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

2021-01-08 澎湃新聞
【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

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康保縣人民檢察院深入開展貧困人口贍養工作,按照《張家口市人民檢察院關於貧困人口贍養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依法監督專項行動實施法案》的精神,通過耐心釋法說理解決一位貧困老人無人贍養問題,促使子女把生活無依的父親送入養老機構,有力地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事件梗概

2020年5月23日,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由其三個妹妹攙扶,在村支書的帶領下到康保縣人民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老人言語混亂,表達不清。

經辦案人員向其三個妹妹調查了解,老人60歲,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已成家,在呼和浩特市生活,據說其子在呼市有三套樓房,與人合開了醫療機構,經濟條件還不錯。女兒大學畢業,現在單身,與哥哥一起謀生。老人早年與妻子離婚,之前常年在呼市以開門診為生,近年因患病,身體和精神都有問題,2019年在呼市差點兒出了車禍,沒辦法在呼市生活,只好回到蘆家營鄉楊統領地村。前些年兒子娶媳婦的時候,老人為兒子籌措了30多萬元買車買房,當時和自己的兄弟姐妹5人共借款9萬元。姑伯們讓老人的兒子好好盡孝贍養老人,可老人的兒子卻說,只要姑伯們不和他要錢,也不再過問老人的家事,更不要管他怎麼養活父親,他就儘自己的贍養義務。

辦案人員又向村委會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村委會的李書記說,老人回村後,因其房屋多年無人打理,已經坍塌,村委會為他租了2間房。老人因病經常大小便失禁,有時尿溼褲子,到村委會找村幹部清洗,還要求村委會給他蓋新房,村委會人員只能好言相勸,把他送回租住的房屋內。但老人多次到村委會糾纏不清,他們被鬧得沒辦法,最後只好和鄉政府溝通,一塊把老人送到張家口,在市沙嶺子醫院住了20多天,出院後,老人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可難以料理自己的生活。2019年底,村委會擔心老人獨自生活出現意外,就和鄉政府民政工作人員到呼市找老人的兒子,與其進行深入的溝通,並詳細述說了老人的困難處境,但老人的兒子不為所動,提出各種理由推脫,工作人員最後無功而返。

辦案人員又到老人住處實地查看,發現他的房屋地勢低洼,土坯牆上有裂縫,房子裡陰冷潮溼,雖然已是夏天,還安著火爐,掛著棉窗簾,老人靠吃乾糧度日,身體和精神狀況一天比一天差,隨時有可能發生不測。

辦案人員認為該案完全符合支持起訴的條件,通過支持起訴能夠解決老人的贍養費問題,但如果走訴訟程序,不僅時間長,還會使父子關係雪上加霜,失去了家庭溫情,缺少了應有的親情,只剩下了金錢供養義務,老人的生活質量還是得不到保障。辦案人員立刻向主管副檢察長、檢察長作了匯報,經研究,決定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家庭建設,樹立良好家風,促進社會和諧的角度出發,最好通過說服勸解讓劉某父子冰釋前嫌,督促兒子主動履行贍養義務。並為此制定了詳盡的工作預案。

辦案人員經過多次和老人的兒子電話聯繫,他雖然不願意回康保協商,最終還是答應在呼市見面。辦案人員聯繫了村支書、鄉政府民政工作人員一同驅車趕往呼市。在呼市與老人的兒子見面後,首先,詳細宣講了贍養父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講解中華民族孝善敬老的優良傳統。之後,辦案人員直截了當地對他說,第一,不管你與父親有什麼家庭矛盾,有什麼感情糾葛,你與他的父子關係是割不斷的,他把你養大成人,你為他養老天經地義,不應該提任何條件,講任何理由。一旦走了訴訟程序,父子對薄公堂,法律會保護老人的合法權益。這樣不僅影響你的聲譽還會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第二,至於你和姑伯們的債務糾紛,我們已經了解清楚,只要你盡心贍養父親,姑伯們同意不追究欠款。第三,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可行的措施。經過一番細緻的工作,老人的兒子終於同意回康保看望父親,鑑於其家庭情況、以及其父親的身體情況,他決定把父親送到養老機構贍養,並希望檢察院的工作人員能夠幫助他找到一家合適的養老機構。

回康保後,辦案人員多方打聽,找到了一家老年公寓,並帶著老人到該公寓實地查看。在辦案人員的督促下,老人的兒子回康保後與老年公寓籤訂了協議,把父親安排到該公寓贍養。案件辦理後,辦案人員經常抽空去看看老人,如今,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有了很大的好轉,生活也比較開心,辦案檢察官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

社會評價

村民: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不擔心住房、看病、孩子念書。但是很多人不負責任,自己不盡義務,縣檢察院做得好,督促了子女贍養老人。

