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音樂一定要有天賦

2020-12-11 音樂海洋巡遊記

天賦,就是一個人天生就在某個知識領域或其他技能上有超過常人的能力。

這個能力就是:對所喜歡的知識或技能,有超強的記憶能力、模仿能力、注意能力、理解能力、反應速度能力、想像能力以及毅力等。

學界有幾種觀點:

生理學家認為天賦跟血型有關,因為血型影響了性格,性格影響了天賦。

遺傳學家認為天賦是遺傳的結果,並舉例音樂世家和其他領域的世家,還得出結論說:母親的基因對孩子智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父親的基因則主要影響易感性和情緒。還認為有天賦的人,成功與失敗的比率是2:8,也就是有兩個成功的人,就有8個失敗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天賦是因為人類的性格裡有父母40%的遺傳天性,形成性格另外的60%則跟生活環境、宗教信仰有關,特別是和父母有關。

神學家們有個關於天賦差別的學說,即:有人被賜予智慧,有人被賜予知識,有人被賜予信仰,有人被賜予行動異能,還有人被賜予說各種語言,等等。

美國的一個心理學家在1990年首次把臉型和天賦聯繫在一起。

還有專家用天文學和量子力學來解釋天賦的起因,即:人類的天賦可能與太陽運行有關,是發生量子糾纏的結果。

看來,一個人天賦的產生原因,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並不是一時半會能說清的。

至於天賦、天才、天賜之間有什麼區別,各位朋友可到網上搜索便知。

但對我們百姓來說,才不管你們專家說的天賦跟什麼有關,我們只關心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他們和他們的孩子是否具備天賦即可。

每個人在不同的領域都會表現出不同的天賦,但要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一定離不開天賦;在音樂上有所成就,也一樣離不開天賦。

發現孩子是否有音樂天賦,父母的知識範圍和能力以及選擇很重要。

1.父母要知道血型對性格的影響,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激情的人會有音樂天賦。父母要知道遺傳對孩子的影響;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音樂世家、醫學世家、武術世家等其他世家,都和遺傳有很大關係。當然也有特例。父母要知道有了孩子就有了責任;如果父母覺得自己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沒有能力去發現孩子的天賦,無法盡到培養孩子的責任,那就只好讓孩子逐個領域去嘗試。2.要觀察孩子平時喜歡玩什麼;要確定孩子有音樂天賦,就要去讓他聽各種樂器的聲音和唱歌的聲音,帶他去琴行或樂器展,看他是否被某個聲音吸引,因為喜歡這件樂器的聲音很重要;有的孩子喜歡鋼琴的聲音,有的孩子喜歡小提琴的聲音,或者其他樂器的聲音,有的喜歡唱歌,不喜歡樂器,有的喜歡西洋樂器,有的喜歡民族樂器。一旦發現孩子喜歡某件樂器,也發現孩子對節奏和音高的感覺都很好,這就基本可以證明你的孩子有音樂天賦了;此時父母就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去嘗試選擇;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喜歡語文或數學等其他的學科,也一樣腰創造條件讓孩子去嘗試選擇,直到孩子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學科或領域。3.父母要有分辨和判斷能力,現實中有很多因素決定了對孩子的天賦的發現,所以以下幾種情況分辨清楚後,就可以選擇了:

自己喜歡,但缺少天賦。

有天賦,但自己不喜歡。

家庭條件很好,但孩子天賦不足。

家庭條件不好,但孩子天賦十足。

自己不喜歡,天賦也沒有,家庭、社會的條件和環境的好與不好就不起作用了。

自己喜歡,又有天賦,家庭條件和環境以及社會條件和環境都具備,在這兒就沒有討論的意義了。

比較麻煩的是:父母喜歡音樂,不管孩子是否喜歡,是否有天賦,就逼著孩子按自己的喜歡去選擇;事實證明,這種情況多半是半途而廢。

對於做父母的我們自己和他們自己的天賦在哪個方面,我看就別費心了,還是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吧。

對於初出校門或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最好選一門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系統的去學一次;至於天賦在哪裡,只能自己去發掘了。

經常有老年人感嘆自己小時候沒有學一門才藝,以致於雖然老了沒病,但卻寂寞纏身。所以人老了,自學或找老師學一件樂器自娛自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音樂可以讓老年人的心態變得年輕,同時也讓身體得到了鍛鍊而變得更加長壽。

我們也可以認為:音樂天賦就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

所以:

我們要用這份禮物增添我們的生活樂趣。

我們要用這份禮物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

我們要把這份禮物取得的成就還給社會。

下面這個吹葫蘆絲的小女孩,2歲時就愛看著別人吹,她也跟著學,父母發現後,就給她買了一個葫蘆絲,從此天天學著吹,3歲時,她已經能吹簡單的曲子了,現在4歲,已經能用九孔葫蘆絲吹奏中級水平的曲子,現在她每天都會主動練習半小時。可以看出來,她有一定的音樂天賦。

2.一個小提琴老師告訴我,這個拉小提琴的男孩,從小就很聰明,活潑好動,父母想讓他學一件樂器,他就選擇了小提琴,六年級時考完十級;參加國際總決賽獲得了最高獎,現在在法國留學,專修小提琴專業。

