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數字訂閱用戶數突破200萬;新潮傳媒將減員10%

2020-12-25 騰訊網

一周焦點

《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相繼發布財報信息。《紐約時報》訂閱用戶數達到525.1萬,2019全年淨增加100萬名數字訂閱用戶。《華爾街日報》數字訂閱用戶數突破200萬。受疫情影響,新潮傳媒在春節後復工首日宣布裁員500人,約佔公司員工總數的10%。

媒體行業動態

《紐約時報》2019年數字收入超8億美元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宣布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其印刷和數字產品訂閱用戶數達到525.1萬,其中數字用戶達到440萬,2019全年淨增加100萬名數字訂閱用戶。同時,《紐約時報》還宣布2019年數字收入超過8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並提前一年達到目標。該報的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1000萬訂閱訂戶。儘管廣告薄弱,但該公司表示其重點是從讀者那裡獲得收入,而不是從廣告商那裡獲得收入。

《華爾街日報》數字訂閱用戶數突破200萬

在《紐約時報》宣布創紀錄的訂閱用戶數量後,新聞集團(News Corp)宣布《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首次突破200萬的數字訂閱大關。《華爾街日報》的發行商道瓊也創下了350萬訂閱用戶的新紀錄,並在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的收入增長超過《紐約時報》。新聞集團CEO羅伯特·湯姆森(Robert Thomson)表示,人們對事實、公正和深度報導的新聞有強烈需求,而最新的訂閱數據和財務結果表明公司滿足了這一至關重要的公眾需求。

新潮傳媒宣布減員500人

2月10日,新潮傳媒在春節後復工首日宣布裁員500人,約佔公司員工總數的10%。新潮傳媒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發表了CEO張繼學的內部講話。CEO表示裁員理由是:2019年績效考核271末尾淘汰10%;業務減少,人員就相對冗餘。減員後,新潮員工總數保持在4000多人的合理規模。CEO表示,新潮帳上儘管還有近10億現金,但如果收入歸零,也只能活六七個月,要戰勝此次疫情,必須踩死剎車,卡死現金流,降低成本,確保活著。

企業傳播動態

亞馬遜上線品牌推廣視頻功能

亞馬遜廣告於2月11日正式上線了品牌推廣視頻功能,助力商家應對品牌化購物趨勢。這一視頻功能的特別之處在於,可以幫助商家直接在搜索結果頁面展現商家的商品與品牌故事。除此之外,圈粉不再僅僅依靠品牌旗艦店,還在搜索階段的消費者也會成為商家品牌的粉絲。商家可以通過該功能對商品製作一段6-45秒的視頻進行投放。當消費者在亞馬遜設備搜索相關的關鍵詞時,商家的視頻就會顯示在搜索結果的下方,吸引消費者點擊並進入商品詳情頁面。

愛德曼2019年全球收入8.92億美元,亞太地區增長最快

在不考慮匯率波動影響的前提下,愛德曼(Edelman)的全球收入在2019年自然增長了2.1%,達到8.92億美元。考慮匯率波動的影響,全球收入增長了0.4%。該機構表示,其在所有地區的收入均有增長。美國地區增長1.6%,達到5.541億美元。亞太地區收入增長幅度最大,同比增長4.5%,達到1.056億美元。愛德曼CEO理察·愛德曼(Richard Edelman)提到中國地區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The Holmes Report更名為PRovoke

在成立20年後,全球權威公關行業諮詢機構The Holmes Report更名為PRovoke。創始人兼董事長Paul Holmes表示,2000年1月發布The Holmes Report時,就內容製作而言,只是個人的觀點。過去十年,該機構的內容團隊增加了許多獨特的聲音。如今,The Holmes Report擁有一支橫跨倫敦、紐約、香港和舊金山的編輯團隊,其他市場的撰稿人作了補充,所有這些撰稿人都將自己的觀點、獨特的聲音、知識和經驗帶給團隊。

第20屆IAI國際廣告獎特輯 戰「疫」公益作品徵集開啟

在第20屆IAI國際廣告獎即將徵集結束之際,IAI執委會特別發起【抗「疫」公益作品徵集】活動,邀約各公司或個人(含學生)參加此次公益創意活動。本活動完全免費,並將接受IAI國際廣告獎評委評審以及大眾的投票。獲獎者作品將收錄至《2020 IAI廣告作品與數字營銷年鑑》,並獲得一本年鑑,以及IAI特別榮譽證書,免費邀約參加2020IAI國際創享節。徵集時間為2020年2月11日至 2020年2月14日。

受疫情影響,國內外多個展會停辦或延期

美通社整理了近期因新冠狀病毒影響的各展會主辦方延期或取消舉辦展會活動的通知。被取消的展會活動包括2020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0廣州國際旅遊展覽會。延期舉辦的展會活動包括北京InfoComm China 2020展會、2020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20)、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和中國(上海)機器視覺展暨視覺技術及工業應用研討會等。

