負孩子對我們的依靠.
要求孩子時想想自己做到了嗎?很多父母總是嫌孩子這沒耐心,那不聽話,太貪玩,不好好學習.但是你對孩子的提要求的時候,自己做到了多少?你是否抱著手機放不下,一天花費很多時間在玩遊戲,刷小視頻上,你是否認真學習了不斷提升自己了,你是否把自己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了,你是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了.總之一句話,你是否以身作則了?
教育孩子是一項極具耐心和智慧的成年累月的義務和責任。孩子從出生到懂事長大成人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還要經歷孩子成長中的幾個叛逆期,這更需要做父母的要極具耐心,要意識到教育孩子即使艱巨的責任,也是光榮的義務,因為這種親情是任何其他情感無法代替的,這種血緣關係也是終生無法改變的.這也是人類繁衍和社會發展的源泉所在.
不要將情緒宣洩到家人尤其是孩子身上。作為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有自己的朋友圈,難免會遇到夫妻之間的矛盾,親朋和同事之間的衝突,但不要把這種情緒宣洩到孩子身上,衝孩子發火.孩子沒有義務當父母的出氣筒,父母也沒有權利把孩子當作宣洩情緒的對象.不要動不動威脅孩子,說不要你了,攆出你去,送給別人之類的話。相反心情不好的時候,多陪陪孩子,讓孩子的童真和親子情感擠走心中的不快,調節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大的財富.也許等我們臨終之時,最的欣慰就是看到子孫後代,代代相傳.
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總是告訴孩子這不能幹,那不能做,孩子一行一動之前,不管對錯就根據自己的主觀,按自己的價值觀標準給孩子設定了種種框框架架.但你是否真正走進過孩子的世界,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想事情,和孩子的小夥伴一樣陪孩子玩耍.你若真的走進孩子的世界,全身心投入陪孩子其實是很累的,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總能玩的滿頭大汗的原因.但是大多數父母往往沒有這個耐心,也意識不到這一點,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管教和指揮孩子,忽略的孩子感受和需求.有人總覺的是在哄孩子,而孩子何嘗不是在陪你.所以請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