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2020-12-22 科學網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08:11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ason G. Andrade團隊比較了冷凍消融或藥物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2020年11月16日,該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指南建議在房顫患者考慮進行導管消融之前,先嘗試一種或多種抗心律不齊藥物。但一線消融可能更有效地維持竇性心律。

研究組招募了303例有症狀、陣發性、未經治療的房顫患者,將其隨機分配,分別接受低溫球囊消融術或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以控制初始心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植入式心臟監測設備以監測房性心律失常,隨訪期為12個月。主要終點為導管消融或開始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後91-365天首次有記錄的任何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或房性心動過速)的復發。次要終點包括無症狀性心律不齊、房顫負擔和生活質量。

在1年時,消融組154例患者中有66例(42.9%)發生了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復發,抗心律不齊藥物組149例患者中有101例(67.8%),風險比為0.48,組間差異顯著。消融組患者中有症狀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生率為11.0%,抗心律不齊藥物組患者中為26.2%,風險比為0.39。消融組患者心房顫動的中位持續時間百分比為0%,抗心律不齊藥物組為0.13%。消融組中有5例患者(3.2%)發生了嚴重不良事件,抗心律不齊藥物組中有6例患者(4.0%)。

研究結果表明,對於症狀性陣發性心房顫動的初治患者,通過持續性心律監測,採用導管低溫球囊消融術治療後的房顫復發率顯著低於抗心律不齊藥物治療。

附:英文原文

Title: Cryoablation or Drug Therapy for Initial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 NEJM

Author: Jason G. Andrade, M.D.,, George A. Wells, Ph.D.,, Marc W. Deyell, M.D.,, Matthew Bennett, M.D.,, Vidal Essebag, M.D., Ph.D.,, Jean Champagne, M.D.,, Jean-Francois Roux, M.D.,, Derek Yung, M.D.,, Allan Skanes, M.D.,, Yaariv Khaykin, M.D.,, Carlos Morillo, M.D.,, Umjeet Jolly, M.D.,, Paul Novak, M.D.,, Evan Lockwood, M.D.,, Guy Amit, M.D.,, Paul Angaran, M.D.,, John Sapp, M.D.,, Stephan Wardell, M.D.,, Sandra Lauck, Ph.D.,, Laurent Macle, M.D.,, and Atul Verma, M.D.

Issue&Volume: 2020-11-16

Abstract:

Background

Guidelines recommend a trial of one or more antiarrhythmic drugs before catheter ablation is considered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However, first-line ablation may be more effective in maintaining sinus rhythm.

Methods

We randomly assigned 303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aroxysmal, untre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to undergo catheter ablation with a cryothermy balloon or to receive antiarrhythmic drug therapy for initial rhythm control.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an implantable cardiac monitoring device to detect atrial tachyarrhythmia.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12 months.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first documented recurrence of any atrial tachyarrhythmia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flutter, or atrial tachycardia) between 91 and 365 days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r the initiation of an antiarrhythmic drug. The secondary end points included freedom from symptomatic arrhythmia,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At 1 year, a recurrence of atrial tachyarrhythmia had occurred in 66 of 154 patients (42.9%) assigned to undergo ablation and in 101 of 149 patients (67.8%) assigned to receive antiarrhythmic drugs (hazard ratio, 0.4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35 to 0.66; P<0.001). Symptomatic atrial tachyarrhythmia had recurred in 11.0% of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blation and in 26.2% of those who received antiarrhythmic drugs (hazard ratio, 0.39; 95% CI, 0.22 to 0.68). The median percentage of tim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0% (interquartile range, 0 to 0.08) with ablation and 0.13% (interquartile range, 0 to 1.60) with antiarrhythmic drugs. Serious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5 patients (3.2%) who underwent ablation and in 6 patients (4.0%) who received antiarrhythmic drugs.

Conclusions

Among patients receiving initial treatment for symptomatic,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lower rat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with catheter cryoballoon ablation than with antiarrhythmic drug therapy, as assessed by continuous cardiac rhythm monitoring.

