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2021-02-09 心理學空間網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對一件事,例如上臺報告或參加一個宴會,原本預期會失敗或受窘,結果真的如預期的一般,反之原本預期會成功或玩得很愉快,後來結果也不差。對於這樣的現象,也許各位不會太去重視,或認為只不過是巧合而已,但是以心理學的眼光來看,事出必有因,而且這個原因有部份還跟你有關,而究竟這樣的關係是怎樣造成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自我應驗預言或簡稱自驗預言--所要談的。

先從這個名詞表面的字詞來看,預言,在日常用語裡面就是對尚未發生的事情有一個預期性的想像或認定,例如氣象預報會預言明天下雨的機率有多少,而股市分析師會預言明天的股市會漲還是會跌,而所謂的應驗就是,這樣的預言成真了,例如氣象預報預言明天會是晴朗的好天氣,下雨的機率很低,而結果第二天真的出太陽,或是股市分析師預言明天的股市會上漲,結果第二天股市真的就漲了,這就表示這兩個預言應驗了。那麼,在前面加個「自我」又是什麼意思?自我,白話一點講就是自己,把他跟後面的詞合起來看,自我應驗就是自己應驗自己,一個會自己應驗自己的預言就是自我應驗預言,例如你原本預期上臺報告會報得很爛,結果一上臺果真結結巴巴的,證明了你的預期,所以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或別人對自己)的預期,將會在往後的行為結果中應驗,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簡單講就是「你原本預期的是什麼,結果就會受到你的預期影響而成真」。

羅伯特·默頓(Robert K. Merton)提出由圖式引發的自我實現預言,即使自己的預期成真的預言。許多研究已經發現圖式越強大越發達,我們越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與這些圖式相符的信息和特徵上。同時,我們的心智自動過濾那些與圖式不一致的特徵和信息,在通過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符合既定圖式的信息上,圖式的正確性也得到了確認(儘管我們不得不過濾很多不支持圖示的信息來達到這種確認)。

也許你會覺得:真有那麼厲害,那不就"喊水會結凍"了?!不用說這當然是有限制的,例如我們又不是神,當然不可能要明天出太陽就出太陽,但即便我們不能完全的掌控別人或外在環境,我們還是可以掌控自己,而自我應驗預言針對的也就是自己對自己的預言,例如在醫學上早有發現的,若病人自己預期或經醫師告知病情輕微的,在治療後復原得比較快,反之若預期自己病情嚴重的,對治療的反應會比較不好,甚至很多慢性病人,例如癌症病人的病情還會因為預期不良而惡化;另外在教學成效的研究上也發現,如果學生相信自己是優秀的,那麼從學習中獲得的樂趣與成績通常也會比那些自認駑鈍的來得高;而像焦慮症、心身症等精神官能性異常,其症狀也經常是預期性焦慮的結果,例如一個社交恐懼的個案之所以無法面對陌生人,有很大部份的原因是出在他預期別人會對他有不好的評價。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預期會影響到動機,例如你如果預期這次的數學考試很難,你再怎麼讀也不可能及格,那麼你將會寧願讀英文也不碰數學,而結果可想而知,反之如果你某一次在數學上獲得不錯的成績,你可能就會覺得自己在這上面是有天份的,下次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就會更認真準備,成績當然會越來越好,而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心理學家提出「沒有失敗者的學校」這樣的概念,因為藉由鼓勵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相對的其自尊、自信等也都會比處在責罰的環境中的學生來得高。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預期會影響到注意的焦點,例如有一個已經被說爛了的例子:半杯水,悲觀的人說「只剩半杯」(因為他注意到沒水的部份),樂觀的人說「還有半杯」(因為他注意到有水的部份)。

而經常我們會注意些什麼就受到你我對事件預期的影響,只要你稍加注意,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對上臺演講有焦慮的人經常會預期自己的演講是失敗的,而正因為他會去注意在聽眾中有多少人在打哈欠甚至打瞌睡,或是自己哪一段說得不順,所以他的演講沒有一次成功過;如果你對某個人的印象不好,你就會開始注意他有哪些讓你討厭的行為,從而越發肯定這個人是令人討厭的;一個擔心自己生病的人會去注意自己身上任何的不適,即便一點問題也沒有他也會覺得怪怪的而去看醫生;一個憂鬱症的病人因為預期未來是沒有希望的,所以在他的眼中只會看到灰暗、負面的事情;你會因為預期不受歡迎而在聚會中注意到別人經常以厭煩的態度對你,但實際上可能只是對方疲倦了而已....。

如何,很不能忽視的力量對吧?!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人說啦:如果你相信你能,那麼你可能可以;如果你相信你不能,那麼你一定不行,所以,告訴我,你對自己的預期又是怎樣的呢?


