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高考結束那年算起,趙羽菲已經整整5年沒有刷過題了。
但2019年,已經碩士畢業的趙羽菲,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刷完了1000多套試卷。
和以前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卷霸」、「滿分秘籍」不一樣,趙羽菲這次刷的,全都是小學數學試卷,試捲來自30多個省區市,包含10多種教材版本。
2019年3月,在歷經四輪苛刻的「大逃殺」以後,趙羽菲成為了一名一起學網校的主講老師。但是,非師範專業、無從教經驗,成為擺在她面前的第一重壓力。這位曾經從縣城中學一舉考入武漢大學的學霸,再次拿出了當年衝刺高考的拼勁兒,搜遍全網,「怒刷」上千套試卷,把全國各地的小學教材徹底吃透。
「不拼一拼,你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呢」,這是趙羽菲最愛對學生說的話。但放在自己身上,她把這句話改了一下——
不拼一拼,怎麼對得起屏幕前幾百個孩子,以及他們付出的時間呢?
求職:學霸碩士的四輪「大逃殺」
趙羽菲是天津人,雖然從小學到中學,她所就讀的都不是當地傳統強校,但在高考時,這位女學霸一舉考上了武漢大學——在各類高校排行榜中,都能毫無爭議地挺進中國前10的國內頂尖名校。
本科畢業後,趙羽菲前往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深造,專業依然是通信工程。
作為武漢大學的王牌專業之一,通信專業的學生們並不愁畢業去向,無論是繼續深造做研究,或者是進入一線科技公司,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碩士畢業後,趙羽菲卻一頭扎進了在線教育行業。究其原因,「還是放不下少年時候的教師夢想」。
但要兌現這個夢想,其實並不容易。而且,她選擇的,還是一家以「學歷要求高、淘汰率高」而在業內聞名的一起學網校。
趙羽菲要競爭的,是數學主講老師職位,整個入職PK分為4輪。
第一輪是筆試,一套試卷,幾乎全部是最高難度的奧數題——這是對一名數學老師在專業層面的基本功測試;
第二輪是試講,課程主題自選,但是試講過程是真實課堂模擬,而且只有10分鐘,10分鐘之內,要有有趣的開場、有條理的引入、有節奏的互動、有自己的風格,還要體現出課程理念;
第三輪是面試,聊經歷,聊教育,聊教學。看似平常聊天,其實暗含玄機——應聘者是否愛教育,是否愛孩子,是否能承壓,是否真心想在教育行業有深遠發展,都在那些看似簡單的話題回合裡;
三輪大浪淘沙後,至少淘汰一半。
到了第四輪,留下來的應聘者會進入一個實戰訓練營,為期一周。每天上午,會有名師大咖上課,中午是拓展訓練,下午則是學員們集體磨課,一個星期後,再次以試講的形式考核。
和前三輪相比,第四輪的淘汰率更高,趙羽菲回憶,100多個人的訓練營,在試講考核後,只留下了20多個人。「淘汰掉的,不乏頂尖名校的碩士甚至博士」。
但這還不代表就能正式成為一名網課教師。入職後的崗前培訓,還將根據實習表現,再進行一輪篩選,「從第一輪綜合算下來,淘汰率可能有90%」。
(趙羽菲老師的生活照)
入職:為了適應全國學生,「怒刷」上千套試卷
2019年3月,趙羽菲進入了求職勝出的10%,成為一名網課教師。
和傳統學校裡面的老師不一樣,網課老師們面對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但各個地區的教材版本並不一樣。以數學為例,有人教版,有北師大版,還有蘇教版。那麼,如何保證在面對不同地區的學生時,都能切換自如呢?
