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法院妥善解決了5個子女不贍養90歲的老人問題

2021-01-08 騰訊網

——當楓橋經驗遇上贍養糾紛

「楓橋式人民法庭」的創建是訴源治理的現實需要 ,既要著力內部挖潛,提增質效,又要眼光向前、向外,大力推動訴源治理路徑、治理力量、治理方式等方面的轉變。近年來,裴家灣法庭運用民間糾紛通報機制,將風險點前移至預防階段、實質化解矛盾糾紛,提高各類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主動性,促進社會治理法治化。發揮「小法庭」在平安建設中的作用,實現子洲法院「小法庭、大平安」的工作目標。

2020年6月18日,邢某向法庭反映其五個女兒不贍養自己。邢某90高齡,不能夠自行照料家務,無勞動能力,五子女因各種原因未能照顧好老母親,現老母親獨自一人在家中生活。期間,老母親邢某向村委會反映過相關情況,但均未得到妥善解決。

考慮到該案系典型的家事糾紛,並發生在親情之間,且邢某年逾九旬,簡單處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人贍養問題,因此裴家灣法庭庭長李文亮通過電話聯繫到了邢某的五位子女,在了解糾紛事實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實質問題對雙方進行了詢問,傾聽了她們的意見,並建立了「邢某贍養問題」微信群,通過在微信群裡調解,其六女兒張某明確表示願意履行贍養義務。2020年6月29日,裴家灣法庭法庭幹警邀請了裴家灣鎮毛家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尉、村委會主任拓治國一同將老人邢某送往清澗六女兒張某某家中。7月1日,邢某的五女兒將老母親接到其綏德家中一起生活。7月2日,邢某和其五女兒共同到法庭陳述:問題解決了,其就不起訴了。老人的贍養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法官寄語

近年來,裴家灣法庭不斷探索、實踐、完善民間糾紛通報機制,打造「楓橋經驗升級版」,使司法、政府、村委會「縱向調解網格」走向融合。並對當地群眾進行法制宣傳、提供法律諮詢、對涉訴案件進行現場調解。對調解不成的糾紛引導群眾依法主張權利,同時搭建微信平臺,建立現場服務、電話服務、微信服務的立體便民服務模式,力爭將矛盾化解在萌芽。將「楓橋經驗」努力落到實處,使調解成效明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壯麗圖景有待我們每位幹警在時代的大潮中以實踐作筆,書寫新解,體現「小法庭」在平安建設、區域治理、訴源治理中的作用,更能燭照新時代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實踐不斷前進。

