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在逐步完善,今年的養老金16連漲已經成為事實,但可能還是有人會存在疑問:我到底是繳養老保險好呢?還是把同等的錢放在銀行更划算呢?
其實如果是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是必須要繳納的,今天呀,咱們就一起來算一算。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養老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指我們累計繳費15年,可以在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咱們的養老金待遇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我們來看一下它們的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本人第1年繳費工資/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本人第n年繳費工資/第n-1年職工平均工資)÷實際繳費年限;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60歲退休按139個月)。
那麼上述公式中的個人帳戶存儲額呢,其實就是咱們每年自己繳費的8%那部分啦。
另外,雖然「計發月數」有具體的數值,但其實是沒有上限的,就是說只要你滿足了領取養老金的條件,那麼在你離世之前是可以一直領取的。
這裡我們假設本人歷年繳費指數是1,暫時不考慮物價上漲等因素,假設老王所在的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為8000元,老王本人的工資為10000元,他所在的公司按照100%的基數累計繳納了20年的養老保險,那麼此時老王個人帳戶的金額=10000×100%×8%×12×20=192000元。
要知道,我們繳的養老保險費用和我們存錢到銀行一樣,也是有利息的,2019年國家統一公布的養老金個人帳戶記帳利率為7.61%,這是遠遠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甚至是一些理財產品的利率的。
我們以7%的利率來簡單計算一下,假設老王養老金個人帳戶的餘額大約為240000元。
那麼老王在退休後可以領到的養老金入下:
基本養老金=8000×(1+1)÷2×20×1%=1600元;
個人帳戶養老金=240000÷139≈1727元,所以最終老王每個月可以拿到1600+1727=3327元的養老金。
那麼如果我們將同等的錢放進銀行存起來呢?
192000元我們按照定期利率中最高的三年期或五年期利率2.75%來計算,即使假設從一開始老王帳戶裡就有這麼多錢而不是一年一年的存進來,然後還是按照簡單的計算方式,不計算複利,20年後老王手裡的錢會變成297600元。
然後我們同樣按照139個月來計算,那麼老王每個月可以拿到大約2141元。這比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少了一千元左右。
當然了,以上的計算老妹都是按照最簡單的方式來的,一些利率的計算、物價上漲都沒有考慮得很精細,不管是社會平均工資、個人帳戶的記帳利率還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等等,都是在變化的,這是做一個大概的參考。
有人會覺得,定期存款利率太低了,會投資除了銀行存款之外收益更高的產品。但是,我們上文中說到了,養老金個人帳戶的記帳利率高達7.61%,市面上能夠超過這個利率的理財產品確實有,但是風險卻比較大。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雖然上文中提到的個人帳戶記帳利率比較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會一直保持這樣的高水平。
個人帳戶記帳利率是根據銀行居民定期存款利率、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以及養老基金的收益來確定的。
所以未來的記帳利率如何,還要看未來的經濟發展。但基本上不會低於大部分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
不過總的來看,繳納養老保險是比單純的存款要划算得多的。
當然這不是說只繳納養老保險就夠了,如果有經濟上餘力的話,其實購置一些理財產品或商業保險,也是對養老保險很好的補充。
在這裡,老妹給大家介紹下商業養老保險,它被認為是第三個養老支柱,年輕時繳費,年老時領取,類似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不過流動性比較差,因此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聲明:老妹聊財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