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巖石縫中的野菜,葉子像小白菜,卻比韭菜還香,春天錯過太可惜
春天最受歡迎的活動莫過於踏青挖野菜,既可以享受到明媚的春光,又可以挖到新鮮的野菜。我國野菜的種類有很多,其中蔥韭類的野菜是其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因為它的味道濃烈,香味十足。一般的野韭菜、野蔥都生長在田野邊,山坡上,隨處可見。
今天要說一種生長在高山之上的野韭菜「鹿耳韭」,它一般生長在海拔兩千米以上的高山上,沒有汙染,春天吃特別鮮嫩,比其他的韭菜更香,山區的農民朋友每年到了春天都不會錯過這一美味。
鹿耳韭又叫山韭菜,它和普通韭菜的樣子完全不一樣,因為鹿耳韭的葉片比較肥大,一眼看過去長得特別像小白菜的葉子。但是鹿耳韭吃起來的味道卻是十足的韭菜味,而且多了一絲清香。鹿耳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山區,像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陰溼山坡上、巖石的縫隙中就有很多的野生鹿耳韭。
鹿耳韭的食用部分是它的葉子和葉梗,採摘鹿耳韭的時候,不用將它連根拔起,只需要將葉子一片片掰下來,保留其根部,到了來年,又能繼續採摘。一般每年的3月份是鹿耳韭生長的旺季,葉子鮮嫩,香味最足,到了5月份就太老了。
鹿耳韭的名氣雖然不響亮,但可別小看了它,其營養價值可是相當豐富的,據關科技文獻資料記載,鹿耳韭含有18種胺基酸、12種礦物質和5種葡萄糖,並且鹿耳韭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是民間一味中藥材要,具有清腸排毒、調節生理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所以鹿耳韭也算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野菜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關心鹿耳韭的吃法。其實它的吃法有很多種,就和普通的韭菜一樣,可以調餡,可以炒雞蛋,可以做配菜,此外,還有一種吃法,那就是涼拌。洗淨瀝乾水分,然後加入喜歡的調味料,涼拌一下即可食用,非常簡單好吃。
筆者最喜歡的吃法還是用它來包餃子、包子,將鹿耳韭切細後和肉餡攪拌在一起,既有肉香又有獨特的野韭香味,讓人忍不住食慾大開。並且由於鹿耳韭是純天然的野菜,生長的海拔又高,不用擔心有汙染,可以放心地採摘食用。
俗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鹿耳韭由於太好吃了,名氣也傳到了國外。國內的雅安每年都會出口很多的鹿耳韭到日本和韓國,野生的鹿耳韭資源不夠用,還發展了人工栽培,或許不就的將來會晉升為日常蔬菜呢。
鹿耳韭生命力旺盛,並且栽種一次可多次採摘,是一種非常具有潛力的山野菜。在國外,人們不叫它鹿耳韭,而是叫它「山蔥」,吃法也比較簡單,那就是用它搭配壽司或者烤肉吃。
比如說韓國人喜歡用紫蘇葉子包裹烤肉吃,他們也很喜歡用鹿耳韭的葉子包裹烤肉食用。國內將鹿耳韭採摘後洗淨,放入指定的即食免洗包裝袋中,在日韓的商超、食品店中都能買到。
各位朋友,你們鹿耳韭吃過這種野菜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