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報告: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案件中 65.12%出現這一詞

2021-01-12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件中,55.12%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引發,而「宿舍」已成為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頻詞語。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現了「宿舍」一詞。

近三年呈逐年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近三年,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共計1000餘件,2016年和2017年分別同比下降16.51%和13.37%。2015年,全國校園暴力案件有近2000名被告人。2016年,被告人數同比下降24.59%。2017年,被告人數進一步下降6.78%。而被告人為未成年人的佔比也呈逐年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64.87%下降為2017年的60.79%。

從被告人情況來看,涉搶劫罪校園暴力案件超八成被告人為未成年人,涉強姦罪和強迫賣淫罪校園暴力案件中16至18周歲未成年人佔比最大,呈作案年輕化趨勢。被告人年齡為14歲至16歲的校園暴力案件涉及罪名較少,81.02%搶劫罪的被告人為未成年人,其中以16至18周歲為主。校園暴力案件中,被告人數在5人以上的案件佔比為6.27%,10人以上佔比1.1%,36.89%的被告人有自首情節。

從案發地域來看,校園暴力案件主要集中在河南、貴州、山東等地。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區校園暴力案件量佔比不高,案件量佔比分別為2.35%和0.48%。校園暴力案件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傷害罪、搶劫罪、聚眾鬥毆罪、尋釁滋事罪、故意殺人罪、強姦罪、敲詐勒索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強迫賣淫罪等。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

五成校園暴力因瑣事引起

報告顯示,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校園暴力案件中,55.12%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因滿足個人私慾進行搶劫、敲詐勒索、強迫賣淫、侮辱、強姦等犯罪行為的案件僅佔18.08%。

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瑣事引發。《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件中,誘發故意殺人罪的原因及佔比分別為:67.44%是因瑣事而起;21.74%是因感情問題引起;4.65%是為發洩個人情緒;其他原因佔6.17%。

此外,超八成校園暴力案件為無預謀的突發性衝突犯罪,而近七成涉故意殺人罪案件為預謀犯罪。2015年至2017年,13.46%的校園暴力案件中有事先謀劃情形,並且近三年案件量基本持平。在這些案件中,被告人實施犯罪目標明確、並進行了事前準備工作,其大部分原因為心懷怨恨或不滿進行打擊報復。在涉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9.76%是有預謀的犯罪。

宿舍最易發生校園暴力

報告顯示,「宿舍」已成為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頻詞語。通過對校園內教室、宿舍等場所進行詞頻分析發現,有35.31%的校園暴力案件中出現了宿舍一詞,而在這些案件中絕大部分案件的案發地就是在宿舍。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現了「宿舍」一詞。除了宿舍,校園暴力發生地點依次為教室、廁所、走廊樓道、操場等地。

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園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傷亡情況。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傷;38.5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輕傷;27.9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輕微傷。北京晨報記者 顏斐

延伸閱讀女生打呼嚕遭舍友群毆致耳膜穿孔 校園暴力何時休?