文稿:趙寶豔

編輯:馬亞琴

責編:李海林

審核:姜宏勳

看完記得點「在看」筆芯呦

相關焦點

  • 貴州一84歲老人育5子女卻無人贍養,結果大快人心
    12月3日,平壩法院高峰法庭審理了拒不贍養老人的家事糾紛案件。原告何某有五個子女,現已84歲高齡,且身體情況大不如前,已沒有能力養活自己,但五個子女既不盡贍養義務,也未能給予老人親情關懷,故原告將五個子女告上法庭。
  • 百歲老人起訴六個子女:沒一個願意贍養我的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勝楠 記者 嚴君臣)雖然膝下有6個子女,但已經99歲的朱老太太生活卻沒有了著落。因為無人贍養,她無奈將幾個子女都告上了法庭。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9月21日,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成功在訴前成功調解這樣一起百歲老人贍養糾紛。家住通州某村的朱老太太已99歲高齡,共育有三子四女(長子已故)。老太太含辛茹苦地將子女們撫育成人,並各自成家立業。
  • 典型案例 | 子女未盡贍養義務,老人該怎麼辦?
    本案受理後,承辦人考慮到此類家事案件具有較強的人身依附性和家庭倫理性,通過電話聯繫五被告聽取其對贍養老人的意見,通過走訪了解五被告家庭的客觀狀況。經了解,五被告均願意贍養老人,但部分子女認為老人偏心或自己能力有限而要求承擔少部分的贍養責任。(二)邀請調解,解決老人贍養問題。了解基本案情後,承辦人邀請轄區內的特邀家事調解員參與本案庭前調解。
  • 拒絕贍養!老人將三個子女告上前旗法院
    然而,烏拉特前旗卻有三個子女因為不贍養老人,被告上前旗法院西小召法庭。馮大爺育有三個子女,現在他年歲已高沒有能力養活自己,本是需要三個子女盡孝的時候。可三個子女不僅不在身邊,竟然都不願承擔撫養費。無奈之下,老人只好將三個子女告上了法庭。在受理這起案件之初,承辦法官與老人的子女取得聯繫,然而他們都態度冷漠,拒絕領取訴訟材料,也表示不願意給老人贍養費。
  • 八旬老太無人贍養 五個不孝子女被告上法庭
    8月21日,望江縣法院執行庭充分運用「三孝」調解法,妥善執結一起贍養費糾紛,不僅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還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今年80歲的沈老太育有5個子女,依農村風俗,早年分家時明確隨長子生活,老伴2012年去世後,因子女間家庭矛盾,沈老太不得不獨居生活,現年老體衰,雙目失明,沒有生活來源,子女間家庭矛盾又無法調和,自2019年9月至今,沈老太搬至自己所建的平房單獨生活。
  • 贍養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社會安穩的要求,更是對家庭和社會應盡的責任。8月20日,海城區法院審結一起贍養糾紛案件。原告嚴小芳(化名)與丈夫(已故)婚後生育三子五女,大兒子已去世,二兒子為貳級智力殘疾人。嚴小芳今年為85歲高齡老人,現處於癱瘓狀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聘請護理人照顧日常起居。
  • 92歲老人因贍養糾紛兩次被三子女棄樓道 爛棉絮裹身(圖)
    贍養問題談不攏 宜賓92歲老人被棄樓道  12月9日,一位90多歲老人被發現遺棄在宜賓市城區石壩街一居民家門口,身上只裹著一床爛棉絮,這已是老人第二次被棄在樓道裡。知情者稱,老人今年92歲,有1子2女,其子女因贍養問題談不攏,兩次將老人抬到樓道裡。通過社區出面協調,老人目前已經被送往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救治。
  • 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 贍養老人要跳出誤區
    預計到2010年,全省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520萬,佔人口總數的15.08%。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老齡化社會的定義: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60歲以上的人口佔該國家或地區人口總數的10%或以上,或65歲以上的人口佔該地人口總數的7%或以上,以此來看,山西已經跨入了老齡化社會的門檻。但是,由於我們的城市、農村保障制度還不健全,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明顯短缺,老人「享清福」的障礙還不小。
  • 焦作馬村區法院:贍養老人起糾紛 法院調解續親情
    父母年歲越來越大,做兒女的一定多陪伴多照顧,千萬別因為贍養費的問題讓老人們寒了心。2018年,郭大爺和張大媽跟幾個子女協商後,籤訂家事協議一份,協議約定郭大爺和張大媽住到四兒子家,倆老人的六畝土地由二兒子和三兒子各自一半負責耕種,二兒子和三兒子每人每年給倆老人600斤小麥、300元電費,每月給倆老人100元生活費,住院看病的費用由三兄弟共同分攤。協議籤訂後二兒子和三兒子至今兩年的電費沒有給,於2019年7月至今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找各種理由不給。
  • 五子女不贍養八旬親娘 唐河法院: 「一站式」解紛 讓老人沒有後顧之憂
    12月15日,唐河縣人民法院畢店法庭在該鎮鄭崗村村委大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5子女不贍養老人的贍養糾紛案80歲高齡的韓老太與丈夫婚後共生育三子兩女,含辛茹苦將5個孩子撫養長大並幫其成家,如今韓老太身患疾病並多次住院治療,失去生活能力,但子女們以種種理由不盡贍養義務,在村委及子女的舅父等多次調解無效後,韓老太無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訴訟,訴求子女對其承擔贍養義務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1000元;要求5子女承擔老人後續產生的醫療費用,住院期間每人輪流陪護
