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 可是他就是不愛吃飯, 這讓我感覺很頭疼, 不好好吃飯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閨蜜告訴我,當孩子不愛吃飯的時候,首先應該要找到導致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改正。
她給我總結了幾個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原因:
1、吃零食
小孩子都是愛吃零食的, 而家長們對於孩子的需求都是有求必應, 孩子要就給, 而零食中含熱量較高, 而且味道也比較重, 吃了之後, 對飯菜就沒有什麼興趣了, 直接造成孩子不愛吃飯。 不要總是給孩子買零食, 孩子少吃或不吃零食有助於幫助他改掉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
2、飲食不規律
如果孩子沒有固定的進食時間或者是進食時間延長縮短, 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 孩子就不會再乖乖的吃飯了。 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 這對於改正孩子不好好吃飯的習慣有很好的幫助。
3、邊吃邊玩
孩子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在吃飯的正常環境下, 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 或者是吃飯的時候爸媽逗孩子, 訓斥孩子, 讓孩子不能安靜的吃飯, 這樣長此以往, 孩子就不會再好好的吃飯了, 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進食環境。
4、運動少
孩子不愛運動, 身體的代謝就會減少, 變慢, 胃腸道消化功能就會得不到強化, 所以就造成了孩子不好好吃飯。
怎麼才能讓孩子好好吃飯呢?
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 少吃零食
孩子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少鹽、少糖、少油, 不要給讓孩子吃過多的零食。
2、多改變、豐富餐桌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菜, 家長可以做成包子、水餃、餛飩等, 或者蔬菜打汁和面, 再做小饅頭、花卷等。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肉, 家長可以做成肉丸、魚丸或者包餃子, 這樣孩子就可以吃到全面均衡的營養了。 將食物的式樣與顏色搭配得豐富、多變一些, 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趣和食慾。
3、讓孩子自主進食, 而不是大人填鴨式餵
孩子一生下來就具有吃睡排便的本能, 家長不要強行餵食, 孩子不想吃了就停下來, 餓了孩子自然會吃,媽媽也可以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吃飯, 形成良好的就餐氛圍。 家長要做到定時不定量,寧可餓一點, 也不多吃一口, 讓孩子對吃飯留有一定的期待。
寶媽也要注意,如果寶寶上火,消化不良,也會導致食慾下降,寶寶不愛吃飯,寶媽也不能一味的採取強迫的方式來追著餵孩子,如果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會營養不良,可以準備一些口味清淡、營養全面的配方奶,閨蜜家孩子的飲食就很清淡, 在正常的一日三餐外, 她還會給孩子喝一些布瑞弗尼4段牛奶,裡面添加了多種微量元素, 滿足孩子身體所需的營養元素, 助力身體健康發育,口味孩子也喜歡。
閨蜜這些知識, 讓我受益匪淺, 找到了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 我要開始改正孩子的這個壞習慣了, 為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