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一研:海平面和地面氣壓分布

2021-02-15 老丁侃地理

678地理工作室,每天,6:13

試題引入:

下面兩圖為世界部分地區1月份和7月份平均氣壓分布與風向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圖1和圖2分別示意

A.7月份實際地形氣壓,1月份實際地形氣壓

B.1月份實際地形氣壓,7月份實際地形氣壓

C.7月份海平面氣壓,1月份海平面氣壓

D.1月份海平面氣壓,7月份海平面氣壓

5.圖中不同月份風向的變化反映出

A.北部、南部季風氣候顯著

B.東部、南部季風氣候顯著

C.東部、南部海洋性氣候顯著

D.北部、西部大陸性氣候顯著

知識講解:

先來看幾張圖:

1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

7月份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

2018年全國三卷春季 T 時刻亞洲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

2018年江蘇卷「2018年5月10日2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

前兩個圖是課本上的圖,後兩個圖是2018年高考題的圖。大家看這四個圖有什麼共同點呢?

對,都有「海平面」三個字:海平面氣壓分布圖。曾經有學生傻傻的問,海平面氣壓分布圖是指的海上的氣壓分布嗎?

當然不是,明明陸地上也畫著。

那為什麼叫海平面氣壓分布圖?

我們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ρgh,假設密度均一的話(密度當然是不均一,越往高空密度越小),h是空氣表面(水面)到所求點的高度,越往高空,h越小(因為大氣表面是大氣層上界面),氣壓也就越小。基本上在低層大氣也有個規律,每升高1000米,氣壓降低100-120百帕(hPa)。在海平面上,氣壓大約是1000百帕(hPa)左右。

而地表的地形是起伏不定的,各地海拔差異很大,我們都知道青藏高原氣壓低,氧氣不足,就是因為它海拔高的原因,按照每升高1000米,氣壓降低100-120百帕(hPa)的規律,青藏高原上的氣壓大約是500-600百帕(hPa)左右。這樣就不能統一比較各地氣壓的大小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根據海拔高低,把所有地方的氣壓都換算成海拔0米(也就是海平面)的氣壓數值,畫到圖上,就可以一眼看出哪兒氣壓高哪兒氣壓低,這就是海平面氣壓圖。

試題分析:

第4題,由海陸分布可以判斷出是亞洲東部,找到青藏高原,看到其氣壓數值是1000多,所以是海平面氣壓,圖1北部是受高壓控制,也就是亞洲高壓,所以是冬季,1月份。故選D。

