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消融術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對快慢症候群遠期預後的觀察

2021-01-15 騰訊網

導管消融術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對快慢症候群遠期預後的觀察

快慢症候群是指陣發性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或房性心動過速(簡稱房速)等終止後出現的一過性長間歇( > 3 s)。

快慢症候群中的「快」指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與心臟大靜脈肌袖觸發密切相關;快慢症候群中的「慢」與傳統意義的病竇症候群表現不同,這種竇房結功能減退常為繼發性改變,是可逆的。

其傳統的治療方法為植入埋藏式心臟起搏器,隨著導管消融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臨床普及,導管消融已成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既往的研究均報導了導管消融術可有效消除房顫,從而避免繼發性竇性停搏導致的起搏器植入 。但既往研究隨訪時間相對較短,快慢症候群患者遠期療效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通過超過10 年隨訪,評價快慢症候群患者的快速性房性心律行射頻消融後,該類患者的遠期預後(卒中和節律控制) 。

1 資料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順序入選2002 年9 月1 日至2013 年9 月1 日入住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150 例快慢症候群的患者[均為陣發性房顫患者,其中5 例患者合併典型心房撲動(簡稱房撲)] ,臨床出現反覆心悸,伴有頭暈或黑矇,甚至暈厥。快慢症候群患者診斷標準為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終止後的竇性停搏,持續時間> 3 s ,圖1 。

應除外原發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或竇房阻滯等竇房結功能障礙;竇性停搏或嚴重竇性心動過緩或交界性逸搏心律僅在房顫終止後出現。根據患者的意願結合心臟中心專家的意見,選擇治療方案,79 例選擇導管消融治療(消融組) ,71 例患者選擇起搏器治療(起搏組) 。

1.2 電生理檢查和導管消融

消融組患者術前常規完善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排除左房血栓,行肺靜脈CT 明確肺靜脈走形及結構。在全身麻醉下行電生理檢查,經左股靜脈置入10 極電極放置於冠狀靜脈竇(CS)內,置入4 極電極於右室內。經右股靜脈穿刺兩次房間隔,送入長鞘 。穿間隔後予肝素100 U/kg 抗凝,每小時根據測量激活凝血時間(ACT)追加肝素,使ACT 保持在300 ~ 350 ms 。經長鞘送入環狀標測電極及消融導管至左房。

前12 例患者接受了節段性肺靜脈電隔離,後67 例患者接受三維標測系統構建左房電解剖圖,環肺靜脈電隔離治療。兩種消融方案,均以明確的心房與肺靜脈之間完全電隔離作為消融終點。

消融採用鹽水灌注消融導管,鹽水灌注速度為17ml/min ,預設功率為30 ~ 40 W ,溫度為40 ~ 45 ℃ 。

每點放電時間30 ~ 60 s 。環肺靜脈消融應用冷鹽水灌注消融導管進行環肺靜脈電隔離,射頻消融儀能量設置功率為30 ~ 40 W 之間,每點消融時間≥ 30 s ,溫度為30 ~40 ℃ ,鹽水的灌注速度為22 ml/min 。對既往存在典型房撲的患者需要增加三尖瓣峽部的消融線。若存在上腔靜脈房顫觸發灶,則同時行上腔靜脈電隔離。

1 .3 起搏器治療

起搏組在局部麻醉下,經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或頸外靜脈插入起搏電極導管,心房電極固定於右心耳,心室電極固定於右室間隔部或心尖部,將起搏器埋置於胸大肌內側皮下組織肌外膜上。65 例患者植入雙腔起搏器,6 例植入單腔右室起搏器。

