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1年,孩子遲遲不肯開口說,無外乎這3大原因

2020-08-27 Jennifer博士啟蒙英語

後臺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說寶寶現在3歲半,正式英語啟蒙半年多了,小時候給他聽兒歌,後來加入了繪本,目前在讀大貓分級,現在簡單的日常生活對話基本能聽得懂,為什麼就是不愛開口說呢?

還有媽媽說,娃8歲,牛津樹分級閱讀可以自主閱讀到K級,但是就是不愛輸出,不愛表達。這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Jennifer老師給大家梳理了一些原因,以及給到大家一些實用的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處於語言沉默期(Silent/receptive)

語言沉默期,是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Krashen在兒童語言研究中發現:兒童在習得母語時,總是經歷一個為期大約一年的「聽」的過程(沉默期),然後才開口說出第一句話。

二語習得過程同樣存在語言沉默期,因人而異,一般4~6個月,慢的則需要半年以上或更久。沉默期—開口期—表達期—流暢期—近母語期,這是孩子必經的二語習得之路。孩子處於沉默期的大量輸入非常重要,千萬別自以為是,認為這個時候做什麼都是徒勞,其實這段時期的積累為開口期默默地做準備,將來脫口而出的語文是否優美、詞藻是否豐富,完全取決於未開口前的積累。

Krashen

第二,客觀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分為兩點。首先孩子是否有自然開口的英語環境,其次是小朋友的輸入量太少不足以達到質變的程度。

Jennifer老師將這兩小點分開來逐一剖析。

  • 自然開口的英語環境

什麼是自然語言環境?自然語言環境是指以該語言為母語的生活環境,在非母語國家,我們常聽到「類母語「環境,就是這個意思。舉個例子。上周一個陪伴營來了一位混血,孩子五歲中美混,我們的小學員中有個5歲和另一個6歲半的小孩子陪著她玩耍,過程中這兩個小孩子基本都能跟混血交流的不錯,而且還很樂意模仿混血妹妹說話。這就是孩子在自然語言環境下最真實的反應。

再給大家舉個反例,媽媽莫名其妙或者突然一時興起問娃,這個用英語怎麼說?白天英語課老師教了什麼呀?你給媽媽複述一遍。諸如此類的場景都叫自我營造的人工語言環境,99%的可能得到的是沉默,最終以孩子被訓一頓告終。

如果媽媽做到了,長期堅持「雞娃」,童謠兒歌、動畫、點讀、分級、繪本等各種手段,一直有不間斷地語言輸入,那麼您不必焦慮,對於這種有積累量的孩子而言,距離開口說英文,差的就只是一個自然場景。也許一次線上外教體驗課、一次國外旅行,這道閘門也就打開了。


體驗線下英語課

  • 輸入量太少

如您自檢發現,自家孩子並不符合上述兩種情況,那麼您選擇繼續往下看到這裡,真是明智之舉。語言的本質在於積累。幼兒英語啟蒙在沒有進入sight words之前,重點強調大量的「聽「和有意識地」開口說「。當娃開始識字邁進自然拼讀軌道後,則需要強調全方位、多軌道的立體輸入。

不僅需要大量聽,還得增加大量的閱讀,擴充詞彙量,強化語音語感意識,建立純正的英語思維。如果您家娃輸入量少了,媽媽重點抓住大量、可理解性輸入,一是「可理解」,二是「大量」。同時,還應注意語言材料的重複性。通過重複加深孩子對詞語、對句子、對語境的感知和認識,從而為將來英語流利說打下紮實的根基。

重視閱讀

第三:主觀因素

如果您家的娃,都不屬於以上三種原因,那麼您需要慎重考慮一下孩子的情感因素了。美國語言教育家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在《二語習得的原則和實踐》(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書中提到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這個假說的意思是情感因素起著對語言輸入進行過濾的作用。情感因素的影響因人而異。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掌握。只有在最佳情感條件下,才會實現真正的習得。

最佳情感條件有三種:

第一,孩子有強烈的學語言動機。

第二,充滿信心和心情舒暢。

第三,沒有過高或過低焦慮感。

當語言學習者處於不自信,焦慮,或者毫無興趣的狀態,情感過濾器就會阻斷或者減少可理解性輸入。此時,輸入量再大,內容再好,也無法有效進入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機制,提高其語言能力。

情感過濾假說進一步強調,可以通過一些途徑來減少這種阻礙:比如激發語言學習者的興趣,創造輕鬆的語言學習氛圍以減少焦慮,悉心呵護語言學習者的自尊等。

廖彩杏老師在她的書中曾經提到過,傳統的英語教學,總是納入音標學習、單詞背誦、語法記憶,加上不斷地考試與訂正,容易讓孩子養成「怕犯錯」的心態。孩子一會兒擔心發音是否標準,一會兒害怕用詞是否正確,越怕就越不敢講。當英語與功課、處罰等畫上等號時,「怕犯錯」的潛在壓力,使得孩子遲遲開不了口說英文。

