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應該是八年級上的解法,僅用全等即可求解,八年級下還可以結合勾股定理求解。(哈市八年級高老師數學課堂學生家長群提出的問題),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問思路
第二問思路:
第三問:隱含578及357模型,其實就是勾股定理求解的特殊值及特殊角度
(3)第一步先用60°勾股定理求出BC=7
第二步利用垂直平分線及角平分線的性質,
可得:CG=BG,GN=GH
從而證出Rt△BGN≌Rt△CGH(HL)
∴∠BGN=∠CGH
∴∠BGC=∠NGH=60°
∴CG=BC=7
第三步:構造等邊三角形手拉手
△BGP≌△CGA(SAS)
∴BP=AC=5
∴AG=AP=3
巧構等邊手拉手
或在Rt△CGH中勾股定理
CG(^2)=GH(^2)+CH(^2)
∴49=3x(^2)+(x+5)(^2)
解得:x=(3/2)
∴AG=3
下面這題是今天哈市王老師分享的題目(來自高老師數學課堂研究群),仍然是578模型
根據已知線段相等造全等
解:先證△ABE≌△CAD
∴AE=CD,∠EBA=∠DAC,∠E=∠D
∴AE+AC=CD+BC,∠E+∠DAC=∠D+∠DAC
∴BD=CE=7,∠BFD=∠ACB=60°
再利用DF=8,∠BFD=60°解△BFD
易得:GF=4,DG=4√(3)
在Rt△BGD中,BG(^2)=BD(^2)-DG(^2)
∴BG=1
∴BF=4
群裡陳老師分享的模型
此類培優題型已經匯總成冊,有意者留言即可。視頻專欄十一五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