3.下面這個拉小提琴的男孩,4歲時學習小提琴,8歲時考完十級,練琴玩命,練得脖子總是在發炎狀態,小學時,參加國際總決賽獲得了最高獎,學校專門在全校廣播表揚他。現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小提琴。

4.下面這個拉小提琴的女孩,7歲時學習小提琴,11歲時考完十級,父母親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教很嚴,對女兒的教育也很重視,文化課學習一直是年級裡前三名,現在已考入市裡最好的高中,小提琴也是學校藝術團中拉的最好的。

5.下面這個拉小提琴的女孩,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現在7歲,正在學5級,她很聰明可愛;據老師說,她很有天賦,一教就會,就是貪玩,女孩的父母發現了孩子的天賦後,決定以後走音樂之路,考音樂學院。

看過幾張照片後,會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喜歡音樂的孩子一定要具備天賦,才能成功。

希望此文能給朋友們帶來幫助,也希望你們和你們的孩子喜歡音樂。

相關焦點

  • 學樂器一定要有天賦嗎?沒有天賦到底能不能學好
    什麼叫天賦?天賦即天分,是成長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成長特性。在某些事物或領域具備天生擅長的能力。天賦也可以被理解為人從小到大被動接受和養成的人格特點,根據小時候還沒發育完全的大腦受所在環境的誘導和影響來分類的話,天賦值也有所不同。天賦還可以理解為對某一事情有特殊的愛好和興趣,這也是生來就具備而後天很難培養的。
  • 孩子有音樂天賦,一定要報鋼琴班嗎?獨屬於孩子的特長,才是天賦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音樂的才能總是被大人們忽視,但其實音樂天賦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使孩子變得與眾不同,家長一定要找到適合孩子的音樂天賦,不要辜負了孩子的這份天賦。
  • 學樂器是否要天賦?
    譬如:我孩子「五音不全」,感覺他沒有天賦,能不能學的會?;抑或:我孩子對音樂一竅不通,do,rei,mi這些都不懂,譜子什麼的也都完全不懂。是不是沒有天賦?類似於這樣的問題,聽得太多太多了。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了解的有著豐富的音樂教學經驗的老師那裡了解到的情況。對此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 對孩子來講,音樂天賦到底是什麼?
    張愛玲說:「 出名要趁早。」 如今,不斷曝光的兒童越來越低齡化。作為老師,我被幼兒家長問到次數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家孩子有音樂天賦 嗎?但音樂天賦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怎麼去判斷?如果沒有天賦是不是就該果斷放棄?
  • 孩子的音樂天賦,誰來拯救?
    ,當學習者經過了簡單的入門階段,對音樂專業有了初步的認識,依然堅持學習音樂且走上了漫長的音樂專業的學習道路之後,「興趣」對於音樂學習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了。音樂能給人帶來美感帶來享受,因此很多人會因為在生活中得到的音樂享樂而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驅使很多人主動或被動地走上音樂專業學習的道路。學好音樂靠的是毅力和恆心,而不能僅憑音樂享受狀態下的興趣學好音樂必須擁有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心態。學好音樂靠的是毅力和恆心,而不是音樂享受狀態下的興趣。
  • 音元素:學音樂,一定得有天賦嗎?
    有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學習速度慢,接受能力稍差等等歸結為是因為孩子缺乏學習音樂的天賦,還有一些家長會擔心由於孩子的天賦不夠,導致其學習音樂無成果。事實上,就學音樂而言,天賦固然重要,但是所謂天才是1%靈感加上99%的汗水,學音樂亦然。需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努力才是最大的天賦。
  • 父母別再拿「天賦」當藉口,有這些特點的小朋友,很難學好音樂
    這是我們專欄《幼兒音樂啟蒙教育0~3歲》的第五章節。如果您需要看上一節的課程,請點擊《孩子的學業與鋼琴考級如何合理兼顧?爸媽試試這幾招,輕鬆應對》。網上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以大部分的努力程度,根本輪不到拼天賦。有人視這句話為雞湯,有的人則把它視為座右銘。在這個世界上,有天賦的人佔少數,大部分的人資質各方面都相差無幾。
  • 學好數學需要天賦嗎?
    學不好數學的人,大多努力程度之低,還談不上拼天賦學好數學需要天賦,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沒有數學天賦就一定學不好數學嗎?特別是像小學初中高中數學,真的要靠拼天賦嗎?其實並不需要.很多人之所以在這個階段學不好數學,那是因為努力不夠造成的,而不是天賦問題.
  • 學音樂的門檻與天賦無關,但這幾類人卻永遠學不好!
    看一個人適不適合學音樂,能不能學好音樂,並不是看他的音樂天賦有多高,先天條件有多好。其實學音樂的門檻並不高,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條件,以下這幾種類型的人,音樂學不好,其他事情也肯定難做好!性格懶散的人學音樂最怕懶散、隨性的態度。心情不好就不練琴,狀態不好就不練琴,沒練好琴就請假,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付了事,這類人一定學不好音樂。學音樂需要保證每周的上課時間和每天的練習時間,並且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音樂天賦包括什麼?如何發現自己的音樂天賦?
