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上課小動作多的訓練方法

2021-02-18 柯比森專注力訓練

點擊關注|進入 KBS專注力 交流圈

很多老師誤以為孩子愛做小動作的原因是:

1、低年級學生的意志較薄弱,學習目的性不明確,自制力也較差,不能把注意力長時間地集中於教師的講課內容,因此常常會搞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甚至對教學有影響的小動作,這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是長時間這樣對知識的學習肯定是不利的,不聽老師所講的知識點,時間短了不顯,時間長了肯定會跟不上。

2、有的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無心上學,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因而,缺乏學習動力,那自然也就不會自覺地學習。在課堂上做小動作,也就很自然了。

3、小孩子做事很大程度上依靠興趣,如果孩子對教師授課的內容不感興趣,很自然地就不想聽,感到厭煩,坐著無聊,往往也會做起小動作。

4、家庭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小動作,很可能在家的時候孩子家長本身就會有很多小動作,而孩子每天耳濡墨染慢慢都會養成不好習慣,這也是在課堂上學生小動作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然而,孩子小動作多的真正原因是:

孩子大腦神經發育問題。既不是孩子的主觀意志想多動,也不是沒有學習目標,更不是跟家長學的。植物神經又稱為自律神經,負責人體的呼吸、心跳、體溫、內分泌、新陳代謝、專注等自主行為,自律神經的發育差別,導致孩子的不同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對於這種孩子,家長、老師可能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效果。過度的責罰又可能帶來更多的心理問題。所以真正的破解方法應該是從神經發育角度來解決。通過腦電生物反饋訓練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解決方法,但是在沒有條件做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用以下方法盡力緩解。

  (1)父母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耐心與孩子溝通。

可以問問「今天學什麼了,你覺得哪節課最有意思,為什麼有意思,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為什麼沒學會」等,這樣便於了解孩子上課聽講的情況及孩子的興趣,能幫助搞清楚學生做小動作的真正原因,從而因勢利導。

  (2)認真預習,帶著問題聽課。

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新知識,結合要學的內容,給孩子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讓她帶著問題去聽課,從而激發學習熱情,不斷地產生新的學習需要。這樣就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有意注意,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增強自制力,使孩子認真聽課,不再做小動作。

  (3)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如在文具的選擇上,儘量選擇普通的不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文具;督促孩子不帶與上課無關的東西等。在孩子寫家庭作業時,可以讓孩子把喝水、上廁所這些事提前做好,然後根據作業量規定好完成的時間,提前或按時完成的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對孩子集中注意力,減少小動作也有一定的幫助。

(4)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地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種準備,讓孩子吃好、喝好、穿得適當。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遊戲,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有條件的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沒有條件的學習環境也要力求單純。孩子在學習時,如果大人走來走去,說這講那,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5)適宜的教學內容是集中孩子注意的條件。

  人的需要、興趣和經驗,直接影響人的注意。如果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他的需要無關,或是教的內容太深,超出他的經驗範圍,孩子不能理解,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內容太淺,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善於從紛雜的現實中,選擇孩子尚未掌握、但經過努力能理解的內容教給他,其注意自然會集中。還有,孩子坐下來剛學習時,家長和老師可以讓他們學習最感興趣後較容易的東西,待集中精力後,再學習其他東西,這樣效果會更好。

  (6)安排好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太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注意力的穩定性持續時間為: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約為25--30分鐘;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後,應讓孩子放鬆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喝點水,吃點東西,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兒童坐著一動不動,越是這樣,兒童就越不專心。

  (7)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孩子的注意。

  如果在窗臺上種一盆蒜,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但如果大人對他說:「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就趕緊來告訴我」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注意它。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置的,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或者還能得面小紅旗,那孩子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為什麼呢?因為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務的願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麼,甚至強迫他做什麼。而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願望。這樣任務明確,願望強烈,注意就能持久。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後還想再學,也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一點,但一定不能因為孩子情緒高,就無限增加,那會引起孩子厭倦、疲勞、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不集中,記憶效果也不好。要在孩子興趣正濃或剛開始降低時及時停止,使其留有餘興,下次還願再學,這樣注意就能持久不衰。

  (8)遊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學校和家庭活動中,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遊戲,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此外,孩子在玩遊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家長和老師切不可隨意打擾,幹涉,因為此時不斷的幹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而且不利於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

