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拒絕轉載
對於皇上起用林則徐,曾國藩早就預料到的,正因為這樣,穆彰阿才找他商議。
曾國藩在心裡是對林則徐頗為崇敬的,因為林則徐和他一樣,是個清官,是個真正替老百姓辦事的人。林則徐禁菸的初衷,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這一點與曾國藩的想法一致。如果將曾國藩換作林則徐,也許他不會那麼對待英國人,手段要委婉和高超一些,不至於一下子和英國人鬧翻。
因為禁菸和抗英,使林則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壯的流放生活。曾國藩也與唐鑑他們一樣非常同情。
穆彰阿對曾國藩說:「今日內廷覲見,皇上言群臣之意,要起用林則徐,皇上乃心善之人,不忍拂眾人之意,你可知曉此事?」
穆彰阿之所以找曾國藩,是因為他得到準確消息,是唐鑑他們那幫理學文士,幾次幫著林則徐說好話,皇上的耳根子軟,沒有多大的主見,聽他們的話說多了,自然也覺得有些愧對林則徐,起用一下算是彌補。穆彰阿這麼說,是有些怪曾國藩,聽到唐鑑那幫人幫著林則徐說話,怎麼就不告訴我一聲呢?你小子能有今日,都是我幫著你,該不會不懂得知恩圖報吧?
曾國藩聽懂了穆彰阿話中的意思,當即跪下替自己叫屈起來:「學生知恩師乃當朝重臣,受群臣敬仰,且深得聖意,故不敢多言,恐他人疑心學生行為不端!」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學生跟唐大人進宮侍講,確實聽諸位大人替林大人說情來著,學生卑微不敢多言。學生亦知曉朝中大臣多有上書替林大人叫屈者,恩師定然明白!」
他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先給穆彰阿戴一頂高帽,然後暗示穆彰阿在宮裡有內線,唐鑑他們的那些話,肯定會傳到穆彰阿耳中的,無需他多事,而他作為唐鑑的學生,如果出賣老師,那可就顯得太小人了,屬品質問題,說輕了就是行為不端,說重些,就是人格低下,以後還怎麼混呢?
接下來,他說明自己的苦衷,只是一個小官,在皇上和諸位大人們面前,哪有他說話的地方呢?再者,朝中有很多大臣都上書替林則徐說話,那是主戰派的人在搞事,你穆彰阿作為朝廷重臣,怎麼不知道這點風向呢?
穆彰阿被曾國藩這幾句滴水不漏的話,塞得說不出話來,是啊,完全是他自己失察,怎麼還敢質問門生的不是呢?
說到後面,曾國藩竟然痛哭流涕起來:恩師幫忙了我,才得以順利通過皇上的考試,我頭上的四品頂戴雖是皇上所賜,其實是恩師給的,恩師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感恩還來不及呢,哪敢背叛恩師呢?學生是個實誠人,實誠人做實誠事,要是別人逼學生背叛恩師,學生寧可死也辦不到哇!
曾國藩在翰林院中混得這些年,早已經將官場上的那一套學到手了,他這一番表明心跡的表演非常到位,以他的資質要是混影視圈,拿個小金人大獎,完全不在話下。
穆彰阿頓時曾國藩的表演感動得一塌糊塗,當即親手將他攙扶起來,好生安慰了一番:老師不是不相信你,此乃非常時期,要多留一個心眼不是?
曾國藩自然對恩師的疑慮表示理解。
穆彰阿接著和顏悅色地問:你覺得林則徐這人如何?
穆彰阿與林則徐暗中過招,不可能不知道林則徐的為人。曾國藩知道林則徐儘管反對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所以他對林則徐的思想,是認同的,可他在恩師面前,不能那麼替林則徐說好話,但他也要保住林則徐,不會再被穆彰阿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