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酵素,就沒有生命」「東京大學教授發現酵素可抑制胃癌發病」「吃著吃著就瘦了」……這些宣傳酵素產品美容養生「神奇療效」的廣告語,讓酵素在朋友圈和各大電商平臺中很是火爆。然而,酵素產品的實際功效不僅頻遭專家質疑,產品質量也屢屢被查出不合格。消費者在購買時應理性看待其功效,選購正規廠商生產的酵素產品。
酵素價格差距挺大
「都別曬『A4腰』了!『酵素腰』你有嗎?沒有就趕緊喝起來。」趁著網上「A4腰」的餘溫未盡,李女士馬上借勢發了一條推廣酵素粉的朋友圈,配圖是一位身材火辣的美女將一盒酵素粉放在腰間。
李女士售賣的是一款名為「B365果蔬酵素粉」的酵素產品。她從去年3月開始賣酵素產品,除了果蔬酵素粉,還有酵素洗髮用品。對於酵素的功效,她已經如數家珍。
「短期效果可以解酒、治便秘、提高睡眠質量;中期效果主要是美容瘦身,比如祛痘、靚膚、淡斑、減肚子;長期喝酵素,則可以調理脾胃、調理亞健康、增強免疫力,還能降『三高』。」李女士還格外強調,「這個相當於食品,沒有任何副作用」。
不過,當問到喝多久就可以有效果的時候,李女士的回覆則模糊起來:「這個要看個人體質,比如減肥,有的人瘦得快,有的人瘦得慢。酵素不是藥品,不是那種吃了立馬就能瘦的。」
至於售價,李女士所售的這款產品,一盒269元,裡面有30袋。按照一天喝2-3袋的量,一盒可以喝上10-15天。
然而,在淘寶上搜索酵素,不光在品牌上較為雜亂,價格上也存在較大差距。李女士所售這款果蔬酵素粉,同樣分量最高賣到288元,最低則為120元。一款日本品牌的酵素粉,價格區間在59元到168元。此外,酵素原液的售價更貴,一款名為「Lumi」的720ml酵素原液,網購價達到1680元。
酵素功效並無科學支撐
那麼,酵素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產品呢?它的效果真像李女士說的那麼神奇嗎?
「日語中常把一些早年發現的常見化學物質叫做『X素』,比如『氫』叫『水素』,『氧』叫『酸素』,而『酶』,就叫成了『酵素』。」輕重健身工作室技術總監毛蔚說。
「酵素就是蛋白質的一種,進入消化道後,會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腸肽酶分解,最後變成胺基酸,吸收進人體。網上傳的效能神乎其神,但實際功能並未有最科學的論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玉瑋介紹。
以商家號稱的酵素可以減肥塑身為例,作為蛋白質,酶在胃酸的作用下會變性,最終被分解成各種胺基酸,並徹底失去活性。也就是說,酵素在消化道中會被分解,沒有機會進入細胞,不可能起到宣傳中的減肥作用。至於酵素的其他功效,目前也並無任何科學依據。
更令人擔憂的是,喝酵素不僅起不到想要的功效,反而可能因為質量不過關傷害自己的身體。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顯示,2015年2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中,來自臺灣地區、生產商為泰康泉生技有限公司、品牌名為「水益酵素」的產品因菌落總數超標而登上黑榜。2015年全年,國家質檢總局先後查出49批次的酵素產品質量不合格。
自製水果酵素別亂吃
「和同類保健品相比,酵素其實沒啥效果,性價比不高,有那個錢不如去吃別的保健品,辦個健身卡啥的。」一位酵素銷售公司的員工透露。
據他介紹,酵素的成本不到售價的四分之一,這其中還包括關稅、包裝、人工等費用。「可想而知,酵素的原料大概要多少錢了。而且一些號稱國外原裝進口的酵素,都是在當地設廠,東西還是國內的,只走了下海關流程,就號稱進口,其實在國內一樣做。」
此外,網上一些自製的酵素產品,因為生產環節衛生把控不嚴格、缺乏有效監管,極易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千萬要謹慎購買。
「製作水果酵素時經常需要加入大量的糖,含糖量通常在10%以上,多喝會增加糖的攝入。家中如果有肥胖、糖尿病人士,這種水果糖水並不適合他們飲用。而且,水果在發酵過程中極易受到雜菌汙染,因此一些自製的水果酵素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說。
(責任編輯:殷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