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學習速度慢,接受能力稍差等等歸結為是因為孩子缺乏學習音樂的天賦,還有一些家長會擔心由於孩子的天賦不夠,導致其學習音樂無成果。事實上,就學音樂而言,天賦固然重要,但是所謂天才是1%靈感加上99%的汗水,學音樂亦然。需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努力才是最大的天賦。
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即使在全球巡演的忙碌過程中,也依然保持每天兩小時的練琴時間,於他而言,不練琴就等同於慢性自殺。很多知名音樂家也會一再強調自己的成就是汗水所得,而非所謂的天才二字。我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往往都能發現老師絕不會將天賦掛於嘴邊,是更多地是強調讓家長督促學員多練習,勤能補拙。今天音元素再來說說正確的練習,應該是怎樣的步驟。
有目標地練習,把控練習的難易度。並不是說練習任務難度越高,對學員來說就越有效。要知道每一首歌都有其難以攻克的難點以及需要解決的一些技術性問題,切忌貪快求大,選擇難度過大的曲目,要懂得找到自己現階段水平的合適的練習曲目。
及時校準練習成果。在練習的時候,要記得及時觀看回放,找出自己練習的不足之處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也要讓老師給予及時的指導,確保每一次的練習都能帶來一點點進步。在上完專業課之後,也要儘快上課筆記,以提高上課的效率。
保證足量的練習。重複,不斷地重複練習,將練習的曲目爛熟於胸,熟練到能夠自動化演繹的地步。要知道,每一場成功的演出,都需要臺下的十年功打基礎,在音樂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言。
有思考地練習。學音樂,是需要帶腦子的,而不是麻木地重複練習,應當在反覆的聯繫中,及時更正自己的錯誤,避免出現重複的錯誤,遇到特別難的部分,則加強練習攻克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