1 .4 隨訪和術後管理

隨訪截止時間至2018 年9月1 日,隨訪內容包括房顫復發、持續性房顫進展、術後併發症、死亡事件、卒中發生等。在消融組,術後口服華法林或新型抗凝藥抗凝3 個月,密切監測房顫有無復發,可酌情停服抗凝藥;對於CHA2 DS2 -VASc 評分≥ 2 分的血栓高危患者,建議長期口服抗凝藥物。術後每3 個月、6 個月及之後的每半年接受電話隨訪和門診隨訪,門診隨訪時完善24 h 動態心電圖檢查。若隨訪過程中發現任何有症狀復發的心律失常,均建議患者立即入院行常規檢查。在術後3 個月空白期內房顫復發不計入手術效果判斷。

在起搏組,CHA2 DS2 -VASc 評分≥ 1 分推薦長期口服華法林或新型抗凝藥治療,在無禁忌證和不耐受情況下,患者均推薦口服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術後1 、3 、6 個月及之後的每半年於起搏器程控門診和專科門診進行隨訪。消融組在消融術後如有復發症狀拒絕再次行消融治療,建議植入起搏器治療。如在隨訪期間出現頭暈等神經系統症狀陽性體徵,進行影像學(CT 或MRI)成像,以診斷新發的缺血性卒中或顱內出血。

1 .5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22 .0 軟體。連續變量資料應用(均數± 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配對) ,分類變量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採用卡方(Chi-square)檢驗比較。以P < 0 .05 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 .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如表

1 。消融組平均隨訪時間為(120 .67 ± 31 .05)個月,起搏組隨訪時間為(123 .01 ± 29 .68)個月(P > 0 .05) 。

2.2 節律控制

消融組快慢症候群患者的臨床轉歸如圖2 。消融組79 例患者中,44 例在第一次消融術後維持竇性心律(簡稱竇律) ,35 例房顫復發。35例患者中,11 例拒絕進一步治療,9 例選擇起搏器植入,15 例接受第二次消融。在第二次消融的15 例中,有5 例房顫復發,1 例接受起搏器植入,1 例拒絕進一步治療,3 例接受第三次消融。在第三次消融的3 名患者中,2 例維持竇律,1 例房顫復發未進一步治療。

消融組經(1 .2 ± 0 .5)次消融,消融組竇律維持率為70 .9% ,54 例維持竇律患者,經隨訪均無長間隙發作,無需植入起搏器治療。23 例(29 .1% )房顫復發患者中,10 例因復發心悸、頭暈或暈厥而選擇植入起搏器治療,經隨訪仍有心悸發作但無黑矇或暈厥,其餘13 例房顫復發且拒絕起搏器治療的患者中,經隨訪均有心悸發作,其中10 例患者仍有頭暈、黑矇甚至暈厥症狀。起搏組中7 例(9 .9% )進展為持續性房顫,消融組僅1 例(1 .3% )進展為持續性房顫( P < 0 .05) 。消融組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比率明顯低於起搏組(20 .30% vs 50 .60% , P < 0 .05) 。

2 .3 缺血性腦卒中與死亡率比較

消融組術前CHA2 DS2 -VASc 評分(2 .26 ± 1 .43)分,起搏組評分(2 .31 ± 1 .08)分( P > 0 .05) 。消融組4 例(5 .1% ) ,起搏組14 例(19 .7% )能長期耐受抗凝藥治療( P < 0 .05) 。

消融組1 例、起搏組4 例使用達比加群酯抗凝治療(110 mg ,2 次/天) ,消融組3 例、起搏組10 例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

消融組4 例(5 .1% )患新發腦卒中,起搏組11 例(15 .4% )患新發腦卒中,消融組在低比率應用抗凝藥情況下卒中風險較起搏組顯著降低(5 .1% vs 15 .4% ,P < 0 .05) 。

起搏組3 例(4 .2% )死亡,消融組3 例(3 .8% )死亡。起搏組死因分別為肝硬化、腎功能不全和腦出血;消融組死因分別為慢性支氣管炎、心源性猝死和腦卒中,兩組遠期死亡率無差異。消融組手術併發症發生率為2 .5% (1例患者心包積液,1 例肺水腫) ,起搏組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是2 .8% (1 例起搏器囊袋感染,1 例氣胸) 。