文章來源:北京柯比森腦電生物反饋專注力訓練中心

(http://www.kingbrains.cn 電話:400-006-2056)

柯比森致力於上課專注,不走神;作業自理,不拖拉;做事條理,不馬虎;情緒穩定,不急躁;學習認真,愛思考;大氣穩重,小動作少。另外,對多動、自閉、書寫障礙、閱讀障礙、數學障礙有專業方案。

【最新最全【部編本】全國統一教材「電子課本」

分享打包下載(語文1~9年級)】

圖文

圖文

告訴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對策

[本平臺注重傳播,版權歸原作者,若有異議請聯繫kingbrains]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專注一「夏」,卓越一「生」】鉅惠活動!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
    但在數學課上就是無法做到認真聽課,小動作特別多,一會兒敲敲桌子,一會兒又跺跺腳,嚴重影響老師上課。天天,一年級的孩子,上課的時候,手總是不自覺地放到下面的柜子裡,不知道在搗騰什麼。原來她總是喜歡帶著自己的小玩具來上課。
  • 【每日一問】上課小動作多怎麼辦?
    果不其然,剛剛上一年級不久,家長就不只一次地聽到多位老師反應小燕上課時小動作太多,一會兒摸摸橡皮,一會兒動動尺子,有時甚至連頭飾也成了她的好玩具。老師提醒她時,她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迅速坐好,可沒過兩三分鐘,手就又開始忙活起來。對於一個剛滿6歲的孩子,該如何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在課堂上不做小動作,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知識上呢?家長為此感到非常頭疼。
  • 上課發呆走神?克服上課走神的方法有哪些?
    上課走神可以說是目前每一個中小學生都存在的普遍問題,也很令家長感覺到苦惱,然而高中課堂上的走神相對於初中更致命,相對於初中而言高中的學習無論從內容還是廣度深度都是無法比較的。那麼對於上課走神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三好網小編整理了克服上課走神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 上課發呆走神?克服上課走神的方法有哪些?
    下面是易優君整理的克服上課走神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注意力訓練法 首先要對自己進行一個測試,以40分鐘的課堂為主,將課堂時間以10分鐘為單位劃分為四塊,看每次走神持續的時間長度以及時間段,以初中數學課堂為例,一般上課前5分鐘和最後5分鐘都不會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因為數學課程體系性較強,不可能一開始就直奔主題需要一個回顧引申的過程。
  • 孩子上課總是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上課愛做小動作」和「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學生家長最困惑的學習問題,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這種問題的更多。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問題,改正這些不好的習慣呢?我們將做小動作分成以下幾類,進行逐個分析。
  • 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上課講話、小動作多,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小學的時候,經常聽到老師跟我們家長反饋,孩子上課又做小動作了,有時候還跟同學講話,注意力也不怎麼集中。我們做爸爸媽媽的聽到這句話後,心裡總會有一些焦急的情緒,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學、上進,所以,基本 上都會找孩子來聊一聊究竟是怎麼回事。
  • 上課小動作,後果很嚴重,有解決問題的妙招嗎?
    當老師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有的小孩子上課總是不能安安靜靜地聽課,要麼說閒話,要麼招惹別人,要麼傳紙條,有的甚至為了做小動作,和老師「鬥智鬥勇」——專門趁著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時搗亂。這樣,不僅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而且也會擾亂上課秩序,影響其他同學學習。面對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呢?
  • 如何克服孩子上課做小動作
    孩子四年級,從一年級就開始上課做小動作,三年了,媽媽用了很多的方法,訓、罰、威脅和表揚,招招不靈。媽媽都愁死了,就把孩子拉了過來。我一看,孩子也是滿臉苦相,無精打採的。我讓媽媽先離開之後,我就問孩子,你上課很多小動作?孩子回答說,是。我再問孩子,想改嗎?想!我接著問,能改嗎?孩子說,改不了。我說,改不了,那就不用改了。孩子一下子驚訝的抬起頭。本來是稍稍的低著頭,眼睛看著地上的,無精打採的。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盤點動漫中那些沒節操的上課小動作
