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件中,55.12%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引發,而「宿舍」已成為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頻詞語。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現了「宿舍」一詞。
近三年呈逐年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近三年,校園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件共計1000餘件,2016年和2017年分別同比下降16.51%和13.37%。2015年,全國校園暴力案件有近2000名被告人。2016年,被告人數同比下降24.59%。2017年,被告人數進一步下降6.78%。而被告人為未成年人的佔比也呈逐年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64.87%下降為2017年的60.79%。
從被告人情況來看,涉搶劫罪校園暴力案件超八成被告人為未成年人,涉強姦罪和強迫賣淫罪校園暴力案件中16至18周歲未成年人佔比最大,呈作案年輕化趨勢。被告人年齡為14歲至16歲的校園暴力案件涉及罪名較少,81.02%搶劫罪的被告人為未成年人,其中以16至18周歲為主。校園暴力案件中,被告人數在5人以上的案件佔比為6.27%,10人以上佔比1.1%,36.89%的被告人有自首情節。
從案發地域來看,校園暴力案件主要集中在河南、貴州、山東等地。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區校園暴力案件量佔比不高,案件量佔比分別為2.35%和0.48%。校園暴力案件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傷害罪、搶劫罪、聚眾鬥毆罪、尋釁滋事罪、故意殺人罪、強姦罪、敲詐勒索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強迫賣淫罪等。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園暴力案件為故意傷害案件。
五成校園暴力因瑣事引起
報告顯示,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校園暴力案件中,55.12%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因滿足個人私慾進行搶劫、敲詐勒索、強迫賣淫、侮辱、強姦等犯罪行為的案件僅佔18.08%。
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瑣事引發。《報告》顯示,校園暴力案件中,誘發故意殺人罪的原因及佔比分別為:67.44%是因瑣事而起;21.74%是因感情問題引起;4.65%是為發洩個人情緒;其他原因佔6.17%。
此外,超八成校園暴力案件為無預謀的突發性衝突犯罪,而近七成涉故意殺人罪案件為預謀犯罪。2015年至2017年,13.46%的校園暴力案件中有事先謀劃情形,並且近三年案件量基本持平。在這些案件中,被告人實施犯罪目標明確、並進行了事前準備工作,其大部分原因為心懷怨恨或不滿進行打擊報復。在涉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9.76%是有預謀的犯罪。
宿舍最易發生校園暴力
報告顯示,「宿舍」已成為校園暴力案件中高頻詞語。通過對校園內教室、宿舍等場所進行詞頻分析發現,有35.31%的校園暴力案件中出現了宿舍一詞,而在這些案件中絕大部分案件的案發地就是在宿舍。在涉及故意殺人罪的校園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現了「宿舍」一詞。除了宿舍,校園暴力發生地點依次為教室、廁所、走廊樓道、操場等地。
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園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傷亡情況。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傷;38.5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輕傷;27.9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輕微傷。北京晨報記者 顏斐
延伸閱讀女生打呼嚕遭舍友群毆致耳膜穿孔 校園暴力何時休?
17歲的小敏姑娘,最近在學校裡被同寢室女生帶人群毆。
打人的女生說,是因為小敏晚上睡覺打呼嚕,讓大家沒法休息。
昨天晚上,小敏父母帶著女兒從紹興趕到杭州報警。
我在派出所看到了小敏,她頭髮凌亂,聲音沙啞,戴一副眼鏡,眼圈又紅又腫,手腕上還戴著醫院住院的那種軟紙帶,手裡抓著一根皮筋 不停地擰來擰去。