17歲的小敏姑娘,最近在學校裡被同寢室女生帶人群毆。

打人的女生說,是因為小敏晚上睡覺打呼嚕,讓大家沒法休息。

昨天晚上,小敏父母帶著女兒從紹興趕到杭州報警。

我在派出所看到了小敏,她頭髮凌亂,聲音沙啞,戴一副眼鏡,眼圈又紅又腫,手腕上還戴著醫院住院的那種軟紙帶,手裡抓著一根皮筋 不停地擰來擰去。

病歷顯示:耳膜穿孔。

每天晚上打呼嚕

室友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明顯

小敏在某職業技術學院讀書,去年9月入學,平時住在學校宿舍。

寢室面積不大,十幾平方米,住6個女生,放了六張高低床,上鋪睡覺,下鋪是書桌,塞得滿滿當當。

同吃同住同學習半年下來,小敏說,自己和室友關係不算熱絡,但也不差,小吵小鬧偶爾也有,大多數時間和和氣氣。

但有一點,室友提出過多次意見,就是小敏睡覺打呼嚕。

按照室友的說法,小敏一睡著就打呼,聲音特別響,而且睡得特別香,怎麼叫也叫不醒。室友為此還向她丟過瓶子,可是小敏醒了沒一會兒,又睡著了。

小敏說之前並不知道自己睡覺會打呼嚕,是在室友說了之後,她才曉得,「原來自己是會打呼嚕的。」

隨著時間推移,室友們的不滿越來越大,她們當面抱怨小敏,讓大家都沒法好好休息。

面對室友的指責,小敏既委屈又無奈:「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沒法控制自己啊。」

室友叫來幫手

8個女生把她從上鋪拖下來

指責歸指責,每天大家還是要住在一起,躲無可躲。

雖然感受到室友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激烈,小敏也想不出什麼辦法解決,總不能不睡覺吧。

只好得過且過,拖著。

但是,室友們顯然「忍無可忍」。

上周四晚12點,大家熄燈睡覺,小敏正模模糊糊進入夢鄉,忽然有人抓住她的頭髮,把她從上鋪拖下來。

小敏還迷迷瞪瞪的,身不由己摔在地上,臉上已經挨了幾個耳光。

8個女生,團團把她圍在中間,其中兩個是室友,另外六個是其他班級的女生,小敏說不認識。

挨個打耳光踢踹還錄像

群毆了十幾分鐘

女生們一句話都沒說,只管動手。

有人用腳踩住小敏的頭,8個人輪流上前,挨個扇小敏巴掌,小敏說,後來想想,差不多每人都打了她七八個耳光。

其間,還有人用腳踢她的背和肚子,有人用水淋她,還有人在旁邊用手機拍照、錄視頻。

小敏說,自己的臉和四肢都被死死踩住,無法動彈,她也嚇蒙了,既沒有呼救,也沒有反抗。

8個女生打了約十幾分鐘才住手,分頭散去。

小敏一個人在地上躺了很久,等她緩過神來去找手機,才發現手機不見了,她說自己又昏迷了一段時間,再醒過來,已經是早上六點多了,那時候手機已經扔在她身邊了。

女孩臉部、肩部和腿部的傷痕。

事發後,小敏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老師或爸媽,她的家人還是第二天給她打電話,才從其他同學那裡聽說了這個消息。

打人女生說小敏當晚又打呼嚕

她們覺得小敏只管自己不管別人

4月20日中午,小敏的爸媽就趕到了學校,發現小敏雙頰紅腫、表情呆滯,叫她也沒有反應。

爸媽帶女兒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除了外傷,還有耳膜穿孔,右耳喪失聽力。

小敏爸媽又生氣又心疼,事後,他們通過學校找到了打人的8個女生。

據其中的室友說,之所以對小敏動手,是因為小敏當晚又在打呼嚕,她們叫不醒小敏,也沒法睡覺,覺得小敏只管自己舒服不管他人死活,越想越氣,就跑到隔壁找了6個幫手,回來一起毆打小敏「出氣」。另外,小敏平時有口頭禪,經常喜歡把「滾」掛在嘴邊,這也讓她們覺得很不舒服。

8個人年紀都和小敏差不多,在協商過程中,有幾個女孩哭了,說沒有意識到事情會這麼嚴重。

耳膜穿孔需要手術

目前警方已經立案

小敏的家人本打算當天報警的,但學校勸他們,先協商好賠償問題,並保證會嚴懲幾個打人的學生。

當天,經學校調解,打人的8個女生每人先賠償了小敏5000元的醫療費。

然而,小敏爸媽帶她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情況遠比他們想像的要嚴重和複雜,小敏耳膜穿孔的孔徑太大,必須做手術修復;她的創傷後遺症也很嚴重,被接回老家治療後,整天把自己蒙在被子裡,從早睡到晚,還常常因為噩夢驚醒哭泣。