DOI: 10.1056/NEJMoa2029980

Sourc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29980

相關焦點

  • 冷凍球囊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安全有效
    冷凍球囊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11:16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Oussama M. Wazni團隊研究了冷凍球囊消融治療心房顫動的效果。
  • 科技獎專題|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治療策略及關鍵技術研究
    為進一步提高房顫治療效果,上海市胸科醫院的劉旭教授帶領團隊開展了「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治療策略及關鍵技術研究」,經過多年探索與總結,首次提出了「心房顫動疾病鏈」的全新概念,圍繞四個關鍵臨床問題,即「房顫的發病機制是什麼」「房顫導管消融策略如何優化」「影響房顫導管消融成功率的因素有哪些」「房顫消融術後復發怎麼辦」,從房顫發病機制、易感因素、進展過程、導管消融策略優化、術後復發處理等對房顫進行基礎到臨床的全程幹預
  • 高新心血管病醫院「第二屆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與規範化管理研討...
    為推動房顫導管消融前沿技術的臨床研究與應用推廣,7月19日,眾多國內心血管領域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在美麗的合肥天鵝湖畔的栢景朗廷酒店舉行了「第二屆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與規範化管理研討會」。
  • 2分鐘看懂NEJM:冷凍消融術用於心房顫動的初始治療
    冷凍消融術用於心房顫動的初始治療Cryoablation for Initial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2021年1月28日朗讀者:指南建議應用抗心律失常藥,但這些藥物療效有限,副作用大。將導管射頻消融術用於早期治療的試驗尚無定論。短視頻中總結了新的研究發現。
  • 心血管專家共話「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與...
    為推動房顫導管消融前沿技術的臨床研究與應用推廣,7 月 19 日,眾多國內心血管領域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在美麗的合肥天鵝湖畔舉行了 " 第二屆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與規範化管理研討會 "。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採用了線上網絡直播與線下現場交流相結合的形式,會議日程安排也以專家授課演講和房顫冷凍消融手術插播演示構成。合肥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秦繼平向大會發來了賀辭,他肯定了高心醫院在心血管專科專病領域的積極探索和臨床研究成果。
  • 心房顫動,做射頻消融手術後能不能復發?
    一、什麼是心房纖顫?什麼是房顫射頻消融手術?心房纖顫,又稱心房顫動、心房微顫、心房纖維性顫動、房性纖顫等,簡稱房顫,其實質主要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房顫的射頻消融術,是採用導管電極在環肺靜脈口和心房內的某些線形消融消融,使得大靜脈與心房的「電」不能再傳導,從而被「隔離」,從而達到根治房顫或者減少房顫復發的目的。二、房顫的病因有那些?
  • 心房顫動——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堪稱最溫柔的殺手!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亦稱心房纖維性顫動,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通常患者一開始對其不重視,偶爾發作一下,忍一忍也就過去了。老百姓大多對房顫的危害性不太了解。房顫並不像某些心臟疾病會讓人暈厥或猝死,只能說房顫是一個「溫柔殺手」,它的危害是一點點加劇的,慢慢地來損害你的健康。
  • 心房顫動 危機四伏
    【聊健康】  作者:馬長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21世紀以來的心血管流行病。但如果心房無規律顫動,不能正常收縮舒張,就是房顫。有的心房顫動能帶動心室完成一次收縮舒張,有的心房顫動則不能,最終導致自我感覺心跳十分不整齊,毫無規律。  1.房顫患者數量攀升  房顫是一種常見心律失常疾病,老年人是高發人群。如今,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房顫患者的數量正在不斷上升。
  • 冷凍球囊消融術是治療房顫的最有效措施
    健康一線(vodjk.com)訊:早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劉世明教授帶領的心臟電生理介入團隊成功為一例陣發性心房顫動(房顫)患者施行了冷凍球囊消融術,該老年男性患者飽受陣發性房顫困擾多年,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遂決定接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
  • 說說心房顫動|心房顫動|治療|預防|分型|-健康界
    心房顫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心房顫動引發的血栓栓塞疾病是這個疾病導致殘疾和死亡的主要併發症。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解答一些有關心房顫動的一些問題……01 什麼是房顫?-起源於心房的不規則心率,心室率多較快。-房顫可以導致心悸症狀,甚至心絞痛、心力衰竭。
