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周:我在詩詞中普遍是負面形象

2020-12-24 騰訊網

周末出門的小夥伴們還是要注意防護呀。在朝堂中有著眾多官員,他們有時同仇敵愾,有時各執一詞,尤其是面對兵臨城下這種危機時。本篇就來看看譙周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9首。

《籌筆驛》 唐 羅隱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徵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裡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時來天地皆同力,著名的句子,而譙周在後世的評價比較差,源於勸劉禪投降】

《過五丈原》 唐 溫庭筠

鐵馬雲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來自孫盛的評價:禪既闇主,周實駑臣】

《蒙求》 唐 李瀚

董遇三餘,譙周獨笑。

【能在《蒙求》中出現的典故一般都較為知名,董遇的「三餘」指的是「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譙周則是在誦讀經典時欣然獨笑,兩人在這裡都是用來他人學習的。】

《詠史下·北地王諶》 宋 陳普

何物譙周口似簧,幾年漢帝手牽羊。紛紛蜀土祠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陳普這次也沒有缺席,有趣的是譙周和諸葛亮時不時會被放在一起比較,一個受人敬仰,一個遭人鄙夷】

《鄧艾廟》 唐 唐彥謙

昭烈遺黎死尚羞,揮刀斫石恨譙周。如何千載留遺廟,血食巴山伴武侯。

【劉備、諸葛亮、譙周都出場了,主要是後人並不認可譙周勸降時的論調】

《和友人》 唐 韋莊

閉門同隱士,不出動經時。靜閱王維畫,閒翻褚胤棋。

落泉當戶急,殘月下窗遲。卻想從來意,譙周亦自嗤。

【譙周確實沒怎麼參與政事,不過他也是當世名儒,與人討論時引經據典不在話下】

《梁父吟》 宋 張耒

堂堂八陣竟何為,長安不見漢官儀。鄧艾老翁誇至計,譙周鼠子辨興衰。

【只是截取了兩句,看題目就知道會涉及諸葛亮,而譙周又收穫一個差評】

過伏龍祠》 宋 陳造

蜀棧荊江志未酬,兩京直擬笑譚收。僅容孱後存酅祀,誰遣東吳解魏仇。

制敵豈應無法正,為謀不合有譙周。伏龍祠上長煙靄,憤氣堂堂恐未休。

【譙周:一言不合結局我都準備好了】

《和周記室遊舊京詩》 隋 孫萬壽

大夫憫周廟,王子泣殷墟。自然心斷絕,何關係慘舒。

僕本漳濱士,舊國亦淪胥。紫陌風塵起,青壇冠蓋疏。

臺留子建賦,宮落仲將書。譙周自題柱,商容誰表閭。

聞君懷古曲,同病亦漣如。方知周處嘆,前後信非虛。

【譙周留名後世的主要就是《仇國論》與勸降劉禪,未必有多么正確,或多或少還是記掛了百姓的】

《送郭方叔南充簿》 宋 文同

六月東山道,炎風滿去鞍。譙周之舊裡,仇覽此初官。

簿領無煩壅,圖書好燕安。清朝名路闊,慎勿學長嘆。

【譙周:被一筆帶過有點不適應】

《讀三國志》 元 韓性

玉壘浮雲尚慘然,興亡自古總由天。渭川星殞嗟何早,卻遣譙周七十年。

【譙周年過七十,而諸葛亮就沒這麼長壽了,從後人們的態度來看,如果有可能將兩人壽命對調,還是會有很多人投贊成票的】

《蜀漢》 明 吳殳

季世唐虞只此時,泗亭天壤哲人違。三交城下波聲急,五丈原頭日色微。

西國無煙生火井,東鄰有女落蟂磯。不關鍾鄧能緣險,黃皓譙周盡識幾。

【黃皓還是比不了譙周的,文化底蘊相去甚遠,黃皓也只是禍亂朝中的一份子,而譙周是在關鍵時刻發表了意見,還說服了劉禪】

《贈譙司法》 明 皇甫汸

才華蜀郡古來聞,況是譙周更不群。早歲揮毫驚白雪,明時射策致青雲。

衙開恆嶽鵬宵迥,家憶巴江雁字分。共道持平能讞獄,坐令三輔號神君。

【要說漢末三國蜀郡人才還是能翻幾個出來的,比如張松、張任、張裔、杜瓊、何祗、王伉等人】

《宿劍門古縣》 清 毛澄

晉代題銘剩蘚斑,蜀門廢縣水潺潺。譙周計失非難守,鍾會功成竟不還。

黃葉樹懸雲外石,紅衣人上雪中山。馬蹄不管興亡事,細雨梅花出劍關。

【追根溯源還要往前扒防守策略的,也是鄧艾的奇兵突現帶來的震撼效果】

《昭陽顧符稙畫便面棧道圖歌》 清 王士禎

揚一益二古天險,譙周鬻國謀非臧。