更讓小敏爸媽氣憤的是,8個打人孩子的家長,只有一個來道了歉,其他的連電話都沒有打過。

「孩子以前從來沒跟我們講過在學校跟誰有衝突。」小敏媽媽說,小敏以前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大大咧咧的,很男孩子氣,發生這件事後,她每天都呆呆的,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這段時間,小敏在住院掛鹽水,醫生說,她不能打噴嚏,不能碰水,否則可能會得腦膜炎。

小敏家人說 她有時確實會打呼嚕,聲音比較響,但並不是每天都打。小敏則覺得打呼嚕是藉口之一,其他原因也有,比如她不肯借個人用品給室友。

目前,警方已經立案。

昨天致電學校,校方表示,第一次遇到這種事,目前幾個情節嚴重的女生已經由家長領回。無緣無故打架是不可能的,當時雙方家長都在的時候,他們也問過對方女生為什麼打人,那幾個女生就說,小敏打呼嚕打擾她們休息,還有就是小敏平時說話衝,經常和她們有口頭上的頂撞爭執之類。當然雙方之間可能還有一些瑣事引發的不快。

學校也會配合警方,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北京晨報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報告: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 宿舍成高頻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5日電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5日公布的一則報告顯示,從2015年至2017年,中國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一審審結的校園暴力案件審理法院主要集中在河南、貴州、山東等地。此外,「宿舍」成為校園暴力案件中的高頻詞語。
  • 最高法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
    本報北京9月5日訊 記者周斌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1000多件,2016年、2017年分別同比下降16.51%和13.37%。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這意味著,3年間,校園暴力致人死亡案件達300起左右,年均百起。
  • 校園暴力大數據揭示了什麼?
    這次發布的司法大數據顯示,在校園暴力案件中,88.74%的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傷亡情況,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傷。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7.44%是因瑣事而起,21.74%是因感情問題引起,4.65%是為發洩個人情緒。
  • 司法大數據:2015年以來我國法院審結的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羅沙)記者5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一份專題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我國各級法院審結的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校園暴力案件的調研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婦女兒童權益刑事司法保護課題組就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作了專項調研,以期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一、現狀調查  校園暴力在我國時有發生,但是情況複雜,違法與犯罪交織,且多數事件未進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責任,加之目前缺少統一的事件報告、統計制度,導致難以了解我國校園暴力發生的真實情況。
  • 校園暴力發生,問題在誰?家長、老師、學校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校園暴力》,統計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全國法院刑事一審審結案件數據。數據顯示,校園暴力案件數量逐年下降,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瑣事,是校園暴力的「元兇」。數據顯示,55.12%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的故意殺人案也因為瑣事。2016年,雲南一高校就發生一起「在宿舍唱歌被室友殺害」事件。一個小摩擦,很可能升級為血案。
  • 從司法大數據看校園暴力治理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5日發布的專題報告顯示:近三年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共計1000餘件,2016年和2017年案件量同比分別下降16.51%、13.37%。  近年來,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是整個社會都在關心的熱點。
  • 告訴您故意殺人罪中,常見的數罪併罰情況
    法條摘錄:《刑法》第232條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一些特殊的犯罪中,如果涉及故意殺人的情況的,則可存在於故意殺人罪並存的數罪併罰情形。
  • 誰來保護少年的你: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與之相對的是,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區校園暴力案件量佔比不高,案件量佔比分別為2.35%和0.48%。校園暴力與當地平均教育水平和經濟水平是否有相關關係?值得進一步思考。從案件類型看,有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故意傷害罪、搶劫罪和聚眾鬥毆罪佔據了校園暴力案件的前三名,這也與大眾普遍印象能夠聯繫起來。
  • 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圍毆搶劫 西安校園暴力事件多發
