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好事之徒想的那樣關於舞蹈
更希望知道觀眾看到了什麼
記者肖僖 攝
本報訊(記者梅冬妮)都說跳芭蕾的女人優雅,這一點在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團長王媛媛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昨日早上從廣州飛到武漢接受媒體訪問,接下來還要趕往西安,為明天即將開啟的《驚夢》、《情·色》全國巡演做準備。在她臉上看不到一絲風塵僕僕,唯有沉靜、淡定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正如王媛媛對於自己即將到來的40歲的期望和想像一樣,沉靜得有能力去享受喜怒哀樂。6月19日、20日,王媛媛也將這兩部關於愛情,關於女人的現代舞劇帶到武漢,在湖北劇院上演。
「《西廂記》裡最打動我的就是《驚夢》這個故事,人的生命在永恆的靈魂裡顯得那麼短暫,而在這個作品裡,人可以生,可以死,可以愛,可以夢」。王媛媛堅信靈魂的輪迴,情感的寶貴,「我們應該做生命裡的『拾穗者』,保護短暫生命力寶貴的感情,珍惜今生能與你相見的前世的緣分」。
單看《驚夢》製作陣容幾乎集合了全國各方面最為頂尖的班底,策劃馮小剛,音樂顧問陳其鋼,編舞王媛媛。故事取材於古老中國的傳統故事,表現形式卻是現代的抽象的,但在審美上依然回歸了中國味道。提及馮小剛給予的幫助,王媛媛稱更多的是在舞劇創作之前,二人對於劇本人物的討論。
關於《情·色》
並非好事之徒想的那樣
《情·色》原本是王媛媛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所作,如今被王媛媛拿回中國演出。去年舞劇《金瓶梅》未能如期在國內公演,王媛媛至今仍感到遺憾。《情·色》這個名字並非好事之徒想像的那樣,而是直譯原本的英文名稱「Color of love」。舞蹈展現了女人在20、30、40歲不同年齡段,對於愛的領悟和理解,呈現不同階段的愛的色彩。
20日的演出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的《情·色》,下半場的舞蹈集錦《拾穗者》。堅信生命過程裡人們需要成為「拾穗者」的王媛媛將自己對於人生的體悟,化成舞蹈語彙,形成了這個短作品集錦。該集錦創作始於1996年,如今再看王媛媛覺得這部作品好像自己的感情日記,翻開了人生十幾年的點點滴滴。
關於舞蹈
更希望知道觀眾看到了什麼
長期巡演的王媛媛受到過國際諸多頂級團體和劇場的肯定,但國內巡演卻是她最為看重的。對於舞蹈,王媛媛有著毫不動搖的堅持,面對舞蹈教育和現代教育普遍缺失的當今中國,王媛媛願意為現代舞蹈做的不僅僅是演出幾場而已。每到一地,王媛媛都會在演出前開辦大師班。除此之外,她還將開展「演後談」,「我更希望知道觀眾看到了什麼,而非我表達了什麼」。
因為表演形式先鋒,內容前衛的王媛媛在國內屢屢碰壁,但她並不失望,「我理解,對於我來說舞蹈本身就是希望和理想,是一個一直在我身上的靈魂。無論什麼狀態我都會一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