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優餵大咖講座」家長看過來,不要錯過寶寶的語言發展黃金期

2020-09-12 愛優餵成長能量站

姚蘭

國家高級育嬰師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

瀋陽市營養師協會特聘講師

遼寧衛視《直播生活》《不試不知道》《生活導報》等欄目特邀營養嘉賓

「30個月了,還分不清『你』『我』『他』,急死我了!」

「孩子馬上要去幼兒園,可是他說話還沒說明白呢,被欺負了回家不說可咋辦?」

都說貴人語遲,可寶寶遲遲不會說話,真讓家長捉急。

其實寶寶有個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只要重視這個黃金期,寶寶自然不會「語遲」。

要知道,寶寶的語言發育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與家裡的語言環境,養育方式密不可分。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寶寶1歲前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是一歲後的語言發展出現了較大差異的原因。

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是0-3歲。從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開始到三歲時,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已經熟練掌握母語,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0-1歲語言發育

寶寶從出生到一周歲時候,是語言的啟蒙階段,雖然開始小傢伙什麼都聽不懂,也不會對你的語言做出什麼反應,但這並不耽誤他開始對語言的學習。

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這樣做:

1.和寶寶對話多多益善

新生兒很喜歡媽媽的聲音,所以媽媽每天都要多和寶寶說話。經常和寶寶說話,給孩子營造一個語言環境!孩子聽的多了,自然就領悟出語言的規律出來。

2.讓寶寶模仿你說話

在和寶寶對話時,家長的語速和嘴型儘量要慢一些,嘴型大一些,發音要清楚,這樣便於寶寶模仿。寶寶喜歡觀察大人的嘴型變化,這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3.寶寶溝通積極回應

當寶寶發出 「咿咿呀呀」的聲音時,家長要積極回應,用寶寶的聲音和語調來回應寶寶,這種互動寶寶會非常興奮的。

4.擴充對話

當寶寶開始說出「baba」這樣的音節時,爸爸可以積極回應,並擴充對話,「爸爸在這裡,寶寶,你是在叫爸爸嗎?」

0-1歲是寶寶語言發育的準備期,家長們不要太著急,也許一開始,寶寶對媽媽和爸爸的話沒有太明顯的反應,不要灰心,堅持下去。

1-2歲語言發育

在寶寶滿周歲之後,語言發育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個階段孩子已經具有了使用語言的意識,並且能夠準確地去運用已經掌握的簡單詞彙。同時這階段也是孩子快速學習的階段,家長要營造出孩子的語言學習環境,充分利用各種場景道具來刺激寶寶說話。

1.詞彙累積

對寶寶來說,豐富的詞彙積累是非常重要的。這些詞彙可以來自日常對話,也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指認事物來進行詞彙的積累。

2.不要急於糾錯

寶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會出現發音不準確,把「哥哥」說成「爹爹」,「蘋果」說成「皮果」,這都是正常的,不要急於糾正寶寶,這可能會打擊寶寶說話的積極性,導致不願開口。家長只要通過重複正確發音來引導寶寶就可以了。

3.不要太「善解人意」

有很多媽媽都太了解自己的寶寶了,對寶寶的各種哭聲和行為都能準確判斷他的需求。比如,寶寶哼哼唧唧,巴巴小嘴,就是想喝奶了;小手一指嬰兒車,就是想出去溜溜了。這麼做,寶寶不會認為說話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因此,家長不妨延遲響應,或故意曲解寶寶的表達意思,激發孩子主動使用語言表達,讓寶寶養成用語言溝通習慣。

1-2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豐富期,要多向寶寶描述這個世界,才能輸入更多的詞彙,同時多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2-3歲語言發育

孩子快到3歲了,儘管現此階段的孩子說話還很稚嫩,但TA已經掌握了很多日常使用的詞彙,已經可以和家長做出非常有效的交流了。這時候的家長要鼓勵孩子使用語言。

1.引導孩子 「多說」

家長可以經常陪孩子聊天,給孩子讀書、唱歌,有助於提高孩子對交流的興趣、語言規範的表達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在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複述聽過的故事或情節,在講完故事後,還可以和孩子開展討論。

2.鼓勵孩子和別人交流

除了家庭環境,多帶孩子去戶外,與其他小朋友多接觸,鼓勵孩子問好。還可以參加朋友之間的家庭聚會,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大人這間的交往方式。

2-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爆發期,需要反覆的溝通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儘量使用便於理解的短句。

0-3歲的孩子語言發育是因人而異,有些寶寶可能超前發揮,有些沒有「達標」的寶寶家長也不要著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發育的節奏,說話晚一點也屬於正常。但是,孩子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家長一定要重視,及早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做進一步的評估及幹預。