兩組間手術併發症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經過超遠期隨訪,快慢症候群患者經導管消融治療後可維持竇律,無需植入起搏器治療;經過起搏器治療的患者更易進展為持續性房顫;導管消融治療快慢症候群可通過消除房顫和降低持續性房顫進展率而減少腦卒中的發生。

3 .1 房顫與快慢症候群之間的關係

據相關數據顯示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約40% ~ 70% 合併有竇房結功能的障礙,後者包括竇性停搏、竇性心動過緩、竇房結傳導阻滯、慢快症候群和快慢症候群 。快慢症候群不同於傳統的病竇症候群,其竇房結功能障礙往往是可逆的,但目前尚缺乏理論基礎,可能機制如下:快速的心室率導致竇房結動脈供應不足,導致竇房結自律性受抑制。快速心房率導致心房心肌乙醯膽鹼的釋放和積聚,從而促進心房肌的k+ 外流和自發性去極化 ,通過降低自發性去極化的幅度而降低竇房結自律性。快慢症候群發生還與房顫發作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有關 。快速心房率可降低HCN4mRNA 和起搏電流表達,從而導致電重構和竇房結功能障礙 。

3 .2 不同策略對節律控制的長期影響

在一項犬的研究中,經過2 ~ 6 周高頻心房起搏誘導心房重構和竇房結功能障礙,在房顫終止後的一周之內可以逆轉 。長程持續性房顫患者轉律1 周內竇房結功能可恢復和心房有效不應期的延長而導致重構的逆轉 。

法國的Hocini 等報導的20 例快慢症候群患者中,18 例患者消除房顫後竇房結功能障礙消失。然而,這些研究的隨訪期較短,不同策略對快慢症候群長期療效仍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經過10 年的隨訪,我們發現70 .9% 接受導管消融治療後維持竇律,無需植入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起搏組患者均有房顫發生,故植入起搏器聯合口服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法消除房顫。

3 .3 不同策略對卒中的長期影響

缺血性腦卒中是房顫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抗凝治療是腦卒中一級預防的主要治療方法。然而,抗凝藥物長期治療的依從性差,能夠長期耐受抗凝治療患者少之又少。

Wang 等 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研究中,22 .1% 在3個月內停用華法林,44 .4% 在1 年內停用華法林,57 .6% 在2 年內停用華法林。

在本研究中,大多數CHA2 DS2-VASc 評分較高患者對長期抗凝治療仍不能耐受,經過隨訪10 年時間,消融組僅4 例(5 .1% )和起搏組14 例(19 .7% ) 仍在堅持口服抗凝治療。令人遺憾的是,本研究中有一例患者因口服華法林未定期監測INR 而患出血性腦卒中而死亡。

因此,對於CHA2 DS2 -VASc 評分較高的房顫患者而言,長期抗凝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除抗凝外,導管消融術可通過消除房顫減輕卒中負荷。

Bunch 等 曾對房顫消融術後的患者進行大樣本的回顧性分析顯示,經消融治療房顫患者的死亡、卒中和痴呆風險明顯低於未消融的房顫患者。然而,導管消融對快慢症候群患者腦卒中的影響仍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消融組患者新發缺血性卒中發生率明顯低於起搏組患者,卒中發生率明顯與房顫復發與抗凝的情況相關,雖然導管消融治療不能降低腦卒中的發生,但是可以通過提高竇律維持率和降低持續性房顫進展率降低卒中風險。然而,消融組中有近30% 患者在長期隨訪期間仍有房顫和長間隙發作,導管消融術作為一種侵入性幹預治療方案,如患者復發仍需要起搏器治療,這樣無形增加醫療費用,同時要嚴密監測房顫的復發情況,警惕因無症狀的復發和未口服抗凝藥下增加卒中風險。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設計為非隨機、回顧性、觀察性研究,較小的樣本量可能存在影響結果的混雜因素;消融組較起搏組患者缺乏植入式長期心電監測,存在無症狀房顫漏診可能;腦卒中事件的診斷依靠影像學等輔助檢查手段,可能遺漏無症狀或症狀較輕且未行相關檢查的患者。