【依然是截取了兩句,「鬻國」這個詞基本是對於譙周最嚴厲的控訴了】

作佳傳》 清 洪亮吉

一丸藥,勞侍婢。千斛米,作傳紀。彼哉譙周及門弟。

三分竊據孫興曹。正統那付當途高。君不見一士已沒賴半士。

定論早出習鑿齒。

【說起譙周的弟子,首先要提到譙周被堪稱蜀中孔子,門下文立被比為顏回,陳壽、李虔對應子遊、子夏,羅憲對應子貢】

《贈李研齋太史》 清 陳維崧

諸葛祠堂盡棘榛,譙周子弟俱俘掠。

【也是截取了兩句,陳壽:我?浮光掠影?】

《讀五代史雜詠三十九首·其三十四》 清 張晉

指揮如意逞風流,股慄何曾展一籌。更笑世修降表者,成都不獨有譙周。

【提議投降的不會只有譙周一人,而只有他留在了風口浪尖,接受風吹雨打】

《百字令》 清 曹貞吉

出師二表,與殷盤周誥,同銘金石。臣本不求聞達者,為許先君破賊。

瘴雨蠻江,秋風渭水,上將揮神筆。落星如鬥,熒熒火井將熄。

今日丞相祠堂,黃鸝碧草,俯仰悲陳跡。八陣圖邊波浪湧,似恨譙周鬻國。

一片降幡,千尋鐵鎖,鼎足三分失。先生巳矣,何能親見銜璧。

【依然是諸葛亮、譙周的對比,時勢是會變的,山雨欲來風滿樓】

《題黃九煙集後》 清 謝章鋌

譙周家世修降表,庾信關山逞賦才。

【這也是截取的兩句,譙周沒什麼舌辯的才能,卻也沒什麼人反對譙周的觀點,大廈將傾罷了】

關於譙周的詩詞,到此為止。

相關焦點

  • 崔烈:很遺憾在詩詞中是這種形象
    漢末時期通貨膨脹較為嚴重,各種錢幣一度被廢棄,甚至恢復到谷帛為市的狀態,而崔烈在這時卻因為錢幣揚名,本篇就來看看他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0首。 《蒙求》 唐 李瀚 魯褒錢神,崔烈銅臭。
  • 主張投降的譙周先後發表了仇國論、亡國論,他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但譙周卻並不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他只是一個有職無權的散官。這也就決定了,譙周是沒有能力憑自己的權力迫使當時的蜀漢朝廷接受自己的投降理論的,蜀漢選擇投降,決定權不並在他那裡。  當然,沒有權力的譙周並不能說明他就不是一個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但譙周還真不是!在《三國志譙周傳》中,通過對譙周生平的描述,我們也很難找到譙周的任何道德汙點。
  • 劉禪走投無路,譙周為什麼要主張他投降魏國?原來真相不簡單
    我們每天都會分享最新資訊,讓你無聊的生活中有一點消遣,祝您生活愉快!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而蜀漢原本是看似最有希望的,卻也是最先滅亡的。除了劉備建立的政權本身實力就相對其他兩個政權比較弱小外,還有就是蜀漢後期的人才凋零問題。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無力回天,蜀漢後期,內部矛盾也凸顯出來。
  • 孟獲:我在詩詞中是什麼形象?
    本篇來看看詩詞裡的孟獲,共計11首詩詞。【這首詩裡只有題目提到了孟獲,不過關於孟獲的詩詞總也離不開南中、南人、諸葛亮】《見陳制帥子華二首》 宋羅椅奇功畢竟屬吾曹,狄武襄無諸葛豪【孟獲:比起呂布,我的名聲還好一些】《孔明》 宋衛宗武龍臥而長吟,胸次抱奇偉。立心不北向,特為三顧起。
  • 胡威:我在詩詞中俱是廉潔的形象
    本篇就來看看關於胡威的詩詞,共計11首。《蒙求》 唐 李瀚胡威推縑,陸績懷橘。【熟悉的蒙求,胡威與父親胡質留下了一段推讓絹的事跡,因為父親向來清廉,他擔心父親以權謀私,胡質解釋這是自己俸祿節省出來的,胡威這才願意接受】《賀少師相公致政》 唐 許渾六十懸車自古稀,我公年少獨忘機。門臨二室留侯隱,棹倚三川越相歸。
  • 寫「三國」的詩詞那麼多,只有這9首被公認是絕唱!
    文人墨客賦以詩詞, 民間藝人說戲文,每個人都在自己心裡演繹著屬於自己的「三國夢」。三國的詩詞浩如江水,可是,只有下面9首被公認是絕唱,喜歡三國的人一定不能錯過。最恢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被貶到黃州,遊覽赤壁磯,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 王裒:詩詞中的我總與枯樹作伴
