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田村一起多年贍養糾紛、鎮村幹部來幫忙

2020-09-05 在那櫻花季節

2020年8月14日,贛縣區田村鎮由鎮、村幹部聯合組成的調解組對中齊村一起多年贍養糾紛進行了成功調解,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76歲高齡的村民劉某某,育有3個兒子。老人含辛茹苦將三個兒子撫養成人,各自成家立業。老伴去世後,老人獨居多年。近兩年來,老人體弱多病,不能正常生活起居,需要親人照顧。三個兒子都在外打工,分別在縣城和南塘鎮上購買了商品房,照顧老人給自己造成生活不便,還影響收入,在輪流贍養中也漸漸產生了矛盾,老人時常出現贍養「空檔」。鑑於老人三個兒子自行協商無法達成一致,請求村委會幫助調解。



中齊村委會及時邀請了鎮黨委政法委員黃金輝,派出所民警鄭雄輝,司法所所長曾曉宇及村幹部組成調解小組,對老人三個兒子進行耐心勸導和說服教育,因意見不一,調解難度大。在多次調解無效的情況下,調解組採取了逐個家庭突破和重點攻堅的方法,從解決家庭思想問題入手,從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和贍養老人的傳統美德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經過三番五次的耐心調解,老人的三個兒子終於達成了贍養共識,按照調解程序籤訂贍養協議,並對鎮村幹部的調解表示感激。