經過超過10 年的長期隨訪,導管消融可有效消除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和竇性停搏而避免起搏器的植入。此外,導管消融可以通過消除房顫和減少持續房顫進展率來降低快慢症候群的卒中風險。

張舒珊1 張煊赫2 常棟3 楊延宗3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2 珠海市婦幼保健醫院

3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

相關焦點

  •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冷凍消融一線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優於藥物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08:11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Jason G. Andrade團隊比較了冷凍消融或藥物治療心房顫動的預後。
  • 科技獎專題|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治療策略及關鍵技術研究
    心房顫動(房顫)是指規則有序的心房電活動喪失,代之以快速無序的房顫波及無效收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佔心律失常入院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
  • 2分鐘看懂NEJM:冷凍消融術用於心房顫動的初始治療
    指南建議應用抗心律失常藥,但這些藥物療效有限,副作用大。將導管射頻消融術用於早期治療的試驗尚無定論。短視頻中總結了新的研究發現。方法我們將303例未經治療的有症狀陣發性心房顫動患者隨機分組,兩組分別在初始心律控制中採用通過cryothermy球囊實施的導管消融術和接受抗心律失常藥治療。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植入式心臟監測設備,用於檢測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隨訪期為12個月。
  • 遇到心律失常不再慌!主任帶你解讀最新指南|長城會 2020
    2)治療 與預後風險的不確定性 +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潛在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不建議在院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幹預 VPB。 2. 3)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PVT) 導致院前心臟停搏的常見心律失常,應根據現行指南的建議進行治療。 3. 心室顫動 大約 6% 的急性冠脈症候群(ACS)患者在發病最初數小時會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和/或心室顫動。
  •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策略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內科十分常見的急症,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發作時易影響血流動力學,並伴隨明顯症狀。室性心律失常急診處理時主要目的在於改善血流動力學(急症情況)、改善長期預後(穩定期)和預防心源性猝死(SCD)。除了考慮心律失常本身性質、特點外,還需考慮基礎疾病及誘發因素。通過糾正或控制心律失常,恢復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改善症狀,同時需要對基礎疾病及誘因進行相應處理。
  • ICE 有助於減少心律失常導管消融手術時間及X線使用
    導管消融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療手段,在治療指南中也越來越被推薦。 傳統手術中導管消融術在X線指導下完成,X線照射帶來的電離輻射危險不容忽視,包括新發惡性腫瘤、皮膚損傷、基因突變、白內障等等。
  • 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
    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   圖8  背景知識  心臟射頻消融術是一種介入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方法,這種方法不開刀、創傷小,成功率極高,目前已經成為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選方法。
  • 預激症候群聽起來很陌生,卻時刻關係著心臟的健康,切莫掉以輕心
    導語:預激症候群在西方國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第二位的常見原因,而在中國是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第一位的原因,佔70%以上。家族性預激症候群較為罕見,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預激症候群被認為具有猝死的危險。預激症候群被描述為「健康青年人右束支阻滯伴有異常的短PR間期和陣發性心動過速」,不同年齡、人群及性別的群體患病原因略有差異。
  • 家庭急救知識之中老年人心律失常
    由於心房纖顫對心功能有一定影響,因此疑有心房纖顫的中老年人,必須去醫院作心電圖檢查,明確診斷,進行必要的治療。 3.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系突然發作,又突然停止的快速心跳,每分鐘150~ 240次。這種快速心跳的起搏點在心室上的房室結現稱房室交界區)或心房,故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
  • 房顫治療新手段—冷凍球囊消融術
    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房顫時心房內出現快速而紊亂的電活動,導致心房出現不規則的顫動,從而使心房喪失了正常的收縮與舒張功能,最終影響整個心臟射血。房顫會導致腦卒中、誘發或加重心力袁場、加重心肌缺血等。不僅會降低心臟功能,還會致殘,降低患者生存質量。