傳播心理知識 倡導心理觀念

相關焦點

  • 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實現預言」
    根據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你希望別人對你好,首先你要正確地對待他們——對他們好。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s a prediction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s itself to become true.
  • 你很可能不清楚自己擁有這項神奇的能力 /自我實現預言
    這些問題的回答就需要心理學裡的自我實現預言理論(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來回答。什麼是自我實現預言呢?自我實現預言,也叫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是指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為,並最終影響他們對自己評價。通俗的說,自證預言就是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
  • 如何利用自證預言,完成自我期待
    曾在很多不同的書或專欄中看到過「自證預言」,讓我對這個概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症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在心理學上,「自證預言」是存在的。人並非被動地任從環境影響,而是主動地根據個人的期望,作出相對應的思想及行為反應,而使期望得以實踐。
  • 有趣的社會心理學現象——自證預言
    在心理學中,這種人的自我暗示、先入為主的判斷對事件結果產生影響的現象,叫做「自證預言效應」,也被稱作「自我應驗預言」。我們有時候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最初設下的預言成真,就像給自己下了魔咒一樣。定義: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症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 蔡當局操弄「芒果乾」恐懼 當心「預言自我應驗」
    但自導自演可能弄假成真,造成心理學上的「自我應驗預言」效應,帶領臺灣走向「自我毀滅式的終極陷阱」。&nbsp&nbsp&nbsp&nbsp文章說,自我應驗預言通常有負面意涵,指人類思想傾向常會影響行為,行為又會強化這種思想,在循環運作下,終於噩夢成真。
  • 自我實現預言的謊言
    直到最近我真正理解了一個我以前學過的概念: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這個概念很簡單:一般人如果語言上/認知上表達了自己的某種特質,他/她的行為就會去證明這種特質。
  • 「自證預言」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
    後來心理學家給這樣的一種現象起了一個專業的名字,叫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的是人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預言(想法)來行事,最終令預言或者想法發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人生的佔卜師,而且應驗的概率超過街頭任何一位擺攤算命的先生。
  • 自證預言|自證預言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由羅伯特·默頓1948年提出,它用來指「開始時錯誤的情境定義引發了一種新的行為,正是這種行為使原初的錯誤定義成為真實的」    換句話說,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 年輕人,努力吧 | 自證預言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心理學上面有一個現象叫自證預言,簡單解釋就是人會不自覺的按自己內心的期望來行事,最終令自己當初的預言發生。也就是你信什麼,就會吸引什麼,自證預言這個現象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可以看到。1、自證預言「自證預言」,又名「自我實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行為確認效應,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也指對他人的期望會影響對方的行為,使得對方按照期望行事。
  • 愛情中的「自證預言」——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倒不是說這句話有多麼錯誤,而是因為它是一句【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羅伯特·默頓(Robert K. Merton)提出——當你心裡有了預設觀點時,你的大腦會自動尋找支持該觀點的證據,而忽略其他事實。
  • 心理學:你常說的口頭禪,可能正在成為你的生命預言和命運
    「信念」/「期待」 之所以說個體的口頭禪可能會與其命運相關,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其實就是因為自我實現與預言之間關係密切。預言在心理學界被稱為「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說的就是個體會根據自己的某些期待去進行竭盡全力的追求。
  • 神奇的「自證預言」,從「疑鄰盜斧」說開去
    作文如作田,一丘一丘來……【千丘生·千丘說】第12丘神奇的「自證預言《疑鄰盜斧》的故事還只是個前兆,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自證預言」。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常規解釋為:這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現象,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也指對他人的期望會影響對方的行為,使得對方按照期望行事。
  • 第五題 基督降生為人的預言和應驗
    果然這樣應驗:路2:1-14.(三)降生的種族:    根據預言基督必須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創22:18. 28:14.加3:16),而且必須是猶大支派的後代(創49:10)和大衛王的子孫(撒下7:12,16.賽9:6-7.耶23:5,6.33:15.亞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