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大師還是偽科學?中科院院士朱清時:科學的盡頭是佛學

2020-12-10 老方嗶嗶嗶

朱清時,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深圳南方科大第一任校長,國內第一所民辦高校的創始人之一。作為量子物理的研究者、中科院的院士,朱清時在退休後開始投入「量子佛學」的論證和推廣工作中。他不斷地和佛學人士接觸,最終形成了他的理論體系。

朱清時院士認為:意識是一種量子物理現象,意識不僅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也可能存在於宇宙之中。由此可以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自然科學與佛學最終將殊途同歸。

多種多樣的物質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物理學到此已進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他還寫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現代物理學步入禪境》,文中他舉了一個例子:要得到一顆蘋果樹, 首先要有一粒蘋果的種子,這是「因」。但是單靠這粒種子也不會長成一顆蘋果樹,比如把種子放在倉庫裡,無論放多久也不會長出樹來。

所以單有因是結不出果的。一定要將種子放在土壤中,並且要有適當的水分、陽光、溫度、肥料等等的配合, 種子才會發芽長大, 最後長成一顆蘋果樹,結出蘋果來。這裡的土壤、水分、陽光、溫度、肥料等等就是「緣」。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適當的「緣」,在因緣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來。

文中他還提到:緣是許多的配合條件。 緣有好緣,也有不好的緣。因此即使是同樣的種子,結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比如,把種子放進貧瘠的泥土裡,結出的蘋果也不會好吃。假如把種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 結出的果實就會香甜好吃。

最終他得出一個結論:當因緣散盡之時,果就會滅;因緣和合而生, 因緣散盡而滅。在二十一世紀開始的時候,以弦論為代表的物理學,真正步入緣起性空的禪境了。」

作為科學界的權威,他的「量子佛學」在民間影響很大,很多民眾都是他的擁躉。他用量子力學的理論試圖去證明佛學的正確性,甚至還提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觀點:「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正是在他的這些觀點引導之下,有些社會人士選擇了皈依佛門,曾有一名清華畢業的學生就是在他的影響之下,前往北京龍泉寺出家。除此以外,很多信徒對他也是極度的崇拜和景仰,認為他才是真正懂得科學和佛學的跨界大咖,高僧大德。

然而,也有許多人質疑:科學歸科學,凱撒歸凱撒,用宗教研究科學合適嗎?以後會不會有「量子道學」、「量子儒學」?

科學家楊振寧曾經說過:「科學往前進一步,宗教往後退一步,科學再進一步,神學又往後退一步。」事實上在科學界,反對朱清時的科學家也有不少,比如有「量子之父」之稱的潘建偉,就對朱清時拿量子力學證明佛學的做法提出了批評,他表示不認可朱清時「科學的盡頭是佛學」這樣的話。更有許多科學界人士認為:朱清時這是用自己的身份為「偽科學」站臺、為封建迷信粉飾。

與之相反的是,許多信徒則對於他的「量子佛學」推崇備至,認為他觸碰到了科學無法解釋的許多空白,比如平行宇宙、比如意識改變物質、比如因果輪迴,這些空白是否可以用他的理論去解釋、去證明?

對於他的理論和觀點,你怎麼看?你相信嗎?