調查報告

QuestMobile:春節假期期間,快手、抖音日均用戶增量均超過4000萬

2月12日,QuestMobile發布《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QuestMobile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最長假期、最宅春節誕生,日活躍用戶規模、日均用戶時長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從1月23日開始,全網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節節攀升,從原來的50億小時,一路飆漲到57.6億小時(1月24日,火神山直播)、61.1億小時(2月3日,在家辦公第一天)。

相比放假前(2020年1月2日-8日),在短視頻領域,由於受到春晚和假期的疊加影響,快手、抖音日均用戶增量均超過4000萬。快手因與春晚合作,春節假期平均日活躍用戶規模上漲40%,而與多家衛視春晚合作的抖音也上漲26%。

傳播案例

攜程向全球大眾傳遞多項措施,助力抗擊疫情

自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攜程作為國際化的在線旅遊OTA平臺之一積極採取行動,並通過美通社的全球發布網絡多次向公眾及時傳遞抗擊疫情的相關信息。為儘量減少消費者的損失,1月23日,攜程向中國境內酒店發起「安心取消保障」倡議,並於1月25日將該倡議向全球推廣,加入該倡議的海外酒店訂單有望無損取消。包括希爾頓集團、香格裡拉集團、洲際集團、萬豪集團、凱悅集團等國際酒店集團已響應這一倡議。