    本篇就來看看王裒póu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10首。《詠史下·王裒》 宋 陳普正始頹波萬丈深,臥冰泣竹盡漂沉。尚餘淚染無枝樹,撐拄乾坤直到今。【王裒每每讀到《詩經》中《蓼莪》那篇都會落淚,所以他的學生就沒有再學這一篇。其中那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也是描寫父母勞累的名句】《方邵村以詩序見貽賦此謝之且以送別》 清 陳恭尹枯樹王裒今老矣,白頭玄晏非公誰。
  • 許汜:詩詞中我的田舍還挺受歡迎
    有很多不起眼的人物憑藉一個典故留名於世,甚至他們的典故在詩詞中引用頻率更高。本篇就來看看關於許汜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9首。《遊菩提山值雨宿存思庵》元 貝瓊軒轅已恐即韓愈,許汜未可譏陳登。【詩詞中引用了大量漢末三國時期人物的典故,許汜一般與「求田問舍」關聯,或者乾脆忽略許汜,而陳登與「豪氣」常常被一併提及,甚至涉及陳登的詩詞比許汜、劉備、劉表加在一起都多】《縣學落成百韻》宋 王十朋甘學樊遲稼
  • 阿玲講遊戲:我很遺憾看到英雄聯盟的負面情緒如此普遍
    阿玲講遊戲:我很遺憾看到英雄聯盟的負面情緒如此普遍我不認為它是目前喜歡遊戲閱讀這個subreddit的先決條件,對於一些過去的愛,有些是他們只看的東西,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他們積極玩的東西。社區可以用來挫敗沮喪,慶祝令人振奮的時刻或只是花時間與志同道合的人 - 每個人的主觀經驗都是有效的IMO!
  • 劉楨:詩詞中我是臥病在床的代名詞
    本篇就來看看劉楨zhēn在詩詞中的形象,共計20首。《答劉楨詩》 魏晉 徐幹與子別無幾,所經未一旬。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劉楨在《贈五官中郎將》中就自述「餘嬰沉痼疾」,嘗嘗處於抱病狀態】《蒙求》 唐 李瀚甄后出拜,劉楨平視。
  • 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裝點得五彩繽紛,煥發出無窮魅力和生動氣韻。詩詞中的色彩讓語言文字充滿形象感,使抽象的情感具體化、物態化,表達著詩人的精神意念。「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紅」令人遐想,「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令人神往,「黑雲壓城城欲摧」之「黑」令人恐怖。獨領風騷的毛澤東妙手著詩詞,神筆繪畫卷。
  • 汪國真:我故意與詩詞保持距離
    [摘要]汪國真對詩詞內心充滿著失望與憤然,他形象地比喻:詩壇就像是一個舞臺,由於演員表演的拙劣,觀眾紛紛退場。在觀眾快走完之時,演員還在臺上裝腔作勢。雖然主辦方在介紹他時,總不忘加上「中國著名詩人」的稱謂,但這次他來肥與詩詞無關。「這是一個金融活動,主辦方請我當主持人的初衷我不是很清楚,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挑戰自我,喜歡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汪國真說。 汪國真說,這不是他第一次主持金融會議,「為了準備這場論壇,我做了一些功課,相信有以往的經驗做基礎,在會中再穿插一些自己的特色,應該能勝任主持工作。」
  • 對話|黨員顏駿凌:國足慘敗是種歷練,我想改變球員負面形象
    顏駿凌在國足訓練中。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中國杯,是我的人生經驗對於顏駿凌,之前的日子並不好受。 「要和貝爾比賽了,你會不會害怕?」中國杯前,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問他。「沒什麼可怕的,訓練中天天在撲胡爾克和奧斯卡的射門。
  • 幼師負面新聞屢上熱搜,「妖魔化」的標籤請不要貼給幼師