病歷顯示:耳膜穿孔。
每天晚上打呼嚕
室友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明顯
小敏在某職業技術學院讀書,去年9月入學,平時住在學校宿舍。
寢室面積不大,十幾平方米,住6個女生,放了六張高低床,上鋪睡覺,下鋪是書桌,塞得滿滿當當。
同吃同住同學習半年下來,小敏說,自己和室友關係不算熱絡,但也不差,小吵小鬧偶爾也有,大多數時間和和氣氣。
但有一點,室友提出過多次意見,就是小敏睡覺打呼嚕。
按照室友的說法,小敏一睡著就打呼,聲音特別響,而且睡得特別香,怎麼叫也叫不醒。室友為此還向她丟過瓶子,可是小敏醒了沒一會兒,又睡著了。
小敏說之前並不知道自己睡覺會打呼嚕,是在室友說了之後,她才曉得,「原來自己是會打呼嚕的。」
隨著時間推移,室友們的不滿越來越大,她們當面抱怨小敏,讓大家都沒法好好休息。
面對室友的指責,小敏既委屈又無奈:「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沒法控制自己啊。」
室友叫來幫手
8個女生把她從上鋪拖下來
指責歸指責,每天大家還是要住在一起,躲無可躲。
雖然感受到室友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激烈,小敏也想不出什麼辦法解決,總不能不睡覺吧。
只好得過且過,拖著。
但是,室友們顯然「忍無可忍」。
上周四晚12點,大家熄燈睡覺,小敏正模模糊糊進入夢鄉,忽然有人抓住她的頭髮,把她從上鋪拖下來。
小敏還迷迷瞪瞪的,身不由己摔在地上,臉上已經挨了幾個耳光。
8個女生,團團把她圍在中間,其中兩個是室友,另外六個是其他班級的女生,小敏說不認識。
挨個打耳光踢踹還錄像
群毆了十幾分鐘
女生們一句話都沒說,只管動手。
有人用腳踩住小敏的頭,8個人輪流上前,挨個扇小敏巴掌,小敏說,後來想想,差不多每人都打了她七八個耳光。
其間,還有人用腳踢她的背和肚子,有人用水淋她,還有人在旁邊用手機拍照、錄視頻。
小敏說,自己的臉和四肢都被死死踩住,無法動彈,她也嚇蒙了,既沒有呼救,也沒有反抗。
8個女生打了約十幾分鐘才住手,分頭散去。
小敏一個人在地上躺了很久,等她緩過神來去找手機,才發現手機不見了,她說自己又昏迷了一段時間,再醒過來,已經是早上六點多了,那時候手機已經扔在她身邊了。
女孩臉部、肩部和腿部的傷痕。
事發後,小敏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老師或爸媽,她的家人還是第二天給她打電話,才從其他同學那裡聽說了這個消息。
打人女生說小敏當晚又打呼嚕
她們覺得小敏只管自己不管別人
4月20日中午,小敏的爸媽就趕到了學校,發現小敏雙頰紅腫、表情呆滯,叫她也沒有反應。
爸媽帶女兒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除了外傷,還有耳膜穿孔,右耳喪失聽力。
小敏爸媽又生氣又心疼,事後,他們通過學校找到了打人的8個女生。
據其中的室友說,之所以對小敏動手,是因為小敏當晚又在打呼嚕,她們叫不醒小敏,也沒法睡覺,覺得小敏只管自己舒服不管他人死活,越想越氣,就跑到隔壁找了6個幫手,回來一起毆打小敏「出氣」。另外,小敏平時有口頭禪,經常喜歡把「滾」掛在嘴邊,這也讓她們覺得很不舒服。
8個人年紀都和小敏差不多,在協商過程中,有幾個女孩哭了,說沒有意識到事情會這麼嚴重。
耳膜穿孔需要手術
目前警方已經立案
小敏的家人本打算當天報警的,但學校勸他們,先協商好賠償問題,並保證會嚴懲幾個打人的學生。
當天,經學校調解,打人的8個女生每人先賠償了小敏5000元的醫療費。
然而,小敏爸媽帶她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情況遠比他們想像的要嚴重和複雜,小敏耳膜穿孔的孔徑太大,必須做手術修復;她的創傷後遺症也很嚴重,被接回老家治療後,整天把自己蒙在被子裡,從早睡到晚,還常常因為噩夢驚醒哭泣。
更讓小敏爸媽氣憤的是,8個打人孩子的家長,只有一個來道了歉,其他的連電話都沒有打過。
「孩子以前從來沒跟我們講過在學校跟誰有衝突。」小敏媽媽說,小敏以前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大大咧咧的,很男孩子氣,發生這件事後,她每天都呆呆的,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這段時間,小敏在住院掛鹽水,醫生說,她不能打噴嚏,不能碰水,否則可能會得腦膜炎。
小敏家人說 她有時確實會打呼嚕,聲音比較響,但並不是每天都打。小敏則覺得打呼嚕是藉口之一,其他原因也有,比如她不肯借個人用品給室友。
目前,警方已經立案。
昨天致電學校,校方表示,第一次遇到這種事,目前幾個情節嚴重的女生已經由家長領回。無緣無故打架是不可能的,當時雙方家長都在的時候,他們也問過對方女生為什麼打人,那幾個女生就說,小敏打呼嚕打擾她們休息,還有就是小敏平時說話衝,經常和她們有口頭上的頂撞爭執之類。當然雙方之間可能還有一些瑣事引發的不快。
學校也會配合警方,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北京晨報
編輯:TF003