    但論起來大家打發上課的無聊時間倒是差不多就那幾種行為。那麼今天,就帶領大家去看看動漫中上課不好好聽講的少年少女們吧!1.《Angel Beats!》對於一個特殊的學校來說,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群少年少女們,可謂是做遍了上課不應該做的事情,不過也沒關係,人家不用摸底考試啊各種考試,多輕鬆啊,不過,誒誒誒,少年,快放下你手中的麻將!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上課走神的壞習慣
    上課走神幾乎是小孩子的通病,孩子到了初高中這種現象也還是很明顯。提供幾種方法協助家長幫助孩子克服上課走神的毛病:   訓練孩子的辨別能力   經常讓孩子分辨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音色、聲源的方向等,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
  • 上課小動作太多?孩子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2招幫你解決
    媽媽這才知道,佳佳上課總是做小動作,甚至偷偷和同學下棋,竊竊私語,老師說了很多次,佳佳都不聽,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學習和生活都由佳佳爸爸來照顧。這一天,媽媽早早地就下班回家,發現爸爸在客廳看電視,佳佳拿著客廳的茶几當書桌,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看到這一幕,媽媽立刻明白了為什麼佳佳上課不專心,媽媽走進房間,生氣地關掉電視,要求佳佳立刻回房間做作業。
  • 孩子這3大問題如何破解:上課愛做小動作、磨蹭、注意力不集中
    總之一句話,上課時,老師總會感覺到她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老師提醒她一下,她安靜一分鐘,不一會就響聲又起,就像這邊按下了葫蘆,那邊又浮起了瓢,沒有消停的時候。最後,老師向這位媽媽提出了問題:「別的孩子都坐得規規矩矩,你們這個還是女孩,為什麼小動作這麼多?」
  • 高中女同學上課愛搞的「小動作」,這個基本都幹過,全中的厲害了
    而根據調查顯示,女生們的小動作往往會比男生要多很多,可能是因為女生的心思比較細膩,所以常會不自覺就做出一些小動作吧。尤其在上課的時候,課堂上一般比較拘謹,所以同學們的小動作也會比較多。那高中女同學們上課時,都會有哪些小動作呢?
  •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送你四個訓練方法,超管用
    第八項克服磨蹭提高作業效率的訓練。大概在兒童的注意力訓練過程當中是這8項內容,下面我們就逐項的來學習,如何對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這是注意力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在課堂行為訓練當中多採用的方法是視點凝視訓練、眼耳追老師的方法、還有放鬆的訓練,這是在課堂之前課堂過度的環節當中用到的方法。
  • 低年級孩子上課不認真,小動作多怎麼辦?家長必讀
    家長問我,孩子低年級,小學一年級上課聽講很不認真,小動作特別多,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怎麼辦?還有家長跟我說,這個孩子在班裡年齡最小的,是夏天出生的,思維有點慢,跟不上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甚至有的家長問我,這是不是多動症,上課不專注,要不要到醫院去看?
  • 克服上課走神的小妙招
    如果你經常看高考狀元分享的學習方法,多數高考狀元都是上課聽課效率特別高的,相信大多數同學也知道課堂應該好好聽講,但真正上課的時候,卻經常性走神,課堂聽講效率很差,這樣學習成績絕對不可能太好,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克服上課走神的小妙招,教你上課聽課更高效、專注。
  • 有哪些上課克服瞌睡的好辦法?
    答|百度派 @劉興臣上課打瞌睡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我們又不得不這麼做,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的克服上課打瞌睡這一毛病呢?我覺得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因為我在高中時睡覺有一稱號睡神。什麼課都能睡,叫都叫不醒,站著靠著強都能睡著。最後自己突然間醒悟了,才發覺不能這麼睡了,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克服瞌睡。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 寫作業拖拉,上課走神,小動作不斷…4種方法挽救被"破壞"注意力
    前言:上課走神,寫作業小動作不斷、拖拉、磨蹭……看電視、玩遊戲卻能&34;數小時,不上廁所。這些常見的現象讓父母傷透了腦筋。認知心理學認為:沒有注意就沒有學習。那麼,針對注意力缺失的孩子,父母該怎樣做才能提升他們的注意力?
  • 高中生上課就犯困?這3個「小動作」,讓你立馬恢復學習狀態
    高中的學習壓力比較多,不僅平時學習的課程比較多,晚上的作業也不少。很多同學每天晚上都寫到很晚才睡覺,早上又起的很早,導致上課的時候就會沒精神,容易犯困。犯困的時候做這3個「小動作」,讓你立馬恢復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