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舒適區,正在慢慢毀掉你

2020-12-11 有書

01

何為舒適區呢?舒適區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舒適區,又稱為心理舒適區。

在這個區域內,你常常感覺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三感,所以多數人不願被打擾,按自己的節奏和行為方式為處世模式。如果走出這個區域,就會感到彆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

正如村上春樹的比喻:拋舍不下這份舒適愜意的溫暖,就像寒冬早晨不敢鑽出熱乎乎的被窩。

《進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適區?》是哈佛商業評論專欄作家,組織行為學教授,安迪·莫林斯基所著,他說:人人都有一個舒適區,舒適區是我們遊韌有餘、安逸舒服的地帶。

在很多情形下,走出舒適區又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或者說是達到奇蹟的路徑。

如果你安於你的舒適區,感覺日子安穩如意,一切無需改變,那麼,《進化》這本書對你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你是正在實現目標的路上,需要突破自己、需要改善的人,請接著往下讀。

02

本書作者安迪·莫林斯基,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組織行為學博士,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國際工商學院的組織行為學教授。

他用一千個案例追蹤20年研究分析,首次系統總結出突破舒適區的有效模式《進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適區?》,參加試驗人員有高達97%的人成功突破。

經比爾·蓋茨、謝麗爾·桑德伯格、馬特·達蒙親自體驗,證明有效。

莫林斯基是哈佛商業評論固定撰稿人。2013年他的第一本著作《全球變通力》由哈佛商業評論出版社出版,同年獲得了國際貿易全球化類最佳商業圖書公理獎的銀獎。

全球變通力是在不同文化間調整行為方式、同時避免迷失自我的能力,即融入但不喪失自我。

當你行走在一個國際文化的環境中時會發現,按本國文化做事情的方式,與你在新的文化中應該遵循的做事方式是不同的。

全球變通力對今天的管理人員來說是一項重要技能,人們為了做好工作而需要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變化。

因此,需要的不僅是辨別和理解這些差異的能力,還有相應地轉變和調整行為的能力。

如果你不具備上述能力,則可能面臨行動無果的風險:你將不能完成個人或公司的目標。《全球變通力》它關注在各種文化舒適區外面臨的挑戰問題。

書中的工具和見解不僅適用於文化的轉換,無意中成為適合各種情況的實用工具。而後好多人詢問如何走出舒適區的突破?

於是,有了《進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適區?》本書的面世。

03

在中國有手機的人幾乎都有微信,但只有讀過《騰訊傳》的人,才知道微信誕生的過程。

當時在騰訊內部,好幾個團隊在研發類似的產品,而張小龍團隊最早拿出了方案,推出了微信的雛形,雖然並不完美,但他的團隊佔領先機,博得了頭籌。

有時完美的程度與做事速度的競爭,讓你失去了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本書中講到這樣一個類似微信誕生的案例。

在臉書出現之前,一個叫尼爾·甘迺迪的人,也曾經有過一個類似的超前創意網站,並很有可能徹底的改變網際網路。

但是尼爾害羞且毫無經驗,他不知道如何去踏進每一間辦公室,向那些挑剔的投資人宣傳他的產品和推介自己,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最終,尼爾進入一種閉門造車的工作模式,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只是不斷的調整和完善這個網站,以至於臉書最終面世,而他的網站也未能「出世」。

尼爾因為恐懼,沒有踏出自己的舒適區,所以失去一個潛在的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

決定人生的高度從來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而是做事的速度。人生沒有完美,大膽嘗試,不斷進步,逐漸完善。走出舒適區,成為更好的自己。

04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推薦本書的理由:

第一,實用性。作者訪談了各類對象,包括企業高管、創業老闆、公司職員、家庭主婦、學生等,研究大家之所以畏懼改變的原因,以及有所突破時運用了什麼方法。另外,作者專注於突破舒適區,進行深入、細緻、權威的研究,專業權威。

