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有科學:在詩詞中看到天地萬物

2020-12-19 珍惜明天

全國各省市中考政策紛紛變革,導致中考上線率甚至不足50%。

身處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現在的教育需要給孩子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需要朝著通識教育的方向邁進。

單一的知識結構,從小的方面來說,會使孩子的人生更匱乏,從大的方面來看,不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那要如何應對當前的「困局」?我認為從小培養孩子多方面發展、文理兼備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途徑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套由教育部推薦以生動語言講解了語文、天文、地理、氣象、生物等多個學科的小學生必讀書——《詩詞中有科學》

從花草樹木到鳥獸蟲魚,從山川河流到自然現象

72首古詩詞+210個科學知識+18個視頻

全新有趣的學習古詩詞視角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

進入古人生活的世界中一探究竟吧!

這套書不僅很實用,還特別有趣,實現了詩詞和科學的無縫拼接,而且爭取到了近乎對摺的價格,6冊彩色印刷書僅需99元,可以說性價比非常高了。

讓孩子遊刃於語文和科學之間,特別適合小學生閱讀。

這套書包含《植物篇》《四季篇》《寄情篇》《觀物篇》《動物篇》《地理篇》6冊,精選72首古詩詞,緊扣語文新課標教學大綱推薦背誦古詩詞篇目。

210個科學知識點+18個科學小視頻,帶領小讀者穿越時空,進入古人的生活世界裡一探究竟。

·養料足,知識豐富

例如,在《寄情篇》一冊中,為大家展示了書中所涉及到的12個科學知識點,如光的折射性與反射性、潮汐的形成、消失的冰層、植物的吸水作用、為什麼雲有不同的顏色等等。

而且,這些知識點各自對應著一首古詩詞。

比如明朝詩人于謙的《石灰吟》這首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第一部分是這首詩的注釋、譯文還有作者簡介

隨後帶來的則是詩詞的創作背景

據說于謙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12歲,一天他經過石灰窯前,看到師傅們正在煅燒石灰,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烈火焚燒後,變成白色石灰,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而這首詩,可是說是對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緊接著,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這首詞進行了一番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以石灰自喻,通篇採用象徵手法,託物言志;

全詩文字慷鏘有力,豪情萬丈,對照于謙寧死不屈的人格節操,詩如其人,使這首詩更加感動人心。

接下來,自然地過渡到科學知識:石灰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途?

石灰巖和貝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碳酸鈣加熱至500℃以上,會分解成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其中的氧化鈣就是生石灰

由於石灰可以有效防止滲水,加上材料容易取得,可以修補船隻、牆壁的漏洞,或是建造貯水池、橋梁等建築。

普及了石灰的概念以後,接下來作者又為我們講述了「煅燒石灰用的石灰巖,又是如何取得呢?」。

之後又延伸到了「採礦」以及冶鍊金屬、打造鐵器。

講到這裡,孩子不但了解了石灰的相關知識,也記住了《石灰吟》這首詞及其相關的事件。

而且,書本的講解方法非常獨特,它將詩詞賞析與科學解析融為一體,同時用圖解的形式解釋了每一個科學知識,簡單易懂、趣味盎然。

比如對《春夜喜雨》詩詞賞析,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動人的故事,欣賞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

全詩生動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通篇意境淡雅,對春雨觀察入微,描寫細膩,是一首別具風味的詠雨詩。

整首詩以「喜」字統攝全篇,詩句中的沒有一個「喜」字,但「喜」字卻滲透於字裡行間,這種靠形象「說話」的寫作手法值得我們學習。

科學部分的文字也毫不遜色,趣味性、故事性應有盡有。

·與生活不脫節

比如寫「降水的形式」:雨是最常見的降水形式,當溫度低於冰點以下時,水蒸氣會冷凝成冰晶,落到地上成為雪花;或是水滴遇冷凝結成冰粒,可能就是冰雹。

「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根據茶葉的採收時間不同,茶葉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

每年的3月中旬至5月中旬採制的茶葉就叫春茶,春茶雖好,但不宜過量飲用,因為其含有較高的咖啡因和未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喝多容易使神經系統興奮,並引發胃痛。

不同風格的語言在這裡變換自如,不管是詩詞賞析還是科學講解,都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非常貼合孩子的閱讀習慣。

·畫風精美,裝幀精緻

沒有哪一個孩子不喜歡色彩豐富的圖案。

書中每一首詩的出現都伴以一幅水墨丹青,一折山水一折詩,隨畫入詩,讓孩子更容易感受到詩詞中描繪的意境,理解起來也更容易。

·用孩子的口吻講故事,通俗易懂

在《山亭夏日》對詩詞的賞析:

此詩寫山亭夏日風光,用繪畫的手法,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副色彩顯眼、情調清和的夏日風景畫。

書中的用語深深抓住了孩子好奇心強的心理,無論是講詩還是講科學原理都繪聲繪色,吊足了孩子的胃口。

比如,對「九九重陽節的由來」的解釋:

重陽節正值天高氣爽的秋天,此時登高望遠可以達到心曠神怡、強身健體的功效;

另外,秋天菊花盛開,文人雅士對豔而不媚的菊花十分喜愛,所以會有賞菊之舉,且「九九」與「菊花」諧音,因此在重陽節也會喝菊花酒。

可能有朋友會有擔心,書是好書,但是把詩詞和科學這兩個看似南轅北轍的事物捆綁在一起,會不會弄成個四不像?