第5題,根據圖中風向可判斷,選B。

鼓勵碼

輕動手指,長按,可以試試哦

老丁侃地理

老丁雖然不正經,但侃起地理來是正經的

掃碼關注

2019年6月10日

相關焦點

  • 考前每日練 | 海平面氣壓分布及天氣狀況
    河南省百校聯盟2017屆高三3月聯考下圖為2017年某日16時海平面氣壓(單位:hpa)分布圖。讀圖,完成9~11題。該月武漢氣溫低於成都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覆蓋率    B.距海遠近    C.緯度位置        D.地形本題組較為平穩,以某日海平面氣壓圖為背景材料考查氣壓分布狀況
  • 截彎取直、頂託作用、海平面氣壓——2020上海捲地理6~7題
    這一氣壓系統是( )A. 阿留申低壓B. 印度低壓C. 夏威夷高壓D.圖2 三角洲示意圖總結1月份海平面氣壓分布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根據植被的保土保水、大壩的攔沙蓄水,分析植被和大壩對河流入海口輸沙量的影響;②分析河流截彎取直、海水頂託作用對河流流速的影響,進而分析對泥沙沉積的影響;③分析冬季控制我國的主要氣壓系統,並分析氣壓的變化,對我國天氣的影響。
  • 【一題一世界】(099)等壓線與等壓面
    3.關於PQ半球位置及其鋒面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下圖為「2018年5月10日2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形勢圖」。讀某海域表層海水等溫線和某種天氣系統出現頻率分布圖。11.圖1為北半球某日02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據圖推斷:12.圖2表示某日20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及16〜24時北京空氣品質指數變化。
  • 每日一題 | 常見的天氣系統
    第4題,圖中昆明處在暖氣團一側而多晴朗天氣,貴陽處於冷氣團控制下而多陰雨天氣,則貴陽比昆明氣壓高、氣溫低、降水多、雲量多。2017年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現大霧。下圖為該日08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5~6題。
  • 每日一題(20210130)——天氣系統
    【試題連結】     (2013課標Ⅰ)讀圖可知,圖示區域有一高壓系統和一低壓系統;位置關係即兩者的相對方位。據此完成下面兩題。一旦正電荷在雲團局部大量積聚,吸引攜帶負電荷的地面大氣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範圍的超強低氣壓,帶動匯聚的氣流高速旋轉,形成龍捲風。下圖示意美國本土龍捲風發生頻次的分布。在美國龍捲風多發區,活躍著「追風人」,他們尋找、追逐、拍攝龍捲風,為人們提供龍捲風的相關信息。
  • 在冬季和夏季季節,亞歐大陸和太平洋上氣壓中心分布有什麼特點?
    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從而造成地表氣溫的差異,是近地面水平方向產生氣壓差的最重要原因。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地球赤道所在地區,由於獲得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氣溫最高,空氣受熱膨脹做上升運動,從而形成「赤道低氣壓帶」;而兩極地區,由於獲得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少,氣溫最低,空氣受冷收縮做下沉運動,從而形成「極地高氣壓帶」。
  • 探空氣球【每日一題2017.4.2】
    ☑ 回顧知識點,認真刷題☑ 加入二輪特訓營,跟隨小包老師記好筆記,認真聽每一堂課。
  • 每日一題(20210206)——錮囚鋒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各地的天氣狀況,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地氣壓高於丙地B.乙、丙兩地多陰雨C.丁地風力大於甲地D.乙、丁兩地降溫快2.下列圖示能正確示意戊、己兩地附近錮囚鋒的是(  )根據圖中等壓線的分布可知,甲地氣壓低於丙地,A錯誤;冷鋒降水多位於鋒後,暖鋒降水多位於鋒前,故甲、丁地多陰雨,乙、丙兩地多晴天,B錯誤;丁地等壓線較密集,風力大於甲地,C正確;乙地位於冷鋒鋒前,降溫快,丁地位於暖鋒鋒前,升溫快,D錯誤。故選C。2.A   同一鋒面氣旋中,當冷鋒鋒面移動速度加快,追上暖鋒鋒面,則形成了錮囚鋒,符合戊、己兩地附近錮囚鋒的是A,所以A正確。故選A。
  • 一文全知,收藏!
    暖鋒的前方C處等地出現寬闊的暖鋒雲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冷鋒的後方A處等地出現比較狹窄的冷鋒雲系和降水天氣。【典例】(安徽皖南八校聯考)下圖為某區域1月某日24小時內不同時刻海平面氣壓分布示意圖,四幅圖的等壓距均為2.5百帕。讀圖完成(1)—(3)題。
  • 每日一題(20210207)——冷渦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B  據材料可知冷渦出現在空中700百帕高度以上,因此其不屬於地面反氣旋,A錯誤。冷渦是一種高空氣旋式漩渦,因此其運動特徵符合氣旋特徵,即中心氣流輻合上升,B正確。冷渦中心溫度比四周低,C錯誤。冷渦在南北半球均可出現,因此其不一定成順時針旋轉,D錯誤。故選B。
  • 二輪複習小專題訓練:大氣及其運動、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一、選擇題圖甲為沿某經線的大氣運動示意圖,圖乙為圖甲中甲氣壓帶及其南北兩側風帶的風向圖。讀圖,回答1~2題。第4題,熱力環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陽輻射對地面加熱不均。答案:3.B 4.D下圖為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圖的左側是某季節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據圖中信息回答5~6題。
