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撲動與顫動
一、心房撲動
心電圖特點是正常 P 波消失,代之連續的大鋸齒狀撲動波(F 波),F 波多數在Ⅰ、Ⅲ、aVF 導聯中清晰可見;F 波間無等電位線,波幅大小一致,間隔規則,頻率多為 250~350 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傳,而以固定房室比例(2:1 或 4:1)下傳,故心室律規則。如果房室傳導比例不恆定或伴有文氏傳導現象,則心室律可以不規則。房撲時 QRS 波時限一般不增寬。如果 F 波的大小和間距有差異,且頻率>350 次/分,稱不純性心房撲動。(圖 9-1)
二、心房顫動(圖 9-2)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很常見的心律失常。心電圖特點是正常 P 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顫動波,通常以 V1 導聯為最明顯;房顫波的頻率為 350~600 次/分;心室律絕對不規則,QRS 波群形態正常。
三、心室撲動與心室顫動
出現心室撲動一般具有兩個條件:
①心肌明顯受損,缺氧或代謝失常;
②異位激動落在易顫期。
心電圖特點是無正常 QRS-T 波,代之以連續快速而相對規則的大振幅波動,頻率達 200~250 次/分,心臟失去排血功能。室撲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復,便會轉為室顫而導致死亡。心室顫動往往是心臟停跳前的短暫徵象。由於心臟出現多灶性局部興奮,以致完全失去排血功能。心電圖上 QRS-T波完全消失,出現大小不等、極不勻齊的低小波,頻率 200~500 次/分(圖 9-3)。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均是極嚴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
↓ 住院醫師心電圖培訓學習材料 ↓
心電圖閱讀技巧(13-1)
正常心電圖及各波的臨床意義
心電圖閱讀技巧(13-2)
心室肥大
心電圖閱讀技巧(13-3)
心肌梗死
心電圖閱讀技巧(13-4)
心律失常概述
心電圖閱讀技巧(13-5)
逸搏與逸搏心律
心電圖閱讀技巧(13-6)
過早搏動
心電圖閱讀技巧(13-7)
反覆搏動的心電圖診斷
心電圖閱讀技巧(13-8)
陣發性心動過速
免責聲明
平臺推送文章來自網絡或微信群,小編整理僅供學習,不做它用。如有錯誤或涉及版權歸屬,請聯繫刪除,如需轉發,一定標註作者及相關信息。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