辦法只有一個:主講老師必須熟悉每一種版本的教材。
這位曾經的女學霸再次拿出了高三時衝刺高考的勁頭,首先是找齊全國10多種不同版本不同年級的數學教材;其次,找齊這些教材對應的1000多套試卷。「幾乎把市面上主流的常見的輔導題冊和試卷全部刷了一遍」。
實際上,趙羽菲刷試卷的目的,除了在最短時間內熟悉國內所有版本的教材,她還有另一層考慮,就是幫學生「掃雷」。
眾所周知,教輔市場的利潤向來不低,但教輔書的質量卻是良莠不齊。「有些教輔完全就是東拼西湊,目的就是逐利」。
但數學的學科特點又決定了適量的刷題是有必要的。「數學是一門理論和應用結合很緊密的學科,那些公式、定理如何才能真正去深入理解和掌握呢?最重要的辦法就是通過在做題中的實際應用,去加深對這些理論的理解」。
也就是說,小趙老師刷題的另一目的,正是為了揪出那些劣質教輔,讓學生在「刷題」時少走彎路。
(趙老師在講解)
成就:曾經倒數的孩子,一學期衝進了全班前10名
工作日休息,周末上班,這是一個網課老師的日常。
「閨蜜或者是老同學周末約逛街吃飯,我缺席的時候十有八九」,趙羽菲笑稱,因為和大多數人的休息時間錯位,自己已經快要沒朋友了。
但是一旦到了屏幕前,打開麥克風,看到另外一大群「老朋友」的笑臉時,小趙老師所有的快樂,都回來了。「小孩子的笑臉,真是天然就有治癒能力」。
還有更快樂的時候,就是輔導老師向趙羽菲匯報孩子們的成績進步時——趙羽菲所在的一起學網校,採用的是雙師制,除了主講老師,還專門配備了輔導老師,輔導老師的日常,就是跟家長溝通孩子們的學習進展,其中也包括孩子們的日常成績。
趙羽菲所帶的一個五年級網班裡,有個孩子,上網課才上了一學期,期末成績就從曾經的全班倒數,衝進了全班前10名。輔導老師告知這一消息時,趙羽菲說,那是自己入職以來,最快樂的一天。
這是教育人才能體會的一種幸福。「那種滿足感,幸福感,遠遠比什麼逛個街、吃個飯、買個新包包來得猛烈多了」。
除了自己的快樂,趙羽菲對學生是否快樂則更加在意。
有人說,包括數學在內的理科學習,本身就是枯燥的。趙羽菲對此堅決反對,「如果覺得數學枯燥,那一定是沒有找對方法,沒有找到知識點之間的互相聯繫。」
那怎麼讓數學快樂起來呢?趙羽菲有一整套自己的獨門訣竅。
以課前導入來說,針對不同單元的不同知識點,趙羽菲都會設計一個最有趣的課堂開場。有時候是講一個生活小現象,有時候是帶領孩子做一個小模型,比如,在孩子們剛剛接觸立體幾何時,趙羽菲不會簡單地把圖畫在PPT上,而是會帶著孩子一起動手製作長方體、正方體模型,讓孩子有更強的空間感。
小趙老師的上課秘訣當然遠不止於此。比如,到了北京後,趙羽菲還專門去研究了相聲藝術。「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全靠語言撐全場,必須有密集的笑點,才能讓觀眾不離場」,這和上網課非常像,要想讓小學孩子在上網課時持續保持專注力,網課教師也必須全程保持有料、有趣的互動,才能讓孩子始終興趣高昂。「一年半裡,讓數學課也能快樂,我總結的方法少說也有300多種了。」
感悟:不拼一拼,對不起屏幕前的孩子和家長
雖然中學時代不是就讀於名校,但是趙羽菲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不少好老師。
比如初中數學老師,總是有各種辦法讓學生們從頭笑到尾,而且笑完了還能牢牢記住知識點,以前,趙羽菲認為這是數學老師可能天生性格幽默,如今自己也做了老師,她才明白,其實這就是講課的最高藝術。
初中時,趙羽菲還遇到過一位對自己影響很大的英語輔導老師。和幽默的數學老師不同,這位老師以嚴厲著稱,「要求多,要求高,大家都很怕她」。但就是在這位嚴師的輔導之下,本來英語極其偏科的趙羽菲,中考時英語考到了118分(滿分120分)。
這位嚴厲的英語輔導老師最常對趙羽菲說的話就是,「你不拼一拼,你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這句話,至今依然影響著趙羽菲。
在求職訓練營競爭最激烈的時候,為了順利通過試講那關,非師範專業畢業、完全沒有實習經驗的趙羽菲,每天晚上對著鏡子試講到凌晨兩三點,「每一個吐字,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語氣,都力求完美」。
雖然並不知道是否能順利入職,但就算累到癱在床上不想動的時候,她又會想起那句話:不拼一拼,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呢?
最終,時間給了她最好的答案——如願成為了一名網校的主講老師。她又想起小時候的英語輔導老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但不一樣的是,你是在教室的講臺上,我是在電腦的屏幕前」。
不過,通過這塊電腦屏幕,雖然才一年多,但小趙老師教過的學生數量已經將近3萬,遠遠超過她曾經的老師們在教書生涯裡的學生總和。
「這就是在線教育的魅力,通過一塊屏幕,天南海北的孩子都成了自己的學生」。但也正因如此,趙羽菲說,自己從來不敢有任何懈怠,「每一堂課,屏幕的背後都是幾百名學生……這是孩子們最好的青春年華,我們浪費不起;這也是幾百位家長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愧對不起。」
所以不能逛街、不能休息、不能約會又算什麼呢?「既然選擇了做老師,不拼一拼,怎麼對得起屏幕前的孩子和家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