這套《詩詞中有科學》,既是一套很好的科普書,也是一套別出心裁的詩詞選本:

喜歡詩詞的孩子,可以在詩詞中學到科學喜歡科學的孩子,也能在科學知識中領略到美妙的詩意。

1

72首古詩詞+210個科學知識

跨學科思維讓孩子受益終生

新課程改革大幅增加古詩文在課文中的比例,不讀詩詞是學不好語文的。

本套書沒有將詩詞呼啦啦放在一起,而是按主題分成了6冊,既有小孩子慣常喜歡的植物、動物、地理、四季,還有探究詩人如何抒發感情的觀物、寄情

篇幅量大小、圖文搭配都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閱讀層次。

【詩詞賞析】摒棄以往的古詩詞書中只有字詞句解釋,可讀性差的問題,特意加了兩個小板塊;

【關於這首詩的故事】讓小讀者知道更多關於這首古詩詞的故事,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對詩詞產生更多的興趣。

在《詩詞中有科學·地理篇》中,這個板塊被「文學地理」所替代。

不僅從文學的角度了解詩歌,還把詩歌放在大的地理環境背景中去解讀,這樣小讀者在讀詩詞的時候就能很好地把地理、歷史知識都融進去了。

【讀詩詞學寫作】這個板塊很好地體現了作者和編者的用心良苦,有重點地選擇精妙實用的修辭手法、寫作方法,方便孩子們在日常的寫作中學以致用。

【科學教室】是本套書的大亮點,挖掘了很多有趣的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再配上很精美的配圖,孩子喜歡讀,家長讀起來也妙趣橫生。

比如統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詠柳》這首詩,「萬條垂下綠絲絛」,為什麼柳枝向下垂呢?

再進一步延伸出,為什麼「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以及漫天飛舞的柳絮是什麼原因。層層遞進,不斷豐富詩詞的內涵。

為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清明》)

春風為什麼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為什麼春雨會「隨風潛入夜」?(杜甫的《春夜喜雨》)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秘密是什麼呢?(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

……這些為什麼都可以在《詩詞中有科學》這套書裡得到解答。

一邊讀詩詞,一邊尋找其中的科學知識,這個過程就像探秘,仿佛跨越時空到了詩人當年寫詩的那個場景中,真是好玩又有趣。

2

緊扣語文新課標教學大綱

強大的專家團隊,確保知識的權威性

詩詞解析要權威,涉及的科學問題更要嚴謹。這套書科普作家、教授、博士、博物館館長、兒童文學作家齊上陣,共同為這套書的質量保駕護航!

著名科普作家、地質學教授劉興詩爺爺,重點審讀這套書的《地理篇》;

植物學博士、科學松鼠會史軍老師審讀《植物篇》;

國家動物博物館的孫忻館長審讀《動物篇》……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重點審讀了全書的詩詞性問題,最後編輯又對著統編版教材一一做了對照。

確保了權威嚴謹,主創們還十分在乎這套書的可讀性,因為一套書如果做出來孩子不愛讀、讀不下去,那麼出版的意義也會大打折扣。

導讀手冊

因此,出版團隊在策劃階段就積極從孩子、家長、老師那裡獲取讀者反饋意見。

起初編輯從全書審美一致的角度曾計劃把書中漫畫部分去掉,後來編輯聽從讀者的需求,保留了這部分內容,但是全部重畫

左為原圖

右為以頤和園的十七孔橋為背景,重新繪製

左為原圖,右為重新繪圖

3

內頁插畫細節超豐富

學詩詞、知科學、提高審美

除了絕對硬核的內容,這本書的設計也是可圈可點,剛剛拿到這本書我們就被精美的封面吸引到了。

外盒套封

書名不是簡單的書名,而是用各種與書內的詩詞及科學知識相關的圖案進行了裝飾,獨特而有創意的設計令人眼前一亮。

《植物篇》的荷花、《四季篇》的雨傘、《動物篇》的老虎、《寄情篇》的琵琶、用來代替「科」的兩點的熱氣球……這些將圖畫與文字完美交融的設計,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被獨特的設計思路震撼到了。別著急,還有更震撼的呢!