村幹部:遇到這樣的事情,村委會會積極配合做工作,關鍵時候還得靠法律,用法律來維護合法權益,檢察院辦得這個案子解決了老人的生活困難,也警醒了很多不孝子,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原標題:《【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貧困老人贍養難 法律援助幫維權
    近日,達州市通川區法律援助中心對北山鎮一起爭執多年的贍養糾紛進行持續上門法律援助,服務到底,堅決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該贍養問題最終成功解決。北山鎮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張某某育有一兒一女,均已成家立業。張某某身患重病,行動不便,其妻子也早已去世。由於張某某患病後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無經濟收入來源。張某某要求二子女盡贍養老年人的義務,經多次家庭會議,二子女均未達成一致贍養老人的意見。
  • 子女贍養 政府獎補|金鄉實施孝善扶貧讓貧困老人老有所養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玉婷)為有效破解扶貧工作中農村貧困老年人生產生活難題,進一步提升貧困老年人生活質量,金鄉縣馬廟鎮將孝善養老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結合,按照「子女贍養+政府獎補」的模式,在全鎮範圍內實施孝善扶貧活動,共惠及345位貧困老人。
  • 無人贍養老人,無奈老人多次起訴增加贍養費及住房
    分單中載明「每人與老人準備住房一間,1985年7月26日,原 、被告及二原告的其他兒子就二原告的贍養問題達成協議。交煤時間:每人每年壹千斤煤可安排在每年收麥前即時給予解決。2007年1月,二被告以物價上漲,原協議中所定贍養費標準不夠,要求被告增加生活費、提供一間住房為由,起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於2007年3月26日作出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馬金在其宅院內給二原告準備住房一間,供原告居住生活,並判決被告每年給付二原告生活費800元,二原告的醫療費由被告負擔六分之一。之後,被告馬金按照該判決書支付了原告生活費。
  • 變老的方式|無人贍養:社會轉型中失落的一代韓國老人
    與發展中國家的老年貧困不同,韓國老人的貧困不是絕對貧困,而是相對貧困,即低於中位收入的50%。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處在相對貧困之中,很多韓國老人也能長壽。即使養老金相對較低,惠及全民的平價醫保仍然可以保護老人的健康。但是,老人們雖然長壽,卻沒有足夠的積蓄保障生活品質。
  • 貴州一84歲老人育5子女卻無人贍養,結果大快人心
    12月3日,平壩法院高峰法庭審理了拒不贍養老人的家事糾紛案件。原告何某有五個子女,現已84歲高齡,且身體情況大不如前,已沒有能力養活自己,但五個子女既不盡贍養義務,也未能給予老人親情關懷,故原告將五個子女告上法庭。
  • 全國農技中心主任魏啟文一行到康保縣調研指導工作
    12月7日,全國農技中心主任魏啟文一行到康保縣調研指導工作,並走訪慰問貧困群眾,送去慰問金。縣委副書記、縣長魏紅俠,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海,副縣長趙鐵成一同調研或參加座談會。隆冬時節,寒風凜冽。為群眾現場解決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並且積極謀劃幫扶拓寬蔬菜銷路。在貧困戶孫福德家中,魏啟文剛進家門就問老人家裡冷不冷?身體怎麼樣?一年收入有多少?還揭開爐蓋看了看,看著爐膛內熊熊的火焰,魏啟文會心地笑了,並且叮囑老人要多通風,正確使用一氧化碳報警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 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 贍養老人要跳出誤區
    但是,由於我們的城市、農村保障制度還不健全,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明顯短缺,老人「享清福」的障礙還不小。    調查結果表明,精神贍養糾紛常發生在城市老人中,而在農村拒不贍養老人現象很突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誰都會有人到暮年的那一天,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是每個老年人所期盼的,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所必備的重要條件。本期通過兩個典型案例,就老人贍養問題進行詮釋。
  • 隴南徽縣:贍養老人起糾紛,法律援助幫解決
    可是長女夫婦在房子建好後,違反約定搬到丈夫老家生活,對年事已高的父母不盡贍養義務。2014年張某因患高血壓導致偏癱,長女不聞不問。張某夫婦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且已喪失勞動能力,僅靠次女打工的收入不能維持生計。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令二位老人沒有想到的是,2020年8月長女以兩位老人居住的房屋是她建造的為由,欲將張某夫婦趕出房屋,兩位老人尋求村委會幫助,村委會多次調解無果,故而成訴。
  • 不贍養老人要承擔什麼責任?解決的方式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會發生子女不贍養老人情形,其中的原因不乏多樣。那麼,不贍養老人是否可以?涉及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就說一說。一、子女不贍養老人是否可以呢?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二、贍養父母、老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 百歲老人贍養難 司法合力解其憂