    很多有對音樂有興趣並有音樂學習意願的朋友都問過:自己到底有沒有天賦?「天賦」究竟是什麼?從字面上講,是天生就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能讓人更快更好地通過學習去掌握某種技能。音樂天賦都包括些什麼呢?1.耳朵的感知度高。
  • 學音樂,不要抱怨天賦不夠,那只是你不想努力的藉口!
    在人們的常規認知裡,總覺得音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尤其是古典樂,再加上人們在網絡上經常看到的一些音樂小神童的故事。所以相應的,人們也總覺得學習音樂要有天賦,否則就不可能學好,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這樣的技能聽起來好像特別厲害,被稱為「有天賦」的其中一種表現。但事實是,有絕對音感的人在學音樂的人中的佔比是極少的。而學習音樂時的視唱練耳也是在訓練相對音感。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音樂天賦呢?
    .所謂音樂天賦,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樂感,二是音色,三是音域。其中樂感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有音色和音域方面的天賦,而沒有樂感的天賦,不可能在唱歌方面有所發展。因為音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演唱技巧加以修飾,音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發聲訓練得以拓展,但樂感取決於人的聽覺能力,特別是聲音記憶再現能力,是純粹的天賦,很難通過後天學習得到根本改變。1、樂感:樂感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對音樂的感知、理解和把握能力。
  • 學習外語,普通人沒有天賦能學好嗎?真相原來是...
    最近我被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Megan,我覺得我學了好多年英語還是沒學好,大概是因為沒有天賦吧!」我當時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努力了嗎」他並沒有回答我,通過他的默默不語就能夠判斷出來,在學英語這件事上並不用功。
  • 對所有人來說,「學好英語」的天賦在最開始都是平等的
    學習英語需要天賦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這種天賦也並非如我們想像般遙不可見,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英語天賦!0-6歲的孩子都是語言學習天才,把他們放到何種語言環境,就能學會何種語言,所以「學好英語」的天賦對所有人來說,在一開始都是平等的。這種優勢無論是語言學家還是普通家庭,從小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外語環境,完全可以自然習得第二語言,而且發音要比成人期學習地道很多。
  • 藝術感爆棚,在音樂方面有天賦的星座!
    有些人的嗓音天生就比較好聽,而有些人則是五音不全,對音樂一點兒也不通。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有些人就是在音樂這方面有很高的天賦,他們不需要後天過多的訓練,只要憑著自己的感覺就可以創作出很多美妙的旋律。他們是音樂的代言人,會把美妙的音樂傳播給全世界。
  • 遺傳基因:你的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他可能有音樂天賦
    這幾個方面,如果你家孩子有的話,就說明還是有音樂天賦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經常喜歡哼唱歌曲像有些家長認為有音樂天賦的孩子,經常會特別喜歡唱歌喜歡音樂,也喜歡跟這些節拍曾經在他的音樂世界裡,會跟著音樂去一起玩,聚精會神的跟著唱,有的寶寶就是聽著哼唱歌曲,他也會哼唱幾句,說明寶寶還是有音樂天賦的,但是你後期還要加一句引導培養
  • 葉羅麗測試:4支笛子選一支,測出你有什麼天賦?我有音樂天賦
    4支笛子選一支答案分析:A:跳舞天賦你是一個對於跳舞非常有天賦的人,在你的生活中,你的這項天賦被你所埋沒,如果你是一個從小學習舞蹈的人,等你成年後,必定是一個舞姿迷人的人,更有可能成為一名十分出名的舞蹈學家,這是你天生就有天賦,但隨著你的長大你的舞蹈天賦漸漸的被埋沒。
  • 寫給琴童家長系列之4:我的孩子,有沒有學鋼琴的天賦
    但聰明,並不是天賦。但話說回來,要學好鋼琴,並不需要什麼天賦,聰明+努力+堅持,就足夠了。不要抬槓說在網上看到某些「低能人」(無貶義)也能成為音樂或數學類高手,這,是特例(也可能就是天賦),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也不在普羅大眾生活內。
  • 沒有天賦怎麼學好數學?一線名師分享最簡單的數學學習秘密
    數學是難住很多人的一門課,有些同學確實很努力很努力了,但每次考試想考90分都困難,總感覺自己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到底怎麼樣學好數學呢?下面是新東方的崔路瑤老師分享的數學學習秘訣,非常實用。「有水之源」數學學習必須要做「有水之源」,什麼意思呢?
  • 從這幾點判斷孩子有沒有學音樂的天賦
    我發現,最能夠有共鳴的話題就是——我們的孩子到底有沒有鋼琴天賦?不光是我,其實所有人心裡都沒底,問老師,老師會說每個孩子看起來都不錯,但有沒有天賦,要學學才能看出來。大家只能各自判斷,會唱幾首兒歌而且唱得還算好聽就是有音樂天賦嗎?還是聽見音樂就手舞足蹈算有音樂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