  • 上海地區首例應用磁導航技術遙控標測和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完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血管內科於近日完成了上海地區首例應用磁導航技術遙控標測和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據瑞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起搏電生理組組長吳立群教授介紹,數字平板磁導航血管造影系統(magnetic navigation system)簡稱磁導航,是電生理學和介入心臟病學中獨特的新方法。
  • 張澍教授:心律失常——2017年度十大研究回顧
    對於伴隨器質性心臟疾病的難治性室速,目前的藥物治療、ICD、導管射頻消融均不能獲得滿意療效。最新的技術進展使心電圖成像對心律失常起源點進行無創標測成為可能。立體定向消融放射治療(SBRT)是腫瘤治療中的常用技術,可無創精準地傳送消融輻射。N Engl J Med發表的一項研究評估了SBRT在難治性室速中的應用效果。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相關科普:心臟起搏器置入術是當前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通過置入心臟起搏器,利用起搏器發出規律的脈衝,維持正常心臟跳動和射血功能,以達到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延長患者生命的目的。據了解,自1958年第一臺心臟起搏器置入人體,起搏器在成功地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生命的同時,開始應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電性疾病。如預防陣發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頸動脈竇暈厥、雙室同步治療藥物難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 冬天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浙人醫奏響複雜心律失常治療...
    這個節氣的到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也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童向民心律失常,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既熟悉又陌生。簡單來說,年輕人中常見的早搏,中老年人中多見的房顫、室速、室顫都是心律失常。每年單位體檢我們都要做心電圖,就是為了看你有沒有心律失常。
  • 雅培心臟電生理前沿科技加速惠及高原地區心律失常患者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達娃次仁主任團隊獨立完成的自治區首臺針對室性早搏的射頻消融治療手術。而三維標測系統下的射頻消融術是目前領先的室早治療方法,相較於傳統X射線透視下的射頻消融治療,能夠幫助醫生更立體、形象地觀察心臟結構,有助於在更短的時間內準確診斷疾病,精確定位消融靶點,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有效性及安全性。
  • 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
    8月7日,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臟科在主任易容松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心律失常的9歲男孩實施了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根治了折磨患兒多年的「心病」。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廣西婦幼系統三維射頻消融術的空白,使常規手術難以消融的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治療,大大提高了射頻消融的成功率,造福一方百姓。9歲的安安(化名)原本是一名天真爛漫,愛玩愛笑的小學生。
  • 【病案現場】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膠囊」起搏器(Micra)
    【病案現場】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膠囊」起搏器(Micra) 2021-01-11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戚文航教授:心律失常藥物應用時的幾個臨床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醫學界就已認識到普羅帕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對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預防及治療預激症候群患者的快速心律失常也非常有效。 2014 AHA/ACC/HRS心房顫動管理指南[1]I類藥推薦普羅帕酮作為無禁忌房顫患者心臟復律藥物,轉復率可達41%-91%[2,3],指南還推薦其用於房顫患者竇性心律維持,可有效預防房顫復發[2];2016 ESC/EACTS房顫管理指南[4]及我國房顫指南也同樣如此推薦;此外,普羅帕酮還可用於房顫導管消融術後1-3個月[2]、預防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生,同時也可用於室上性心動過速的長期治療
  • 導管消融術聯合馬歇爾靜脈乙醇輸注治療持續性房顫患者療效顯著
    導管消融術聯合馬歇爾靜脈乙醇輸注治療持續性房顫患者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19:02:47 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德貝基心臟和血管中心Neal S.
  • 緩慢性心律失常為什麼難選藥
    那麼根據發作時心率的快慢可分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心律通常低於每分鐘60次,同時伴有或不伴有心律不齊,心電圖常見表現有竇性心動過緩、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等。患者一般會有胸悶、心悸、頭暈、無力的感覺,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暈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