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康保縣人民檢察院深入開展貧困人口贍養工作,按照《張家口市人民檢察院關於貧困人口贍養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依法監督專項行動實施法案》的精神,通過耐心釋法說理解決一位貧困老人無人贍養問題,促使子女把生活無依的父親送入養老機構,有力地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事件梗概
2020年5月23日,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由其三個妹妹攙扶,在村支書的帶領下到康保縣人民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老人言語混亂,表達不清。
經辦案人員向其三個妹妹調查了解,老人60歲,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已成家,在呼和浩特市生活,據說其子在呼市有三套樓房,與人合開了醫療機構,經濟條件還不錯。女兒大學畢業,現在單身,與哥哥一起謀生。老人早年與妻子離婚,之前常年在呼市以開門診為生,近年因患病,身體和精神都有問題,2019年在呼市差點兒出了車禍,沒辦法在呼市生活,只好回到蘆家營鄉楊統領地村。前些年兒子娶媳婦的時候,老人為兒子籌措了30多萬元買車買房,當時和自己的兄弟姐妹5人共借款9萬元。姑伯們讓老人的兒子好好盡孝贍養老人,可老人的兒子卻說,只要姑伯們不和他要錢,也不再過問老人的家事,更不要管他怎麼養活父親,他就儘自己的贍養義務。
辦案人員又向村委會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村委會的李書記說,老人回村後,因其房屋多年無人打理,已經坍塌,村委會為他租了2間房。老人因病經常大小便失禁,有時尿溼褲子,到村委會找村幹部清洗,還要求村委會給他蓋新房,村委會人員只能好言相勸,把他送回租住的房屋內。但老人多次到村委會糾纏不清,他們被鬧得沒辦法,最後只好和鄉政府溝通,一塊把老人送到張家口,在市沙嶺子醫院住了20多天,出院後,老人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可難以料理自己的生活。2019年底,村委會擔心老人獨自生活出現意外,就和鄉政府民政工作人員到呼市找老人的兒子,與其進行深入的溝通,並詳細述說了老人的困難處境,但老人的兒子不為所動,提出各種理由推脫,工作人員最後無功而返。
辦案人員又到老人住處實地查看,發現他的房屋地勢低洼,土坯牆上有裂縫,房子裡陰冷潮溼,雖然已是夏天,還安著火爐,掛著棉窗簾,老人靠吃乾糧度日,身體和精神狀況一天比一天差,隨時有可能發生不測。
辦案人員認為該案完全符合支持起訴的條件,通過支持起訴能夠解決老人的贍養費問題,但如果走訴訟程序,不僅時間長,還會使父子關係雪上加霜,失去了家庭溫情,缺少了應有的親情,只剩下了金錢供養義務,老人的生活質量還是得不到保障。辦案人員立刻向主管副檢察長、檢察長作了匯報,經研究,決定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家庭建設,樹立良好家風,促進社會和諧的角度出發,最好通過說服勸解讓劉某父子冰釋前嫌,督促兒子主動履行贍養義務。並為此制定了詳盡的工作預案。
辦案人員經過多次和老人的兒子電話聯繫,他雖然不願意回康保協商,最終還是答應在呼市見面。辦案人員聯繫了村支書、鄉政府民政工作人員一同驅車趕往呼市。在呼市與老人的兒子見面後,首先,詳細宣講了贍養父母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講解中華民族孝善敬老的優良傳統。之後,辦案人員直截了當地對他說,第一,不管你與父親有什麼家庭矛盾,有什麼感情糾葛,你與他的父子關係是割不斷的,他把你養大成人,你為他養老天經地義,不應該提任何條件,講任何理由。一旦走了訴訟程序,父子對薄公堂,法律會保護老人的合法權益。這樣不僅影響你的聲譽還會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第二,至於你和姑伯們的債務糾紛,我們已經了解清楚,只要你盡心贍養父親,姑伯們同意不追究欠款。第三,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可行的措施。經過一番細緻的工作,老人的兒子終於同意回康保看望父親,鑑於其家庭情況、以及其父親的身體情況,他決定把父親送到養老機構贍養,並希望檢察院的工作人員能夠幫助他找到一家合適的養老機構。
回康保後,辦案人員多方打聽,找到了一家老年公寓,並帶著老人到該公寓實地查看。在辦案人員的督促下,老人的兒子回康保後與老年公寓籤訂了協議,把父親安排到該公寓贍養。案件辦理後,辦案人員經常抽空去看看老人,如今,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有了很大的好轉,生活也比較開心,辦案檢察官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
社會評價
村民: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不擔心住房、看病、孩子念書。但是很多人不負責任,自己不盡義務,縣檢察院做得好,督促了子女贍養老人。
村幹部:遇到這樣的事情,村委會會積極配合做工作,關鍵時候還得靠法律,用法律來維護合法權益,檢察院辦得這個案子解決了老人的生活困難,也警醒了很多不孝子,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原標題:《【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