文章來源:田村鎮政府

相關焦點

  • 田村女人
    如果砍柴一定要趁早,天還蒙蒙亮就要從村子裡出發,否則稍微晚點就要去更遠的地方,走更遠的路。如果要趕著將柴火挑去田村老街忠字牌那交易,那就更要起早出門了。從我還沒有上學到初中畢業,這大約十多年的時間裡,除了種地,砍柴是母親的主業。她和鄰家大嬸、伯母、甚至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自發組成了砍柴的夥伴。
  • 【以案釋法】老人贍養引糾紛 巡迴法庭來破解
    二人共育有三女一子,可以說兒孫滿堂,本應享受天倫之樂的他們,最近卻為贍養問題,煩透了心。二人雖然身體均還算硬朗,但是腿腳不便,生活自理已是困難。而子女們早已成家立業,三個女兒均已出嫁,兒子也早已成為人父。養老問題使得老人們憂心忡忡,如鯁在喉,無奈之下,宋某夫婦為4個子女不贍養的問題來向司法所求助。看似簡單的一件家庭贍養糾紛,卻讓司法調解工作人員感到並不輕鬆。
  • 【案例調解】贍養老人就是義務
    七十古來稀七十歲的老人應當享受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然而家住下原鎮張莊村年過七旬的老吳近日卻找到鎮大調解中心的工作人員請求調解自己的家務事經過慎重考慮,老吳決定向兒子們攤牌,當老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後,老大老二就是不肯出錢給老吳看病,而且一家人因此事吵打了多次,還報過警,老吳最後實在沒有辦法,才考慮找到鎮調解中心幫忙調解,希望在不破壞家庭和睦的情況下解決自己的贍養糾紛。
  • 專業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進村來(人民眼·基層治理創新)
    發軔「吃過不懂法的虧」的田頭村,嘗到了懂法用法的甜頭時隔多年,曾兆雄仍然心有餘悸。2006年,曾兆雄時任惠州市惠陽區沙田鎮田頭村黨支部書記。彼時,一村民小組將村集體建設用地上建設的廠房,租給了一家外地企業。
  • 農村啟動合村並鎮,村幹部挨家動員,農民拒絕籤字,咋回事?
    隨著城鄉一體建設不斷加快,合村並鎮成定局,之所以執行這一舉措,就是為了加快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相信這也是不少農民朋友所期盼的,畢竟只有農村發展起來了,農民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 心繫群眾息糾紛 多方調解促和諧 ——宣恩縣人民法院李家河鎮人民法庭工作紀實
    該庭與鎮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調解委員會、40個行政村調解委員會建立緊密的聯防聯調網格,與鎮綜治中心籤訂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合作協議,形成了「1+3+X」(綜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各個調解委員會)和「1+N」(法庭+各個調解組織)多方聯動調解工作機制,並先後組織開展三場專題培訓,參訓人數近200人,切實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水平。
  • 合村並鎮有哪些好處?你願意住小區還是住平房?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提要:合村並鎮有哪些好處?你願意住小區還是住平房?看看過來人怎麼說文/二狗「合村並鎮」應該在2000年就開始試點了,山東應該是試點的主要省份,而且試點成功且經驗豐富。自然村的合併減少了農村村幹部支數,減少了村幹部的財政開支,畢竟現在村幹部的工資絕大部分由財政發放。農村合併第1個好處:每個自然村的村幹部非常的少,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提高了辦事效率。對於合併後原有的小的自然村,只有一個村幹部和會計兩個人,對於其他的基本上由村裡負責聘用一些村幹部辦理村裡的工作。
  • 平輿縣司法局找準矛盾癥結點對症下藥化糾紛
    □全媒體記者 熊國森本報訊近日,平輿縣司法局老王崗司法所成功調處一起持續多年的土地糾紛,兄弟二人徹底放下紛爭
  • 小兒不滿父母「偏心」法庭巧解贍養糾紛(圖)
    彭仲芳 李興蘭特約通訊員 周超文 文/圖  去年12月22日,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法院江寧法庭在棉花坡鎮幹部群眾的見證下,公開審理了該鎮金鳳村李時華夫妻狀告大兒子李幫銀、小兒子李幫華不盡贍養義務一案。  拒付醫療費兩兒子被父母告上法庭  在2005年大兒子李幫銀、小兒子李幫華分家時,兩兄弟約定,父親李時華由大兒子李幫銀贍養,母親曾成德由小兒子李幫華贍養,而原有的六間樓房兩兄弟各三間,但仍由二老單獨生活居住。李時華與老伴在單獨生活幾年後,就主動選擇了與大兒子一起生活。
  • 24小時化解糾紛 法院駐村調解就是快
    東北網9月10日訊(周潔 記者 佘雨桐)近日,密山市人民法院連珠山法庭新發村調解委員會順利化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家住密山市太平鄉核心村的曲某於今年1月末借給同鄉村民霍某27000元,約定每月利息為1.5分。可曲某憑著借條上門討要時,霍某拒不償還,迫無無奈,9月8日,曲某隻能一紙訴狀將霍某訴至密山市人民法院連珠山法庭。
  • 梅州又一名村幹部倒在抗疫一線
    他是大埔縣大麻鎮北埔村村幹部何偉鍾。2月14日晚上,時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還有兩年就可以退休的何偉鍾,完成社妥片疫情防控點監測任務後回家吃飯休息,因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經診斷為嚴重心梗導致腦死亡,目前靠呼吸機維繫生命。
  • 永春桃城鎮:鎮村幹部「吆喝」賣菜 「滯銷菜」變「暖心菜」
    為解農民之困,永春縣桃城鎮村幹部迅速行動,先利用媒體和網絡「吆喝」賣菜,再採用點對點配送方式,讓變「滯銷菜」為「暖心菜」。社區書記林金仙(右一)幫忙摘菜 送、菜菜農2萬斤蔬果滯銷 幹部上微信「吆喝」賣菜位於永春縣德風社區長坑角落的頤園農場裡,工人們正忙著採摘、挑揀、打包上海青、皇帝菜、小西紅柿等多種果蔬。
  • 【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
    女兒大學畢業,現在單身,與哥哥一起謀生。老人早年與妻子離婚,之前常年在呼市以開門診為生,近年因患病,身體和精神都有問題,2019年在呼市差點兒出了車禍,沒辦法在呼市生活,只好回到蘆家營鄉楊統領地村。前些年兒子娶媳婦的時候,老人為兒子籌措了30多萬元買車買房,當時和自己的兄弟姐妹5人共借款9萬元。
  • 神木市大保當鎮:「五項舉措」抓好軟弱渙散村整頓提升工
    2020年3月,野雞河村因村組矛盾糾紛突出等問題被認定為軟弱渙散村。面對這種狀況,野雞河村黨支部迅速將壓力轉為動力,緊盯目標任務,堅持目標導向,狠抓整改落實,聚焦「五項措施」,著力推動野雞河村黨支部紮實開展工作。建強村級隊伍,強化組織保障。
  • 【基層法院動態】贍養糾紛引爭端,訴前調解復親情
    近日,滕州法院南沙河法庭通過訴前調解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原告徐某某育有四子一女,老伴已去世多年,現年事已高,無生活來源,子女又拒盡贍養義務,雖經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多次做思想工作,但被告仍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原告遂訴至法院。
  • 望謨縣郊納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
    9月17日下午,郊納司法所接到郊納鎮郵亭村村民李某電話,稱家裡因老人的贍養問題幾兄弟意見不統一引發糾紛需要鎮調委前去協調,得知消息後司法所工作人員立馬組織鎮調委會人員前往調解。 到達糾紛現場,調解組立即展開調查,對事情的起因進行詳細了解後得知,老人石某英育有三個兒子,分別為李某華、李某能、李某雲,現因身體原因只能在輪椅上生活,按照家族自行協商的口頭協議,三個兒子每家輪流贍養母親石某英一個月已實行得一輪,現到第二輪時母親因在李某能和李某華家生活時的各種不愉快後不願去跟李某能和李某華繼續輪流生活,只願意留在小兒子李某雲家生活而引發爭議。
  • 三個養豬場煩煞人 贛縣南塘官田村民為飲用水源苦惱多年
    三個養豬場煩煞一村人  贛縣南塘官田村民為飲用水源苦惱已多年  贛縣南塘鎮官田村村民廖群民:在我們村河流上遊有3家養豬場,養豬場的排洩物直接排到河流中,嚴重影響村民飲水安全,多次向當地鎮政府反映,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 贍養老母起糾紛 法院調解暖人心
    近日,榆樹市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依法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化解了家庭矛盾。 年逾八旬的李老太太與其丈夫(已去世)共生育了六名子女(其中一名已去世),現有五名子女在世,老人本應頤養天年,但因贍養問題與子女產生爭執,五名子女就贍養費問題以及老人應由誰進行日常照顧產生糾紛。
  • 曲沃縣檢察院支持起訴化解一起贍養案件糾紛
    曲沃縣人民法院家事調解室外雪花飄落,銀裝素裹,寒氣逼人,調解室內卻暖意融融,父親王某與子女間多年的矛盾在一朝化解,情景感人。參與這場矛盾化解的,有審理此案的法官,有履行支持起訴職責的檢察官,還有一直以來幫助照顧著王某的基層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王某在幾年前與妻子離異時就患有腦梗,近年來因病情愈發嚴重,全靠村委會救濟和低保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