  • 【地理題庫】高考題分類彙編15:熱力環流和風
    2019浙江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下圖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示意圖(圖中虛線為等溫線、實線為等壓線)。完成下列各題。夜晚地面降溫迅速,但並不是導致近地面水汽易凝結成雨的原因。水汽凝結成雨要有氣流上升冷凝的過程。拉薩位於寬闊的拉薩河谷地北側,山頂和谷底間的熱力環流十分明顯。根據熱力環流的知識分析,白天山頂氣流上升快,而此時谷底盛行的是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晴空萬裡。晚上,大量的山頂下沉的冷空氣,下沉到谷底,然後導致了谷底中的氣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結成雨。故本題答案為C。
  • 關於氣旋、反氣旋和鋒面的一些思考(一)
    說到氣旋和反氣旋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氣旋和反氣旋,氣旋是「佔三度空間,中心氣壓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氣渦旋。」反氣旋是「佔三度空間,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高的水平空氣渦旋。」氣旋的直徑一般為1000公裡,大的可達2000-3000公裡,小的只有200-300公裡或者更小一些。
  • 高中地理綜合題答題模式訓練 專題一 氣候要素專題 練習題 參考答案
    解析:本題以區域氣溫年較差分布為背景,綜合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內容涉及到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成因以及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等。(1)A地比圖中同緯度其他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小,地形是主要影響因素。(2)圖中顯示的是我國氣溫年較差分布,有兩大特點:①由南向北,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說明我國北方地區氣溫的年較差大於南方,其原因是南北地區受緯度位置(太陽輻射)和冬季風的影響不同,導致的。②在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氣溫的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小;因為大氣的主要熱源主要來自地面,山區海拔較高,受地面輻射影響的強度不如近地面大氣強;另外,該地區植被覆蓋率高,對大氣的調節作用比同緯度其他地區強。
  • 低氣壓環境下的電子元器件可靠性解析
    一、低氣壓環境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4656.htm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空氣依附在地球周圍,形成大氣層,大氣層從地面一直向上延伸到數百公裡高空
  •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教學設計
    導入在上一節課的內容中,我們在探究三圈環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時都在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而實際上地球是存在海洋、陸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勻的表面,因此大氣在不均勻的地球表面又會形成什麼樣的環流呢?我們首先來考慮海陸分布對大氣的影響。那現在我們來複習一下之前學習的海陸風,白天和夜晚海洋和陸地分別形成什麼樣的環流?
  • 一日一題 選擇題——太陽輻射強度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下圖是北京、成都、昆明和上海四城市的太陽輻射年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 氣壓和百帕(毫巴)
    據武漢氣象專家介紹,地球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包圍著。大氣有重量,地球外部的大氣層厚度可達2000—3000千米,這樣在地面每平方米的面積上要承受10多噸重的大氣柱壓力,即每平方釐米要承受1千多克的大氣壓力。 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大氣重量叫大氣壓強,簡稱氣壓。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表示氣壓的大小。
  • 氣壓使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縮水」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這是因為珠穆朗瑪峰的氣壓全年波動很大,導致珠穆朗瑪峰的「感知海拔」偶爾會低於其不那麼高的競爭對手--世界第二高的K2山。「有時K2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氣候科學家湯姆·馬修斯告說。
  • 把題做了005
    的空間分布示意圖,圖中甲、乙兩地經度相同。81.此時甲地近地面的風向為A.東南風       B.西南風C.東北風       D.西北風82.此後,來自乙地的氣團使甲地的天氣發生明顯變化。69.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識圖能力。需要注意的兩幅圖的圖幅面積相同,但是由於比例尺不同,第二幅圖的比例尺是第一幅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實際範圍較大,所以,當兩幅地圖進行疊加時,兩幅地圖的比例尺需要統一,如果圖二的比例尺擴大到與一圖相同時,圖示中各點之間的圖上距離會增大到原來圖上距離的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