第二,模型與工具化。作者作為心理學專家,針對人們懼怕改變的原因,做了精闢的總結,提煉出「五種挑戰」,涵蓋了產生畏懼的全部心理學原因。

關鍵是作者給出了具體詳實的工具與方法,教你如何走出每一步,從「舒適區」到「奇蹟發生的地方」構建模型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這個過程。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走出舒適區成為更好的自己。有目標的人不會在途中迷失自己,你的舒適區和奇蹟出現的地方,其實離的很近,只是缺乏一個連接。

相關焦點

  • 跳出正在毀掉你的職場「舒適區」,學會自我增值
    這就是每個人都有的「職場舒適區」。無論是初入職場的菜鳥,還是人到中年的職場老炮兒,一旦長期做自己擅長的事,應對熟悉的流程,機械化的工作,滿足於目前的職位與薪資,便會不知不覺進入舒適區。比如,我剛剛畢業時在政府單位裡工作,那裡很安逸,工作節奏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沒有人催進度,總之把活兒幹完了就行,這種毫無壓力的工作方式自然使我慢慢滑入舒適的怪圈,越來越懶惰。
  • 「舒適區」正在慢慢的殺死你?貿然走出舒適區,請準備為夢想窒息
    也許大家還記得前些時候網上一個很火的段子,講的是一個30歲的公職人員,喝了不少心靈雞湯,逐漸不滿於現狀,開始無限憧憬未來,造成現狀的重要原因就是自己沒有走出舒適區!如果想要輕鬆的毀掉自己,那麼就離開舒適區我想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喝過一些心靈雞湯,有些雞湯呢,觀點新穎,催人奮進,也還算是有些營養,但很多雞湯是有劇毒的,毒性堪比三聚氰胺,喝了讓人迷失,讓人腦袋腫脹,是純粹的形而上的東西,是老莊哲學的玄妙之學,對現實的行為實踐沒什麼參考價值,結果呢,有些人聽完之後直接就上了,但最關鍵的是上去就再也下不來。
  • 你的安逸,正在慢慢毀掉你
    作者:敏兒(富書專欄作者)有人說,沒傘的孩子,只能用力奔跑;年輕時吃過的苦,都會成為你未來的路。如果你過習慣溫水煮青蛙的日子,一旦安逸的人生稍有裂痕,才會想起該如何與生活抗爭,那時已於事無補,要想實現逆襲人生,離開舒適區,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 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慢慢的毀掉你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導讀: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慢慢的毀掉你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的這種節儉,正在慢慢的毀掉你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導讀: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請別讓羞辱教育,成為你的教育方式,它正在慢慢毀掉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樣做你正在毀掉孩子的健康!!!
    今天我來告訴你,正是你這樣的做法,或許正在毀掉你孩子的健康!!!01 為什麼你去門診或診所,醫生都會給你孩子輸液呢?曾經我們也聊起過,作為醫生,你看啊,你急急忙忙抱著孩子來了,我不可能看一眼就能知道孩子生的啥病對吧,發熱的原因有好多種,就比如年初的新冠肺炎,也會發燒,但是病因很複雜的,到現在都沒有解決。
  • 聽聽丨 逃離舒適區,你確定你活在舒適區?
    今晚我們來聊聊:逃離舒適區,你確定你活在舒適區?2020年的開端,以一個沒人料到的方式打開。當習以為常的一切開始崩塌,我們該不該衝去舒適區?有人說:「你沒窮過所以你不懂,我為什麼急著上班!」對於很多人而言,車貸,房貸,信用卡都需要每個月的工資去還。
  • 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
    導讀: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成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慢慢擴大自己的舒適區
    這樣子日復一日重複著昨天的工作,這種例行公事會慢慢變成一個人的習慣。一般人不會把習慣跟個人的成功聯繫在一起,大多數人認為決定成功與否,更多考慮的是運氣、教育或是家庭背景。事實上,習慣支配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大到小:你通常在哪裡吃飯,你上下班的路線,穿衣打扮的風格,工作上的執行流程等等,這些都是習慣!
  • 你的舒適區真的舒服嗎,不要讓它一手毀了你的未來(短文)