    新聞媒體對幼師負面形象的報導數量遠遠大於正面形象報導的數量宋爽在《幼師形象的媒體再現及存在的缺失》一文中如是分析:「現實生活中佔更大比例的那些美好的幼師形象在媒體中絕少出現,這不能不說是媒體關注的極不平衡造成了對負面形象的誇大和渲染。」同時,「媒體再現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來源,人們在接受信息、形成觀念和養成認識等方面都非常依賴傳媒。」所以媒體的反應和報導成為了公眾了解幼師形象的重要來源和依據。
  • 詩詞中有科學:在詩詞中看到天地萬物
    我認為從小培養孩子多方面發展、文理兼備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途徑。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套由教育部推薦以生動語言講解了語文、天文、地理、氣象、生物等多個學科的小學生必讀書——《詩詞中有科學》。整首詩以「喜」字統攝全篇,詩句中的沒有一個「喜」字,但「喜」字卻滲透於字裡行間,這種靠形象「說話」的寫作手法值得我們學習。科學部分的文字也毫不遜色,趣味性、故事性應有盡有。
  • 比爾·蓋茨送給全美大學生的書中,告訴了我如何控制「負面情緒」
    雖然這本書曾火爆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多個地方,但是在中國反響並沒有這麼大,其中原因眾多,這本書在作者漢斯曾在TED中演講過,並且得到了熱烈的反響。面對這種負面情緒,我們首先要用統計學來說話,也就是要縱觀全局,據統計,幾乎每個國家的極度貧困人口正在減少,也就是說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在不斷提升的,過去20年裡面,極度貧困人口幾乎減少了一半,20年說長夜不長,在歷史的長河中,20年就如同滄海一粟,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
  •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形象偏於負面的曹操,為何在日本卻是備受推崇的...
    曹操,在日語中的發音是「叟叟」,是不是與漢語發音比較接近?與中國傳統觀念中視曹操為奸雄的視角不同,在日本對中國三國人物的描述中,曹操一直作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得到肯定。說來,曹操在日本受到尊崇,似乎有些不合日本的文化。
  • 《阿拉丁》製片回憶,因電影中精靈的形象,當時受到了許多的攻擊
    《阿拉丁》的製片人丹·林最近承認,當精靈最初的造型被曝光的時候,他們當然期待會有一些負面的反應,但製片人真的沒想到《阿拉丁》最初在網上會有那麼多負面的反應。丹·林回憶道:「是的,我們預料會有一些不好的反應。說實話,我們只是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反應。我覺得這真的成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當我們在新聞上看到人們談論精靈的樣子時。
  • 日本福島浪江銷售地下水欲改變負面形象:無汙染,安全美味
    11月7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受災地福島縣浪江町開始銷售用自來水灌裝的瓶裝飲用水,希望消除公眾對當地的負面印象。據日本共同社8日報導,福島縣浪江町銷售的瓶裝水水源來自町內的地下水,沒有受到放射性物質的影響,是口感輕柔的軟水。
  • 破解初中詩詞教學的難題
    語文教學中的詩詞學習和鑑賞,初中生普遍感覺難度較大。一線教師應該探究新的教學策略,提高詩詞教學的實效性。在初中階段,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堂外,教師都需要引導學生,讓他們愛上詩詞的閱讀與誦讀,這樣經過一定量的積累,必然會從量變到質變。有效的詩詞誦讀可以增進學生對詩歌內容的了解與把握,可以提升學生對詩歌的認知度。在詩歌誦讀的過程中,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要注意誦讀過程中的聲音節奏、音色高低、語氣語調等,並且做到反覆誦讀,用心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