廖彩杏

看到這裡,作為孩子英語學習生涯道路上第一位啟蒙師的你,回顧下在您教授這門外語的期間,是否過分在意孩子發音標準問題?是否總是強迫孩子背誦枯燥乏味的生詞?是否無數次批評孩子的語法錯誤?這些負面的評價或許早就在孩子脆弱的心靈上留下陰影,打擊他的自信心,這一主觀因素也是導致他遲遲不敢開口說的重要原因。

總結一下jennifer老師的觀點:小朋友無法開口說英文多半原因在於輸入量太少、其次是情感損害,導致其喪失自信心怕出錯被批評不敢說,如果以上兩者均不是,考慮下娃是否處於語言沉默期或者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自然環境。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課孩子死活不開口怎麼辦?英語啟蒙3大誤區,你中了嗎?
    「我給你花錢報的課程,讓你跟著讀,你為什麼死活不開口,為什麼?」我剛走到鄰居嬸嬸家,就聽到嬸嬸在吼她的小兒子,我一問才知道,原來嬸嬸家小兒子凱凱今年3歲半,嬸嬸給她報了英語啟蒙的網課,啟蒙課上有跟讀的環節,到了跟讀環節,怎麼說怎麼勸,凱凱都不開口。所以嬸嬸就生氣地吼了他。
  • 孩子在家不肯開口說英語,我用一周讓她愛上英語學習
    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可能就是爸媽在教小孩英語啟蒙時,使用了錯誤方法,比如擔心孩子聽不懂單詞,教完英文後趕緊用中文解釋:「寶貝,Peppa Pig就是小豬佩奇的意思哦!」於是乎,孩子便養成了學英語時先用中文在腦海裡逐一翻譯一遍的習慣……單詞可能還好翻譯,那如果是遇到句子呢?聽不懂自然就沒辦法張嘴說。
  • 寶寶為何遲遲不開口說話,是「語言啟蒙」出了問題?這3個坑別踩
    今日問題:為什麼寶寶已經很大了卻還不開口說話呢?語言是一種魅力,相信很多家長至今都還記得自己的寶寶第一次開口叫爸爸媽媽的時候,而且也會不斷地去教孩子如何說更多的話。這就讓小麗很著急,眼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爸爸媽媽"的叫著,而且會說很多內容,寶寶為何遲遲不開口說話,是"語言啟蒙"出了問題?其實裡面自有原因,家長要早發現,這3個坑別踩,小麗輾轉找到很多朋友取經求教,最後才明白確實是自己的問題。
  • 英語啟蒙的這 3 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孩子每天聽英語廣播、看英語動畫,為什麼還是一句英語都不肯說?爸媽英語水平差,英文繪本都讀不好怎麼教?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本在於,爸媽對於孩子學習英語存在誤區。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說,英語啟蒙中最為常見的 3 大誤區。英語啟蒙過早,會影響學漢語?
  • 英語啟蒙:只需3個方法,幫你開口說英語
    沒有一個方法比遊戲教學法更能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TPR教學法,正是這樣一種方法,先是父母說英語,或是使用點讀筆,孩子做動作;等孩子熟練之後,再是父母做動作,孩子說英語。因為是以日常起居為教學場景,通過肢體動作幫助孩子理解英語指令,擺脫了中文翻譯的拐杖,直接用英語思維,這也正是苗爸極力推薦的原因。
  • 孩子英語啟蒙做到這3點,節省時間十幾年
    順序一錯,英語啟蒙全白做》中,我講了英語啟蒙成功的基本前提是順序正確,從聽力開始,之後才是說,閱讀,最後才是寫作。英語啟蒙順序正確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能節省幾年、十幾年時間。關鍵詞有3個:強度、有效性、重複。強度:我們出生之後每天聽幾個小時的中文,都要用4-6年時間去打下聽力基礎,才有了之後的說話、看書、寫作,你想想你孩子的英語聽力訓練夠不夠。所以建議每天1小時以上的聽力,最少也要40分鐘。
  • 孩子英語啟蒙做到這3點,節省時間十幾年
    其實麥浪老師想說的是這些根本不是重點。在上一篇《孩子家長注意!順序一錯,英語啟蒙全白做》中,我講了英語啟蒙成功的基本前提是順序正確,從聽力開始,之後才是說,閱讀,最後才是寫作。英語啟蒙順序正確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能節省幾年、十幾年時間。
  • 烏龜爬普娃+懶散媽,3年多樸實無華的英語啟蒙經驗
    不知不覺已經英語啟蒙3年多了,一些剛入坑的新手媽媽們希望我能說說英語啟蒙。
  • 2歲半的孩子還不開口說話?是「語言啟蒙」出了問題,這3個坑別踩
    寶寶在1歲時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在15月齡時會說除爸媽以外的3-5個字,比如爺爺、姐姐、吃等,18月齡時會簡單說10個字左右,2歲時會說兩句以上兒歌,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表哥的小兒子已經28個月大了,但是一直還不肯開口講話,"爸爸媽媽"也還是叫的很不明朗。小孩子小時候安安靜靜,因為乖巧經常被人誇獎,家長也就沒有格外注意孩子晚開口講話的問題,等到差不多20個月後,因為比同齡人開口講話慢很多,經常會聽到一些人在背後叫他"小啞巴",為此他爸媽非常困擾,也帶寶寶去看了醫生,檢查指標都顯示很正常,但是寶寶就是不肯開口說話。
  • 鄭州1-3年級英語啟蒙全匯總,讓孩子輕鬆開口說英語!
    核心提示: 看到「英語啟蒙「這個字眼,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1-3年級的孩子英語啟蒙太早?真的對這樣嗎?如果孩子都上小學了,還對於英語壓根沒什麼興趣,看到單詞就犯困,那就太晚了!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家長,如何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來幫助孩子更好地打開英語大門呢?