相關焦點

  • 《華爾街日報》網站改版看什麼?
    就像幾個月之前的彭博社一樣,此時,《華爾街日報》正急切希望用戶能夠注意到網站版面的變化。也許在你看來,新網站其實就是多個平臺的重新整合,但對《華爾街日報》來說意義重大,它代表著自2008年9月以來,《華爾街日報》數字產品的一次重大革新。
  •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奢華人生」頻道正式上線
    全新頻道的網址為http://cn.WSJ.com/luxury, 內容除了翻譯自WSJ雜誌和《華爾街日報 》的文章之外,還將為讀者帶來關於時尚,旅遊,汽車,藝術,美食,葡萄酒及房產等原創作品。文章將同時出現在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的移動應用中,包括iPhone,iPad和Android。
  • 彭博傳媒訂閱用戶數將翻倍;人民日報計劃組建金融財經類傳媒集團|...
    傳播動態人民日報計劃組建金融財經類傳媒集團9月13日,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際金融報》釋放出一則重磅消息:人民日報謀劃組建的金融財經類傳媒集團計劃以位於深圳的證券時報系資源為基礎,因為「經過26年的發展,證券時報系目前已擁有《證券時報》《國際金融報》《中國基金報》《期貨日報》《
  • 《財新》付費訂閱用戶突破51萬
    據國際期刊聯盟(FIPP)《2020 Q3全球數字訂閱報告》,截至2020年上半年,《財新》付費訂閱用戶突破51萬,名列全球第10位。財新自2017年底全面啟動財經新聞付費閱讀,基於不同用戶需求,推出中文訂閱產品「財新通」、金融數據資訊產品「數據通」、英文內容產品「英文通」、針對校園學子專屬的訂閱產品「校園通」。
  • 《華爾街日報》推出標題式閱讀App
    除了轉戰定製視頻領域,開發短視頻平臺WorldStream外,《華爾街日報》又開始向移動端App出擊,為了滿足讀者不斷增長的數字閱讀需求,準備把專欄「What's News」拓展至移動端。《華爾街日報》首推「真正」手機產品:What's News2014年WSJ很忙,「移動化」理念不斷催生其新聞產品變革。《華爾街日報》的首席創意官 Edward Roussel宣稱,「過去的一年可能是《華爾街日報》歷史上最忙碌的12個月」。
  • 媽咪寶貝傳媒戰略合作新潮傳媒:共創母嬰家庭價值新增長
    預計2020年,母嬰市場規模將突破4萬億。而新潮傳媒與媽咪寶貝傳媒合作,共同挖掘萬億大藍海,線上線下緊密連結,構建母嬰全消費新場景。媽咪寶貝傳媒董事長王冠表示,此次雙方合作主要基於三點:一是共同的價值追求;二是共同的目標人群;三是超強的資源互補。
  • 谷歌「懲罰」《華爾街日報》?付費牆成趨勢但未成熟
    但是,最近這種「福利」卻被《華爾街日報》打破。之前,用戶在谷歌的新聞搜索結果中點擊《華爾街日報》的連結,就可不受付費牆限制而自由閱讀全文。然而從今年2月始,《華爾街日報》取消了這一特權。這導致了兩面性結果。一方面,《華爾街日報》網站的付費訂閱業務急速增長,普通訪問者轉化成為付費訂戶的比率翻了4倍。
  • 華爾街日報力薦,亞洲零食垂直電商Snackoo打入美國主流
    華爾街日報Off Duty指南裡推薦亞洲零食垂直電商Snackoo去年九月, 華爾街日報生活方式欄目推出了《工作之餘》(Off Duty)的今秋潮流指南,這家美國最知名媒體之一的指南中,不僅有秋季最新的服飾鞋履
  • 關臺32小時訂閱破200萬 臺媒:中天轉戰YouTube浴火重生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4日報導,臺灣中天新聞臺被迫離開有線電視52頻道,轉往網絡繼續發聲,中天電視優兔(YouTube)頻道13日突破200萬訂閱,讓不少人相當驚訝,而臺灣民進黨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有意插手網絡的傳言甚囂塵上
  • 華爾街日報:可穿戴設備將取代iPhone成蘋果新中心
    可穿戴設備將取代iPhone成蘋果最重要的創收源鳳凰網科技訊 據路透社北京時間9月8日報導,iPhone是蘋果最重要的硬體產品,如果說iPhone是輪轂(指位於中心位置)的話,其他蘋果產品和服務就是由它
  • AppleNews將於春季推出訂閱服務但據報導發布商的回應無聲
    近期涉及AppleNews將於春季推出訂閱服務但據報導發布商的回應無聲內容備受矚目,很多讀者對此也很有興趣,現在給大家羅列關於AppleNews將於春季推出訂閱服務但據報導發布商的回應無聲最新消息。蘋果收購了Texture(一家雜誌稱為Netflix)的服務,該公司將發展成為News應用程式的訂閱功能,但據稱該項目受到了媒體高管的冷淡歡迎,他們對該公司的最新媒體活動保持警惕。
  • 秒針聯合新潮傳媒開啟戶外廣告全量監播新時代
    秒針聯合新潮傳媒開啟戶外廣告全量監播新時代 2020-10-20 14:15:21 10月16日,在首屆「媒介力學論壇2020」發布會上,中國媒體監測領軍企業秒針系統聯合新潮傳媒,共同發布《戶外廣告數位化標準監測透明公約》,建立「中國戶外廣告數位化全量監播標準」。  這是戶外廣告行業的全國性數字監播標準體系,意味著戶外廣告將迎來新一輪行業大變局,徹底破解戶外廣告監播不透明的痛點與難題,以創新技術實現戶外廣告監播的公正、透明、客觀,樹立行業新標杆。
  • 10萬人白宮請願撤銷華爾街日報辱華文章
    「中國是亞洲真正的病夫」就是一篇這樣的文章華爾街日報3號發布到現在居然還沒有更改題目更沒有人出來道歉我們不去說文章內容這都2020年了居然還有人那麼大膽的敢公然辱華更別說是美國極有權威的華爾街日報想想一下題目改成這樣美國會亂成怎樣把
  • 「我的南京」APP實名註冊用戶數突破600萬
    2020-12-23 19:48圖文來源: 南京政務輿情研究院 掃碼租車、申請ETC、人才落戶、面試補貼、企業開辦、信用貸款、門票預定、美食推薦、時間銀行……6年,超4000項在線服務、超600萬實名註冊用戶數
  • 《Free Fire》印度月付費用戶數佔月活躍用戶數比例超10%
    財報顯示,數字娛樂業務(Garena)調整後收入為5.124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3.933億美元增長30.3%,季度活躍用戶達到4.021億人,同比增長48%,季度付費用戶數同比暴增72.5%達到3570萬人,以及每用戶貢獻(ARPU)為1.3美元,稍低於去年同期是1.4美元。
  • 秒針攜手新潮傳媒,戶外廣告迎來全量監播新變局
    2020年10月16日,由明略科技集團主辦的解構與重構·首屆「媒介力學論壇」在上海舉行。秒針牽手新潮傳媒,引領行業「新浪潮」志同道合,會上秒針系統和新潮傳媒共同發布「戶外廣告數位化標準監測透明公約」,兩者基於智能監測、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構建了戶外媒體全量數字監播體系,進而掀起行業監播新浪潮。
  • 消息稱蘋果新聞訂閱費每月 10 美元,將更名 「蘋果新聞雜誌」
    據科技媒體AppleInsider報導,蘋果的新聞訂閱服務或可更名為「蘋果新聞雜誌」(Apple News Magazines),每月訂閱費為10美元。但主流出版商卻拒不接受蘋果的條款,或已經打算離開蘋果的新聞服務。
  • 千禾味業牽手新潮傳媒,切入中產家庭打造零添加醬油第一品牌
    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食品飲料企業》中,中國最值錢食品企業,就是做調味品的。而作為調味品行業後起之秀的千禾味業,表現更是亮眼,中期盈利數據喜人,股價從2月到9月,漲幅超200%。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收入水平增加,消費者對高端醬油的需求將不斷增長,更健康、安全的高端醬油將成為主打市場。根據產業研究機構智研諮詢數據,2018年高端醬油產品在市場中的佔比已經達到25%,市場規模約為75.12億元。預計到2026年,高端醬油的市場佔比有望突破40%。
  • 傳蘋果新聞訂閱服務每月收費10美元 重命名為「蘋果新聞雜誌」
    消息人士解釋說,現有的大多數出版物都是當初與數字雜誌訂閱服務Texture籤署的協議,例如《連線》(Wired)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人物》(People)以及《男士健康》(Men's Health)和《大都市》(Cosmopolitan)。而在一年前,蘋果收購了Tex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