1.不能執行簡單的指令

寶寶不理解大人說話的意思。當你說話時,他沒有什麼反應,或者不理會你。

2.不能用身體語言交流

寶寶無法通過身體動作、眼神等方式去表達需求,或和我們做簡單的交流。

但如果孩子能聽懂我們說的話,並且能夠執行我們發出的簡單指令;能用身體語言、肢體動作和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他的需求。那我們可以認為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沒有問題,不用太擔心寶寶的語言發展情況,繼續觀察即可。

寶寶學說話,是在生活中與我們的每次交流和互動中,逐漸積累而成的。因此,家長要抓住孩子的語言發展黃金期,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相關焦點

  • 寶寶輔食該如何餵養?愛的營養大師與您一起守護寶寶成長黃金期
    太晚接觸輔食,容易錯過寶寶成長黃金期過去認為6個月之後再讓寶寶接觸輔食,才不容易有過敏體質,尤其是家族史有過敏的寶寶,通常會被建議延後再延後。但是,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太晚給輔食,不但不能降低過敏機率,反而還可能會增加!
  • 錯過了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你就等著一口一口的餵吧
    導讀:錯過了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你就等著一口一口的餵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錯過了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你就等著一口一口的餵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愛優餵大咖講座」寶寶視力怎樣保護?眼科醫生都是這樣建議的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帶上小眼鏡而使出渾身解數卻總不得要領;還有些家長想給寶寶一個明亮的眼睛,卻不知如何去做。要說保護寶寶的視力一定要從小就抓起,0-3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疏忽,而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損害,可真是後悔都來不及。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好孩子的視力?下面這些建議可都是眼科醫生的經驗分享的哦,家長們快快收藏吧!
  • 寶寶不愛吃飯,多半是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爸媽這樣把握
    編輯:邱寫寫  飲食是第一生產力,寶寶吃得香,才能長得壯,但飲食也是個大問題,小傢伙們從母乳過渡到輔食上來,中間多少會遇到點絆子。  寶媽們常常看別人家娃吃嘛嘛香,輪到自己家的熊孩子,卻是咋餵也不好使,為啥寶寶不愛吃飯呢?可能是媽媽們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
  •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千萬別錯過了
    如果家長能夠把握住3-6歲這個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那麼孩子的一生都將因此受益。一方面,孩子懂得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能贏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幫助孩子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孩子也會通過語言理解他人的感受、見解、想法,有助孩子的學習和知識吸收,幫助孩子更加進步。
  • 「愛優餵大咖講座」家長必須知道的寶寶冬季「進補」七原則
    首先家長要明確,寶寶「進補」,可不是要山珍海味,靈芝鹿茸這樣的「補」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補充蛋白質,不要完全依賴一種食材,應該每餐添加不同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蛋白質吸收利用的效果哦!二、防止維生素C缺乏冬季裡的蔬果照比夏季時略顯貧乏,而冬季時有些家庭,尤其是北方家庭的飲食結構更偏向高熱量,因此容易導致蔬果攝入的不足。
  • 「愛優餵大咖講座」兒童積食莫輕視
    積食寶寶在睡眠中會不斷的翻動身體、磨牙。家長也可以觀察孩子的舌苔,若舌苔厚膩,可能就有積食的現象。2.吃飯不專心很多寶寶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這種習慣非常不好,因為如果進食和看電視同時進行,那麼注意力就會轉移到電視上而非食物上,從而降低食物對大腦的刺激,使得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胃腸蠕動也相應減弱,影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 「愛優餵大咖講座」防曬、腹瀉,這些被家長忽視的秋季問題?
    從地圖上看,在大部分地區,皮膚曬成古天樂同款可是分分鐘的事情,儘管寶寶們不需要「軍訓」,但紫外線如此強烈,「秋老虎」威力不減,寶寶的防曬工作可不能鬆懈!「春捂秋凍」是句老話,是說春天來時不要早早脫掉厚衣服,秋天來時不要早早穿上厚衣服,應該適當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這樣有利於保持身體健康。
  • 「愛優餵大咖講座」進入秋季,寶寶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清風涼月,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涼了起來,這時候就家長著急要給寶寶「補一補」,什麼山珍海味大雞腿都統統安排上!這樣的「秋補」正確嗎?秋天到底要不要「補」?應該怎麼「補」呢?面對這樣的「靈魂三問」,不必疑惑往下看,這就來告訴家長們寶寶秋季的飲食怎麼「補」!
  • 「愛優餵大咖講座」又到一年「入園季」,這些事情一定要準備好哦