    萬源市河西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吳豫川同志就是援助隊伍中的優秀一員,他長期不計報酬,辦理了大量贍養法律援助案件,為貧困老人討回近百萬元的養老錢。近日他又成功辦結了一起因家庭矛盾而引起的複雜贍養案件,受到了老人以及當地人民群眾、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今年8月大竹河司法所工作人員在萬源市廟坡鄉貧困村入戶宣傳了解到該村92歲老人陶某癱瘓在床,現因贍養糾紛其五女兒在鬧矛盾。
  • 張家口破解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題
    長期以來,張家口市大批青壯年農民外出務工,農村村莊空心化、家庭空巢化、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特別是壩上地區,留守的大部分是貧困、空巢、高齡老人,沒有收入來源,生病缺人照顧。如何改善農村留守老人住房,解決貧困老人的養老問題?張家口市把互助幸福院建設作為重要抓手。
  • 2021年新規有變,老人贍養更難了
    是說被繼承人指定的,或者被繼承人沒來得及指定,則是由法院規定法定繼承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在提高,即便是縣城的一所房子,價格也在20-30萬元之間。有些老人真的是付出全部心血才勉強夠得一所房子。老人終歸會百年,那麼在百年之後,房子的歸屬權屬於誰呢?必須要自己的子女繼承嗎?2021年新規有變,子女不再是唯一的繼承人選。
  • 山西臨縣:萬餘名貧困老人喜領「孝心紅包」
    新華社太原4月16日電(記者王皓)「感謝黨的好政策,兒女為俺交了2500塊錢的贍養金,俺一年就能領到3000塊養老金!」說起扶貧孝心基金的事兒,山西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83歲的王銀照十分高興。  「目前我們籌集了來自政府、子女、社會三方面近3000萬元的扶貧孝心基金。」
  • 8旬老人育7子女卻無人贍養 孫子替祖父母狀告父親
    最後,通過法院調解,陳文等兄妹共同贍養八旬父母,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300元,每月5天輪流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爺爺奶奶的贍養問題看似解決,但陳大與父親卻已形同陌路。不過陳大認為,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他相信父親總有一天會明白他的苦心。
  • 新個稅贍養老人支出如何扣除抵稅 具體範圍和標準
    將「贍養老人支出」納入個稅附加扣除的範圍,既是弘揚我國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也符合我國人口老齡化日漸嚴重的現狀,特別是考慮到工薪階層獨生子女家庭居多、贍養老人負擔較重的實際情況,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實到具體政策中,體現了我國稅收政策的一大進步。消息一出,立即刷屏,足見國人對政策的讚許。
  • 子洲法院妥善解決了5個子女不贍養90歲的老人問題
    ——當楓橋經驗遇上贍養糾紛 2020年6月18日,邢某向法庭反映其五個女兒不贍養自己。邢某90高齡,不能夠自行照料家務,無勞動能力,五子女因各種原因未能照顧好老母親,現老母親獨自一人在家中生活。
  • 古稀老人贍養困難 巡迴審判上門維權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9月28日,固安縣人民法院馬莊人民法庭在禮讓店鄉大楮林村巡迴審理了一起74歲老人的贍養糾紛案件。趙某某與老伴育有二子,老伴已去世。多年來,趙某某與二兒子因贍養問題發生糾紛,當地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
  • 典型案例 | 子女未盡贍養義務,老人該怎麼辦?
    本案受理後,承辦人考慮到此類家事案件具有較強的人身依附性和家庭倫理性,通過電話聯繫五被告聽取其對贍養老人的意見,通過走訪了解五被告家庭的客觀狀況。經了解,五被告均願意贍養老人,但部分子女認為老人偏心或自己能力有限而要求承擔少部分的贍養責任。(二)邀請調解,解決老人贍養問題。了解基本案情後,承辦人邀請轄區內的特邀家事調解員參與本案庭前調解。
  • 【政法視「縣」】正陽縣法律援助中心:耄耋老人贍養無助,法律援助巧解糾紛
    正陽縣法律援助中心本著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目標,為老人開通「綠色通道」,優先為他指派援助律師,並積極與法院溝通儘快定好開庭時間,以使老人的贍養問題儘快得到解決。經法援中心全程參與及承辦律師的努力,該贍養糾紛案件已於近日開庭審理,案件當庭調解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 手把手說個稅——贍養老人篇 「掰開揉碎」說贍養
    這幾天,我們的節目解讀了這項改革措施,尤其是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房屋租金、贍養老人和大病醫療在內的6項專項附加扣除。來說說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根據政策,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獨生子女按每月2000元的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其兄弟姐妹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分攤扣除,但每個人的分攤額度不能超過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