  • 為什麼男人年齡越大越不想結婚?原因無外乎這3個
    為什麼男人年齡越大越不想結婚?原因無外乎這3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即使到了應該結婚的年齡也一年推一年,最後乾脆不結婚了,享受著單身的美好生活。為什麼男人年齡越大越不想結婚?原因無外乎這3點。1.身邊沒有合適的姑娘男人沒有結婚最主要的就是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也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男人在年輕的時候,曾為了追求自己心愛的姑娘,不惜犧牲所有。兩個人在一起之後,本以為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但總是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讓男人對愛情不再抱有希望。
  • 如何抓住孩子「英語啟蒙」關鍵期,讓娃自信開口說英語?
    兒童英語啟蒙關鍵期你抓住了嗎?我們都知道,英語啟蒙越早越好,6歲以前尤為關鍵,這是為什麼呢?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總結有八個字:聽說優先,建立語感!一開始就是「聽」,接受大量的語音輸入,培養語感,這是重中之重!聽什麼呢?01、純正地道的英語0-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這個時候要給到孩子純正地道的語音輸入,先入為主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懂。
  • 河馬英語,讓孩子愛上開口說英語
    河馬英語是杭州潘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專門針對2-8歲寶寶研發的英語啟蒙app。在河馬英語,通過AI互動教學、沉浸式的學習環境,打造的科學學習體系下,會讓寶寶逐漸愛上英語,自信開口說英語。河馬英語,讓孩子愛上開口說英語說到河馬英語,不知道大家的第一感受是什麼?
  • gogokid對話常青藤爸爸:中國孩子自信開口說英語3大關鍵
    8月29日晚20:00,在線少兒英語gogokid大咖直播課特別邀請了《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一書作者,常青藤爸爸創始人兼CEO黃任做客課堂,解密「如何讓中國孩子能夠真正做到自信的開口說英語」。在黃任看來,想讓中國的孩子像美國孩子一樣自信地說英語有三個關鍵點:1、一定要趁早讓孩子接觸、學習英語,越早越好;2、抓住不同年齡段的敏感期;3、找到正確的學習路徑和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語音敏感期、語法敏感期和口音敏感期,是孩子英語口語的重要階段。
  • 與女兒三歲時的一段英語對話錄音:中文環境下讓孩子開口說英語的秘密
    本文看點:孩子說話晚?說不好?或者對於第二語種學習有困難?別著急,來看看專業的媽媽的建議!本文作者:翻譯官媽媽後臺經常有讀者讓我們多發一些關於英語啟蒙的文章。對於英語啟蒙,我們要跟大家推薦今天的這篇文章,來自翻譯官媽媽。
  • 原因無外乎這3點
    原因無外乎這3點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看到現在的婚姻形式是多種形態的,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在婚前適婚,來看看彼此的婚姻是否合適。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婚前試愛,並不是不值得提倡,只是在婚前試愛的時候,要多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未婚先孕,不然可能會一系列的麻煩事。
  • 邦元英語:你為什麼不肯正視孩子的英語啟蒙?
    ﹀·﹀·﹀·﹀據實際了解,當中比較常見的理由大概分為以下 3 類:1孩子才4歲,學英語不用著急孩子還小,這麼早學英語作用不大……﹀﹀﹀抱有這些心態的家長對孩子學英語的適齡階段存在著重大的誤區!國內外語言學者一致表明:4-12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 兩歲娃就能開口說英語,啟蒙秘訣在這裡
    於是我就去研究了中考寫英語小作文的要求,發現還是之前咱們上高中的時候,老師說的那些要點,邏輯清晰、行文流暢,結構完整沒有語法錯誤,有一些複合句。研究完之後,我就想起了之前讀過的經典繪本,表達多地道呀,是不是,而且語言凝練經典,我覺得很適合拿出來複習,甚至背誦。問過英語方面比較厲害的老師,說是給孩子選背誦材料的話,一般選比實際水平稍微低一點難度的。
  • 孩子總是愛吃指甲,無外乎這三點原因,家長要正確引導
    導讀:孩子總是愛吃指甲,無外乎這三點原因,家長要正確引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是愛吃指甲,無外乎這三點原因,家長要正確引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便秘,無外乎這幾個原因,家長心裡要有數
    文|淘媽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都被便秘的問題困擾過,每次看著孩子憋紅的小臉,當媽的別提有多心疼了。吃香蕉、喝酸奶、喝益生菌……試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效果。我們常說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想要緩解孩子的便秘,找到原因很關鍵。淘媽這裡總結了便秘的幾大原因,看看你家娃是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