    >>數據  近九成「校園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傷亡  去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近三年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近九成校園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傷亡情況,超一成案件受害人死亡。
  • 聲歷 | 13歲女孩被「故意傷害」離世,該對校園暴力動手了!
    近段時間,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每每看到這樣的事件發生都讓我們痛心不已。河北廣平縣發生校園暴力事件,一女孩被多名同學逼下跪喊爹娘。教育局回應稱,事件涉及7名12至14歲女孩,因彼此間親疏玩耍而爭執打架。
  • 拉姆前夫唐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批捕 聽律解讀家暴
    12日,從四川省金川縣人民檢察院獲悉,拉姆前夫唐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遭批捕。此前,唐某持汽油燒傷前妻拉姆致其重傷死亡。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再者,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
  • 《少年的你》引發社會關注校園暴力,類似案件在現實中會如何判?
    調查近四成受訪者曾遇校園暴力市高級法院曾對全市法院五年審理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進行調研,五年間,全市法院共審結校園暴力犯罪案件近200件,佔全部刑事案件的0.19%,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數量平穩,整體波動不大。
  • 「南醫大女生被殺案」開審:兇手被控強姦罪和故意殺人罪,法院宣布擇期宣判
    南京市人民檢察院以強姦罪、故意殺人罪兩項罪名對犯罪嫌疑人麻某鋼提起公訴。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據南京市檢察院指控,1992年3月20日22時許,被告人麻繼鋼在本市漢中路140號原南京醫學院校園內後因擔心罪行敗露,麻繼鋼將林某拖至教學樓外,投入一窨井內。經鑑定,林某系被他人用鈍器擊打頭部致顱腦損傷合併溺水引起機械性窒息而死亡。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麻繼鋼以暴力、脅迫手段強姦婦女;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為觸犯刑法,應當以故意殺人罪、強姦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最高法發布「校園暴力」典型案件
    1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67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這些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大多是男性。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67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這些案例表明,校園暴力在全國範圍內都很嚴重。校園暴力(campus/school violence)、校園欺凌(school bullying)如今已越發引發關注,受害者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一些惡劣行為甚至構成了刑事案件(criminal cases)。
  • 校園暴力的現狀、成因及預防對策
    □王又丹    校園本應給人以陽光明媚的感覺,是正當花季的少年安靜學習的地方。但是,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在網絡上搜索「校園暴力」的關鍵字,就會出現大量的相關新聞,其中不乏觸目驚心的視頻。
  • 心理報告—校園欺凌
    這些受訪者如今都已成年,但對於校園時代的「陰影」卻一直揮之不去。這足以看出校園欺凌的嚴重性。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校園暴力和欺凌》數據顯示,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欺凌。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每年2.46億學生因欺凌而痛苦。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 【社論】應對校園暴力
    中國政府和社會應該面對未成年人暴力這個愈演愈烈的現實,著手考慮更有效的措施。       學校、公安和司法應該有常態的溝通機制。臺灣地區已經建立比較成熟的多級的校園安全運作平臺,在學校層面有反對校園暴力的專門組織,規定校方有通報校園暴力事件的義務,否則將受到處罰;並強化教育、警政、司法界多方相互聯繫及支援機制等等。
  • 馬加爵案主審法官刀文兵涉嫌故意殺人罪,曾參與孫小果案件
    >同年3月15日馬加爵在海南省三亞市落網,至於殺人動機馬加爵供認不諱,最終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馬加爵進行審判,馬加爵犯涉嫌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近日馬加爵案主審法官刀文兵涉嫌故意殺人罪,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決定書,指定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刀文兵故意殺人罪
  • 涼山這8人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提起公訴…
    ,經布拖縣公安局決定,於2020年2月7日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有故意殺人罪,經布拖縣人民檢察院批准,於2020年3月11日逮捕。俄某甲,男性,1970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5134291970********,彝族,文盲,戶籍所在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住**鎮**村**組**號,因涉嫌故意殺人罪,經布拖縣公安局決定,於2020年2月7日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有故意殺人罪,經布拖縣人民檢察院批准,於2020年3月11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