最最特別的就是,這六本書的封面連在一起,居然一幅連續的圖!

沒錯,就是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卷!

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的景象,再加上虛化的遠景,可以說是氣象萬千,與書名上的科學元素構成了兩個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層次。

其實如何將封面的「詩詞」與「科學」這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一度要了編輯和設計的命,前後改了20餘稿。

接著翻開這套書,不僅知識點滿滿,還圖文並茂,孩子一看就能懂,會產生厭倦心理。

書中對於插圖也是非常的講究,對於講解故事和科學知識的時候,分別用不同的風格,國畫、漫畫風格交替,美麗不失有趣。

在講述古詩詞的時候,採用的水墨畫的風格,意境悠遠,分外美麗。

在講述科學知識的時候,卻是用非常清晰具體的漫畫形式表述出。

豐富的知識在兩種風格的插畫間來回切換,為孩子們的閱讀帶來了很大的樂趣

4

18個科學視頻

超值附加,給孩子的視聽盛宴

除了書本身之外,這套書還有超高的附加值。

書中一共附有18個科學視頻,每本書裡都有三個知識點會附上二維碼,大家掃描二維碼就能觀看科學小視頻了。(二維碼在書內頁~)

拿起手機掃一掃,看科學小視頻

如果你家有小學生,如果你的孩子充滿好奇心,那麼不管他愛不愛詩詞,你都應該為他備下這套《詩詞中有科學》。

也許,你將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往科學探索的大門;也許,你將為孩子帶來古典詩詞的薰陶。

這套跨越學科界限的圖書,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除了絕對硬核的內容,這本書給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哇,真好看啊!」

套盒美,內封也美。

放大一下局部,書名不是簡單的文字,而是鑲嵌了各種與書內的詩詞及科學知識相關的圖案,獨特而有創意的設計令人眼前一亮。

《植物篇》《動物篇》《四季篇》

《地理篇》《寄情篇》《觀物篇》

你能從圖中分別找出來嗎?

這還不算什麼,我們將6本書平鋪起來,大家有什麼發現?

沒錯,就是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由故宮博物院提供。

看這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的景象,可以說是氣象萬千,與書名上的科學元素構成了兩個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層次。

內文也美,鎖線裝訂,頁面可全部鋪開。

從花草樹木到鳥獸蟲魚,從山川河流到自然現象

72首古詩詞+210個科學知識+18個視頻

全新有趣的學習古詩詞視角

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

進入古人生活的世界中一探究竟吧!