  • 冷凍消融術治療房顫有優勢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 2004年中國首次在衛生部支持下對房顫大規模流行病學調研結果顯示房顫總患病率為0.77%,高於Framingham研究報告顯示的0.5%的患病率。
  • 胡大一: 認識早搏和心房顫動(3)——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可分為陣發性心房顫動和持續性心房顫動。陣發性心房顫動時有時無,發作時短則幾分鐘,長則數小時,甚至更長。持續性心房顫動持續存在。有的慢性持續性心房顫動是由陣發性心房顫動發展而來,有的患者首次出現心房顫動即為慢性持續性。陣發性心房顫動常常越來越頻繁,每陣發作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即所謂「心房顫動產生心房顫動,心房顫動加重心房顫動」的現象。
  • 房顫治療新手段—冷凍球囊消融術
    房顫時心房內出現快速而紊亂的電活動,導致心房出現不規則的顫動,從而使心房喪失了正常的收縮與舒張功能,最終影響整個心臟射血。房顫會導致腦卒中、誘發或加重心力袁場、加重心肌缺血等。不僅會降低心臟功能,還會致殘,降低患者生存質量。房顫對病人的危害極大,尤其是卒中併發症,其致殘率與致死率很高。因此,積極治療房顫意義重大。房顫可以通過導管消融的方式進行治療,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最新的冷凍球囊消融手術。
  • 房顫冷凍球囊消融手術實現遠程指導,心律失常治療進入「三遠時代」
    心房顫動(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國內約有1000萬患者。這種不規律的跳動會損壞心臟正常的收縮舒張功能,導致心衰等後果,嚴重的還會形成血栓,引發腦卒中,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從項目啟動至今,房顫冷凍球囊消融手術遠程指導已經進行了10餘場實踐,涉及多個省市,不同級別的植入中心,得到基層術者、醫院管理層及帶教專家的一致好評。圖說:「三遠工程」項目上海站 來源/院方供圖近5年來,72歲的王老伯因高血壓終日擔驚受怕、長期服藥、生活質量大受影響。
  • 新技術 | 高唐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房顫冷凍消融技術
    這是全省第十例採用該項技術治療房顫的病例,也是我院首次實施此項新技術,填補了我省縣域醫院運用冷凍球囊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技術的空白,也是我院繼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級標準版胸痛中心以後,在心臟介入方面一個新的突破,為成功建立房顫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礎。
  • 白話解說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房顫就是心房不規律收縮,而是持續的顫抖。一句話房顫就是心臟亂跳。專業一點說法:兩個心房快速的顫動,導致心室也不規律跳。 初次發作房顫,以「心慌」最明顯。長期房顫患者就不覺得心慌了,但是他們會出現呼吸困難。這種呼吸苦難有特點:勞累時候或者生氣時候覺得呼吸困難,休息後就會好。
  • 儋州市人民醫院首次成功開展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儋州4月24日消息(記者 符碧霞)近日,儋州市人民醫院為一名心房顫動的患者進行「Carto3三維系統下電生理檢查+環肺靜脈射頻消融手術」,術中一切順利,治療效果良好。「我從2015年開始就出現心慌不適,伴有頭暈、胸悶、氣緊,每次發作到醫院檢查心電圖都說是『心房顫動』,而且醫生都告訴我隨時可出現中風,時間久了還會出現心衰,雖然到醫院後打針吃藥可以緩解,但是經常發作。」患者李某某說。隨後,其管床醫生陳清華主治醫師告訴患者,目前針對房顫除了吃藥外,還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是經導管射頻消融術。
  • 冷凍治療房顫有望「中國創新」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為56歲男性,診斷陣發性房顫1年,規律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近一周心慌症狀發作加重。在排除手術禁忌後,患者被收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在局麻下行房顫冷凍消融。  房顫是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1500萬房顫患者。
  • 導管消融術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對快慢症候群遠期預後的觀察
    導管消融術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對快慢症候群遠期預後的觀察 快慢症候群是指陣發性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或房性心動過速(簡稱房速)等終止後出現的一過性長間歇
  •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冷凍治療專家 時間:2020-09-10 11:5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廣州冷凍手術治療專家那個好呢?雖然現在的冷凍技術應用的很廣泛,但是能做好冷凍技術的專家卻不多見啊,現在國內做冷凍手術治療腫瘤不錯的專家當屬牛立志專家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