    ❤技能準備最近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名3歲寶寶去了幼稚園,因為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脫衣服,甚至不會自己如廁而被幼稚園勸退……這可不是笑話,對於一個3歲孩子自主進食,簡單的生活自理都是必備的技能,如果一個孩子這些都做不到,那麼去幼稚園就會很麻煩。畢竟老師不是保姆,一個老師要對應N個小朋友,不可能在吃飯的時候一勺一勺的餵你啊。
  • 「愛優餵大咖講座」寶寶過敏要忌口,「排除飲食」有講究
    所以在餵養過程中,家長既要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高需求,也要防控食物過敏帶來的風險。那麼面對嬰幼兒食物過敏,應該如何科學應對呢?,心疼她的朋友建議戒斷母乳,改餵水解蛋白奶粉。這也許能暫時減輕孩子過敏的症狀,但長遠看來,並不利於孩子免疫力的發展。母乳餵養是預防寶寶過敏最有效的方式。母乳中的表皮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等活性物質對寶寶腸道發育具有促進作用,母乳中的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能引導寶寶腸道細胞形成緻密聯結,「堵住」通道,發揮腸道的屏障作用,不讓異體蛋白輕易穿透腸道進入血液而引發過敏。
  • 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黃金期,千萬別錯過了
    餵飯難、餵飯累...帶過寶寶吃飯的人肯定都有過同樣的感受,而有的孩子自己就能主動吃飯,還吃得特別香。同樣是孩子,怎麼差距那麼大呢?3、追著餵飯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於是不厭其煩地追著餵、哄著喂。
  • 寶寶「身高猛漲期」終於到了!趕緊抓住別錯過!否則又要等一年?
    不過,父母雙方個子都不高的也別灰心,這不是還有「三分靠打拼」的空間嘛~只要家長抓住寶寶「長高的三個猛漲期」,保證孩子均衡營養、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運動習慣、讓孩子少得病,說不定寶寶還能「後來者居上」呢~而且就在此時此刻,娃的第一個「
  • 「愛優餵大咖講座」清清爽爽防「秋燥」,寶寶秋天不「上火」
    王兆宇國家高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國家高級中式烹調師中國老年協會委員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北京BTV生活頻道營養嘉賓《健康時報》《大眾健康》等主流媒體特約撰稿人秋天到了,總會聽到有些家長抱怨孩子愛上火,其實這些「愛上火」的表現就是秋燥。
  • 暑期陪伴要溫馨,愛優餵獻上高質量陪伴指南
    來源標題: 暑期陪伴要溫馨,愛優餵獻上高質量陪伴指南 今年受疫情影響,寶寶呆在家裡的時間比平時多了不少,又臨暑假,不少媽媽都頗有些「頭大」,平時一周帶娃兩天就已經很累了,暑假兩個月怎麼吃得消?
  • 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你就追在屁股後面一口一口餵吧
    導讀: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你就追在屁股後面一口一口餵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你就追在屁股後面一口一口餵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想追著餵飯?這個年齡是訓練寶寶「自主進食」的黃金期,別錯過
    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寶寶自己大口大口吃飯,都無比羨慕!確實,良好的進食習慣,不但可以讓父母更輕鬆,還可以讓孩子得到均衡合理的營養。相反,餵食以及強迫進食,不但大人更累,還可能導致孩子肥胖及其他相關營養問題。作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進食呢?
  • 每個追著餵飯的媽媽都在後悔,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
    不少還呆在「餵飯」坑裡的媽媽,簡直想用盡力氣告訴後來者: 合適的時候,趕緊讓娃自己吃! 如果時間能重來一次,她們肯定不會再錯過珍貴的自主進食「黃金期」了。 當寶寶有自己吃飯的意願時,會「發射」出一些信號。如果媽媽捕捉到「信號」,不要猶豫!這是媽媽避免掉進「追著餵飯坑」的機會!這時是比較適合培養寶寶自主吃飯的能力的時期,可以稱為自主進食黃金期。 一般來說,8個月左右的寶寶會開始進入「自主進食黃金期」,具體則「因娃而異」。那麼,有哪些寶寶要學吃飯的「信號」媽媽不能錯過?
  • 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錯過了,以後就等著一口一口餵吧!
    要真是自己的孩子,誰又捨得餓自己的孩子,一頓兩頓還行,要真讓孩子一天兩天不吃飯,家長肯定會選擇妥協。在我們身邊,五六歲的孩子被父母追著一口一口餵飯,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其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身上,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這都是被父母「慣出來的」。
  • 章子怡曬兒子首次開口叫媽,抓住語言發育黃金期,讓寶寶伶牙俐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長大會叫媽媽是一件讓人非常開心的事情,相信有不少的父母在聽見孩子喊自己的時候都會覺得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事實上,每個寶寶開口說話的年紀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大月份,有些小月份,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麼樣抓住孩子的語言發育黃金期,讓寶寶伶牙俐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