  • 【司法為民】法院「上門開庭」 解耄耋老人養老之憂
    贍養老人不僅是美德,更是法律賦予的義務,每個成年子女對父母都有贍養扶助的義務。2020年8月5日,鶴峯縣法院調解了一起贍養糾紛案件,妥善解決了93歲老人裴某的養老問題。裴某1927年生,育有兩兒一女,均已成家立業。多年來裴某一直與老伴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直到2019年老伴過世,裴某身體日漸衰弱,生活很難自理,生活起居遇到很大困難。裴某出嫁的女兒將其接到家中照顧。
  • 隴南徽縣:贍養老人起糾紛,法律援助幫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根據以上法律規定,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不得附加任何條件進行限制。
  • 慶安法院「老李調解工作室」豐收分站成功調解一起贍養糾紛案
    焦老漢無奈之下,來到慶安法院豐收法庭求助。慶安法院豐收法庭高度重視此案,為了儘快解決老人的生活問題,還要考慮他們的親情,法庭迅速把此案委派給「老李調解工作室」豐收法庭工作站人民調解員鄒吉忠進行調解。,對他們不主動贍養老人的行為進行了教育,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法律賦予子女的義務和責任。
  • 8旬老人育7子女卻無人贍養 孫子替祖父母狀告父親
    最後,通過法院調解,陳文等兄妹共同贍養八旬父母,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300元,每月5天輪流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爺爺奶奶的贍養問題看似解決,但陳大與父親卻已形同陌路。不過陳大認為,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他相信父親總有一天會明白他的苦心。
  • 90歲媽媽把4個兒子告上法庭:個個都是口頭贍養!法院判了
    90歲老太有4子1女可贍養成了問題 李老太今年已有90歲高齡,與丈夫趙某共同生養了四子一女,兩夫妻含辛茹苦將五個孩子撫養成人。「都是口頭贍養,沒有實際行動」 今年8月12日,李老太將四個兒子訴至蕭山法院,要求他們履行贍養義務:自2020年9月起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1250元;自2020年1月起李老太看病發生的醫療費由四個兒子每人承擔四分之一。 庭審中,李老太表示,四個兒子僅口頭上表示願意承擔贍養義務,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 老人控訴子女不盡贍養義務 法院判子女應承擔贍養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撫養我們長大成人的父母,作為子女,在父母年老之後,應盡贍養義務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並且應在物質上、生活上、精神上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愛。近日,湖南省臨湘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了一起贍養糾紛案,被告毛俊(文中人名均為化名)、毛柏各支付原告劉玉贍養費3萬元,毛輝、毛波各支付原告劉玉贍養費2萬元,並且自2020年6月起,四被告每人每月支付原告劉玉贍養費800元。  經審理查明,劉玉育有六位子女,分別為毛俊、毛柏、毛輝、毛波、毛珍、毛莘,劉玉的丈夫去世後,劉玉便住在老家。
  • 妥善解決贍養糾紛   法官回訪關心老人
    ----裴淑文2020年4月份,市法院民事審判庭裴淑文法官辦理了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件,該案原告是一位年近80歲的高齡母親,起訴其已經50歲的養子支付贍養費,收到案件並查看了民事起訴狀了解基本案情後,法官不禁感嘆「這個案件難處理啊…」,在聯繫了被告後,發現被告並不是不願意贍養對其有養育之恩的母親,而是母子之間心存隔閡已多年。
  • 不贍養老人要承擔什麼責任?解決的方式有哪些?
    現實生活中會發生子女不贍養老人情形,其中的原因不乏多樣。那麼,不贍養老人是否可以?涉及哪些法律規定呢?下面就說一說。答案是,不可以。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二、贍養父母、老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2、贍養老人的一般包括什麼方面包括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三、不履行贍養父母、老人將會承擔什麼責任?
  • 不贍養老人反而向父親索要「叫爸費」,法院:無稽之談
    譚老漢年近七十歲,體弱多病,無收入來源,老伴也在前幾年去世,身邊需要人照顧。父母撫養孩子和孩子贍養父母的責任是相互的。如果兒子可以向父親索要「叫爸費」,那麼父親也完全有理由討要花在兒子身上的撫養費。然而這已然屬於對公序良俗的違背。譚某應盡贍養老人的義務。
  •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老人可以撤銷房屋贈予嗎?
    當房產贈與子女子女卻不贍養老人的時候同年5月2日,楊某山因與其他兄弟姐妹發生矛盾,要求楊某和搬出其住所。楊某和搬出後由其他子女照顧生活。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子女一項法定義務。《合同法》規定,子女取得老年人贈與後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老年人對贈與有法定撤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