    你的舒適區真的舒服嗎,不要讓它一手毀了你的未來(一篇有價值的短文)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有些人二十多歲開始結婚買房子養父母,有些人二十多歲還等父母養,好像一些智障兒童生活不能自理一樣。這就是一個人,你想過得怎樣取決於你自己,選擇權也在你自己手裡。其實想一想,大家都是人為什麼別人可以生活那麼好而你不可以呢。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從這一刻開始她終於意識到,"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摧毀孩子!好在欣欣媽及時感知到了孩子的變化,並且開始糾正自己,但是還有不少的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 成長就是跳出小舒適區,重塑大舒適區
    沉溺於「舒適區」的人,並不認為自己在虛度光陰,反而感到非常愜意舒服,覺察不到任何真正的壓力,不思進取、固步自封,沒有危機感,已經與時代脫軌,甚至產生自我麻痺感。 在舒適區我們得心應手,每天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甚至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對這個區域中的人和事感覺很舒適。
  • 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毀掉你
    考研路上,別讓不自律毀掉了你。一、考研需要自律我問過身邊考研失敗的朋友,是否後悔過曾經自律到極致的那段時光?她說,考研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現在的我,每當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我都會想起,自己曾經為了一個目標,可以自律成那種模樣。
  • 沒耐心,正在毀掉你
    我回復如下:如果有人告訴你找七八份沒有滿意的是正常的,你就不會那麼焦慮了。好了,我告訴你,這是完全在正常範圍內。反倒那些每次沒找幾個就確定了的,很危險。你繼續吧。如今我創業,招人篩簡歷,有一種人我基本會直接pass,不會約面試。這種人通常連續好幾份工作都做不滿一年,有的只有四五個月。甚至,有的人給我投簡歷的同時,他現在待的公司也才剛進去幾個月。
  • 過度沉迷手機正在毀掉你
    作者:魚兒(富書專欄作者)你微信聊的內容,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決定你的行動,你的行動,決定你的生活品質。01自從被拉進了初中同學微信群,我就被動開啟了「被打擾模式」。從最初同學間聯繫到的驚喜、問候、交流的新鮮感過後,一些同學慢慢發言少了,但是還有不少同學,天天「堅持」聊天。40多人的同學群,每天從早晨6點多到晚上12點多「聊天不止」。早上:發「起床」表情包、發1元錢紅包、曬早餐的圖、問昨晚打麻將的戰況、若干語音......
  • 這4個行為正在毀掉你的信用卡
    也許你並不知道,你日常的用卡習慣正在慢慢的毀掉你的信用卡,你覺得正常的用卡行為其實已經被銀行風控了。等到被封卡、降額、黑屋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 你的溺愛,正在慢慢毀掉孩子
    結果,她看到孩子正在那裡活蹦亂跳地玩呢!長大後,只要孩子一出門,爸爸媽媽便會十分小心,假如能陪伴肯定不會讓她單獨出門,就擔心她會遇到危險、被人欺負,或是被其他孩子給帶壞了。但爸爸媽媽的付出,孩子並不領情。而溺愛會讓父母經常保持脆弱的神經,而這樣的「脆弱」會連累孩子。
  • 大學輔導員:你習慣做的這2件事,其實正在漸漸毀掉你
    高校日常: 習慣了做這2件事,殊不知它正在漸漸毀掉你在大學裡面,我們多少會有幾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什麼事情應該是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相信很多人在心中都有一桿標尺,這道標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衡量的標準,但有些事情,是潛意識的,平時感覺不到
  • 「偽精緻」,正在慢慢毀掉你
    然後打開她的手機備忘錄,指著上面的必買清單說:你看,每一個精緻girl都應該有一隻YSL口紅,和一款LV通勤包,還有……我有點咋舌,同是工薪階層看到好的東西,先買了再說,錢不夠,信用卡來湊,慢慢還就是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女生都被「要求」好好愛自己。
  • 不要讓舒適區,限制你的成長
    其實在職場上,有很多事,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如果你一開始看不懂財務報表,不會分析KPI,寫不好公文,其實一點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來沒有想過脫離舒適區,花一點時間和精力,去做一些原本你可以做,只是你害怕做,不想做,懶得做的事。通常優秀與不優秀,只在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