相關焦點

  • 李淼:不懼院士的身份地位,是一個敢說真話的人
    據我所知,對任何讀者,無論他是一個普通的科學愛好者,甚至是不那麼善待科學的人,李淼也不會去怒懟,而是和風細雨的做解釋。第三,李淼是一位戰鬥的思想家。眾所周知,現在社會上由於種種過於寬鬆的氛圍,一些偽科學和迷信思潮可以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甚至一些原來是科學界比較有名的人,比如朱清時這樣具有院士身份的人,也可以在公開場合宣傳偽科學的荒謬言論。
  • 臺大校長李嗣涔用科學實驗證明佛、神、靈界的存在!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 :物理學走近阿賴耶識完整版
    最近這200多年,科學迅猛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但是,也帶來了另外一些東西。大家都知道環境汙染,這些我就不說了。另外就是文化界、思想界的很多人都以為科學是萬能的,以為只要科學不能理解的東西就是迷信、是偽科學。所以,把科學絕對化,這個對繼承傳統文化相當不利。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包括佛學文化,最重要的是弄明白兩件事。
  • 朱清時:用科學的方法重新審視迷信的東西
    中科院院士、原校長朱清時的辦公室位於理化大樓二樓的角落裡。門口沒有牌子,很低調。辦公室裡生活痕跡很重,隨處是書和古玩,甚至有些凌亂。如果沒有外出計劃,他每天埋在辦公室看書寫文章,研究他心愛的古玩。與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相比,人們更熟悉朱清時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嘗試。任中科大校長期間,他堅守「小而精」的辦學思路,不圈地、不擴招。
  • 科學和宗教不能混為一談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見仁見智,但是關於客觀世界,科學沒有答案的,佛祖那裡也根本找不到。「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這句話估計很多人不陌生。它出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南方科技大學原校長朱清時院士之口。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校長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nbsp&nbsp&nbsp&nbsp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
  • 巴蜀之地 | 朱清時:院士母親王惠雲
    王惠雲(1913—1996)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婦女,卻培養出了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和卡爾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朱清新,四川省金堂中學特級教師朱清傳等7個優秀子女。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在人生的逆境中,她用愛教會了孩子們勤勞儉樸的人生品質。
  • 科學和佛學的密切關係,心心相印圓融無礙
    即使有這麼大的功夫,不仰仗彌陀本願,不乘佛願力,不稱念佛名號,往生真報淨土也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的力量達不到,還是要靠佛的願力得生。不具足戒、定、慧的愚痴凡夫,如果和具足戒、定、慧的聖人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但是,具足的聖人,不乘本願,結果是不能得生淨土;愚痴的凡夫完全沒有根機,但是一心稱名念佛,必得淨土,最後的結局反差就是這麼大。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中國科學院...
    新校長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學習和工作,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何祚庥院士---中國官場之流氓
    三個代表符合量子力學原理 進入21世紀,在偽科學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中國「著名」偽科學家何祚庥又故伎重演緊跟新一代中央領導的政治把戲,提出「三個代表符合量子力學原理」(3day:真高級)的 高論,並號召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用「三個代表」指導量子力學的研究工作,
  • 星座有特殊寓意嗎 院士專家剝開偽科學外衣—新聞—科學網
    「科學每失去一片土地,都會被偽科學迅速佔領。」數日前,由中國科學報社發起的「百名院士聯合籤名呼籲科學精神抵制低俗迷信」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眾多媒體紛紛開展了關於「偽科學」話題的討論。 10月24日,在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第34期活動上,來自國內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再次向陰魂不散的「偽科學」掄起了重錘。
  • 朱清時院士:「人生的真相」
    為什麼大家知道痛苦來自那包銀子,還是不願把銀子扔掉呢?這是因為一般人的情緒是受物質的大腦支配的。這個大腦是為有利於人的生存和繁衍而演化出來的,它的特點就是讓人著迷世間這些事,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在乎,這樣有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繁衍。人的快樂是長期演化成的大腦的生化機製造成的。
  • 探秘成都「學霸搖籃」:15所中學培養了29名院士
    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的兩院院士閔恩澤、中國固體物理研究開拓者之一的李蔭遠院士、「飛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鐘山院士……在科學殿堂裡,院士們的身影如科學桂冠上的明珠,熠熠生輝。他們籍貫或許不同,鑽研領域的各有所長,卻有著一段相似的求學經歷。在成都啟蒙,從成都出發,29位院士在學術上孜孜以求,終成大家。今日,成都晚報獨家為您揭秘29位院士與15所成都中學的故事。
  • 朱清時院士:我們現實的物質世界,其實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壯麗的交響樂!
    緣起性空——物理學步入禪境朱清時   中科院 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原來的校長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這個物質概念始終是使這個世紀的科學感到最困難、最難解決和最難理解的概念。」哲學家們在論述「關係實在」時,使用的哲學詞彙,對你可能生澀難懂,我們還是用例子來解說。我們看見一束紅光,這是一個事件,是一個「果」。這個果,是由多種「因緣聚合」而產生的。
  • 李敖評價很犀利,不及朱清時厚道實誠
    他是國學與佛學的雙料大師,著作50多部,足有數千萬字,其作品之豐富,內容之廣博,少有人可比;他的著作被奉為「劃時代的巨著」,不說臺灣、香港,便是大陸,每年出版就達百餘萬冊之巨,而且在他2012年去世後非但未減,反而仍呈增長普及之勢,這在當代學問家序列中,絕對鳳毛麟角;他享譽海內外,粉絲遍布全球,人們尊稱他為「哲學家」、「宗教家」、「大居士」、「禪宗大師
  • 科學在印證佛教的正確
    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說這句話的是世界科學之父,愛因斯坦。另一位科學家告訴我們「當下對物質世界的科學研究,由最早的牛頓力學,到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至以霍金等為代表的弦論,科學的腳步仿佛在印證佛教的正確。」
  • 與朱清時院士商討:量子塌縮與多世界詮釋、測量與實在、以及量子糾纏|爭鳴
    > ►圖片來源:flickr作者按朱清時院士發表了兩篇討論量子和佛學的文章
  • 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
    原標題: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   我們首先要說清楚科學是什麼,特別是科學有三個要素,然後馬上就會明白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了。   宗教和偽科學也都聲稱掌握或者揭示了規律,但是由於並不符合科學的另外兩個要素,所以和科學有明顯的區別。   科學的第二個要素是科學的精神,包括三個內容:質疑、獨立、唯一。   「質疑」其實是最基本的科學精神,也就是對於以前的結果、結論,甚至廣泛得到證實和接受的理論體系都需要以懷疑的眼光進行審視。但是「質疑」並不完全等同於「懷疑」,更不是全面否定。
  • 燃素說這種偽科學,其實跟真科學一樣偉大
    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那個時代,之前人類並不能解釋燃燒現象,在所有有智慧的人的眼裡,燃燒這種現象還是只能用神的力量來解釋。然而真相總會被不甘於稀裡糊塗活著的人類科學先驅者一步一步揭開,「燃素說」也就是在那種情景中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