相關焦點

  • 新書重磅推薦 || 童書《詩詞中有科學》一首首詩詞開啟科學之旅
    就讓我們在詩詞與科學中間搭起一座橋梁,跟著詩人認識草木鳥獸的名字,探索生活事物、天文地理、季節氣候等方方面面的科學知識吧!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這套書,就是——「詩詞中有科學」系列!為了讓大家選起書來更方便,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套「詩詞中有科學」究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吧!
  • 宋代詩詞中的兒童觀
    生活的常識,人生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自然浸潤。辛棄疾可謂是能文能武,他的兒童觀一般會被認為是挑燈看劍、吹角連營那種氣概。但他的《清平樂·村居》,寫得卻那麼柔軟,對子女要求是那麼平和。大兒溪東鋤地,二兒編織雞籠,淨幹些雞毛蒜皮的雜事。「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對孩子們的表現充滿憐愛,飽含欣賞。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了可以馳騁的廣闊天地,孩子們自然能夠充分展示他們的天性。
  • 閒話重陽:詩詞中的重陽節關鍵詞
    不知有沒有關於節日詩詞的統計,我猜,被寫入詩詞最多的傳統節日,除了中秋,就該是重陽了。「中秋才過,又是重陽到。露乍冷,寒將報。」北宋詞人李之儀這首《千秋歲·和人》中的第一句算是對文人們吟詠佳節的一個側面總結了。
  • 出自詩詞中的男孩名字推薦 儒雅有詩意
    現在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以後是學習好,所以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也要選一個有文化的名字,今天為大家帶來出自詩詞中儒雅有詩意的男孩名字,希望大家喜歡。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出自詩詞中的男孩名字推薦 儒雅有詩意【青楓】
  • 暑假彎道超車,高分孩子都愛看的《詩詞中的科學》,輕鬆應對考試
    直到我最近找到了這一本,《古詩詞中的科學》,這個書名特別有感覺。;喜歡理科的,可以先從裡面的科學知識下手,繼而慢慢感受詩詞的內涵。 先說裡面的詩詞部分。這套書收錄了80首中小學必背古詩詞,每冊20首詩詞,包括《大林寺桃花》、《虞美人》、《鹿柴》、《青玉案·元夕》等等我們熟悉的內容,在書中都有詳細介紹。
  • 毛澤東詩詞中的樹木
    原標題: 毛澤東詩詞中的樹木  光明日報·文薈·雅趣  毛澤東出生於山區,從小就熟悉山、喜愛山。毛澤東在詩詞中反覆吟詠山,有專門以山為題的詩作,如《西江月·井岡山》《清平樂·六盤山》《七律·登廬山》;提到山的詩句更是不勝枚舉。
  • 宋代詩詞中的茶盞
    文人墨客們在喝茶時也抒發自己的情懷,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有黃庭堅有詩云:兔盞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在他的詩詞中提到兔毫盞,有詩云;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 主席的一生,都安放在了詩詞中,筆桿子背後的槍桿子
    整首詞的戰鬥係數非常強悍,已經壓過了詩詞的韻律。我不喜歡從詩詞中挖掘戰鬥性,但我真的很喜歡這句「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但如果要通過詩詞研究毛澤東的一生,這首《滿江紅》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從1963年之後的10年,是歷史巨人毛澤東一生中留下的最後篇章。
  • 天地和,萬物始發,春分時節,三首詩詞,你看見這漫天繁花了嗎?
    春分時節,再一次花團錦簇,三首詩詞,共賞著繁花似錦。《踏莎行》宋歐陽修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 詩詞中儒雅詩意的男孩名,一個名字,一種意境
    詩詞歌賦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不僅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蘊藏著中國文化的精髓,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同時,現在也越來越多人支持著古典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很多家長們也願意陪伴著孩子一起進入背誦詩詞的行列,所以,從詩詞中為寶寶起一個美名,很有意義。
  • 詩詞中的中醫藥
    (原標題:詩詞中的中醫藥) 近日,詩詞大會火了,掀起了全民讀詩熱潮
  • 董卿說詩詞,詩詞有餛飩,詩詞高雅,餛飩美味
    因為喜歡董卿,所以才看了央視的詩詞大會。因為看了詩詞大會,所以喜歡上了詩詞,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因為我是做餃子餛飩的,所以很好奇詩人眼中的餃子餛飩怎麼描寫?吃貨們吃遍天下美味,也許餃子餛飩是最鮮美的。找到一首宋代陸遊的詩。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了浩如煙海的神話傳說,為歷代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素材。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山無陵,天地合」,這些詩詞背錯了好多年
    小時候,電視劇《還珠格格》風靡全國,詩詞君猶記得紫薇深情的念了一句詩詞:「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那時覺得好美、好有愛。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這句詩詞是「錯」的。其實,不止這一句,在很多電視劇中,很多詩詞都是「錯」的。
  • 少華街第三小學 | 「詩詞中的生命教育」主題班會
    少華街第三小學的老師為學生們準備了一節以「守望生命晴空 共待繁花似錦」為主題的詩詞中的生命教育主題班會課。整堂課以生命教育為主題,以詩詞為載體,引導學生們敬畏生命、守護生命、熱愛生命、成就生命。班會課上,老師帶領著學生們通過解讀詩詞,找尋戰「疫」中無數個偉大而又平凡的人物故事。
  • 生機盎然的春天:細品宋代詩詞中的春色
    四季中春天是讓人歡喜的季節,是富有生機的季節,是一年的開始,春天踏著腳步慢慢走向大地,枯草開始變綠、鳥兒開始唱歌、花兒開始長苞,四周的景色也都開始靜悄悄地鋪上春色,因此自古以來,春天變成了文人墨客筆下寫不盡的主題,將春季變化引起的無限情思都寄託於詩詞中,使人從詩詞中體會春美。
  • 詩詞中的月圓月缺
    原標題:詩詞中的月圓月缺 現代人知道這是地月運動形成的現象,古代人也早就觀察到了月亮這種周而復始的變化,並把它記錄在詩詞文章中。 月相:日耀生光,盈虧有序 「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
  • 毛澤東詩詞中的春夏秋冬
    古往今來,嘆春、詠夏、悲秋、憫冬的詩詞不計其數,四季不同景觀引發文人騷客萬般感慨,揭示出人與自然之間的感應與互動。詩人毛澤東善於詠物抒情言志,對春夏秋冬不同景致情韻有諸多吟詠,與歷代詩家既有同聲相應,更有別樣格調。        春:春風楊柳萬千條   毛澤東標明寫於春天的作品有三首,其中《賀新郎·讀史》屬詠史之作,與季節無關。
  • 20首冬日詩詞,感受一下,詩詞中的「冷」!
    《冬夕》唐·岑參浩汗霜風颳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 這些詩詞中冷門的花兒,一樣很美
    美麗的花朵向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不可缺少的東西,但佔據了大多數詩詞的都是桃花、蘭花、菊花、梅花……這些傳統名卉,某些人們同樣喜愛的花,卻偏於冷門。不過,這並不妨礙它們的美麗。看看有哪些獨具慧眼的詩人注意到它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